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顶山市涩柿地方品种资源调查

2010-08-15扈惠灵韩德波苗卫东张晓丽

关键词:鲁山县树龄冠幅

扈惠灵,韩德波,苗卫东,张晓丽

(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省平顶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平顶山467000;3.河南省汝州市第四高级中学,河南平顶山467542)

柿树中的涩柿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栽培树种,营养价值丰富,有多种食疗作用.河南省平顶山市有着悠久的柿树栽培历史,长期的栽培生产和生态驯化形成了众多的涩柿地方良种,品种资源极为丰富[1-2].但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重心的转移,涩柿优良品种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推广利用,存在管理粗放、树龄老化、品种退化等诸多问题,一些稀有良种还面临砍伐或灭绝消失的可能.为了更好地保护地方涩柿品种资源,有效利用稀有良种,课题组按照林木品种资源调查方法及要求,制定出调查方案,成立了由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调查组,于2007~2009年对平顶山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60余个乡镇的通过资料搜集、实地采访、观察测定、记录拍照、制作标本、样本株筛选等一系列工作,对该区的涩柿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搞好柿树生产和利用优良资源开展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1 平顶山市生态气候特点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纬 33°08′~34°20′,东经 112°14′~113°45′之间,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各种地理类型齐全,山区丘陵面积占70%.山地海拔600~1500 m,平原海拔50~200 m,最高海拔2153.1 m(石人山自然保护区主峰),最低海拔64 m.年日照时数1832.4~2155.9 h,年平均气温14.2~15.2℃,极端最高温度44.6℃,极端最低温度-19.5℃,无霜期214~231 d,年平均相对湿度66%~69%之间,年平均降水600~810 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而且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年降雨量逐渐减少,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立地类型属黄棕壤向北方褐土过渡地带,土壤pH值6.5~7.5,其土质和气候等生态条件适合柿树生长发育的需要.

2 平顶山市涩柿地方品种资源与分布

据调查,平顶山市现有柿树栽培面积5593 hm2,378.98万株,年产鲜柿8000 t左右,产值2000万元以上,产区主要集中在鲁山、叶县、舞钢、汝州四县(市),约占全市栽培总面积的80%以上.现有柿树栽培品种35个,除罗田甜柿、次郎、斤柿、西村早生4个近年引入品种之外,其它31个均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地方涩柿品种,以鲁山、叶县颁布较多,其中200 a以上的涩柿2000余株.这里将当地主要品种资源按果实成熟期介绍如下.

2.1 早熟涩柿地方品种资源

2.1.1 七月糙 普遍栽植.树势中等,树冠圆锥形.叶广卵形,大而厚,叶色浓绿.果实心脏形略扁,果顶凸尖.果皮厚,呈橙红色,平均单果重180 g.纤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34%,品质中上.8月下旬(农历7月)成熟,宜鲜食,丰产,但不耐贮藏,以脱涩硬柿或成熟软柿供应市场.样本株位于鲁山县仓头乡的山坡中,粗砾土质,树龄40 a,树高9 m,冠幅5×6 m,胸径18 cm.

2.1.2 雁过红 又名燕窝红,普遍栽植.树势中等,树姿开张,枝条粗壮,较稀疏,新梢发红.叶片倒卵形,叶色深绿,叶柄短.果实横断面方圆,顶尖,平均单果重218 g,果皮鲜红色,肉质脆,味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6%,9月上旬成熟.该品种喜水好肥,宜生食,产量高而稳定,是目前当地群众最爱栽种、效益最好的品种.样本株位于叶县大楼庄的平原,砂壤土质,树龄19 a,树高11 m,自然开心形,冠幅7×8 m,胸径10 cm.

2.1.3 八月黄 零星分布,数量较少.树势健壮,树姿较开张,树冠圆头形.叶卵圆形,色深绿,小而厚,宽短.柄长,果中大,单果重180 g,果顶平圆,果蒂浅,橙红色,9月上中旬成熟,汁量中等,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9%,该品喜肥水,宜于平地深土层栽植.样本株位于叶县汝坟店一农户庭院,砂壤土质,树龄21 a,树高8m,冠幅5×4 m,胸径18 cm.

