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制

2010-08-15庞建庆郭焕金孙建新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羊流产

庞建庆,郭焕金,孙建新

(1.辉县市冀屯乡人民政府,河南新乡453600;2.辉县市畜牧局,河南新乡45360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在牛、羊、猪中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人感染本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它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OIE将本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国家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将其列为二类疫病,确定为重点病进行防控.羊布鲁氏种菌毒力最强(我国有3个布鲁氏菌生物亚型),猪种次之,牛种较弱,羊群感染病例较多,影响范围也较大.本文简述了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诊断防治措施.

1 临床病状及流行特点

病原为羊种马耳他布鲁氏菌(生物型1~3),绵羊型副睾种绵羊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羊种布鲁氏菌较其他种致病力最强.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官、内脏、和血液.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数月,在皮毛中可生存3-4个月,在乳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冻肉中可存活2~7周.在冷暗处和胎儿体内可生存6个月.病菌在日光直射、消毒药和干燥条件下,抵抗力较弱.在腐败的动物体内很快死亡;日光照射10~20min,60℃30 min,80~95℃5 min可将其杀死;对常用化学消毒剂均较敏感.传播途径一是经皮肤黏膜感染,二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三是经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以通过配种感染.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鲁氏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到高峰,秋季下降.牧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区,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但流行强度受菌种、气候、生产管理条件等条件的影响.造成本病的流行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包括防疫检疫制度的贯彻落实,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和流通等情况,都可能造成本病的传播.自然因素包括风雪、洪水、干旱等情况,造成动物大量流动,增加了本病的传播几率.动物是主要的带菌者,除相互传染外,动物及其产品还可以传染人类,近几年人感染的病例有增加的趋势.

羊群一旦感染此病,首先表现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1次.羊布鲁氏菌病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羊发生流产是羊布鲁氏菌病的重要症状,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流产胎儿多已死亡,成活者虚弱发育不良,产后阴道持续排出黏液或脓液,出现慢性子宫炎的表现,致使病羊不孕.有时患病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尤其是后肢多发,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后对本病极为易感.

2 发病机理

布鲁氏菌自皮肤或粘膜进入肌体后,即为吞噬细胞所吞噬,并循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若机体抗菌能力强,病菌即被消灭.反之,吞噬细胞未能将病菌杀灭,则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病灶.细菌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破裂,并随之大量进入淋巴液和血液形成菌血症.细菌随血液至全身,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的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形成多发性病灶.由于变态反应及病原苗主要在细胞内繁殖,抗体及抗菌药物不易进入,故难以根治.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细胞和体液免疫协同作用清除病菌而获痊愈.如果免疫功能不健全,或感染菌量大、毒力强,则部分细菌逃脱免疫,又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带人各组织器官形成新感染灶.经一定时期后感染灶的细菌生长繁殖再次入血,导致疾病复发,发热呈波状型(又称波状热).布鲁氏菌进入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产生胎盘炎,并在绒毛膜与子宫膜之间扩散,产生子宫内膜炎.在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时,使绒毛发生渐进性坏死,同时产生一层纤维性脓性分泌物,逐渐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松离.此菌还可进入胎衣中,并随羊水进入胎儿引起病变.由于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松离,及由此引起胎儿营养障碍和胎儿病变,使母畜可发生流产.此菌侵入乳腺、关节、睾丸等也可引起病变.妊娠子宫(胎盘、胎儿、胎衣)、睾丸、乳房、淋巴结、关节囊特别适宜布鲁氏菌繁殖.本病的发病机理以型迟发变态反应为主,变态反应发生在骨、关节和神经系统,表现为关节炎、骨髓炎和神经炎等.此外,尚可有睾丸炎.

3 剖检病变

常见的病变是胎衣部分或全部呈黄色胶样浸润,其中有部分覆有纤维蛋白的脓液,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流产胎儿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与黏膜有出血点与出血斑,皮下和肌肉间发生浆病性浸润,脾脏和淋巴结肿大,肝脏中出现坏死灶.公羊发生该病时,可发生化脓坏死性睾丸炎和付睾炎,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

4 诊断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发现可疑羊只后,应首先观察有无布鲁氏菌病的特点,如流产、胎盘滞留、关节炎或睾丸炎等,了解传染源与患病动物接触史,最后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

实验室检验有很多,鉴别诊断:要与其它有流产症状的疫病进行区别,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是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和特异抗体的检出.

病原学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试验即可作出迅速诊断,包括:①试管凝集试验,②虎红平板凝集试验,③含巯基化合物处理血清后的凝集试验,④抗球蛋白试验,⑤补体结合试验,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乳环状试验:乳汁中存在特异性抗体时,当加入带颜色的布鲁氏菌抗原可出现凝集反应,但患有乳房炎动物的乳,不能用作试验.

