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海南民俗文化心理

2010-08-15刘玉梅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黎族槟榔民俗文化

刘玉梅

(海南医学院人文社科部,海南海口 571101)

论海南民俗文化心理

刘玉梅

(海南医学院人文社科部,海南海口 571101)

海南民俗文化心理具有教育性、功利性、民族性、集体性、变异性、以及传承性的特点。海南民俗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中人们心理活动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俗。个体的活动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摆脱不了他所处文化习俗的影响。民俗中作为活动的成分存在的就是具有民俗意义的行为。只有从外显的行为表现才能得知内心潜在的心理活动。

民俗;文化;心理

民俗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内聚积淀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和心理深层,同时也外化体现于其物质形态和社会行为。民俗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心态。民俗是民族心理素质的外现形态,它与民族的存在关系至密。在一定的意义上,风俗造就了民族。民族风俗涉猎民族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几乎民族的每一种习惯性行为,都可以认定为一种民族风俗。一个民族的风俗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凝结,是思维模式的淀积,智慧的传承,精神情操的展露,审美观念的再现。因此,我们把民族风俗看成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最深刻、最广泛和最通俗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能深层地透视一个民族的心态。

一 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它是一种悠久的传统文化,产生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之需要,由广大民众创造,并相沿成习,其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民众的生活而发展、演变。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多方面的教育作用。

民俗文化,就是民间风俗文化或民间习俗文化,它指的是世代相传的各种文化现象。凡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都有它们的民俗文化特点。民俗是社会心理活动一种外化形式。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心理活动,它将具体地表现为具有民俗特征的行为方式和物质成果,它的中介环节就是与社会心理活动相联系的指导人们具体行为的观念系统。直接影响民俗活动的因素就是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经常性作用的因素。在一种社会心理状况下,可以有与其相应的一系列的关于具体行为的观念。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之一的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施坦达尔和拉察鲁斯就认为,民族精神就是通过艺术、宗教、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揭示民族精神的本质。后来心理学家冯特更加注重对风俗神话的研究,他认为民族意识乃是个体意识的创造性综合,通过这个综合就产生新的实在性,后者体现在超个体的活动成果,即语言、神话和道德之中。冯特把语言、神话、风俗、艺术、宗教看作是民族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民俗现象是属于民众的,它既为民间所创造,又在民间所通行和传习。民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众的智慧和创造。传统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包括信仰、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等,它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一般来说,凡民间流传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生产技艺、人生仪礼、岁时节令,以及各种衣食住行、生养嫁娶、丧葬禁忌、歌谣传说、游艺竞技等风

二 海南民俗文化心理特点

(一)海南民俗文化心理的教育性

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该民族的审美情趣,因此,民俗具有美育的功能。例如海南黎族独特的“放槟榔”婚俗。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为黎族婚恋民俗心理注入永不枯竭的活力。槟榔既是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嗜好品,更是黎族儿女结婚时不可缺少的聘礼物。在黎族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中,槟榔一直伴随于恋人的身边,产生微妙的作用。黎族民歌唱道:“口嚼槟榔又唱歌,嘴唇红红见情哥,哥吃槟榔妹送灰,有心交情不用媒”。在求婚、订婚及送彩礼等程序中,槟榔都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槟榔是黎乡热带风光的象征物,它易于栽培,数年就开花结果,其花果皆可作药材,且果实味道鲜美,可谓全身是宝。槟榔质朴无华,没有艳丽的色彩,只有纯净的青绿,四季皆青,永葆绿色的生命。在热带雨林,槟榔经受烈日的暴晒,遭受暴雨的洗刷,面迎台风的袭击,但它在大自然面前从不低头折腰,总是那样昂然挺立,生机勃勃。槟榔的气质,槟榔的形象,令黎族儿女崇拜和敬仰,所以,他们依恋槟榔,厚爱槟榔,把美好的槟榔与人们美好的爱情,婚姻相关联,将槟榔在人们的结婚大事中赋予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以此对槟榔极度的颂扬和讴歌,从而表现他们对美好爱情、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正是因为这样,槟榔婚俗至今仍在海南黎族地区广为奉行,它独具民族特色,凸现出特异的民俗文化心理的教育功能。

