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探讨

2010-08-15王兆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当代经济 2010年2期
关键词:欠发达城镇化农村

○王兆辉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中国二元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三农问题,其主要特征就是农村经济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过多且收入增长缓慢。21世纪我国面临着建设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必须尽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因而发展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实施城镇化战略过程中,由于各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等自然条件和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好、产业关联性强、乡镇企业发达,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快速转移,在二十一世纪当地政府采取自上而下的政策,大力支持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乡镇企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制约了当地城镇化发展速度。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在于加快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快速转移。但是,欠发达地区在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时,如果不顾当地发展现状,盲目参照发达地区的做法,意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政策来转移农村劳动力,其结果将会是城镇缺乏产业支撑,进城农民不能获得就业和收入,建起的城镇也是空城荒镇。因此,正确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对于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极其重要。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如我国中部地区的大多数省和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92年开始加速发展。但是由于政策、资金、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长期处于一种无序性、自主式发展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缓慢。西宝和成力为(2002)在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规模大、压力大、空间狭小、农业劳动力素质低等特点。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具有上述特点,而且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更为突出。

1、农民极度贫穷,转移难度大。家庭作为农村社会基本的经济单位,影响着农业人口的转移行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成员较多,农民迁移不仅要考虑其个人利益,而且要考虑整个家庭成员的生活问题。据统计,2007年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均超过8000元,西部地区各省市不足4000元,西藏、陕西、云南、青海、贵州、甘肃只有2000多元。欠发达地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发达地区。全国农村处于温饱底线的2648.8万人,绝大部分就分布在欠发达地区偏远山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大多数农民来说,由于收入少,无力承担去城市安家落户的费用,更谈不上去城市置办产业、图谋发展。而且在欠发达地区,许多山区的土地极度贫乏,没有发展后劲。这些地区的农民要走向城市,必须离土离乡、走出山区,需要很强的经济后盾来支持。对于欠发达地区目前的经济基础来说,这些问题还不能得以解决。

2、乡镇企业不发达,就业空间狭窄。毫无疑问,就业是欠发达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农村城镇化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GDP每增加1%,带来0.32%的就业机会的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GDP每增加1%,就业机会仅增长0.14%。产出增长的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的效应越来越弱。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非常落后,2007年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7.15∶27.04∶5.81。乡镇企业是小城镇解决就业的主体,只有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才愿意进入小城镇生活。乡镇企业发展的劣势使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限制了小城镇就业空间的扩张。

3、劳动力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技能。当前,我国工业企业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的转轨时期,对高技能、高素质从业人员的需求很大。但由于历史原因,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在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市区中,除了广西、新疆,其他省市的文盲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达到32.5%、甘青宁和云贵均超过10%,而且文盲和半文盲人口的90%集中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在职业技能上还表现为绝大多数人不掌握专门职业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转移层次的提高,同时也使这部分劳动力的可转移领域逐渐缩小,在城市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制造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一些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领域。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劳动力转移理论起始于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1992)认为,乡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是乡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农业部门的排斥力和工业部门的吸引力交互作用的结果。刘易斯分析的重点虽然在于经济结构的转换,没有过多地讨论推力与拉力在人口转移中的作用,但已明确指出导致人口在两个部门之间转移的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托达罗(1999)研究了城市存在失业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他认为,由于城市中失业的存在,影响农业劳动者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二是预期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当城市失业率很高时,即使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很大,农业劳动者也不会轻易做出向城市迁移的决定。此时农业劳动者如果只从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出发向城市迁移,他们就有可能因找不到工作而成为失业者。

根据刘易斯和托达罗的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存在“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推力因素包括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村比较收益过低,务农成本上涨、工农产品剪刀差扩大,农业税和乱收费增加、农民不堪重负,农村地区生活环境差等。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拉力因素包括相对较高的劳动性报酬或工资性收入,技能性收益或人力资本收益,享受城市精神文明,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等。我国东部农村虽然人口密集、土地短缺,但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快、数量多,产业聚集程度高,小城镇建设迅速,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和拉力基本相当。欠发达地区郊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城乡差异较大,加之受区位偏远、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城市短缺、观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拉力不足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格局。

