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教学与意义生成
2010-08-15李晓红
李晓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浙江杭州311231)
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教学与意义生成
李晓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浙江杭州311231)
主体间性;教学;对话;理解;认识;意义;生成
主体间性是指认知主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往和交流的特性,主体间性理论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和深化。中国进入21世纪后,受哲学主体间性研究的影响,对于教育主体的研究开始进入共存与互存的天地——从师生孰为主体转向师生如何共为主体,即主体间性的平等对话。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不仅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更是一种理解过程和认识过程,语言是主体间信息和意义的传递手段,意义不是主体自身形成的,而是在主体间形成的。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变化。
一 主体间性的意涵及其哲学基础
1 主体间与主体间性
主体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或多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有的客体世界为前提的,人不可能有绝对意义上的独在。
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核心概念,由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和深化。在哲学领域中,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的内在相关性:胡塞尔发现每一个主体身上都有他者的意识,所有主体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里,彼此必然发生联系,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最终达成共识。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在认识论上提出了“我们思故我们在”的新命题:“我”通过移情产生共同经验从而将他人纳入认识之中,达到“我们”在认识中的共在。
主体间性理论是胡塞尔的重要贡献,后来经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和哈贝马斯等人的发展,已经得到哲学界的普遍认同。海德格尔所谈的主体间性是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是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以及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伽达默尔所讲的主体间性是主体的视域交融;马丁·布伯所探讨的主体间性是主体通过对话而形成的“我——你”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和主体的相互理解与共识。[1]
2 主体间性与主体性的关系
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诉求必然通向主体间性,胡塞尔试图让主体性化入主体间性来解决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人到底是主体还是客体”等问题。他认为:引入“主体间”与“主体间性”概念可以转变人们对主体的认识与实践模式,从单纯的“主体——客体”模式向“主体——主体”或“主体——中介——主体”模式转变。因此,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交往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人类独有的特性,是“主体——主体”之间的内在规定性。
主体间性是认知主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的特性,以语言的存在方式进入交流而建构起来的主体间性代表着共主体性和互主体性,所展示的是一种“主体——主体”结构。美国哲学家大卫·雷·格里芬在《后现代精神》一书中指出:“我的中的每一个人都被看作一个‘你’,而不仅仅是一个‘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主体,而不仅仅是客体。”[2]主体间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与根本动因是主体和主体性,这里的主体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是能够自觉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从事认识与实践活动的物质承担者,而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认识和改造自认与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也是人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具有基础性和先验性的特征,它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征服和客体构造,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不是主体性的简单相加与重叠,而是比主体性更为深层的先验结构,是对主体性理论的反思与超越,其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西方现代哲学思想中,如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去中心”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等。[3]
二 语言与教育的主体间性
1 语言主体间性
语言是什么?语言从本体论意义上说就是主体间性的。语言首先是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媒介,然后就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媒介,语言是言说出来的,言说不是自我独白,我的言说是面向听者你的。人们的语言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对话结构,是两个人在所谈论的对象上取得一致看法并由此而相互理解所达成的共同拥有的交叉区域,因此,语言呈现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和谐性,亦即主体间性。
语言是交流的产物,而交流是主体间的活动,正是由于人类在社会活动的交往中,主体和主体之间产生了交流的需要,才产生了语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语言所包围:我们用语言思维,用语言认知世界,用语言认识人类,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切个人的思想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一切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的必要条件,你思考某事物时,也就使思想成为你的思考对象。[4]在语言的运用中,并不是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自己在运动,人受到语言的支配,语言是我们认知和体验世界的方式。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们是被抛到一个已存在着的语言的世界中:“人们这样行动着,似乎他是语言的塑造者与主宰,而实际上语言却是人的主宰。”
