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研究进展

2010-08-15张元菊

护理研究 2010年26期
关键词:资格专科护士

杨 健,张元菊 ,王 静 ,柳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于1979年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疼痛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机体活动不便、健康恶化、情绪变化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是造成人类痛苦和丧失工作能力的最普遍、最直接的原因之一。1995年,全美保健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正式将疼痛确定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对所有病人都进行疼痛评估[2]。疼痛管理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当今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已从以麻醉医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3],护士被视为疼痛管理的基石[4],已成为疼痛专业队伍中必不可少的成员,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多、最了解病人疼痛感受的人,其关键作用日趋凸现。为解除疼痛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迫切需要系统全面掌握疼痛基础理论以及相关临床技能的疼痛专科护士(pain management specialized nurses)投身于护理实践。为使我国疼痛专科护理人员培养与国际接轨,现将国内外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条件综述如下。

1 疼痛专科护士的历史发展

20世纪初,医学专科化发展及医疗卫生保健发展的需求使得护士的角色向知识渊博的专科方向发展。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开始对具备一定条件的护士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短期培训,使其成为具有相应能力和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称为临床经验护士(experience nurse),后逐渐发展为专科护士(specialized nurse)[5]。最初的专科护士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最早提出并实施,现在美国已经在200多个专科领域培养了10万余名专科护士,这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医院临床护理、社区保健、家庭护理以及护理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继美国之后,加拿大、英国等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也开始实施专科护士制度。近年来,专科护士制度在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开始实施,1995年日本成立了专科护士认证制度委员会,并开始在癌症疼痛领域培养专科护士[7]。实行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度已经成为全球护理界的发展趋势。各领域专科护士如精神科护士(psychiatric Nurse)、手术室护士(operating nurse)等都体现出该护理领域专科护士的专长[8,9]。疼痛专科护士属于专科护士的一个分支,随着专科护士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疼痛专科护士在疼痛管理中起着主导、协调、实施和培训等重要作用[10]。

2 国内外疼痛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条件

国外对疼痛专科护士选拔与培养均采用资格认证形式确定,对于学历、护理工作时数及复审要求均做出了说明。国内对疼痛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条件还处在起步论证阶段。

2.1 美国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条件 美国疼痛专科护士由美国护士学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属下的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merican Nurses Credentialing Center,ANCC)和美国疼痛管理护理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in Management Nursing,ASPM N)联合认证,2005年10月启动了疼痛专科护士认证考试,至2007年底,共746名护士通过了认证考试[11]。申请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2]:①具备有效的美国注册护士执照或其他国家专业及法律认可的水平相当的证件;②在美国作为注册护士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③在申请考试之前的3年内至少从事过2 000 h与疼痛相关的护理工作(如疼痛评估和管理、疼痛教育和研究等);④在申请考试之前的3年内参加过30 h的继续教育,其中至少有15 h是与疼痛相关的。具备以上条件且通过疼痛管理资格考试者才能成为疼痛专科护士。申请考试前必须填写PDF文档申请表。首次及延续认证均需交纳费用。首次认证申请要求:①通过考试;②专科护理领域实践时数至少2 000 h。目前考试为机考(computer-based test,CBT),可全年提交申请。资料通过审核后,考生收到通知书,于90 d内安排合适的时间参加考试。可随时接受认证申请。通过疼痛治疗资格考试并成功认证者,授予“注册护士-委员会认证”证书(registered nurse-board certified,RN-BC)。延续认证申请的要求:认证必须每5年更新,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6个月应提出延续认证申请。有效期期间必须完成特定的或其他要求的继续教育学分数,且在认证领域护理实践1 000 h,或再次参加考试并通过考试。

2.2 日本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条件 日本于1995年开始实施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度,癌症是威胁日本国民健康的第一大死因,1998年日本护理协会开始培养癌症疼痛专科护士,他们在临床上为解除癌症病人及家属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发挥积极作用。日本护理协会的专科护士认证条件[13]:①具有保健护士、助产士、护士资格之一者;②具有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后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欲申报认定资格的特定专科领域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③在日本护理协会指定教育机关接受6个月以上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学习,并取得特定护理专科领域所规定的学分取得结业者,或在国外已完成同等教育课程者。受教育者达到认证基本条件并通过专科护士资格认证考试,再提出申请,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合格后即可得到资格认证证书。专科护士认证的考核程序:一是资格审查,二是口试及笔试,每年举行1次[14]。日本护理协会为了保证认证护士的水平,还建立了认证护士更新制度,得到资格认证的专科护士从授予资格证书之日起,5年后必须接受资格的重新认证。复审条件是在过去的5年内从事护理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2 000 h以上;在临床上必须能够承担实践、指导、咨询工作;科研成绩必须达到 50学分以上[15,16]。在申请时要提交在取得资格5年来的工作汇报,以及5年间在实践、教育、咨询、协调指导、研究和参加学会情况或论文发表等方面做出成绩的业绩报告书。经重新认证不合格者则取消其认证资格,以确保认证质量。

2.3 中国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 我国尚无统一的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标准,专家认为在护理专科化的发展道路上,应考虑将学历的准入作为培养专科护士的一个重要环节[17,18]。李武平等[18]认为,专科护士应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王欣等[19]提出,我国认证专科护士条件:具有护理大专以上学历;持有我国护士职业证书并连续注册5年以上;在专科临床工作和临床教学也均在至少5年以上;英语通过国家英语4级考试,并在专业统计源期刊发表2篇或3篇文章;技术职称为中级以上。我国专科护士认证条件应突出其职业特点,同时还应符合我国国情。建议我国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②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③英语4级以上;④并从事疼痛治疗相关护理工作5年以上者(本科学历者3年);⑤学员经过3个月~6个月脱产理论和实践专业培训,完成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的全部课程后,理论、操作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论文(综述)和科研设计书答辩考核合格。认证须每五年更新。对取得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者,应定期进行能力水平评估,确保质量,定期进行培训,更新知识。