(二)海南民俗文化心理的功利性

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化,自它兴起、发展和传承至今,其文化心理的功利性是很明确、直观和具体的。比如海南黎族苗族举行祭祖庆典民俗活动,旨在缅怀先人的业绩和教诲后人不忘历史。黎苗人民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民俗活动,场面盛大,气氛浓烈,内容极为丰富多彩,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除了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之外,今天它还服务于民族风情旅游、经贸洽谈和招商引资等,其功利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又如海南黎族同胞春节时不愿在异地他乡过年,大年三十晚上所有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吃年饭;年初一闭门守家,不得外游。还要给牛栏、猪舍、鸡笼等送年糕,在果树、谷仓等处挂粽子叶;年初二、初三、初四走亲访友,互相请酒对歌、拜年贺喜;年初五早上举行“送神出寨”仪式。上述种种民俗活动,旨在求得喜庆团圆,人畜平安,生产发展,来年大走福运,表现出明确的功利性。应该说,民俗之所以能够在民间流行传承,除其传统惯性而外,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它自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种种需要的民俗文化心理的功利性。

(三)海南民俗文化心理的民族性

任何民俗都是民族的,超民族的民俗是没有的。例如海南黎族、苗族的物质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都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民族性。黎族、苗族的服饰民俗文化就足以说明问题。黎族、苗族的服饰不仅款式有别,而且色泽和制作工艺也各有异。黎族服饰以红、黄色为其基调,而苗族服饰则重蓝、黑色。黎族服饰有其精美的印染工艺,而苗族的服饰又保留着传统的蜡染艺术。黎族服饰不仅色彩鲜艳,花纹绚丽,而且还将黎族的纹身文化和图腾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黎族妇女的上衣、裙子,以及配戴的花巾、花带和胸挂等,上面巧绣印染的各式花纹图案,而苗族妇女对服饰同样十分讲究。兰黑色上衣领口用五色彩线绣出花边;胸襟、袖口等用红布绕边;上衣有一条红系带,下裳是过膝短裙,裙下摆有蜡染纹饰,多为八个大三角,角内有小树和几何花纹,既保留苗族服饰特色,又体现妇女爱美的心理愿望。黎族和苗族服饰民俗文化相比,各具特色,显示出民俗文化心理的鲜明的民族性。

(四)海南民俗文化心理的集体性

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以及他所奉行的仪礼等,只有与社会的习俗相结合,融于社会的习俗之中,才会构成社会的民俗事象,进而得到社会的承认。任何一种民俗事象,一旦形成之后,就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并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流传。从古至今,所有在民间传承的民俗事象,它们无不是全靠一代又一代人们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诸如饮食、服饰、居住、家庭、村落、岁时节日和人生仪礼民俗,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民俗,都是这样的。海南黎族和苗族的服饰、居住等民俗,无一不是集体的行为。在海南民族地区,今日兴起的“椰子节”和古时传承下来的“三月三”民族节日,这些民俗活动都是全民参与,其民俗文化心理的社会性、集体性是显而易见的。

