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提高蓝色国土国防意识

2010-08-15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年1期
关键词:海权南沙国土

李 震

(青岛海军潜艇学院 青岛 26607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提高蓝色国土国防意识

李 震

(青岛海军潜艇学院 青岛 266071)

文章通过对我国蓝色国土主权被侵的叙述,提出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蓝色国土国防意识。

蓝色国土;经略海上;国防意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我国有着37万平方千米的内水和领海;另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有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这些“蓝色国土”是我国巨大的资源宝库,能长期提供60%左右的水产品、2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约70%的原盐和足够的金属,每年还可为几亿人口的沿海城镇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可是,人们的“蓝色国土”意识十分淡薄[1]。

回顾历史,甲午战争使中国的海权完全丧失。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外国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中国海权意识的落后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局面。

我国东海东西宽 300~500km,南北长1300km,总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是由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领土环绕形成的半封闭海域。大陆架位于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稀有矿产资源。仅钓鱼岛周边海域的石油储藏量就高达1095亿桶[2]。另外,这片海域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和军事价值,是中国向东进入太平洋,美国向西进入东亚以及俄罗斯南下的必经通道。目前,在东海东部的大陆架上存在着大片中日、中韩和日韩大陆架主张重叠区。1974年1月,日本和韩国未经我国同意,签订了《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协定》,协定中的共同开发区涉及了我国主张的部分大陆架[2]。

钓鱼岛自古都是中国渔民避风和休渔的栖息地,目前已被日本实际控制,日方一开始还仅是反对中国海军接近钓鱼岛,现在中方科学考察船也不能接近,甚至中国渔民也不能到附近海域捕鱼。中国进出口贸易运输总量的90%左右要通过海上航线运输,战略资源如石油总量的30%和铁矿石总量的50%,需要从海上运输。但是,在中国海洋运输通道上具有战略位置的钓鱼岛列岛和南海诸岛,许多实际控制在他国手中[3]。其中,如果失去钓鱼岛列岛,东海管辖海域将所剩无几,中国南北海上运输通道将受制于人。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距离大陆最远,分布范围最广,且拥有岛礁最多的一个群岛。共由550多个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组成。南沙群岛西北与越南遥遥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紧密相接。除我国占据8个岛礁(含“台湾当局”占据1个)之外,目前已有42个岛礁被侵占,其中越南29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5个,文莱和印度尼西亚也对部分岛屿和海域提出了主权要求。近年来,南海周边国家把我国维护南海局势稳定的努力视为软弱,片面理解并且盗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积极推行其海洋经济战略,疯狂掠夺南海资源。

南海周边国家凭借临近南沙海域的地理优势,加强南沙海域的油气勘探和开采,其中有100多口油井在我南海界内。他们从南海油气开发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有的已将石油出口当作本国的强国支柱;有的已经从贫油国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周边国家每年从南海开采石油超过5000余万吨。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对水产资源掠夺:目前,越南经常在南沙海域作业的渔船达400余艘。2007年4月,越南开始在西礁施工建设码头、货场和海产加工设施,拟将该礁建成南沙渔业资源开发的后勤供给中心,使越南渔民在南沙海域捕获的海产品可以就地进行初步加工和交易。近年来,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每年也组织大批渔船赴南沙海域作业,掠夺我国的渔业资源。

海权、资源的被侵,已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完整,目前,“中国海监”队伍已实施全海域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中国海监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多次对擅自到我国管辖海域进行侵权活动的美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船舶进行了跟踪监视,出色地完成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任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大反响[4]87-89。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交通的命脉,是世界各个民族繁衍生息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垂涎的战略要地。争夺海洋水域管理权、海洋资源归属权和海峡通道控制权,已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欧洲和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是得益于海洋的开发利用;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等先后成为近现代史上的强国,并称霸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重视海洋的开发利用。历史证明,凡重视开发利用海洋的国家,都是当时的强国。现实也告诉我们,如今的发达国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海洋强国;全世界各沿海国家的发达地区,毫无例外地都位于临海一带。因此,中国要繁荣富强,必须面向海洋,向海洋进军,走经略海洋之路[4]22-23。

中国有识之士虽然早在16世纪已提出“经略海上”的思想,但海洋文化的理念,始终在中华文化中处于附属地位,因此就不可能建立起海权思想。事实是中国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建立海军,20世纪初才成立海洋渔业公司,20世纪20年代才用近代科学技术研究海洋,建立和逐步完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和海洋教育机构。但这仅是海洋开发的初级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海洋开发与发展必须将海权思想与海洋战略指导为前提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就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只有建立强大的海军,才能够有效地保卫国家的利益,捍卫国家的主权!近些年来,我国海军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且战略思想也有很大改变,从以前的近海防御为主改变为远洋打击能力为主。虽然目前我国海军仍有许多不足,但自我调节和自我改善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中国的新一代护卫舰续航力为3800海里的“江凯”级服役同样弥补了中国海军在防空方面的不足,成为21世纪前期中国海军主打力量,届时它将与已经服役的“广州”级和“兰州”级大型导弹驱逐舰组成中国第一支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舰队。近些年,我国海军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正在跨入大国的行列,海军强则军队强,军队强则国家强,中国海军建设的全面提升将为我国的长治久安提供海上盾牌。

大国的兴衰,玄机就隐藏在浩瀚起伏的波涛中,但今天令人忧虑的是国人的海洋意识依然十分淡薄。中国近代史100多年的民族屈辱和领土被瓜分与海权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我们必须深思,要想使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必须要在广大民众中强化海洋意识,大兴海洋文化。只有当浩瀚的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成为与黄河、长江和长城一样标志着神圣的民族图腾的时候,中国才能真正成为太平洋上的巨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强国和富国。

[1] 王士彬.增强国民“蓝色国土”意识[N].解放军报,2006-03-06(2).

[2] 石少校.维护主权 擦亮眼睛关注“蓝色国土”安全[N].国防知识报,2004-03-05.

[3] 青年报记者.蓝色国土[N].北京青年报,2006-09-19(2).

[4] 李明春.海洋权益于中国崛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海权南沙国土
日占南沙与美国的外交应对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南沙之歌
马汉及其『海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