APP下载

先秦道家元典的人文精神初探

2010-08-15谢建罗高宁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道家老子庄子

谢建罗,高宁

(1.江西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2.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先秦道家元典的人文精神初探

谢建罗1,高宁2

(1.江西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2.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先秦道家思想由于立足于从宇宙自然中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而具有明显的普适性。尽管先秦道家思想的一条主线或出发点是人类社会向大自然学习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规律,但其落脚点最终是为了人类的理想生活,因此具有内蕴的人文精神。这主要表现在先秦道家在生命观、人性观、人际观等方面的追索。

人文精神;先秦道家;元典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中国科技史大师、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李约瑟认为“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1]可见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先秦道家思想,因为他是纯粹的。先秦道家的知名人物有老子、杨朱、庄子和列子等,但是杨朱和列子两人都没有留下可靠的“元典”[2],因此人们一般就把老子和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即道家思想的源头。

先秦道家哲学的基本思路是要把握宇宙世界的存在状态和规律,给现实的人生寻找依据和方向。老庄提出的“道”的“基本特征是原初性、自发性和实有性”[3]。尽管他们的最高行动纲领是“无为”——尽量避免违背宇宙万物自身运行规律的人为因素,尤其庄子在社会政治观上的拒绝从政思想好像很消极,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现实民生的理想存在与幸福未来,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生命观、人性观、人际观和名利观等四个方面。

一、生命观

(一)人的生与死是符合宇宙自然规律的变化,人类不能自主

《老子》认为上天有时候刮风,有时候下雨,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同一个动作或状态,这是宇宙自然的规律,因此人类不能永久保持生命也是宇宙自然的规律,即“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第23章)他还认为世间万物的生命形式尽管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最终都回归到生命的根本形态——清静自由,这样就回复到生命的开始,于是就出现了生死枯荣循环往复的基本形式和规律,即“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老子·第26章)。

《庄子》认为某些气体聚合而构成了形体,通过形体的某些变化而产生了生命,生命经历某些变化后又消失了,整个过程就像春秋冬夏四个季节的变化一样是合符规律的,即“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同时他认为人类的存在与宇宙自然一样都没有开始和结尾,人类的产生与宇宙自然的出现都是符合规律的,即“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庄子·山木)。他还认为生死由天由命,生命可能突然结束而人类自身无法主宰,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大宗师)。他进一步指出生命从生到死不停地循环往复,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即“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庄子·田子方)。他最后认为明白生死之间是顺理成章的过程就不会悦生恶死,就能够超越生死,洒脱地面对死亡,即“明乎坦涂,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庄子·秋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

(二)追求生命的自然结束与健康存在

首先,《庄子》认为身体残疾与品德残缺的人都能够尽享天年,那么作为一个身体或者品性健全的人更应该做到这样,即“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庄子·人间世)其次,他认为人类应该记住自己出生的地方、时间以及养育自己的人,这样就会因感恩他们而珍惜生命,但是不要追求怎样结束生命,即“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庄子·大宗师)。再次,他认为真正懂得养生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贵贱而改变自己对生命与身体的健康态度,即“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庄子·让王)

(三)反对伤害生命,主张一视同仁地对待生命

首先,《老子》认为兵器是不吉祥的,真正有修养的人只有到了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使用它,而且也只是非常有限地使用,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第31章)。其次,他认为把杀人当做快乐的人不可能真正实现他的理想;即使战争胜利了,战胜者也要为死去失败者感到悲哀,并且举行丧礼埋葬他们,即“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31章)。再次,他认为大自然对待世间万物没有偏心,不管是高山大海还是尘埃微风,该怎样就怎样,圣人对待百姓的态度也应该如此,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5章)。第四,他认为只有一视同仁地对待生命才能发现所有人的任何优点与价值,这样就没有无价值之人了,即“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老子·第49章)。

