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异同——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比较研究的现状及进一步推进的思路
2010-08-15刘东超
刘东超
(北京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何止异同
——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比较研究的现状及进一步推进的思路
刘东超
(北京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比较是二者关系研究中的基础性课题,学术界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基本概念分析不足、理论框架缺乏反思等问题。为此,我们从语言和概念分析、比较视角和层面的厘定、辩证思维的运用、比较目的的确定四个方面考察了进一步推进的思路。
马克思主义;儒学;比较研究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二者关系研究无疑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处理二者关系的理论前提。而二者的比较又是二者关系研究中的基础性课题,不同的比较结论不仅会导致学理层面上对于二者关系的不同认定,而且可能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中二者关系的处置。也正因此,在当前我国较为复杂的思想格局中,深入、细致、准确全面地比较二者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比较研究现状
作为两种学术思想碰撞时必然发生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比较是20世纪学术界一个时断时续的工作。随着20世纪中国现实历史不同阶段的展开,学者们比较二者的视角和着重点也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国内外战争和文化大革命等的影响,我国学界更为重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和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点甚至根本对立,其直接目的往往相当明确,就是为现实政治运动提供支持和论证。但80年代及其以后,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和社会思想环境的宽松,由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逐渐提升和彰显,学界对于二者相同处的重视更多一些,纯粹学理意义的研究不仅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这些比较进行述评。
(一)对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共同点的研究
虽然有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就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共同点,比如郭沫若在1925年就写过一篇历史小说《马克思进文庙》,其中马克思和孔子对话的结果之一就是二人思想一致[1](P167-168)。但我国学界对于二者共同点的研究主要是在近20余年中进行的,海外的一些研究则要早一些。须注意的是,对二者相同性的表述并非仅仅是“相同”或“共同”,而是往往用“相通”、“相似”、“相一致”、“相互接近”、“相契合”等词汇,甚至还有“相平行”等说法。在此,我们将有代表性的观点依照发表的时间顺序简述如下。美籍华裔学者窦宗仪经过深入细致比较,认为二者在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人性论等方面存在许多类似和平行之处。他指出四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对主观唯心主义的尖锐批判和儒家对佛教的激烈反对非常近似;第二,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提出了一种进化的、自然主义的、人文主义的一元世界观;第三,马克思主义和儒家关于认识辩证特征的思想是类似的,二者都认为阴阳的矛盾或对立是运动的根源;第四,二者都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2](P130-134)我国学者蔡方鹿认为儒学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解放全人类”理念之间、儒学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之间、儒学的“大公无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公有观念之间存在契合之处,同时他还在哲学层面上寻找了儒学的“一以贯之”之“道”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儒学的辩证思维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儒学的知行统一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观念之间的相通相合点[3]。唐昌黎认为二者的终级目标、价值观念相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儒学的力行学说、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学说与儒学的民本思想相通[4]。刘宏章根据张岱年先生的提示,认为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相同之处有七个方面: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历史观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大同的社会理想。这七个方面又可归为哲学世界观、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三个方面[5]。蒙培元指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人性问题上、自由问题上、社会性问题上和实践问题上都有相通之处。张允熠认为二者之间有“五个一致”,简单说来:其一,在宇宙观上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其二,在致思趋向上都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途径和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其三,在人的本质上都重视从现实物质生活根源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因;其四,在历史观上都重视从现实物质生活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因。第五,在社会学说都向往“大同世界”[6](P104-108)。刘天旭指出二者有三点相似性,第一,在理论品格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儒家的“实用理性”相似;第二,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有着对资本的警惕;第三,二者追求的正义社会——共产主义与天下大同相似[7]。以上我们只是将有代表性的某些观点予以述列。可以看出,大家对于二者相同点的认定有许多重合处,这显然是由这两种学术资源在思想事实层面上确实有较大共同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能明显看出,每个论者的着眼点和视角也有许多区别,因此得出的比较结论也有所不同。
(二)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不同点的研究
近20余年来学界对二者不同点的研究也不少,有时被表述“相区别”、“相歧异”、“相排斥”、“相冲突”、“不能融合”、“不可调和”等。在此我们亦将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简述。刘宏章认为二者有着非常不同的阶级基础和文化背景,一个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一个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差异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实证性的、严密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学呈现出朴素性和直观性的特征,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不同学派的集合体;第二,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革命的批判的学说。而儒家文化则倾向于保守;第三,马克思主义着重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儒家则把矛盾的统一、和谐看成是最重要的;第四,马克思主义反对普遍的超阶级的人性,儒学主张一种普遍的超阶级的人性[5]。