1、区域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了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全国经济建设重点向东转移,且规模不断扩张。优先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在80年代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到90年代其增长又呈加速度的态势。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的扩张,为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经济支持。在东部地区基建资金不断增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重持续下降,与东部地区差距迅速扩大,导致生产要素不合理流动。中西部地区建设的速度明显下降,区域不平衡性日益凸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在综合产出水平和产出效率、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经济体制和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2、地理区位条件。发达地区人口高度密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众多,交通运输和信息产业较为发达,而且由于近邻海洋,容易发展对外加工贸易,为产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有力条件。欠发达地区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农业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耕地、草地、林地分别占全国的34.39%、81.96%、49.63%。然而长期以来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盲目而非理性的掠夺式开发行为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人地关系严重失调。而且欠发达地区各省市大多位于高寒边远地带,区域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布局分散,大中城市发展严重不足,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市场需求因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当时农村改革和市场发展的重要成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力量的推动下,东部乡村工业和非农产业顺应社会需求扩张的要求,成为农村产业结构的主导。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带来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迁,促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剩余劳动力迅速做出产业间转移的抉择,进而产生地域性转移。在东部成功改革的基础上,从90年代起中西部地区开始加速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变革,但由于市场外部需求约束的压力增大,乡镇企业发展空间萎缩,小城镇建设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严重的市场制约。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政府虽然在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制度、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特别的措施和办法,但这些改革起步较晚,时至今日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尤其是资金、人才、观念、技术市场体系比较落后,不能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和参与外部竞争。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

1、中等城市的快速扩展是欠发达地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当前选择的城镇化道路,应当是兼顾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效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道路。在城镇化的初期和中期,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中小城市和城镇,这是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城镇化的普遍规律。从1950-1996年,世界100万人口及以上的大城市的数量从72座增加到326座,居住人口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也从1950年的23.47%上升到1996年的36.16%。发展大城市不仅是城镇化本身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需要。从经济规模效益来看,大城市的净规模效益最大;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人口和经济要素主要是向大城市转移。大城市通过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得到优先发展以后,能够对周围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地区内产生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然而欠发达地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型、特大型城市较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有若干个有较强经济活力、功能完善的大城市,来有效联接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在充分发挥现有大城市的经济聚集功能和扩散功能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中等城市的规模和能力,使之快速成长为大型城市,能够广泛地接纳各种外来的商业机会,并向周边小城市和农村腹地辐射渗透。小城镇建设要遵循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有利的条件。

2、产业聚集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城镇化不仅仅是建广场、盖房子、修街道,城市的发展最终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滞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就业机会的缺失,没有产业就无法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就难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聚集是人口聚集的前提。一方面,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巨大外部性经济利益,使得信息交换便利、技术扩散迅速,可以更多地以近域推进的方式加快城市的发育和城镇化的进程。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道路,必须遵循“产业兴城”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非农产业的发展,拓展进城农民的就业空间。欠发达地区以传统加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工业存在先天性缺陷,工业化进展缓慢。工业化水平滞后的现状,使欠发达地区的交通、通讯、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缺乏需求基础。因此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不仅要追求制造业的发展,而且要加快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产出结构而且要重视就业结构。各级政府要依托当地优势,发挥自己的特色,将劳动密集性、资本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以产业和产品为纽带带动产业向城区方向聚集,使社会生产向集约化方式发展。

3、渐进式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当前,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政府的城镇化政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独立的城镇化政策容易产生政策陷阱,从而导致城镇化效率低下和政府在城镇化职能中的异化。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形成一定的工业基础,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发展相当迅速,因此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城镇化政策正好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较好的拉动作用。欠发达地区农村缺乏工业基础,农民收入水平低,强制性的“乡改镇”、“镇改城”政策,使有地的农民成为无业的市民,不仅不能提高进城农民的预期收入,而且加剧了他们的贫困程度。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必须采取渐进式转移方式。一方面加快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城市非农产业发展,有效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就业机会。从职业技能的养成来看,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必须遵循渐进性原则。这是因为,农民进城存在一个梯度发展的过程,即进入大城市务工的农民一般具有在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务工的经验;从生存能力来看,农民在城市先进行兼业经营,可以缓冲思想上的压力,并能逐步适应城市生活,提高完全转移后的生存能力。只有通过渐近式转移政策,改变欠发达地区农民陈旧的观念和农村落后的面貌,才能从根本上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四、结束语

加快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无疑是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改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欠发达地区由于大城市短缺、产业不发达、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过程中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发挥。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单纯从人口聚集方面着手,要根据各种力量的对比,选择适合本地特色的转移模式。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着力点应以中等城市的快速扩展为主,以产业聚集为导向,实现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渐近式转移。

[1]西宝、成力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2(10).

[2]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科学出版社,2004.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4]托达罗:经济发展(第6版)[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张佑林: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推力与拉力因素[J].改革,2005(7).

[6]胡铁成: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3).

[7]王竹林: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目标与模式[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8]王放:论中国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J].人口研究,1999(5).

[9]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9).

[10]李善同:对城镇化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软科学,2001(5).

[11]汪光焘:关于当代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2(11).

猜你喜欢

欠发达城镇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乡的城镇化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