3 我国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现状

上海长海医院赵继军主任护师所带领的疼痛管理多学科协作团队获得(IASP)支持的护士疼痛教育项目资助,培训适合中国疼痛管理的疼痛专科护士,以求建立中国疼痛专科护士培训、认证体系,学员完成项目学习考核合格后,将授予IASP疼痛专科护士培训证书、长海医院疼痛专科护士培训证书,其中优秀者可被推荐成为IASP会员。

4 存在问题

疼痛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疼痛的护理却是一个新话题,目前我国还没有疼痛专科护士,疼痛专科护士的入门条件和资格认证工作尚在起步阶段。

4.1 缺乏认证制度 由于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具备培养条件的人才队伍还没有形成。工作在临床一线的资深护士或自然形成的专科护士,虽然在临床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权威机构的资格认证,得不到医院或病人的认可,其专业价值与实际收入也不相符,加之不合理的床护比例与巨大的专业压力,给专科护理人才资源的使用与改革带来许多困难。

4.2 专科护士的职责不明确 调查中发现,专科护士角色与护士长角色重叠,管理时间偏多,科研时间偏少,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讲是一种浪费[20]。

5 解决办法

5.1 建立完善统一的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度 资格认证制度可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以及专业建设的规范性发展。在培训中统一制度与培训标准是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基础。建立完善的资格认证制度最先应明确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条件的统一标准。建议借鉴国外的认证经验,结合国情加以修订,可以参照注册护士考核办法,根据护士的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经历,设置疼痛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条件及资格审查审批程序;对未通过资格认证和再认证时的执业水平规定再次评估的要求,明确规定再注册时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认知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为了保障专业化护士队伍的质量,国家权威机构应尽早确立委托认证的机构,明确科学的认证程序,确保专科队伍的技术水准。

5.2 提高疼痛专科护士的地位和待遇 与普通护士相比,较高的地位与工资待遇可以激发对疼痛专科护士认证的积极性。在国外,获得认证资格是一种荣誉,医院为获得资格认证的护士制定了激励制度,如报销认证费用,提高工作待遇等。建议我国在疼痛专科护士选用和待遇方面设立一套完善的分层次奖励制度,从而体现知识的价值,体现专科护士在护理队伍中应有的地位。

5.3 提高社会各界对疼痛专科护士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 国外专科证书对护士本人、病人及医院的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由美国护士认证中心(the American Nurses Credentialing Center)认证的磁性医院(magnet hospital)项目中,医院护士取得的专科证书数量就是一项重要指标[21]。建议我国社会各界能够深刻认识疼痛专科护士的重要作用,重视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使他们在疼痛护理专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控制病人疼痛,更好地满足病人需求,提高病人预后、生存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从而促进我国疼痛护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1]Cleve LV,Bossert EA,Savedra MC,et al.Scientific inquiry:Cancer pain in children:The selection of a model to guide research[J].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Pediatric Nursing,2002,7(4):163-165.

[2]Latarjet J,Choinere M.Pain in burn patients[J].Burns,1995,21(5):344-348.

[3]McCaffery M,Robinson ES.Your patient is in pain:Here's how you respond[J].Nursing,2002,32(10):36-45.

[4]McCaffery M,Ferrell BR.Nurses'knowledge of pai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How much progress have we made?[J].Pain Symptom Manage,1997,14(3):175-188.

[5]American Nurse Association.Scope and standards of advanced practice registered[J].Nursing Practice,1997,22(3):246.

[6]郭燕红.建立专科护士制度 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J].现代护理,2004,10(9):785-786.

[7]陈秀琴.日本癌症疼痛护理认定护士的教育概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3):332-333.

[8]Dawley K.The campaign to eliminate the midwife[J].Am J Nurs,2000,100(10):50-56.

[9]Dawley K.Origins of nurse-midwife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expansion in the 1940s[J].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2003,48(2):86-95.

[10]Ferrell B,Whedon M,Rollins B.Pain and quality assessment/improvement[J].J Nurs Care Qual,1995,9(3):69-85.

[11]American society for pain management nursing[EB/OL].[2010-03-01].http://www.aspmn.org/Certification/index.htm.

[12]The American Nurses Credentialing Center(ANCC).Pain Management[EB/OL].http://www.nursecredentialing.org/NurseSpecialties/PainManagement.aspx#.

[13]广濑千也子.日本专科护士认定制度的现状与展望[J].刘瑞霜,译校.中华护理教育,2004,1(2):88-90.

[14]冈美惠子.日本的专科护士认定制度[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417.

[15]张平平,张江雁.日本临床护理专家及专科护士的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16-717.

[16]龚丽娟,裴显俊,邱萍.日本专科护士认定制度[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417.

[17]周立,陆叶.对设置专科护士的调查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B):24-25.

[18]李武平,江会,陈念湄,等.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思路与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5):70-71.

[19]王欣,王惠珍.我国临床护理专家培养对象的选拔条件和方法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11A):1244-1246.

[20]李秀华,高敏,郭敬霞,等.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状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8-12.

[21]Scott JG,Sochalski J,Aiken L.Review of magnet hospital research[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1999,29(1):9-18.

猜你喜欢

资格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2023年,这四类考生拥有保送资格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