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管理探析
2010-08-15邓江华赵九龙
○邓江华 赵九龙
(1、金光纸业(西安)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3;2、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34)
一、高校资产概念的界定
《高校学校财务制度》二十九条规定:“高校资产是指高校所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根据各种资产转化为货币资金所需时间的不同,将高校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二、高校资产管理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大多数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资产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各种营利性收入,接受企业单位和校友的捐献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主要执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对资产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也不实行绩效考核,资产的投入、使用和管理也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
1、资产管理意识不够,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许多高校虽然成立了资产管理部门,但管理的范围和幅度相差较大,大部分高校对资金管理比较重视,对资产管理比较淡漠;对有形资产管理重视,对无形资产管理忽视;重视采购和使用,忽视管理和资产处置。在认识上,认为高校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不计成本,也没有盈利要求,“大学没有破产之说”,导致了高校对资产管理不严,对国有资产的地位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认识到增强学校资产管理,利用好学校资产,让有限的资产效益最大化,进而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造成资产投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导致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有些高校的资产管理机构也还不健全,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行政管理权三者仍然不分离,缺少“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管理职能分散。高校目前多实行多头管理体制,学校分设有资产管理处、财务管理科、后勤管理科、图书档案管理科,这些管理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有覆盖,没有形成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模式,也缺少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管理的某些环节上存在冲突,没有形成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成熟的资产管理模式。
2、资产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大多数从事高校资产管理的人员和教学单位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相比较,存在文化程度比较低,知识技能比较单一,做事效率比较差等问题,并且进修和业务培训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这个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相对下降,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
3、资产管理各环节内部缺陷
(1)资产购置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热衷于量的增加是一个突出且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以外延扩张为主,而不是内涵式的集约化的发展战略,不计算投入-产出比,导致办学效益无法提高。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存在盲目购置或重复购置的现象。高校资产的配置方式中有一种是专项配置的方式,若拨付的款项较多,单位则会过度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新、全,导致资金浪费、许多功能得不到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拨付的款项较少,则会产生为了应付上级的任务而采购一些低端产品或出现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较差等问题。购置设备时,对设备配置没有认真考究,或者采购人员不了解精密仪器的技术指标,导致购置了技术落后的设备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而不得不闲置或提前报废。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缺少预见性,建设呈现重复性、分散性、缺乏通用性。
(2)资产使用方面。资产重置、闲置、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很多高校中,存在高投资低效率的问题,很多设备闲置,有的甚至长期闲置;学校资金投入学生宿舍的建设,而教学楼的扩建和教学设施的配置落后,资金分配不协调,资金在不同院系间的投入使用比例出现失调,有些院系房屋少而简陋,有些院系的房屋却长期闲置;学校的某些辅助、服务设施原本面向全校的开放,各个院系都可以使用,而有些单位由于资金充裕,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便利,重复购置,封闭使用,造成严重浪费。
(3)资产报废方面。对于高校来说,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得及时,可以使学校的固定资产及时更新和投入,例如,教学设备和仪器审核报废而未及时报废,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就会根据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情况而没有及时添置,从而使相关部门的教学活动和科研实验无法正常进行;有些资产已报损、报废,同时也购置了新的资产,但没有办理报废手续,其结果是账实不符,有账无物;在报废、报损的规章制度上的漏洞使有些居心不良者有机可乘,冲减资产从中获取私利。
(4)无形资产流失严重。部分高校在进行资产清核时,只重视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的清查和评估,无形资产却没有进行清查和评估,有些高校甚至忽略。据统计,仅北京,挂“清华”名字的企业就有2万多家。高校是高科技、版权、专利等的孵化中心,无形资产比较集中,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挖掘不够,导致许多无形资产流失,高校失去增值机会。
(5)资产管理手段。部门与部门之间资产管理的手段不协调,财务管理部门多使用现代化手段,而其他部门则相对比较简单,甚至有些部门很多的资产管理工作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计算机网络不能全面覆盖使用,导致不能对所有资产进行信息化监管,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三、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体系的对策
1、强化资产管理的意识,引入市场机制
结束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淡薄的资产管理意识,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重新定位,从资产管理人员到具体资产的使用者都要加强资产管理上的认识,以建设资产节约型高校为己任。在计划采购时期,加强采购人员片面或极端的认识,对采购资产的需要程度,需要设备、仪器的技术指标进行充分论证,然后再做决定;对大规模资金投入的项目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严加审核,防止工作人员职权滥用和寻租行为的发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无形资产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学校作为科研基地的优势,为学校创造资金来源。
引入市场管理机制,可以专门设立学校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由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管理学校资产,实行企业化制度,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剩余资金设置学校基金,聘请专业人才进行投资,为学校的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资产经营公司也可以将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实行最优配置,避免重置、闲置和浪费。
2、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实施绩效考核
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加强预算管理、健全资产登记制度、资产损坏赔偿制度。强化预算管理,根据学院、各部门资金需要和资产配置状况,综合考虑其学科特点、发展状况、学生人数等因素,由专业化资产管理小组进行科学性的预算设计;实践中,独立分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学校预算,会计核算负责执行学校预算。健全资产登记制度,通过信息化平台,将取得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登记入账(分类明细账、总账)、填制实物登记卡片,定期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清产核资,务必做到账表相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实施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引入高校资产管理,实施KPI指标管理,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制和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部门负责人的收入适当挂钩,并给予一定奖惩,强化问责制度。通过成本核算和其绩效分析,可以弄清资源配置现状,暴露滥用、闲置和重置资源问题,以便管理和调控;健全资产的损坏赔偿制度,对造成资产的损失、损坏、浪费和严重流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通过绩效反馈,改进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以便更高效地服务于资产管理工作。
3、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借助网络化管理,基于intranet的新一代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打造资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在旧的管理体制和系统下,资产管理的所有部门没有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导致信息不对称和资产清查的困难,因此要推行电算化管理,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各省教育厅研发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各高校可以考虑自身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特点,综合考虑资产管理过程,包括预算、资金收付、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有针对性地选购和使用。电算化管理将提高统计结果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并减轻工作强度,使得高校的资产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4、提高资产管理人员队伍整体水平
重视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其实高校资产管理岗位也需要专业性人才,可以引入总会计师制度,将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干部纳入到资产管理队伍中;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目标化的培训,包括岗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学历培训,使得资产管理人员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和软件,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学和财务管理学知识,能用其中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给与管理人员重视和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励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好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工作实施目标化培训。岗前培训和学历培训业务素质培训,使资产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性管理转变。资产管理人员还必须熟知学校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仔细观察,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借助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机会,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从而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更顺利进行,实现资产管理的目标。
四、结论
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相关建议,以加强资产管理认识、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建设资产管理的网络平台等,促进高校的资产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高校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1]刘仿俊:浅谈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2009(4).
[2]彭正:略论提高高校资产管理队伍素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
[3]殷平: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15).
[4]王小斌:高校资产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08(9).
[5]陈彦清、陈清毫、张界新:基于预算管理为中心的高校资产管理新思路[J].会计之友,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