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室型脑囊虫病19例临床分析
2010-08-15杨林
杨林
安徽涡阳县人民医院 涡阳 233600
脑囊虫病的发病率较高,占囊虫病的50%~80%。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脑囊虫多见于脑膜、大脑皮质,累及脑室系统的占脑囊虫病的12%~16%[1],此类患者,随着体位变动可产生不同的症状,以出现急性脑脊液循环梗阻为其主要症状。若飘浮于脑室内的囊虫,一旦阻塞脑室孔,即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并可发生脑疝,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因此极具致死性。2001-01~2006-12,我科对19例脑室型脑囊虫患者采用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3例,女6例,男女比例为2.16:1。年龄最小11岁,最大63岁,其中11~20岁2 例,21~30岁 4 例,31~40岁 6 例,41~50岁 3 例,51~60岁 3例,60岁以上1例。病程最短3d,最长0.75年。主要表现:头晕、头痛、恶心15例,癫痫发作4例,视乳头水肿6例,共济失调6例。经体检无严重心、肝、肾器质性病变,并排除眼底囊虫病。
1.2 诊断标准 本组所有病例均行MRI扫描证实,全部符合2000-08利马脑囊虫病研讨会制订的“绝对标准”[2]。检查显示脑囊虫病特异性改变,即在脑室系统中或在脑实质、蛛网膜下腔伴有带头节的囊性病变。其中诊断单纯性脑室内囊虫12例,混合型7例。
1.3 治疗
1.3.1 一般治疗:高颅压患者应用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等脱水降低颅内压,有频繁癫痫发作者给予苯巴比妥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给予及时的对症处理。
1.3.2 病因治疗: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第1次联合服用杀囊虫药物,阿苯达唑 20mg/(kg.d),bid 口服,共 10d,或者吡喹酮40mg/(kg.d),bid,口服,共 5d,住院 10d 后出院,间歇 45~75d,继续第2疗程治疗。根据脑囊虫感染程度连续3~5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杀虫疗程结束3个月后复查磁共振,疗效标准参照马云祥[3-4]等关于脑囊虫病诊断、临床分型与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头颅影像学检查显示囊虫病灶消失,原扩大的脑室恢复正常大小及形态。(2)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头颅影像学检查囊虫病灶大部分(75%~80%)裂解或消失,余下(20%~25%)转变为钙化灶。(3)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头颅影像学检查囊虫病灶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临床治愈12例,占63.16%;显效5例,占26.31%;无效2例,占10.53%。在服药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对2种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头痛、频繁呕吐、呃逆、发热、荨麻疹、腹痛、癫痫发作和精神异常等,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脑室型脑囊虫病感染较为严重,一般主张手术后再抗囊虫治疗[5-6],这是因为脑室型一般均有梗阻性脑积水,其原因是由于囊尾蚴排泄毒素刺激,引起炎症性变态反应,使导水管堵塞、粘连而引起的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造成脑室扩大。另外抗囊虫药物如吡喹酮及阿苯哒唑都很难进入脑脊液,主要是因为脑脊液中杀虫药物在治疗初期不易达到有效的浓度,而达到有效杀虫浓度后又仅能维持较短时间,而且,在抗囊虫治疗中往往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减轻脑水肿反应,而激素又使得血脑屏障的致密性增加,从而进入脑脊液的药物浓度会更低。有许多学者不主张四室脑囊虫行服药治疗[7],因为当囊虫死亡后因裂解的虫体会引起严重的室管膜炎,加重脑积水,使已存在的高颅压恶化危及生命。另外,囊虫裂解可使脑脊液蛋白质增高,白细胞升高,即便是行分流术治疗效果仍然不佳。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8],认为阿苯达唑的杀虫机理是抑制囊尾蚴对糖元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致使虫体无法生存和发育,趋于死亡。吡喹酮能破坏猪囊尾蚴颈部的生发基,使虫体溃烂死亡。二药都能通过血脑屏障,为目前治疗脑囊虫病的特效药物,单服即有显著疗效。本地为脑囊虫高发地区,脑囊虫确诊前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安徽既往有报道达43.6%[9]。近年来,随着CT和MRI的普遍应用,提高了脑囊虫病的诊断率,并且对其感染的部位、数量及病期均有提示,为囊虫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因此,对疑有脑囊虫病者应尽早做CT和MRI检查。对吡喹酮及阿苯哒唑在脑室囊虫治疗存在的争议期间,我们采用了该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且认为是安全可靠的。本研究中,有效率为89.47%,且有效患者并未发现有虫体死亡后导致梗阻之现象,可能认为与所选择的病例没有重症患者有关;无效的2例患者,均为第四脑室内囊虫病例,均在第2疗程出现严重高颅压反应,考虑与第四脑室病理解剖相关,导致杀虫方案不能预期完成,对症给降颅压无效,均转脑外科采用侧脑室导管引流术。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脑囊虫病,作用机制不同,有助加速虫体裂解死亡,为防止发生炎性粘连、高颅压反应,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等合理应用有助预防上述症状的发生或加重。因而我们认为,发生在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囊虫病,首选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发生在第四脑室囊虫病,可首选手术取虫后预防性杀虫治疗。
[1]孟杰,刘云霞,孟丽,等.显微外科对第四脑室脑囊虫病的治疗[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3(1):99.
[2]金永华,王维治.脑囊虫病诊断的新标准[J].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2(6):381-382.
[3]马云祥,于庆林.关于脑囊虫病诊断、临床分型与疗效判定标准的建议[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9,7(2):134-135.
[4]马云祥.关于脑囊虫病“三个标准”的由来、演变及商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1):59-63
[5]朱廷敏,李淑芳,潘桂芬.脑囊虫病的CT分期及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27(3):152.
[6]王忠磊,寇景轩,胡颖新,等.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脑囊虫病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1873-1876.
[7]袁治,王维平,丁永忠,等.第四脑室囊虫病诊断及手术治疗[J].中国热带医学,2003,3(5):619-621.
[8]王瑛,王影.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囊虫病50例疗效观察[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16(4):309-310.
[9] 谈绮芳,邵惠南,尹世杰,等.110例囊虫病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1996,17(6):27-28.
(收稿 2010-01-09)
(English Checked by Din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