2.1.4 灰柿 又名灰子柿,广泛栽培.树势中等,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枝软下垂,叶片椭圆形,较大,不很肥厚,中果枝结果较多.果实扁圆形,红色,单果重150~2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9月中旬成熟.该品种适宜制饼,大小年现象明显,病虫危害轻.样本株位于鲁山县仓头乡李窑村,沙砾土质,树龄50 a,树高16 m,冠幅6×7 m,胸径32 cm.

2.1.5 出头烘 主产鲁山县.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主干粗壮.叶卵圆形,浅绿色.果实呈扁形,底较平,呈扁心脏形,甚大,平均单果重241.5 g,果肉软,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4%,9月下旬成熟.不耐贮藏,以宜制烘柿而得名.样本株位于鲁山县董村乡雁岭村的平地,砂壤黄褐土质,树龄50 a,树高15 m,冠幅 9×10 m,胸径 32 cm.

2.2 中熟涩柿地方品种资源

2.2.1 树梢红 零星栽植.树势开张,树势中等,叶长圆形.果圆形,横断面卵形,稍高,似灰柿,个中等,单果重190g左右.早熟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果红色,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品质中上.适生力强,大小年不明显.样本株位于叶县常村乡金沟村的山坡地,粗骨性褐土土质,树龄30a,树高7m,冠幅8×8.2m,胸径25cm.

2.2.2 血柿 数量稀少.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枝条紧密,树冠圆头形.叶小,长圆楔形,当年枝红色.果实较小,平均单果重70 g,果实中部有环状托,似盖柿,果有紫红色条痕,色差极大,外观多深红色,果汁肉血红而得名.果顶较平,扁圆.果汁多,味甜,品质上等,宜鲜食,风味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不耐贮运,大小年明显,喜肥水.样本株位于鲁山县仓头乡沟凹处,黄褐土质,树龄50 a,树高17 m,冠幅17×18 m,胸径28 cm.

2.2.3 水柿 广泛栽培.树势中等,树姿开张,叶椭圆形,尖端正卵形,果个中等,黄红色,扁圆形,少核,单果重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品质中等,多生食.9月底10月初成熟.该品种易于脱涩,用于生食,栽培时喜肥水.样本株位于叶县廉村乡坟台徐村,潮土土质,树龄35 a,树高12 m,冠幅7×7 m,胸径21 cm.

2.2.4 八瓣红 零星分布,数量较少.树势较弱,树姿略开张,树冠圆头形.叶长卵形,深绿,稍厚.果形扁圆,果顶有明显裂痕,果底略平,呈八瓣状,色泽较红,平均单果重197 g.味较甜,果肉松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9%,10月上旬成熟.适生性强,但大小年明显,不耐贮运.样本株位于叶县仙台镇韩庄寺村,黄褐土质,树龄70 a,树高16 m,冠幅5×7 m,胸径58 cm.

2.2.5 镜面柿 广泛栽培,以鲁山县、叶县分布较多.树势健壮,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果实中等,平均单果重130 g,扁圆形,横断面略呈方形.果橙红色,光泽艳丽.肉质松脆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84%,无核或少核,10月上旬成熟.以制柿饼为主,饼质细透明、味甜霜厚,也可鲜食.该品种丰产稳产,抗旱耐涝,宜栽培于土层深厚的土壤,但对病虫的抵抗力较差.样本株位于叶县遵化汝汾店村,砂壤土质,树龄70 a,树高10 m,冠幅9×8 m,胸径42 cm.

2.2.6 鸡心柿 零星分布,多分布于鲁山县.树姿较开张,树势中等,枝条茂盛密集,叶椭圆形,平展,灰绿色,叶尖突尖.果实呈明显鸡心状,单果平均重140.9 g.果汁量中等,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核少,品质中等,10月中上旬成熟.抗逆性强,宜鲜食.样本株位于鲁山县仓头乡赵窖村山坡的阳坡,砂壤土质,树龄22 a,树高 8 m,冠幅 6×6 m,胸径 20 cm.

2.2.7 牛心柿 栽培普遍.树势中等,树冠半开张,呈圆头形,小枝粗壮,叶椭圆形,先端尖,叶柄浅绿色.果实极大,平均单果重296 g.果皮薄,橙红色.果肉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5%,无核,10月中旬成熟,品质中上,宜生食,丰产,抗寒力强,但大小年明显.样本株位于叶县大楼庄,砂砾土质,树龄90 a,树高14 m,冠幅11×10 m,胸径19 cm,树形自然开心.