(四)主张追求生命的自由存在

《庄子》说野鸡在沼泽地很难找到食物与饮水,生活十分艰难,但是它仍然不希望被关在笼子里享受被饲养的轻松日子,因为那种生活是不自由的,即“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庄子·养生主)。由此可见,比野鸡高级那么多的人应该更需要自由。同时他认为只有掌握宇宙自然变化规律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五)身体生命比名利更重要

《老子》认为不要因为名利而使自己的身体或生命受到伤害,如“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43章)。并进一步指出生命的最高状态是“清净无为”,即“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16章)。“清静为天下正”(老子·第45章)。庄子则把自己与神龟做了一个比较,对前来邀请他出仕的人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同时还可以发现先秦道家认为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对生命的健康存在更有价值、更重要。

二、人性观

(一)人性的本源是“道”

从《老子》和《庄子》两部元典可以清晰地看出他们都把“道”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或运行的最基本规律。前者还认为“道”是人世间最尊贵的,即“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51章)并进一步指出与“道”的关系由近而远依次是“德”、“仁”、“义”与“礼”,因此人类社会问题的产生一般是从“礼”开始的,即“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38章)。

(二)人性的主要内容是“宽容”和“谦虚”

《老子》认为人要像水一样,宽容地接受不利的对象或状态,把好的东西高兴地让给人家,这样就接近了宇宙自然的客观规律,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他还认为那些知晓自己哪些是无法明白的人,是明智的上等人,那些自己应该知晓却不明白的人是有问题缺陷的,即“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老子·第71章)他认为“谦虚”是人性的重要内容的最经典话语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24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老子·第15章)

(三)人性的表现是相反相成的

《老子》认为当社会乱套的时候真正的仁义才能显示出来;特别聪明的人问世的时候就是大骗子出道的时候;血亲关系不和睦的时候真正有孝心的晚辈与慈爱的长辈才能体现出来;只有国君昏庸腐朽的时候才能证明谁是忠臣,即“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18章)《庄子》。则认为人性的表现是没有任何过分的欲求,即“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同时还认为个体人性是潜在的,不是直接的能力或智慧,而是天赋或天性,即“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四)人性的特点与形成过程

《老子》认为人性的特点是纯真(童真),即自然而然的本真状态,如“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第49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55章)再如“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庄子》认为德性的养成有两个过程,第一步是集中身体的感觉器官形成“天和”,第二步是集中思维形成“精神”,即“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庄子·知北游)

(五)人性的物化(异化)问题

《老子》认为人性物化的根本原因是肉体的各种欲望与需要,即“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其吾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老子·第13章)他建议人们追求简单朴素、清心寡欲,坚守人的本性,即“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老子·第19章)他还建议人们弄清楚荣耀的由来,保持接受耻辱的心理,就会虚怀若谷,这样能够使人的本性回归淳朴,即“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第28章)《庄子》认为当今世人基本上被外物遮蔽了本性本能,即“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骈拇)《老子》和《庄子》都建议淡定地面对世间的荣辱,如“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老子·第13章)“故敬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庚桑楚)。

三、人际观

(一)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人际交往前知己知彼,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13章)第二条,把握分寸,为自己留有余地,即“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老子·第45章)第三条,高雅的言行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仰,即“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第62章)第四条,与人为善,忠诚待人,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第49章)第五条,修养高深的人不会利用小聪明或世故经验处世,而是顺应人性的基本规律,即“去知与故,循天之理。”(庄子·刻意)第六条是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即“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老子·第54章)第七条是独立自主,即“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与众。”(庄子·天下)第八条是各得其所,即“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庄子·齐物论)

(二)人际关系的最高标准是有限紧密

《老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要轻易或突然太紧密或太生疏,也不要因为一点利益就维护一方或陷害另一方,更不要因为一点什么地位身份的变化就把某人看成很高贵或很低贱,即“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老子·第56章)《庄子》进一步指出过于亲密的人际关系不可靠,如“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在宥)

(三)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或境界

《庄子》认为“天和”是“人和”的前提与基础,“和”是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即“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也。”(庄子·天道)他还认为精神生活是最高目标与境界,即“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四、名利观