(五)海南民俗文化心理的变异性

海南的黎苗民俗文化心理,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稳定中也包含着变异性的因素。海南黎苗民俗,奇异多彩,独具魅力。民俗的变异是在其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它是为了不断适应周围环境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做出的相应变化。变异实际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是民俗文化保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可以说,民俗文化的变异是其保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千百年来一直传承“三月三”民俗活动,自 1992年起与首届海南国际椰子节相结合,两个节日同时举办,活动内容以传统文化搭台,将旅游观光、招商引资和经贸洽谈融为一体,使古老的“三月三”民俗文化的内涵充实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文化。在今天的“三月三”民俗活动中,不仅有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情歌对唱、民间舞蹈和歌曲表演等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这些新增加的活动内容,使古老的“三月三”民俗具有了新的文化内涵,新的生命力。“三月三”民俗经过这样的变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六)海南民俗文化心理的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主要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传承是民俗得以延续的一种手段,它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任何民族的、地域的、社会的民俗传承,总是受这个民族、地区和社会的人们共同心理因素支配的。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驱使人们千方百计地将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习俗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如果说民俗的传承性主要体现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 (即纵向的延续),那么,民俗的传播性则主要体现某一民俗的横向的传播关系。民俗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因为民族迁徙使这个民族的民俗随之由这个地区“迁徙”到另一个地区,有的民俗还逐渐与新地区的民俗相互交融形成新的民俗;其二是扩散式的传播,跨地域的各民族在生活稳定、和睦相处的情况下,彼此间进行民俗文化交流,促使某一民俗向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扩散。这种传播方式,与因民族迁徙带动民俗传播相比,它更为普遍。民俗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往往会使某一民俗活动形成一定的民俗圈。例如海南的黎苗“三月三”的民俗活动,在我国南方其他省区的苗、布、侗、壮、等少数民族,每年都要在“三月三”这天举办民族节日活动。“三月三”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为这些兄弟民族共享,在这些民族地区形成“三月三”民俗圈。

三 海南民俗文化心理剖析

社会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群体心理的研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中人们心理活动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俗。个体的活动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摆脱不了他所处文化习俗的影响。民俗中作为活动的成分存在的就是具有民俗意义的行为。只有从外显的行为表现才能得知内心潜在的心理活动。因此,社会心理学如果从这些行为入手,便比较容易掌握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中人们行为的直接的经常性的社会性的动力,即社会心理。因为民俗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这里发掘的社会心理内容才真正具有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俗之所以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但是,直接作用于民俗使其多样化的因素,却是与这一社会生活条件相适应的社会心理活动。民俗在其形成和传播过程中,都与许多社会心理现象相联系,并体现着该地区该民族的社会心理特征。从一些民俗事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心理的外化现象。例如生产民俗就是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如海南人们的捕捞等需要,这正是社会 心理活动的一个层次。为了满足需要就必须付诸一定的物质手段。这就形成了一定的风俗习惯。另外,需要是多层次的,不同的民俗满足不同的需要,如果说,生产民俗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的话,那么类似海南的三月三等游艺民俗则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

传承的民俗事象与当前的社会心理状况总的来说,可表现为相符与冲突两种情况。当一种民俗事象所表达的情感要求与当前人们的心理状况相符合时,这种民俗就会被人们所接受和发扬,当一种民俗事象所表现的情感、情绪、需要与兴趣不符合当世人们的心理状况即与人们的心理状况不协调或相抵触时,就会被人们弃置或改造。这是民俗演变与发展的直接动力。然而不适应现代生活的习惯不是马上就会被改造或抛弃,这需要一个斗争过程。例如,现代社会上仍存在着一些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情感不相称的陈旧习俗,人们从理智上也能认识到这些旧习的危害,但是在具体的活动上又不得不沿袭旧俗,对旧习屈从。像海南婚礼中的铺张浪费,海南一些地区的祭祠活动,这都是旧的风俗习惯对目前人们心理活动特别是情感活动的冲击。

[1]周作明.民俗心理窥探[J].广西民族研究,1990(4).

[2]陈立浩.海南黎苗民俗生态试论[J].琼州大学学报,2005(4).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G 127

A

1009-9743(2010)01-0035-03

2010-03-02

刘玉梅 (1965-),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心理学硕士,海南医学院人文社科部心理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2010年度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资助课题“海南民俗文化心理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批准号HJSK2010—45)。

(责任编辑:张玉秀)

猜你喜欢

黎族槟榔民俗文化
黎族小伙闯“深海”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黎族母亲》等
有利有害的槟榔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梦回槟榔园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