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2010-08-15刘燕
刘 燕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刘 燕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90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高招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自主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90后”的大学生开始踏入高校的门槛,“90后”比“80后”更有其自身的特点,教育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也要改变。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以及未来大学生的特点都要求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章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新要求,并且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络思想教育提出尝试性的解决策略。
根据调查统计,2008年入学的大一新生中,约有(18%—28%)的学生出生于 1990年,这也意味着大学已经开始进入 “90后”时代。[1]“90后”的大学生相对于“70后”和“80后”由于出生环境和时代的不同有其鲜明的特点,准确地把握“90后”的特点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针对“90后”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 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1 学习、生活、娱乐严重依赖于网络
在这个网络几乎无孔不入的时代,网络也深深地嵌入了新一代大学生的生活中。“90后”的大学生成长在一个网络纵横的时代,自然成了网络的新生代。一切学习资源都可以去网上搜索搞定,网上书店、音响店、考试吧、各大辅导网站成了他们课余学习的主要阵地,即使是生活上需要的东西也可以不出家门敲敲鼠标完成。淘宝网、逛街网、各大公司商品网站是他们经常光顾的。电玩、游戏、电影、电视,网上一应俱全,所以,宅在家里也可以 KTV,看电影,打游戏,还可以MSN、QQ聊天,有什么问题搞不定可以进入各大论坛找高手帮忙。所以,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磁场,“90后”就像一群细细的铁屑儿被牢牢地吸附在它的周围。
2 电子产品样样齐全,更新换代快
手机、MP3、MP4、相机 、PSP、IPOD、笔记本电脑、掌上宝等这些时髦的电子产品在今天的大学生来看已经不再新奇,并且随着一代代新产品新功能的层出不穷,更新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些电子产品就是“90后”了解和学习这个社会的工具,无论是地铁上、公交车上还是校园里都能看到“90后”背一个大大的双肩包,塞着耳机一副陶醉其中与世隔绝的样子。地铁里、公交车候车点都能看到他们手里攥着游戏机、掌上宝摆弄不停,无论是快餐厅还是坐在公交上都能发现他们的拇指在手机键盘上飞快地舞动。YOUKU、TUDOU上总能看到他们的搞怪视频,他们的“杰作”也跟着山寨版火了一把。
二 思想特点
1 很容易接受新思想,敢于反对旧传统、旧文化
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网络基本技术,所以他们的知识视野也为“70后”和“80后”所不能及,老师的旧知识旧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获取知识的要求。由于年轻,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对问题的看法还尚未形成系统的思考体系,所以他们更能接受新思想、新学说、新事物。
“90后”大学生较之“70后”和“80后”更具有叛逆和质疑精神,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向老师发起质问。当老师讲授的内容过于老化时,他们会从心里产生一种抵触。当课堂上老师的观点与他们不同时,他们会据理力争,即使到了课下也会围着老师屡问不止,直到他们满意。
2 先入为主,一旦接受就很难发生改变
“90后”大学生思想成熟得较快,他们往往被一些新鲜的事物、观念和思潮所吸引,一旦这些东西在他们脑海里生根发芽,就会根深蒂固很难被改变。“90后”大学生生长在一个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思潮涌现、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对于我们党和历史传统的爱国素材不甚了解,即使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政治“灌输”,也会由于时代的久远,而不能理解先辈们的伟大理想和特殊历史情景下的作法,更不用说在思想上彻底接受和在实际行动中贯彻执行了。
3 责任感、危机意识强
“90后”成长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错综复杂的时代,这个时代里有着太多的里程碑的事件:98洪水、港澳回归、神舟 1-7号成功飞天、08年 1月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8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以及遍及五大洲的甲型 H1N1流感……所有的这些都发生在“90后”时代,他们经历着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要丰富、复杂的环境和变化。在这个责任感缺失,危机弥漫的时代,他们目睹了种种不良后果:灾区人们流离失所,地震造成的惨状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经济危机下人人自危,H1N1更是阻断了人与人的交往。但是在伤心之余,不免被一件件好事,一幕幕动人的画面所感动,更是感动于国家的强大,人民的众志成城。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危机意识更强了。
三 行为特点
1 个性突出、打扮休闲搞怪。
21世纪是一个追求多元化的是时代,讲究的是求同存异。加之“90后”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独苗儿,生活条件优越,是父母的手中宝、心头肉,他们有条件去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追求个性独立、性格张扬、踌躇满志是他们的标志,对于自己的能力、未来的人生充满自信和希望,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早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长远的人生职业规划,并且按照既定轨道去运转。
洞洞牛仔,韩流服饰、发型,时尚包包,迷你短裙、短裤,波西米亚风的格帽子,洞洞树胶拖鞋,可爱的情侣装……耳朵上或是身体其他部位打几个小洞带个民族风格的大耳环……这一切夸张的装扮标榜了“90后”的服饰风格:个性、搞怪。
2 积极参与、富有创新意识
