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常用静脉输入药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2010-08-15

护理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胶塞药瓶瓶内

陆 涛

两种常用静脉输入药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陆 涛

输液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措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在溶液中加药则需大量时间[1]。输液室,每天要配制大量的药液,从密封瓶内吸取药物几乎是护士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操作,使用注射器溶药及吸药对护士来说是一项繁忙的工作,目前它还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2]。因为都是纯手工操作,护士的劳动强度大,手极易疲劳、发酸,手部皮肤因注射器反复摩擦致发红、疼痛。现将两种常用药液配制的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1 百定

1.1 传统方法 吸10 mL~15 mL 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入百定(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支2.5 g)药瓶中,放于药物振荡器中振荡,2 min~3 min还是凝结成块状,把原液抽出注入溶液瓶,百定药瓶再注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再溶解,如此反复,直至药物完全溶解。这样注射器针头反复穿刺溶液瓶及百定药瓶,容易产生大量胶塞、微粒注入药液[3],污染药液,还产生大量的泡沫,使溶液瓶内压力增大,插上输液管后泡沫随着压力延伸至输液管内,排气时极难排尽管壁的泡沫和空气,既耗时又费力。

1.2 改进方法 吸10 mL~15 mL 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快速注入百定药瓶中,在药物凝结成块之前,就地取材,在1本1 cm~2 cm厚的注射单或收费单上快速叩击百定药瓶的底部(掌握力度,不能把药瓶敲碎了),用力叩击 5次或 6次,高频率、高冲击力使药物快速溶解,再放于振荡器中振荡,使溶解更加充分。半分钟后用注射器抽出药液,此时瓶内药物已完全溶解,将溶液瓶倒置或平置,注射器的针头或针头斜面没于液面内注入药物,液面上方完全没有泡沫。这样配制的百定药液,注射器只抽吸1次,比传统方法既省时又省力,效果也好。

2 头孢类药(如他啶、匹罗)

2.1 传统方法 因其辅料有碳酸钠,用葡萄糖或盐水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力非常大,这时胶塞鼓涨,不断有气泡从胶塞针眼处逸出,用注射器抽吸时,瓶内压力把注射器活塞快速顶出,同时药液从胶塞针眼处喷射而出,这样不仅浪费了药液,也极易造成药液污染,同时治疗台面,护士手均沾上喷射而出的药液。

2.2 改进方法 用注射器抽吸已溶解的药液之前,将药瓶正放在治疗台上,注射器针头斜面顺原胶塞的针眼处进入1/2,形成一个开放的管腔排气,若药液随压力快速到达瓶口,立即拔出针头斜面,以免药液逸出造成浪费、污染。静置数秒,再次排气。这样经过2次排气,药瓶内已无压力,再用注射器将药液抽出注入溶液瓶内,治疗台面、护士手均清洁干燥未沾染药液。

改进方法的优点:操作简便易学,无需专门培训,即教即会;避免反复穿刺胶塞产生胶塞碎屑、微粒污染药液;减少药物配制的时间,方便、快捷,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高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1]郭爱清,池金凤,刘玉峰.静脉输液加药泵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7):11-12.

[2]方腊梅.七叶皂苷钠粉剂两种溶药法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9,23(1A):44-45.

[3]汪筠,孙文武.静脉输液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9):56-58.

陆涛(1972—),主管护师,大专,从事急诊输液护理,工作单位: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

2009-07-20;

2009-11-11)

(本文编辑 吕佩)

猜你喜欢

胶塞药瓶瓶内
玻璃瓶“吃”气球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绝句
一种能有效防止水泥浆回流的新型套管胶塞
会“自己剥皮”的香蕉
卤化丁基橡胶塞的穿刺落屑影响因素研究
注水泥过程中单固井胶塞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提醒你按时吃药的智能药瓶
最古老漂流瓶
谁拿到最后一枚棋答案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