以词语为客体媒介,语言的流传依赖于主体间达成的共识,通过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成为可能。主体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他人的共同存在,理解语言的过程是主体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和协同的过程,主体间通过对话和交流达到主体双方的“视界融合”。
主体间性语言观告诉我们:语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的工具、表达的工具或认识的工具,因为语言并不是事先按照某种意图和某种方式为某种用途而制造出来的东西,它不可摆弄,不可废置。语言是真正的主体间性,也是真正个性化的语言。
2 教育主体间性
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教育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因此,主体间性是内含于教育交往行为的。教育本体是指导学习,教育主体即指导者和学习主体即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两个主体之间的教学交往关系,教育是控制和完善外部刺激的过程,指导者不可能在没有学习者时就先验地认为教育应该是什么而预先规范这种关系,相反他应该在教育可能的前提下,平等地在基于相互理解的主体间交往中生成,教育依赖于指导者有意识的主体地位而存在,更依赖于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而存在,具有鲜明的主体间性意蕴,教育主体间性所表明的是指导者与学习者这两个主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一致性,它致力于各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对话、沟通从而实现认同,达成共识,形成视域融合。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交往的过程不是为了达到共识而泯灭个性的过程,相反,真正的教学交往是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而主体间性的逐步完善和合理发挥又能促进个人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
教育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主体性和理解性的平等共在,教育研究的主要是人与人的精神主体性,是教育中主体间的精神主体性和精神主体性的交互理解性,即在教育中人与人之间在主体性的基础上怎样实现精神、思想的双向交互传播与交流,教育主体间性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交互的,具有可理解性和可沟通性。
郝文武指出:在主体间指导学习的教育本质观念中,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学生在认识教师及其教育教学内容时时主体,在被教师认识和培养时也是主体。教师在认识和培养学生时是主体,在被学生认识和影响时也是主体。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指导学习,教师和学生时主体间的关系,不是主客间的关系。[5]
三 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教学及意义生成
中国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型,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超越单子式主体性的必然性,而且在实践中也具备了通向主体间性的现实必要性,对于教育主体的研究开始进入共存与互存的天地----从师生孰为主体转向师生如何共为主体,即主体间性的平等对话。
1 对话教学
从本体论的角度讲,对话教学是一种与“你”建立精神上相遇关系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心灵与观念上的能够互相回应、共声谐响的教学;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对话教学是一种以开放性、探究性思维为主要特征,强调对真理与存在的参与性理解的教学。
对话教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方式,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一种对话。在教育领域,对话方式的教学早已有之,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教学等。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教学作为教育交往理论的实践形态,突破了“独白”之局限,把教育意义的单向传达变为师生互动,使被塑对象的完全被动性回归到师生主体间的教育生活,并成为一种渗透于人类一切行为的意识和理念。
(1)对话的涵义
对话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具有解释学、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在语言学领域,对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交流与会谈;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双方各自基于自己的潜力结构,通过理解而达成的视域融合;从社会和文化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一种交往和互动、沟通和合作的文化,是与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之为前提的文化。[6]主体间性下的对话已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语言学意义,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或生存状态,并进而凝聚成一种时代精神。
雅斯贝尔斯说:“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及存在意义。”[7]
(2)对话与语言
对话的前提是语言和话语,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生命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在没有语言和话语的地方,不可能有对话关系,而语言的对话性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思维的对话性与人类生存的交往性。当我们说语言既是人的原始本性,又是促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因素时,实际上就揭示了对话者语言的自觉性,语言的自觉性是人的标志,也是人的一种境界,由此,语言才能成为人们经验共享和灵魂安顿的精神家园,对话教育的开放性、流动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才能得以体现,对话教育所要达到的沟通、理解和共享才可能实现。