皮肤过敏反应:当机体受布鲁氏菌抗原作用后,导致T细胞致敏,致敏的T细胞再遇到相同抗原,能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局部皮肤变态反应就是各种淋巴因子作用的结果.检查羊时,在尾部注射0.1 ml布鲁氏菌素,在羊只尾部能触摸到肿块为阳性;

分子生物学诊断:包括:①DNA同源性研究,②DN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图谱分析,③PCR扩增,④核酸探针检测.

目前常用的鉴别诊断方法,主要依据农业部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4.1 细菌学诊断

4.1.1 显微镜检查 采取胎衣、绒毛膜水肿液、胎儿胃内容物或有病变的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制成抹片,用柯兹罗夫斯基染色法染色,镜检,如果发现有红色球杆状小杆菌时,即可确诊.

4.1.2 分离培养 新鲜病料可用血液琼脂斜面、肝汤琼脂斜面和3%甘油0.5%葡萄糖肝汤琼脂斜面等培养基培养;若为陈旧病料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20万的龙胆紫培养.培养时,一份在普通条件下,另一份放于含有5%~10%二氧化碳的环境中,37℃培养7~10 d.然后进行菌落特征检查和单价特异性抗血清凝集试验可确诊布鲁氏菌.

4.1.3 动物试验 如病料被污染或含菌极少时,可将病料用生理盐水制成5~10倍乳剂,注射健康豚鼠腹腔内0.1~0.3 mL.如果病料腐败时,可接种于豚鼠的股内侧皮下.接种后4~8周,将豚鼠扑杀,从肝、脾分离培养布鲁氏菌.

4.2 血清学试验

4.2.1 初筛试验 动物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动物布病全乳环状试验(MRT)).可任选一种试验方法.

4.2.2 正式试验 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动物布病补体结合试验(CFT).可任选一种试验方法.普通实验室常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更简便易行.其方法是,将被检血清与布鲁氏菌虎红平板抗原各0.03 mL滴于玻璃板上,然后混匀,在室温下,4~10 min内判定结果,出现凝集现象的判为阳性反应,完全不凝集的判为阴性.大群检疫,可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和变态反应检查.

5 防治

羊布鲁氏菌病无治疗价值,按照农业部《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应采取以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者疑似本病的动物,都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依法采取确诊、划定疫区、封锁、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消毒等措施.

5.1 建立健全检疫制度

凡调拨采购的绵羊或山羊,都必须进行检疫.在产地作过检疫的,还须做好复检工作,防止带入病羊.对于检疫为阳性或可疑反应的,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引入羊群.

5.2 积极做好传染源的处理

(1)在发病地区或农牧场,必须把病羊和可疑羊隔离开来,另成一群.其余羊可认为是暂时安全的,半年之后再做进一步检查.

(2)病羊隔离后,应固定用具、草场及水源,指定专人喂养,加强饲养管理,促进康复自愈.对病羊污染的牧场、水源、圈舍及饲料等,用10%漂白粉、3%来苏儿、5%石炭酸或20%生石灰乳剂进行消毒.

(3)病羊的粪便,应堆在特定的粪池内,经过两个月以上的泥封发酵(生物学消毒)后,才可利用.

(4)为了培育健康羊群,应设立产房,把病羊所产羔羊彻底消毒后,送到另一个地方,进行人工哺乳.经过8~9个月之后,进行两次血清学检查,如为阴性,才可送到健康羊群.

(5)对病羊的胎衣和流产胎儿应烧毁或深埋,对病畜的体表及污染地面进行彻底消毒.

5.3 认真做好预防接种

5.3.1 19号猪型(S19)菌苗 对绵羊具有一定预防效果,不适用于山羊.应用时,给颈部或尾根皮下注射2.5 mL(250亿菌体).免疫期为6~12个月.在接种不当时,会引起大量流产,给生产上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程.

5.3.2 干燥布鲁氏菌猪型二号(S2)菌苗 绵羊和山羊均可使用.免疫效果好,易推广使用.

5.3.3 羊型五号(M5)菌苗 羊型五号疫苗是我国研制的疫苗,安全有效,用后4个月血清凝集素即可消失,免疫期在1 a以上.可以在牧区全面开展预防,有效地控制本病的流行.

6 小结

在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防疫原则,预防为主始终是主方向,同时要做好疫病的诊断检测工作,搞好疫情监测诊断是布病防制乃至整个兽医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的扼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李金岭.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及检测手段.兽医导刊[J].2008,(1):18.

[2]钟映梅,孙刚,张俊峰,等.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与常规方法诊断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比较试验[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24(1):36-37.

[3]段增芳,冯永平.试论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制[J].山西农业(畜牧兽医),2008,(7):11-12.

[4]项智多杰,严寿,周本太,等.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效果调查及工作对策[J].草业与畜牧,2008,151(6):36-39.

[5]闫若潜,李桂喜,孙清莲.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72-176.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病羊流产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羊咳嗽怎么治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十招巧识病羊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六看识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