对于一切活动,“90后”都会积极参与,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评论。对于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时事新闻,他们都及时关注有一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课堂上,他们积极大胆发言似乎总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各大网络论坛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看着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他们也不甘其弱,跻身其中乐此不疲。本校的BBS更是每天报道,忙着帮朋友的帖子顶“十大”(热门话题),乐着给别人灌灌水,或是找老乡聚聚会,也会就某个技术问题跟别人切磋切磋,抑或是加入某个社团搞搞活动,弄些创意出来。“90后”的脑袋里似乎有用不完的 idea,校园里的大幅海报设计的鲜亮、个性、有创意,大幅的海报喷绘墙,让你惊到咋舌。老师交给的PPT作业,绝对追求新奇、漂亮。大学生各种挑战赛更是搞得有声有色,新的提案、设计、构思不断涌现,成为大赛的夺目亮点。
四 营造一个宽松、安全、有效的网络环境
1 打造校园网络亚传播圈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是高校学生的信息圈、生活圈、交往圈以及舆论圈。[2]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给大学生提供了优越的上网条件,涉及到学习、科研、生活、交往、娱乐等各个方面。高校校园网络是一个优越的信息传播途径,是大学生获得学习、学校、生活等各方面信息指导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网络,是校园文化构建、传播的新平台。校园网络亚传播网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针对 “90后”——“网络一代”,更是要利用这一主要思想和文化传播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信息、生活、交往、舆论等各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有益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电子资源
改变以往陈旧、落后的教育素材,及时根据时代特征更新,把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编入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书籍。根据社会热点反思社会责任感,根据国家大事增强爱国情怀,根据校园新闻、人物,抒发爱校之情……北京奥运圣火传递遭到破坏、西藏“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以及汶川大地震现场救援这些都可以制作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频素材,让学生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也能感同身受,深切体会现场氛围,迸发爱国热情和激情,激发他们的同情心、慈善心,培养他们养成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 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守大学生的思想阵地
青年大学生是党的事业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3]网络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但是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东西鱼龙混杂也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和国家来说,成功的意识形态不仅能够发挥让人们认同现行制度结构的功能,起到维护社会整合与国家稳定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作为一种准则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西方社会深谙此道,当不能在政治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做出直接性的强制和控制的时候,他们往往首先从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试图从思想上操纵和欺骗我国人民,迂回地达到从经济上或政治上进行强制或控制的目的。”[4]网络成为发达国家对我们进行文化、思想“侵略”的工具,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宣传资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来蛊惑大众尤其是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年大学生,所以,大力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守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就成了当今形势下的必然。
一些高校已经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1999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努力开拓网络育人新领域。
1 2006年 5月成立了 “网络宣传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职办公室 (简称“网宣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职能部处为执委单位,有效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5]开办《网络舆情信息日报》,进行舆情的收集和引导,加强舆情管理建立三级网络舆情研判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反应机制。
2开辟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的网上党校,利于学生加强入党学习和党建教育,扩大入党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2001年 10月,上海交通大学 “交大焦点”网建设进入网络化阶段,成为全国高校第一批融新闻时事报道、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文化交流以及校园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校园门户网站之一。[6]