2.2.8 小红柿 又名树叉红、水叉红.零星栽植.树形高大,树势强健,树冠圆头形,分枝力强,枝条密.叶椭圆形,浓绿色.果大,平均单果重196 g,呈心形,果皮薄,橙红色,软化后鲜红色.肉质柔软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73%,10月中旬果熟.品质上等,抗逆性强,丰产,但大小年明显.样本株位于叶县廉村乡坟台徐村,潮土土质,树龄30 a,树高9 m,冠幅8×8 m,胸径23 cm.

2.2.9 山提壶 又名火葫芦,仅分布于叶县、鲁山县个别地方,为野生种.树势中等,树姿稍开张,树冠圆头形,叶椭圆形,浓绿,果圆形,红色,个较小,单果重30g,10月中旬成熟,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9%,抗逆性强,耐干旱贫瘠.样本株位于叶县常村乡五间房村的山坡地,粗骨性黄褐土质,树高6m,冠幅4×5m,胸径12cm.

2.2.10 驴奶头 主要分布在鲁山县、舞钢市.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分枝能力强.叶椭圆形,浓绿色,叶柄粗短.果心形,顶稍圆,果皮橙黄色,无纵沟,果蒂较小,蒂洼浅.外形如驴的奶头而得名.平均单果重110 g,肉质细,纤维少,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7%,10月中旬成熟.品质中等,宜制饼,出饼率达30%以上,也可鲜食.该品种适应性强,耐瘠薄,丰产稳产.样本株位于叶县仙台镇韩庄寺村,黄褐土质,树龄30 a,树高 10 m,冠幅 6×8 m,胸径 20 cm.

2.2.11 胡栾头 广泛分布.树势中等,树姿较开张,树冠圆头形.叶长卵形,稍小,深绿色.果实橙黄色,平均单果重140 g,果蒂平,较圆,果汁量中等,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78%,10月中旬成熟.品质中等,制饼、鲜食兼用,出饼率36%.抗逆性强,丰产,大小年不明显.样本株位于鲁山县鲁胸口五子岭的阳坡,土石地黄褐土质,树龄16 a,树高8 m,冠幅6×7 m,胸径11 cm.

2.2.12 四瓣面 栽培广泛.树势中等,树冠扁圆状,开张,分枝密,叶长卵形,深绿色.果中大,桔红色,鲜艳,扁圆形,顶不平,四瓣分离,平均单果重151.4 g,果肉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2%,10月中下旬成熟.品质上等,以制饼为主,出饼率高达36%,亦可鲜食.该品种适应性强,耐旱耐脊薄,较耐盐碱,丰产稳产.样本株位于鲁山县仓头乡李窖村,砂壤土质,树龄30 a,树高7 m,冠幅8.5×8 m,胸径13 cm.

2.2.13 皮匠篓 以鲁山县分布较多,其他县(市)呈零星分布.树体高大,树冠圆锥形,树姿开张.叶形圆,深绿色,叶柄粗短.果实桔黄色,近方形,果底有缢痕,形似花瓣,外形像皮匠的工具,平均单果重218.6 g.皮厚,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4%,10月下旬成熟,品质上等.该品种喜肥水和深厚土壤,但也较耐瘠薄,大小年明显.样本株位于鲁山县仓头乡赵家岭村,粗骨砂石土质,树龄120 a,冠幅15×17 m,胸径69 cm.

2.2.14 线柿 又名老线穗、面胡烂.以鲁山、舞钢分布为多.树势中等,树冠圆锥形,分枝力强,枝条粗壮,灰褐色.叶椭圆形,灰绿色,叶柄短粗.果实纺锤形,果皮灰黄色,平均单果重129.3 g.肉汁少,味面稍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5%,宜制饼,亦可鲜食,皮厚耐贮藏.10月下旬成熟,较丰产稳产,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山区、平原均可栽培.样本株位于鲁山县仓头乡赵窖村,砂壤土质,树龄70 a,树高16 m,冠幅10×10 m,胸径27 cm.