张允熠则认为,在思维形式上,儒学包含丰富的直觉论,缺少明晰的逻辑论说工具和系统严谨的结构体系,马克思主义则具备缜密和恢宏的理论体系;在思想进路上,儒学倡导中庸和协调,马克思主义坚持原则和斗争;儒学主张改良与和平,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和暴力;儒学轻视体力劳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6](P109)。张建新在时代性、阶级性、科学性和民族性四个方面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差异和冲突。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最先进的现代文化,代表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儒学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和制度的反映,维护的则是封建宗法制度[7]。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科学的结晶,具有科学性和实证性;儒学是古代科学的产物,具有朴素性和直观性;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是生产力论,儒学的核心思想是道德论。马克思主义是在欧洲文化土壤中发展起来的理论学说,其基本原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儒学则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8](P86-93)蒋庆则充满偏见地在功能上比较了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社会批判学说,不具有建设性的功能;儒学既是一种社会批判的学说,又是一种社会建设的学说。儒学是一种具有神圣性、普遍性与永恒性的人类正统文化,是天道的体现,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和世俗的非正统文化。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与民族精神的代表,马克思主义则不是[9]。范广伟着重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社会理想的根本差别,归结为三点:其一,儒家的大同世界存在于过去,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则存在于未来。其二,儒家的大同世界是空想,它只是一种美好的主观愿望;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则是科学预言,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三,从进入理想世界的途径上看,儒家重视的是个人的主观的力量;而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进行社会革命[10]。郭沂则比较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或儒教,他认为:前者是我国的治国方针,决定着国家的政治体制,制约着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后者是民族的灵魂,规范着伦理道德,护持着风俗习惯,支撑着精神信仰,维系着民族认同。前者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政治领域,同时也会在文化生活中担当指导方针的重任;后者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文化领域,同时也会对政治生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11]从上可以看出,前三位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整体上的不同,着重于从学理上考察二者的区别。范广伟则仅讨论二者之中具有典范意义的某项内容的区别。郭沂和蒋庆都是从功能角度上讨论二者的不同点,而郭沂的着眼点是目前我国的思想现实格局,蒋庆的着眼点则是他自己未来的期望。相对来说,郭沂的观点相对平实一些(当然并不是不存在问题①),蒋庆的荒谬和偏颇则是相当明显的。
(三)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从上述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其一,多数研究对于二者的异同只是采用简单的列举方法,而没有对于自己的立足点和思想框架予以反思和讨论;其二,多数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教科书出发,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运用较少、理解较浅;其三,多数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内涵的复杂性注意不够,对于各自包含的一些流派尤其是异端基本上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其四,少数研究过于简单化,一说二者之异就是绝对对立,一说二者之同就是绝对等同,对于异中之同、同中之异论述不深入;其五,少数研究极为偏颇,脱离开了当代中国的实际和学界的基本常识;其六,某些研究条理性和清晰度较差,对于一些内容的处理拖泥带水,归类不够分明。仅从这六条就可以看出,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比较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仍然有较多工作可以开拓。
二、进一步推进的思路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比较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二者是否具有可比性,这无疑是比较的前提。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从宏观上来看,任何两种具备整全性的巨大理论体系都具有可比性,尤其是两种流传时间较长、涉猎内容较多的理论体系更是如此,这是因为它们必然具有不同程度的共同性和不同性。其共同性来源于它们面对的世界作为其共同的思考对象,来源于它们的创构主体在心理和生理结构层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共同点。其不同性则来源于世界往往对它们呈现出不同的侧面和状态,其创构者也有着不同的知识资源、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这样,无可避免存在的同异处就构成了两种理论体系比较的逻辑基础。那么,作为两种源远流长的理论传统,作为对于人类面对的世界进行整全式思考的两种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一般意义上无疑具有可比性。也正因此,基于相对主义的反对二者具有可比性的理由是成立不了的。
那么,在确立二者可比的基础上,通过对前述研究成果的吸收,在今天又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比较工作呢?在此我们只考察推进的基本思路:
(一)进行概念分析和语言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比较研究的基本前提
坦率地说,这一工作在大多数比较研究中没有展开。比如,作为这一比较研究最为基本的两个概念“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就多被想当然地使用,对于它们的复杂内涵和宽广外延很少进行严格的分析。在此我们想以设问的形式将二者的外延作为例子试作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外延是否仅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值得注意的是,此二人也有区别)?包括不包括苏东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不包括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更为重要的是,包括不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果包括后者,问题当然就更复杂,因为后者中已经不可避免地融汇有儒学的因素,这样比较的意义和着眼点就需要重新考虑。“儒学”的外延能否仅局限于先秦的孔、孟、荀儒学(如学界周知,此三人也有较大区别)?后来的董仲舒、程氏兄弟、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在什么意义上被包括进去?具有异端色彩的荆公新学、三苏蜀学、永嘉学派、永康学派和戴震等是被计入其中还是被排除在外?还有,从梁漱溟到牟宗三的现当代儒学是否考虑进去?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当然会极大地影响比较结论,而这些问题又是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或者说,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两个概念的外延进行复杂的规定是必要的,自然这也势必涉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另外,在马克思主义和儒学进行比较时,其他的语言分析仍然相当多,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只有具备语言分析这一基础,我们的比较结论才能较为严谨和坚实。
(二)比较视角和层面的厘定是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比较研究的必要门径