3打造具有校级甚至市级、省级乃至全国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师及其工作平台。2008年交大成立了“施索华工作室”以及“施索华工作室”网站。施索华,作为交大人文学院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她曾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思政理论课教师、荣获评师网“最受欢迎百佳教授”“上海最受欢迎十大教授”“2009魅力教授”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施索华老师看来,思想道德修养课有它特殊的魅力,和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西方有位道德学家叫塞缪尔·斯迈尔斯说:‘哪一个民族缺少了品德的支撑,那么就可以是下一个要灭亡的民族;哪一个民族如果不再崇高和奉行忠诚、诚实、正直和公正的美德,它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爱因斯坦也说过:‘光靠科学和技术,不能把人类带向幸福与高尚的生活。人类有理由将崇高道德准则的发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7]在施老师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封闭、空洞、乏味的灌输和形式呆扳的说教,它要以大量生动、新鲜、能动、创新的教育内容,辅之以灵活多样教育方法,同时必须要有“时代感”、“创新性”和“适应性”。才能使受教育者的知识与能力,理论与方法、思想与实践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4鼓励思想政治教师建立“思政博客”。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通过鼓励辅导员建设实名制 “思政博客”,依托博客平台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将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快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8]“思政博客”开拓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空间,利于提高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思政老师也可以依托“思政博客”进行心理辅导和生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思政教师可以利用博客进行个人生活和思想情感分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5交大BBS“饮水思源”。校园BBS是高校学生公共信息的集散地,学校里面最新、最快的信息都能够在 BBS上看到,来自于校外的各种社会热点和重大新闻也会很快成为BBS上的热门话题。就交大而言,分类板块主要有: BBS系统、上海交大 (国防生、新生绿色通道、研究生之家等)、学子院校 (齐鲁学子、三晋学子、天府之国等)、电脑技术 (IT职场、Java语言等)、学术科学 (治病就医、大千世界、G语言和V I等)、艺术文化 (红楼梦、中文/国学、古典名著等)、体育运动 (F1激情再次燃烧、五子连珠、谁羽争锋等)、休闲娱乐 (QQ之家、欧美音乐、陶茶坊、韩星阁等)、知性感性 (女孩心声、男子汉的心声、心情故事等)、社会信息 (美容服饰交易、寻人寻物、公务员考试等)等等。高校BBS是学生学习、生活、舆论的主要校内平台,是学校动态的晴雨表,是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需求和心理、思想动向的重要渠道。
6交大“心擎网”。交大 “心擎网”是集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发展协会、橡皮筋公社、咨询系统以及新生测试系统于一体的网上心理系统。有新闻速递、心理专题、案例解析、行业动态、心理测试、咨询师博客等栏目,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六 开办网络知识课堂
以前在现实社会中宣传的传统文化、交际礼仪、西方文化都可以搬到网上,在网上开设礼仪课堂、文化讲堂宣传中西文化、传统文化、新潮文化等等,创建网络视频,网上讲座,在线问答,在线测试,同时提高学生参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献计献策,凸显“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作主”的特色。
七 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新形式,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活动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募捐、网上义卖等形式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新形式的益于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网上活动在迅速成长:慈善功德网、中国志愿者网、感恩中国、善客盟等等,鼓励大学生积极但并非盲目地参与网上活动,也是提升大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好途径。
[1] 胡瑞年,何俊敏 .“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新挑战 [J].中南论坛,2009,(1).
[2]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05.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103).
[4] 谢海光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 (教育部简报)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N]. 2009,(84),2009-5-20.
[6] 谢海光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 施索华工作室,记全国优秀思政理论课教师、人文学院施索华副教授 [N].上海交大报,2008-07.
[8] (教育部网站)交大思政博客群开辟思政教育新空间[N].交大新闻网,2009-5-11.
Key words:After“90s”; Interne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stract:W ith the college enterance exam has greatly changed and independent enrol lment scale expansion, more and more colleges ha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of students.College students after“90s”have gone to college and they have more features than“80s”.The object of education has changed,so the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should also change.The era of internet informationize and the features of new college students ask to promote internet-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article analyses new requir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es,and provides tentative solutions.
The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90S”and New Challenges to Internet-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L IU Yan
(College ofMarxism Philosophy,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G 641
A
1673-2804(2010)05-0105-03
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