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癫痫患儿的社区护理
2010-08-15时峰俊
时峰俊
癫痫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脑内神经元群反复发作过度放电引起的突发性、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临床上出现意识、运动、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其中约50%的患病者为儿童和青少年,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2]。从世界范围来看,约有1/10的学龄儿童受到癫痫的影响[3,4]。我国人群的癫痫发病率为0.33%~0.58%,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5]。学龄期尤其是8岁~12岁是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智能发育、语言和思维能力都将通过学习并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癫痫病病程长,除长时间持续抽搐发作的患儿需要住院治疗外,大多数不必住院,而由社区医务人员协助家长及患儿严格制定、执行治疗方案。因此,积极开展和探讨学龄期癫痫患儿的社区护理对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社区服务的基本要求,社区护理人员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服务态度、科学的服务理念,以社区服务为平台有效搭建护患沟通的桥梁,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2 加强对社区护理人员有关知识的培训
社区护理人员在保证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要关注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并加强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学习,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技术及业务水平,切实提升社区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及信任度,创建社区服务品牌。
3 加强社区癫痫知识健康教育
①健康教育前对本社区所有确诊的学龄期癫痫患儿进行评估,建立癫痫病历档案;②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心理状况、知识水平等与家长一起制订合适的健康教育目标;③方法及形式有个别指导、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集中健康教育讲座、定期电话随访[6]和家访、癫痫病人联谊会等;④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知识、用药指导、生活护理、急救措施等。
4 避免各种癫痫诱发因素
①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适宜的温、湿度,注意防寒保暖,积极防治呼吸系统感染;②使患儿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或伤感等较大的情绪波动;③生活规律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宜过度疲劳,勿从事危险性的运动,如游泳、攀岩等;④尽量避免和减少带电磁辐射的娱乐活动,如看电视、玩电脑、电子游戏等[7];⑤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过冷/热等刺激性食物,勿暴饮暴食、过度饥饿,不饮可乐、咖啡等含兴奋剂的饮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⑥遵医嘱规律服药,不随意少服、漏服、多服,不随意更换药物品种或剂量。
5 癫痫发作期的护理
家长要了解患儿发作的特征,如发作的诱因、场所、发作时间、先兆、持续时间等。发作时的特点,如抽搐的部位,有无大小便失禁、舌咬伤和外伤等;发作后的表现,如有无头痛、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等。积极鼓励家长坚持写癫痫日记,对患儿实行动态、全程监测,为医生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发作处理措施:①当发现发作先兆症状时,如头痛、头晕、恐惧、小儿突然思维中断、站立失神、无意动作出现等,应做好抢救护理准备工作,及时处理发作时出现的意外;②给患儿取去枕平卧位,头侧向一边,松解患儿衣领扣、裤带,移开一切可导致患儿受伤的物品,并防止坠床;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保护舌头,检查患儿的口腔,有分泌物或呕吐物时应尽快清除,抽搐时立即以纱布包裹压舌板或就地取材以毛巾、衣角、布条、被角等塞入病人口腔的上下臼齿之间[8],但以不堵塞呼吸道为宜,防止舌咬伤;④保护抽动的肢体,切勿抓紧患儿或制止抽搐,防止骨折或脱臼;⑤详细记录抽搐开始的部位、发展顺序、抽搐形式、持续时间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9];⑥发作停止后切勿给患儿饮料或食物,以免诱发恶心呕吐,使其静卧休息;⑦抽搐停止若意识障碍无好转者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6 用药指导
①指导患儿及家长掌握癫痫突发性、反复性、慢性的特征,根据医嘱坚持规律服药,培养良好的遵医服药行为;②任何用药变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少服、漏服和多服,切忌短期或突然停药及自行增减剂量或换药;③注意抗癫痫药物引起的嗜睡、恶心、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④定期检查血常规、血药浓度等参考指标,医生可根据化验结果及患儿年龄、体重的增长来调整药量;⑤抗癫痫药物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服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7 对患儿进行有效及针对性强的心理护理
癫痫的反复发作可引起不可逆的脑损伤,由于社会上的偏见与歧视,癫痫患儿在承受病痛的同时,精神和心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存在情绪异常、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心理障碍,这一点已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证实[10,11]。而且癫痫患儿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远高于健康儿童及其他慢性非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以焦虑和抑郁情绪为主。其身心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是认知、情绪和躯体易患素质长期持续作用的结果,与患儿对疾病的歪曲理解和感受有直接关系,是患儿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癫痫患儿的心理护理不容忽视。由于儿童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引导,暗示性强,是心理辅导的最适宜对象,也是减轻癫痫儿童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社区护理人员应通过引导、劝慰、个性化干预,帮助癫痫患儿心理及行为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中。
8 对癫痫患儿父母的心理指导及行为干预
8.1 重视癫痫患儿父母的心理疏导 不少学者强调指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情绪尤其是母亲的情绪对患儿心理的影响非常明显,父母情绪对患儿的影响甚至要大于疾病本身的影响。诸多调查结果显示,癫痫患儿父母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从适应性障碍到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尤其是初发病情严重的患儿及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心理障碍更为突出。社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父母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在增强患儿父母对癫痫疾病认识的同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缓解癫痫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使他们更好地照料患儿,坚持用药,定期复查,促进患儿康复,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8.2 对癫痫患儿父母的行为干预 有关研究表明,与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偏头痛及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孩子相比,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更差[12,13]。除了癫痫发作这一主要症状外,癫痫患儿还存在头晕、头痛、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大多数癫痫患儿为了避免癫痫发作,不敢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习惯于静坐,身体技能和总体健康状况都较健康人差,体重指数也明显高于同龄人的平均值。由于疾病原因、父母的过分保护也限制了患儿的社会活动,进而造成他们的社交困难,一旦疾病发作,因别人不了解病情而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及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将给患儿带来更大的伤害。
随着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癫痫治疗及康复的目的也不再局限于发作的控制和症状的缓解,而是使病人的健康状况全面得到改善或恢复。社区护理人员应指导家长给患儿建立一个活泼的生活方式,建立和睦融洽的家庭关系,鼓励患儿参加社会活动及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增强自我意识、独立能力,扩大兴趣范围,建立乐观的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并鼓励老师、家长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
[1]雷春莲.现代儿科护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89.
[2]陵勤.癫痫[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29.
[3]Long L,MeAuley JW.Epilepsy:A review of seizure types,etiologies,diagnosis,treatment,and nursing implication[J].Critical Care Nures,1996,16(4):24.
[4]Eriksson KJ,Koivikko MJ.Prevalence,classification,and severity of epilepsy and epileptic syndromes in children[J].Epilepsia,1997,38(12):1275.
[5]王慕荻.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2.
[6]吴照,张洁.癫痫患儿应用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08,(7):95.
[7]曾裴.健康教育在癫痫病人自我护理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50.
[8]姜安丽.国家护士执业考试(考点评估与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4.
[9]屠丽萍.小儿癫痫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4):5200.
[10]Lindsay J.Long-term outcome in children with temporal lobe seizurc[J].DMCN,1997,21:285.
[11]许克铭,王立文,罗桂芳,等.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5):282.
[12]Barbara GV,Ron DH,Rebecca R,et al.Quality of life epilepsy surgery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out-patient with hypertension,diabetes,heart disease,and/or depressive symptoms[J].Epilepsia,1994,35(3):597-607.
[13]Joan KA,Smith MW.Children epilepsy and asthma: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J].Epilepsia,1994,35(3):60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