在过去的一些研究中,往往不能清晰地分辨自己比较工作所处的层次和所站角度,常常有将不同层面问题混合的倾向。比如有人将二者的学理和其社会影响不加分别地混为一谈。站在今天的视野上,就一般意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比较至少有三个层面:一是其纯粹的文本学理层面;二是理论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层面;三是在较长时间中跟随其主导功能形成的各种附属文化现象?仅就一般情况而论,在第一层面进行比较的复杂度要小一些,后面两个层面的复杂度依次增加,因为在这两个层面上都要回答现实和学理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尤其是在第三个层面上如何证明这些附属现象确实就是某种学理的产物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也正因此,我们认为如将比较工作局限于第一个层面也许更易操作一些。如想进行其他层面或多个层面的比较工作,理论和现实的关联性问题和关联度问题必须给予有解释力甚至实证性的回答。不管怎么说,清晰地确定自己的比较视角和层面、防止比较内容“无序游荡”是十分必要的。
(三)辩证思维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方法意识
比较研究本身处理的就是两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二者可以构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正因此,我们在比较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时运用辩证思维是必要的和适宜的。或者说,我们应该将二者理解为既差异、冲突又可合作、有类同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既注意到二者相同之处,也要注意二者相异之处,更要注意二者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还要注意二者同异的质和量。还有,辩证思维对于二者比较的另一个启示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内涵,或者说,不要从固定的、僵化的、死硬的角度来实体主义地理解这两种思想,而是要动态和流变地掌握,既注意其内核中坚硬的不变部分,更要注意其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部分。很明显,后面的部分更多更大,前面的部分更为基本。总之,辩证思维的运用可以让我们在比较时更为灵活、深入和全面。
(四)比较目的的确定是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比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我们知道,不存在没有任何目的的单纯的比较工作,任何比较都指向一定的理论目的或现实目的。就目前我国学界的情况而论,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比较有两个差异较大的目的:一是在比较的基础上用儒学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是强调儒学的正确甚至“伟大”,论证儒学将会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多数研究者的目的属于第一种,也有少数论者的目的属于第二种。而不同的研究目的无疑会深刻地影响到比较的视角和程序,也会影响到比较的结论及其公正、客观与否。每个比较研究者的目的确定既有现实功利甚至个人利益方面的考虑,也有信仰和理想方面的因素。因此,比较目的的差异和分歧是甚难弥合的。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讨论,并不意味着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对错偏正之别。我们说,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稳定,着眼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持续性和思想格局的良性发展,坚持第一个目的至少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是必要的和正确的。也正因此,批评第二种目的的偏颇和错误是必要的。应该说,在这样是非必辨的学术立场问题上我们不能含糊。说得更明确一点,立足于目前的思想格局之中,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比较研究指向的应该是前者的发展和壮大及后者的被改造和被吸收,这是二者资质差异和社会现实需要导致的必然结论。
以上我们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比较的现状和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的思路,很明显,这一考察指向的是对于二者更为具体、更为深入、更为系统的比较研究。这是立足于今天的社会情境、思想情境和语言情境的基础工作,我们希望于此之上生长出具有长远意义的学理整合和现实功能。或者说,二者的比较并不止于异同问题,而是趋向于更大的思想开拓和价值实现。
注释:
①笔者曾就此文和郭沂先生进行过讨论,见刘东超《从古代意识形态到当代意识形态——与郭沂研究员商榷》,载《哲学动态》2007年10期。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M].刘成有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3]蔡方鹿.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处及其在当代新文化中的位置[J].江西社会科学,1993,(1).
[4]唐昌黎.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J].人文杂志,1995,(2).
[5]刘宏章.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J].孔子研究,1996,(3).
[6]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7]刘天旭.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三点相似性[J].船山学刊,2006,(3).
[8]张建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9]蒋庆.中国大陆复兴儒学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J].鹅湖,1989,(8)、(9).
[10]范广伟.大同世界与共产主义———儒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之比较[A].崔龙水、马振铎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儒学[C].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1]郭沂.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主体价值相辅相成——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再思考[J].哲学动态,2007,(3).
[12]贾红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的现状[J].求是学刊,2003,(7).
The Current Comparative Study of Marxism and Confucianism:More than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Liu Dongchao
The comparison of Marxism and Confucianism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subject in studying their interrelations.So far substantia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y various scholars,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 as inadequate analysis of basic concepts and poor reflection of theoretical frame.This paper has determined the four aspects to push forward this comparative study:linguistic and conceptual analysis,identifying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aspect,use of dialectic thinking,and the purpose of comparison.
Marxism;Confucianism;comparative study
B222
A
1673-1573(2010)01-0005-05
2009-12-28
刘东超(1969-),男,河北吴桥人,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孙 飞
责任校对:杰 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