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笑”

2010-08-15肖芳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场合微笑跨文化

肖芳英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桂林 541004;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 永州 425100)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笑”

肖芳英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桂林 541004;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 永州 425100)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考虑,“笑”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含义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文化背景下是有区别的,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引起文化误解,导致交际的失败。“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在交际中的显露规则因时因地而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正确运用“笑”的语用功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笑;非语言交际;语用功能;文化

一 笑的文化内涵

人类交际分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在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有效地使用和理解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更要有效地使用和理解非语言手段传达信息[2]。研究表明:在交际中通过语言交际所传递的信息仅占35%,而通过非语言交际所传递的信息高达65%[1]。面部表情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形式之一。而“笑”是人的面部表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的心理愉悦感在面部的一种外在表现,在交际活动中可以伴随语言手段出现。“笑”有无声的和有声的;有善意的和恶意的;还有无意的和有意的等等。“笑”作为“润滑剂”,在交际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民族中,说话人和受话人为了使其交际活动能顺利进行,往往会“笑”面对方。

“笑”作为表情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着比较宽泛的语义层面。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笑”还有着不同寻常的语用含义。如交际角色、交际环境,交际心理不同,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笑”。从它所包含的丰富的语义内容可以透视一定社会的文化制度、文化风貌和文化心态。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场合、同一语境下,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笑”也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例如在商务谈判中,美国人认为微笑是对方一种非常热情的表征,所以美国人喜欢笑逐颜开。而法国人对微笑却比较谨慎,他们只有在有明显的理由时才笑。而日本人在谈判过程中基本上不笑,只有在最后签约时才面露微笑。对一个日本人来说,在谈判桌上随意微笑是不严肃的表现,甚至是恶意的嘲笑[3]。

于是有人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笑民族,另一类是非微笑民族。根据观察和资料证明:中国人、美国人、法国人等属于第一类,是喜于接纳“笑”的民族,笑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色板”。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你会得到对方充满善意的“笑”,即使是对待陌生人,在正式的场合“笑容可掬”似乎成了规约似的习惯。这是文明举止、待人礼貌的表现,如在宾馆、饭店及其他公共场合,“微笑”已经成了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亮点,中国人已经把“笑”视为一种“文化”,是“文明”的象征,“笑”充满着生活中的每一度空间。因为善意、温和、大度的一笑能够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支持,能使本来令人棘手的事变得轻松许多。总之,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离不开“笑”。近年更有“微笑服务”之说。而俄罗斯人在服务行业就没有我们所提倡的微笑服务,通常他们的服务人员面部表情都是冷漠的,如海关工作人员、宾馆的服务人员、商店的售货员[5]。

二 “笑”在交际中的显露规则

面部表情和语言一样需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会它,然而这种习惯的表情及其外在表现,不可避免地烙有民族文化的印记。弗里森(Fresen)和汤姆金斯(Tomkins)在大量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显露规则(display rules)的概念,它表明“每种文化都发展了一系列的规则,这些规则指导个人显露社会所认可的行为,它表达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所体验的情绪”。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显露规则[5]。如:中国人的“笑”在某些场合会引起外国人的反感,如果一个外国人在雪后的路上摔了一跤,他本来就感到很窘,而同路的中国人会发出笑声,这会使他觉得有些反感,仿佛“笑”中有“幸灾乐祸”的微妙含义。其实这种“笑”本身没有特别含义,只表示“没关系”。但由于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笑”的理解有所不同,所以就会让在场的外国人产生误解或不满。前面提到的“笑”事件大概就属于这种情况。

可见,社会环境的规约起着很大的作用,人们的微笑同样受语境的约束。这就有别于中国的“笑口常开”或美国人的一句名言“keep smiling”。所以,要微笑必须讲究合适的语境,而且要弄懂交际双方的多种变量关系(是否熟悉,是否操同一语言)。如果无缘无故的笑,只会导致有不同交际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的失败。所以,要掌握好“笑”的语境,不慎重、随意地微笑会引起对方的误解、不满甚至反感。上文提到的俄罗斯人“不苟言笑”是受交际文化制约的,比如,在办公时,他们就是一副冷面孔,这不是因为他们有不满情绪,而是由于俄罗斯人遵循着本民族的交际文化准则。

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模式去套用他国民族的交际习惯,两个不同的民族,无论在语言还是在文化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要善于掌握交际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掌握“活”语言的一把钥匙。

