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优化

2010-08-15张霞妃董杜斌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学生考核

张霞妃,董杜斌,朱 军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临安 311300)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优化

张霞妃,董杜斌,朱 军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临安 311300)

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要在组织发展上重点优化党员发展基础工作、在党员管理上重点优化党员监督考核体系、在党员教育上重点优化党员继续教育工作、在支部日常活动上重点优化特色活动开展,从而实现学生党建工作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生党建;优化

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方针。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的组织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重点、准确定位、加强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学生党建工作更加符合新时期的要求,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近年来,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党建规律之真,务党建工作之实,求党建教育培训之真,务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之实”的要求,在学生党支部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1]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

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六项工作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浙江农林大学党委组织部通过充分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较多突出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党支部的先进性,影响党支部的建设,损害党支部的形象,必须在学生党建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克服。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不断创新与发展。学生党员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励志成才,为国家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高校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学生党支部,承担着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党员发展的重任,应该严格遵循党的政策和方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细致查找自身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问题措施。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党赋予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

1.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客观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服务人民群众,高校学生党支部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改变作风,深入学生群众,教育学生群众与服务学生群众,从人本的角度教育、引导有入党愿望的学生,对他们思想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科学分析、正确引导、及时帮助,为党的事业输送优秀党员青年。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了解学生疾苦,反映学生呼声,把事关学生利益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从而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走向新的高度。[2]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客观体现。

2.科学发展观,是“和谐发展”理念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客观体现

科学发展观指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党建工作也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是要促进党员和党组织的全面、科学、和谐发展,紧密结合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通过优化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工作载体,制定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促使青年学生党员和谐发展。从而让普通学生感受到党组织无私的帮助和关怀,体会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树立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先进形象,提高党组织的威信。这是“和谐发展”工作理念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客观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兼顾”理念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客观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与可持续,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在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建立保持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并且从客观、实际、管用和长效的角度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党员政治觉悟、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的全面发展,保持党员和党支部的先进性;通过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和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树立优秀典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实践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立志成才。这是“统筹兼顾”理念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客观体现。

三、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

1.扎实全面,在组织发展上重点优化党员发展基础工作

对低年级学生党员发展,提倡做好“早教育,早发现,早选苗,早培养”。采取专家授课、个人自学、组织讨论的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增强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进取心,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按照党员标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体系。该体系既要符合标准,又要考虑学生实际;既要具有理论高度,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主要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思想、学习态度与成绩、工作热情与能力以及其群众基础与评价四个方面综合进行考察。组织学生广泛深入开展党课教育、完善团组织的推优制度、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等措施,并且要加大上述工作的力度,注重工作的扎实和有机的连接组合,形成一体化、常规化。注重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加强党务工作人员的队伍系统化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理论水平,更新观念,推陈出新,对于党的建设要敢于大胆改革,勇于在实践中有效尝试,才能在组织上保证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2.改革创新,在党员管理上重点优化党员监督考核体系

注重经常性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党支部要根据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和实际,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经常性考核,及时了解和掌握其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等情况。同时,结合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注重党内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学生党员生活在学生群体之中,普通学生对学生党员最为了解,因此,对他们的监督也最为有效。为使学生党员明确自身职责,树立良好形象,更好地激发党员成才的内驱力,必须将党内考核与群众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为了避免重复,普通的群众学生评议的内容可以相对宽泛些,可以从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去评议,而支部考核评价则应根据评价体系的要求,着重从党员义务和责任、党员先进性等角度加以考核。同时要充分重视群众对党员的评议,不应仅仅把它作为对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的参考,而应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注重学生党员个人表现评价体系建立,这是检验党员发展质量,保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重要手段。个人表现评价体系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表现、执行纪律情况、完成任务情况和参加组织生活和缴纳党费情况等。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党员,应推荐参加优秀党员的评选,并可作为学生党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结果为不及格的党员,支部应派人找其谈话,指出缺点,要求按期改正,情况严重的,预备党员可以延长预备期直至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正式党员可以给予党内批评直至给予党内处分。

3.系统合理,在党员教育上重点优化党员继续教育工作

注重党性修养教育,要教育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注重党员形象教育,党的形象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体现着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教育党员在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要注重树立党员应有的形象,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党员,一根标竿”;要发挥党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倾听同学呼声,关心同学,扎扎实实帮助同学解决困难。注重广大同学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员的监督教育,教育他们向优秀党员学习,通过党的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党员的党性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让党员参与党支部的发展工作,使学生党员在党组织安排的各项活动中接受教育、锻炼成长。[3]

4.开拓进取,在支部日常活动上重点优化特色活动开展

注重党员责任意识的提高,扎实深入开展“设岗·定责·述职”活动,设立分政策宣传岗、民意信息岗、学习示范岗、党务监督岗、勤工助学岗等十二个细化岗位,通过党员自愿申报、支部协调,根据具体岗位职责开展工作,对支部每一位学生党员进行设岗定责,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开展日常工作,并在每学期末进行述职考核。注重党支部内涵建设,每学年开展“红色行动”支部主题建设活动,分“红色心灵”组织生活会、“红色思录”心得交流会、“红色服务”义务劳动、“红色自查”自我批评会四个部分,每个党员按照四个“4”要求(必须有4篇心得体会、4个小时义务服务、4次主题发言、4人次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进行主题建设活动,并将这作为学年考核的重要指标。注重网络资源利用,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创建信息网络中的党建工作园地,制作符合高校学生党支部实际情况的网页,借助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批评破坏安定团结及不文明的言行,利用网络逐步建立大学生党建工作站,通过该工作站进行校际、院际之间的经验总结,信息交流,推动高校大学生支部建设的全面提高。

[1] 于信汇. 上海大学党的建设研究[M].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 蒋冀骋. 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J]. 教育研究,2009,8.

[3] 董杜斌. 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管理机制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09,12.

Scientific Outlook on Optimization of Party-building Work among College Students

ZHANG Xia-fei,DONG Du-bin, ZHU Jun

The new period call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party-building work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real cases incorporated, this paper suggests to optimize recruition new party members on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on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hip level,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on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level, and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operation on party branch’s daily activities level, with the aim of realizing an overall, ho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ientific Outlook; party-building work among college students; optimization

G41

A

1008-7427(2010)11-0043-02

2010-09-06

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度党建研究项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作者张霞妃系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技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学生考核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内部考核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