人与人交往必须依赖语言,语言不仅描述着这个世界,更主要的是起着主体间交流的作用,对话发生于主体间通过语言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稳定意义的理解框架中。
具有主体地位的人,不一定具有主体性,更谈不上主体间性,只有当人们之间产生交往和沟通活动时,主体间性才会产生,而语言是主体间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分享体验从而达成意义共识的中介。
(3)对话与人的存在性本质
对话本真地属于人。在本体论上,人是作为言说与对话的存在者。人不仅存在着,而且以领会存在的形式来完成自己的存在。他如何领会与理解存在与他的存在方式之间具有一种自相关性,因此,人欲存在着,就需要对存在的意义加以领会。伽达默尔认为: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人对意义的获得唯有通过语言,人既是个体性的存在,又是共处性的存在,为了与他者交流,人就只能采用语言的方式,即对话的方式。海德格尔因此将人理解为“说话存在者”。巴赫金也确证了人是一种言语交往中的存在和对话的存在。
2 对话教学是一种理解过程和语言活动过程
伽达默尔以理解为核心概念,主体间性维度下,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对话和理解的关系,对话和理解的终极目标在于重新认识和重新构建意义。
教学实践中,师生双方的理解要依靠对话,如果对话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的问与答,你一言我一语,没有达成相互的理解,这实质上是独白式交流,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是对话双方主体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域融合,师生在对话中通过移情体验,在“你”中发现“我”,对话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对话主体双方的视域融合过程,在这样一种对话过程中,理解产生了。
对语言符号的理解,不是了解该符号是什么,而是指向符号和话语的意义。因此,理解的对象并不是某个语言符号传达的内容或某个情境下表达的东西,而是一个有能力的言说者在用语言诉说。所以教学过程绝不是一个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而是双方的情感、意识、人格力量沟通的过程:教师传授的是主体化了的精神,学生自主、能动、创造地接受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主观意识,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
理解是一个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理解不是一方一定要抛弃自己的观点去迎合对方的观点,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视域不断与被理解者的视域融合,不断生成并发展,从而达到视域融合,视域融合强调各自敞开精神世界,在对话中不断交融、沟通,使新的意义得以产生和获得。
同时,理解是以多元化主体的对话结构为基础,它不是单向的人对物的认识,理解过程就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双向的思想、语言、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而对话的本质是一种开放共享、达成共识的过程,是彼此间的敞开和接纳,是一种持续动态的过程,集中体现了主体间相互作用的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性,理解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把握,而是一种关系、一个过程。在对话中,双方是平等的对话者,既说又听,相互理解,彼此自发地进入对方的视野。
主体间性下,对话不仅仅是言谈辩论的技术,或是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或教学情况的简单反馈,也不仅是寻求知识的方法,而是具有伦理性、交往性、主体间性的一种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弗雷德说:“为了理解对话的实践意义,我们不得不抛开把对话简单地理解为纯粹是一种技巧的想法。对话并不表示某种我想精心构建且需借助另一个人的才智才能实现的虚假途径。相反,对话的特征表现为认识论关系。因此,在此意义上,对话是一种认识途径,并且绝不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让学生投入到某项具体任务之中的纯粹的战略。”[8]
也就是说,主体间性下,理解不是作为主体致知的手段和方法,而是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出现的,凸显了理解过程中的意义创生现象。教育对话本质上是一个理解过程,是去除遮蔽,敞开意义的过程,教育通过理解进入师生的精神世界,在理解中实现教育的意义。“对话是展示意义和把握意义的过程,学生就是在这种对话的参与中获得了教育。因此,对话并不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对话过程本身‘揭示’了真理,它使‘真理’‘显现’出来,从而通过学生的理解而接受。”[9]
3 对话是一种认识过程和意义生成过程
对话是指主体间以语言等符号系统为中介进行的交往,它的基本特征是主体间的在场相遇和平等交流,教育对话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是主体以特定的认知结构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转换的过程,主体的认知结构不仅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主体间对话活动的产物。所谓的真理不是预先存在的,而是在对话中生成的;不是在对话的一方中存在的,而是对话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真理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揭示,而是在对话中意义的展现。对话不仅是共时性的,也是历时性的,历史就是向者我们打开的文本,是与我们进行着对话的另一方,历史的意义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展现出来,通过认识个体的对话,不同的视域相遇、碰撞、交融,形成了统一的理解,并以人的主体间性意识去构建物质世界,使物质世界成为人们观念的世界。
“对于主体来说,没有意义的存在是没有理解的存在,这样的存在不是主体的存在。意义不是在主体自身形成的,而是在主体间形成的。”[10]主体和主体共同分享着经验,这是一切意义的基础,由此形成了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主体之间通过分享经验使得相互间的理解成为可能,并且因此而构成相互间的交流,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共享。意义具有主体间性并在主体间传递,以此将主体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意义的世界。对于主体来说,没有意义的存在是没有理解的存在,这样的存在不是主体的存在。人与人互为镜像,在主体间性的这种相互观照中,既确定了自我的存在,同时也确认了他人的自我存在,语言是主体间的信息和意义的传递手段。