(一)适可而止地获取名利

《老子》认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会丧失人的本能本性,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12章)他同时认为如果人的贪欲过大而不知道满足是最大的罪过、祸害与过错,即“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46章)他还进一步指出觉得满足不是耻辱,而且只有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且长久,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44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46章)另外,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因为战争的本质是名利之争,如“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第30章)还如“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第46章)《庄子》也持相同的观点,如“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庄子·天道)“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盗跖)

(二)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能骄傲自满

《老子》认为即使我们帮助了他(它)们的生长也不能因此就把他(它)们据为己有,即使我们对他(它)们的成长有所作为也不能邀功请赏或者炫耀功劳,甚至控制(它)们,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51章)他还认为即使自己已经非常富有或者很有地位也不能骄傲自满,否则就会自找麻烦,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名利观的最高境界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三)名利有得有失,没有固定的规律

《老子》认为不要因为得到一点利益就洋洋自得或者失去一点利益就伤心不已,因为有得必有失;而且还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即“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庄子·秋水)

结语

(一)独立存在即最高价值

先秦道家人文精神中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先秦道家认为:个体之存在不是为了他人之存在,也不是为了生前的利益或死后的名声,更不是为了某一集体或社会的存在;个体本身即具有独立价值与意义,存在本身即是存在之最高价值,即人自身之存在与发展,就是人之最高目的,就是人生之终极意义。因此,先秦道家竭力反对个体干预他人或某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哪怕是善意的行为,因为这样会把个体变为工具。先秦道家思想认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所以,“从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反对一切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的自然纯朴,造成了人格分裂,带来了虚伪、狡诈、贪欲、罪恶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4]

“道”否定了“天”或“上帝”及其支配地位,肯定了人具有独立人格,在本质上是自由的。“道”冥生万物,万物依“道”而行,顺其自然,因此生命的存在状态是自然独立。老子将人的生存分为自然生存和社会生存。自然生存是指生命个体的独立生存状态,是个体独立生命的自由彰显,是生命个体顺从本体生理变化的自由存在。社会存在是指个体生命或自然生命超越自我需要而进入社会领域的一种生存状态,具体表现为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交往实现的过程,人的社会存在往往存在于某种特定的关系中。针对社会存在中人性容易物化的问题先秦道家提出了“少私寡欲”、“知足之足”、“见素抱朴”等作为呵护个体生存的基本原则,按照这些原则,人的社会生存才可呈现本真状态。

(二)求真精神

先秦道家人文精神中具有明显的求真精神,是我国科学精神的最初源头。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先秦道家把追求自然万物的本真状态作为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和目标,表现了对未被语言或思想所遮蔽或异化的原生态宇宙世界的追索,因而主张返璞、斥责伪诈,凸显了该学派的人生境界,这个意义的“‘真’指未经人工雕琢或人工化而充满可能的本真状态。”[5]

另一个方面,《老子》所谓的“质真若渝”。(老子·第41章)“质真”就是一切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自夸,不压抑,不虚伪,尽情地袒露自己本真的生命,即同赤子一样质朴;“若渝”就是不固执己见,依从生命的本性去发展,不去刻意追求个体无法得到的对象。

(三)比较成熟的辩证思想

第一是“有”和“无”的辩证统一,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再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1章)第二是“阴”和“阳”的辩证统一,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第三是认识论的辩证统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庄子·秋水)“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庄子·列御寇)庄子把辩证思想发展到了相对主义的层面,集中表现在他的齐物论上,就是世间万物、人间是非以及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绝对的差异,最典型的概括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同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还蕴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1]李约瑟.道家与道教[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197-198.

[2]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6.

[3]丁原明.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文史哲.2002,(1).

[4]罗安宪.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反思[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5]丁原明.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文史哲.2002,(1).

B2

A

1009-3605(2010)05-0109-04

2010-6-24

1.谢建罗,男,湖南浏阳人,宜春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文教育研究;2.高宁,男,四川芦山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王习贤

猜你喜欢

道家老子庄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智者老子
《庄子说》(十五)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