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2010-08-15姜维芳
姜维芳,张 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姜维芳,张 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双师型”教师的界定及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高职院校;双师型;培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如火如荼。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其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因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自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以来,人们对高职教师以“双师型”为培养目标已达成共识。据统计,截至2005年,高职院校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0%强。近几年通过各高职院校的积极培养和引进,现在的“双师”素质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师中的比重更大了。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这个比例还有很大差距,且不谈质量。从国内来看,各地区发展也很不平衡,内陆地区较沿海发达地区也有较大差距。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与教育部门有关“一般院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重点院校要达到70%”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状况不容乐观。一是青年教师多,老教师少。很多青年教师未接受实践技能培训,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在实训教学和学生现场指导时往往穷于应付甚至束手无策。二是兼职教师多,在职教师相对较少。兼职教师大多经验丰富,实践和动手能力也较强。但兼职教师不易稳定,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对专业新知识理论缺乏了解,教学表达方式学生不能适应等。此外,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师聘任这个环节上把关不严,在教学管理上缺乏对兼职教师的考核,仅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聘请教师,这样就更难保证教学质量了。三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即使强调加强实践教学,也往往因为学校经费紧张,场地有限等客观原因而停留在口头上,使得校内实践教学难以形成规模,也不利于“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四是大多数教师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地到生产实践第一线锻炼和提高。另外在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的倾向,这使得教师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完成论文、发表著作等硬指标上,而忽视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五是学校与企业缺乏长期和稳固的联系,学生难找实习岗位,教师没有实践平台,部分单位甚至不愿意接收教师参加顶岗实践。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下面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几个相关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借以抛砖引玉,求得共识,共谋高职发展之计。
问题之一:如何界定“双师型”教师?
关于“双师型”教师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我以为,“双师型教师”这一称谓,是基于一个特定的教育层面——职业教育而提出的,因而其内涵也应该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适应,即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对象、内容、方式、目标,“双师型”教师就应该具备与之相对应的观念、知识、能力、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如下特征:能正确传授“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能具体指导教材上所要求的基本实验;能熟练开展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基本实训和综合实训;能深人生产第一线,熟悉本专业的生产工艺和作业流程,有较强的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概括地说,“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资格。
问题之二:高职院校“双师型”素质教师为什么必须达到相当比例?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国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我想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国还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国家,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甚至出现了“断层”现象,迫切需要素质高、技术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些年来,通过高职院校虽然培养了不少高级应用型人才,但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职业教育领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二是职业教育领域教师队伍建设本身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而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而事实上,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把 “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提到应有的高度。首先表现在观念依旧是传统的,认为学生在学校主要就是学理论,因而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是受人员、经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认为首先要保证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嘛,有条件再上。这样一来,势必导致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停滞不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仍大量短缺。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或其他事务,无暇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实到教师队伍中的许多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难以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材也在不断革新,其特点是:理论部分不断压缩,遵循“必需、够用”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更紧密;尽量反映出最新成果;增设了大量与内容配套的基础实训和综合实训。教材的这些革新,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讲完基本理论,还要在同样有限的时间内带领学生完成必要的实训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概括和表述的能力,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实践动手能力。十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着一方面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而另一方面,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这样一种看似矛盾而实际上是一种必然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商品’的质量不过关,归根结底,还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指导能力不过关所致。从一所学校自身来说,你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也许两年三年还可以混一混,但这个时代是竞争的时代,你的学生素质低劣,无所作为,你这个学校的生存也绝不会长久。总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问题之三:“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哪些基本途径?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败的关键在于领导。学校领导班子必须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牢固树立“能力本位”思想,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在经过充分的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合理可行的整体规划,并督促实施。在此,笔者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问题提几点看法。
一是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这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环节。对于专业理论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国家培训基地接受应用技术和技能培训。也可以让他们轮换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见习或工作一段时间,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可以熟悉企业环境,了解工艺过程和生产销售信息,开阔视野。对于年轻教师,更要抓紧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尽快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快实行双证书制度,即专业理论教师除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之外,还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是通过职业证书来体现的,职业证书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达到从事某一职业规定的能力水平的尺度。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应当具有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的通识能力,还应当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能力。严格说来,如果不具备职业教育的特殊能力,也就不具备高职教师资格。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教师的双师率同样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加大对在职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力度的同时,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此外,为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应在政策上适当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使“双师型”教师在评选先进、晋升职称、学习进修、参加实践锻炼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同时还应当积极谋划运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双师型”教师获取职业证书创造条件。
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引进和聘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不仅仅是实践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其他教师把注意力转向实践教学方面来,使他们逐步向双师素质教师的目标靠近。对引进和聘用人员要严格把关,加强管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同时,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磨合期,有利于教学的连续性和保证质量。
三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学校与多个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积极推进“校企合一”, 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让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依托企业培训教师。也可以由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对于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和技师可按照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条例的要求评聘教师职务,实行聘任制度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规定的相关待遇。
我国目前正处在大变革时代,我国的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在教育模式上,正在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在培养目标上,正在从偏重文化理论知识向重视应用技能和发展能力转变;在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上,正在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向“双师型”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高职教育结构将逐步趋于合理,高职教育体系将逐步趋于完善。我们应该把握时代机遇,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条“主筋”,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走向新的辉煌。
[1] 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 教高[2000] 2号.
[2] 任惠婷. 我国高职培养目标问题的研究[D]. 中国论文库,2005.
[3] 陶书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4] 刘成彬,廖达琼. 浅谈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5.
Thoughts on Some Problems about Raising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IANG Wei-fang,ZHANG Rui
A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imperativ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raise high-quality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on defining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and developing ways to raise them from the present status in quo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qualified; Raise
G71
A
1008-7427(2010)01-0030-02
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