三 “笑”的语用功能及应遵循的交际原则

这样看来,作为副语言的“笑”并不简单,可以作为一种言语活动来审视研究。有学者将“笑”作为副语言现象的话语交际功能归纳为以下的几个方面:(1)交际引导功能;(2)话语交际作用;(3)话语进行的润滑剂;(4)话语的一部分;(5)话语活动的结束或预示结束。梁晓波在他的“笑的语用研究初探”一文中总结了作为交际策略的笑所应遵循的原则[4]:

(1)严肃法则(Maxim of Seriousness)。交际场合的严肃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很严肃、很正式的场合就决定笑要少甚至根本就没有,在不正式、随便、轻松、愉悦的场合,对笑的运用则会很多,而且也非常必要。而且,有些场合缺少了笑人们就没法正常交流。

(2)亲疏法则(Maxim of Fam iliarity)。说话者之间的亲疏程度决定了双方话语中含有笑的可能性的大小,越是熟悉,双方可能运用“笑”就越多。

(3)礼貌法则(Maxim of Politeness)。有时我们笑仅仅是出于礼貌,尤其是中国人特别注重“面子”问题,因而即使一方不想笑,但为了顾全对方的面子也会笑一笑。

(4)权势法则(Maxim of Power)。当交际双方存在权势差距,比如上级对下级,双方“笑”的运用就会有“讲究”。一般认为,处于弱势的一方会笑得比较多,而处于强势的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处于弱势的人,即他如果一脸严肃,弱势的一方往往不敢发笑,他如果亲切随和,则能使弱势的一方笑逐颜开。

(5)一致原则(Maxim of Solidarity)。这种原则也可以理解为求同原则,即在同一境中,说话者一方的笑会感染另一方,使双方共同形成说话的氛围,这是个心理问题,笑首先在双方心理上引起对方对自己谈话的好感,而同时另一方也很容易被感染。这能够解释为什么陌生人之间相视一笑能打开话匣子。

(6)幽默法则(Maxim of Humor)。这一原则可理解为交际中的一种配合。比如一个人讲了一个笑话,他的预期是听者会发笑,如果没有则会出现尴尬局面,直接影响下面的交流。

(7)不出声法则(Maxim of Silence)。有些场合是不适合用言语交流的,正如我们的老话“沉默是金”,这时伴以相应的身势语笑一笑就行。

(8)高兴法则(Maxim of Happiness)。这一原则不难理解,交际双方投缘的话,自然笑的运用就会比较频繁;如果双方话不投机,笑自然就勉强了。

“笑”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是会引起误解的。不了解“笑”的文化内涵,不善于运用“笑”作为一种交际策略所应遵循的种种原则,就会发生“笑”的误用,我们友好的、和善的、理解与同情的“笑”可能会被“老外”误以为嘲讽、幸灾乐祸的“笑”。

可见, 笑确实具有话语功能, 在实际话语运用过程中,它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 而且往往不可替代, 有时比真正的言语更具力量, 所以往往被一些成功人士视为拓展人际关系的法宝。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运用笑还是有许多约束的,许多场合我们运用笑很多,而另外一些场合我们又运用得很少,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往往要注意交际的原则以及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忽视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在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时,不能只注重语音、语法这一层面的学习,还要更多地了解该民族的交际文化,懂得不同民族的交际礼节,了解不同民族在不同语境中支配感情表达方式的一些规范,并根据这些规则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从而避免在现实的交际活动中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

[1]Ross R. S.Speech Communication: 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Englewood Cliffs, N.T : Prentice-Hall, Inc, 1974 .

[2]Steven A. Beebe, Susan J. Beebe and Diana K. Ivy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for a Lifetime[M]. Massachusetts : A llyn and Bacon, 2001.

[3]曹佩升.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非语言交际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2).

[4]梁晓波.笑的语用研究初探[J].山东外语教学,1998,(3).

[5]孟令霞.从“笑”中透视俄汉民族文化差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1).

(责任编校:韩 光)

A Study on Sm i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XIAO Fang-ying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art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Hunan, 425100,China)

Smile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universal language for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in term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m iling can be quit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ontext and culture. Ignorance of the proper use of sm iling can result in m isunderstanding and failure of communication. Anyway, sm ile is culture-bound. Its display rules can be quite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Hence, we should take relevant principles into consideration to achieve succes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mil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function; Culture

book=63,ebook=533

C912.6

A

1673-2219(2010)03-0063-02

2009-10-05

肖芳英(1981-),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与文化及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场合微笑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若想念,微笑吧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种微笑
不同的场合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微笑不如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