主体间性对理解教学中的对话关系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教育从根本来说就是一个追求意义的实践活动。“人的生活必须充满意义,这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课题就是引导与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意义与充满意义,教育被看成是有意义的行为。”[11]。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教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作为方法技巧的对话,而是作为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渗透于教育场域并能够始终保证教育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四 结语
主体间性理论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它超越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带来一种新的态度和思路。一旦用语言建立起来的主体间性获得了优势,那么长期以来一直在认知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主体性原则必将得到纠正或克服,主体间性有助于形成对事物的共识,进而达到行为的协调。伽达默尔说:语言并不只是一种工具,或者只是人类天赋所有的一种能力,宁可说它是中介,我们一开始就作为社会的人生活在这种中介之中,这种中介展示了我们生活于其间的那种全体性。[12]语言使我们获得了在世界中存在的共同性,在语言中,我们与世界相互联结,构成了世界整体。
教育的旨趣在于“成人”,“成人”即人的生成,一种完整的、有个性的主体的生成,教育的过程就是诉诸语言,通过对话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语言是双方的心灵之约,通过语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话人生,对话教育就是对话双方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实践活动,对话是一种介入态度,一种平等关系,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主体间性之于教育是对本真的一种追溯,对话教学开辟了教育的主体间性领域,它不仅是一种方法和情境,更表征着一种新的教育活动状态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思想与情感的流动之河,对话是创造,是意义生成,是彼此共振的过程。
[1] 岳伟,王坤庆.主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2):3.
[2] 虎小军,张世远.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新范式[J]1宁夏社会科学,2007(2):121.
[3] 大卫·雷·格里芬.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1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18.
[4] 靳希平,吴增定.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札记[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2.
[5] 转引自康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1教育科学,2006(6):3.
[6] 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77
[7] 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1北京:三联书店, 1991,12.
[8] 保罗·弗莱德.顾建新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9][11] 金生鋐.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3.261
[10]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1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39.
D ia logue Teach ing and S ign ificance Form ula 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 tersubjectiv ity
L IXiao2hong
(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Hangzhou Zhejiang 311231,China)
intersubjectivity;teaching;dialogue;understanding;cognitive;sign ificance;formulation
Intersubjectivity features the mutual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gnitive subjects.Intersub2 jectivity theory deepens and transcends the theories of subject and subjectivity and is one importantphilosophical mode of thinking.China in the 21 st century is being greatly influenced by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Take education for examp le,educational focu s has changed from who should be educational subjects.teachers or students to how to enabl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work in coordination as subjects in education and how to conduct equal dialogues between them.Under the persp 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dialogues are more an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ve p rogress than a mere medium in conveying truth,significance and attitude.Language is the medium of intersubjectivity.Sig2 nificance,instead of self2formulating,is formulated under intersubjectivity.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ubjectivity to in2 tersubjectivity signifies a fundamentalchange in human beings’way of living.
G 421
A
167322804(2010)0220069204
2009205220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2009年度规划课题(SC407)的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