2.2.15 盖柿 又名碾盘柿、腰带柿.栽培普遍,以鲁山县四棵树乡、二郎庙乡分布较多.幼树树冠较直立,结实后逐渐开张呈圆锥形.枝粗壮,稀疏.叶大,呈椭圆形,色深绿.果实扁圆形,缢痕位于果腰,像上下两扇石磨盘,平均单果重240 g.果皮橙黄色,厚且韧.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3%,无核,品质中上,10月下旬成熟.生食最佳.宜肥沃土壤栽培,生理落果少.较抗旱、抗寒,但易受风害.样本株位于鲁山县仓头乡李窑村,砂砾土质,树龄24 a,树高17 m,冠幅15×14.5 m,胸径67 cm.

2.3 晚熟涩柿地方品种资源

2.3.1 九月青 在鲁山县、舞钢等地有零星分布.树姿开张,树势中庸,叶卵圆形,厚,深绿色,干黑褐色,裂纹深而明显.枝条分布均匀略密,新枝红褐色.果实平均单果重196 g,果肉松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2%,宜脱涩生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抗逆性强,耐寒冷瘠薄.样本株位于鲁山县四棵树乡,砂砾土质,树龄30 a,树高10 m,冠幅7×7 m,胸径24 cm.

2.3.2 鬼脸青 广泛栽植.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树体结构紧密.树干灰黑色,裂纹深而粗糙.枝条质地坚硬,棕褐色,皮孔小.叶椭圆形,较薄,深绿色.果实方圆柱形,果顶圆形,具十字浅沟,延至果中部,果底平方,蒂洼中深,蒂片直立呈反转式,平均单果重115 g.果皮厚,青黄色,果粉多,11月中旬成熟.无籽,品质上等.高产,大小年不明显,耐贮运,可利用农闲加工柿饼.样本株位于鲁山仓头乡山坡地,粗骨土质,树龄30 a,树高 9 m,冠幅 17×17 m,胸径 27 cm.

2.3.3 冻柿 零星分布.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树姿较开张.叶阔椭圆形,浓绿色.果实较小,平均单果重90.2 g.果呈圆柱形略方,蒂小,蒂洼浅,果皮呈桔黄色.果肉多汁中等,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7%,品质中上,晚熟种,11月中旬成熟,鲜食兼制饼.该品种耐寒力强,较丰产,耐贮,大小年不明显.样本株位于鲁山县仓头乡,砂石土壤,树龄25 a,树高9 m,冠幅17×17 m,树势强壮,胸径27 cm.

2.3.4 五瓣柿 零星分布,较少见.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宜萌生明条,新枝红褐色,被少量绒毛.叶平圆,长圆形,长10cm,宽7cm,中厚,深绿.果实较小,平均单果重100g左右,纵径4.5cm,横径6cm,呈扁圆.果底平,果蒂呈显著5瓣状.成熟时橙红色,味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71%,多鲜食,也可制饼.该品种喜肥水,抗病虫害性不强.样本株位于鲁山县四棵树乡阳坡山脚,砂壤土质,树龄30a,树高12m,冠幅8×8m,树势中庸.

3 平顶山柿品种资源利用建议

平顶山市地处我国中原,山地和平原交错,气候适宜柿树生长,商品流通便利,有进行柿树生产的优良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当地对柿品种资源价值的认识不足,忽视了地方涩柿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许多具有特异性状的地方涩柿品种已经消失,或零星分布或几近灭绝,如果色奇特的血柿、极晚熟的冻柿等品种,因此合理保护现有遗传资源,挽救稀存品种,深入开展资源特性研究和种质创新是一项长远和战略性的研究工作.

其次,针对不同涩柿品种在产量、品质、贮运性、加工性,甚至果形、叶形的特异性等特点,找出具有不同开发潜力的优势品种,开展多方向的开发利用,如盆栽观赏树、柿叶茶等的开发,提高柿生产的附加值,达到柿生产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在那些有较好栽培基础和一定种植规模的区域,可结合各地生产和销售优势,利用当地良种对低产劣株的涩柿进行改接换头,大力发展集约化栽培,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使涩柿成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1]丁向阳,凌晓明,王欣,等.河南柿品种资源与生产现状[J].河南林业科技,2001(3):6-8.

[2]张东安,顾朝玺,雷兴志,等.鲁山县柿树品种资源调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89(4):407-410.

猜你喜欢

鲁山县树龄冠幅
城市绿地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峨眉含笑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河南鲁山县杨叶沟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鲁山县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树龄赤霞珠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在水源保护区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实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冠幅提取与树高反演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