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的渐进性转变

2010-08-15江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当代经济 2010年21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体制手段

○张 璐 (江汉大学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的渐进性转变

○张 璐 (江汉大学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本文通过对历次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宏观调控经历了从以控制为主到以调节为主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各种宏观调控工具的有效性,只有采用调节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 渐进转变 控制 调节

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宏观调控体系和宏观调控方式的渐进性转变是中国改革成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计划经济主导时期以控为主的宏观调控

1978—1991年中国的改革是初步的,计划经济体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期间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了三次治理和控制,也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宏观调控。

第一次:1980—1981年,以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稳定物价为主的宏观调控。为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加快经济发展,1979年4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主要通过对企业进行放权让利,调整价格结构等措施,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在此同时,通过加强物价管理、控制集团购买力、严格财政管理、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压缩基建投资等直接的行政措施控制经济过热。

第二次:1985—1986年,以压缩总需求、稳定物价为主的宏观调控。1984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投资和消费出现了双膨胀;1985年价格改革从结构调整向放开价格转换,在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刺激下,宏观经济出现过热趋势。1985年开始,中央政府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发放奖金、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控制贷款规模等指令性的行政手段来压缩总需求,稳定市场物价,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才开始大幅回落。为避免经济滑坡,1986年中央政府又逐步放松银根,结束了这次宏观调控。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是以行政手段来控制物价上涨,压缩总需求,没有从根本上理顺中央、地方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顺流通市场、价格体系和信贷市场的混乱秩序,因此本次调控是不彻底的,经济中潜伏着再次过热的因素。

第三次:1989—1991年,以压缩总需求、抑制严重通货膨胀为主的宏观调控。伴随改革的推进,中央财政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使地方、部门和企业的自有资金大幅度增加。但由于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合理方向的宏观管理体系还未建立,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大量商品的放开和生产资料的价格“双轨制”导致物价不稳定。1988年经济中出现了投资和消费的双膨胀、明显的通货膨胀和信贷规模过大等问题。有鉴于此,1988年底国家开始实施三年的治理整顿。到1991年底,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国民经济在经历短暂的萧条后基本恢复正常。这次宏观调控大量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常用的行政命令手段,而且力度和频度远超过前两次宏观调控,致使经济出现下滑,市场疲软,工业效益低下。

综上所述,在1978—1991年间,在传统的计划调控体系逐步减弱的情况下,由于宏观管理体系改革的滞后,经济手段没有相应的传导机制,宏观调控仍基本是以计划行政手段为主,对经济主要是以控制为主。

二、市场经济主导时期以调为主的宏观调控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的因素迅速成长,市场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期间政府主要进行了四次宏观调控。

第一次:1993—1994年,以治理金融秩序、压缩总需求、稳定物价为主的宏观调控。1992年开始,伴随税利分流、股份制等改革措施的实施,一些地方出现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由于金融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放开,出现了计划外乱集资、乱拆借等现象,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加强,建材价格上涨较猛。1993年6月24日,中央提出十六条宏观调控措施,开始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本次宏观调控通过加快金融体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物价体制改革来消除原有体制的弊端,将调控和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尝试使用调整利率、发行国债等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同时,也使用控制货币发行、纠正违章拆借、制止乱集资、严格控制集团购买力的增长等行政手段来增强宏观调控的效力。到1997年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中国经济成功避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次:1998—2003年,以防止通货紧缩、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为主的宏观调控。20世纪末期,中国经济开始告别短缺经济,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宏观经济开始出现消费疲软、增长乏力的问题。为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1998年中国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导的新一轮宏观调控。1992年开始建立的宏观调控体系已见雏形。因此,本次宏观调控更多地使用了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包括通过西部大开发等区域政策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通过加快农业、教育、房地产业、通讯等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财政政策上通过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和税收优惠的倾斜来配合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货币政策上通过取消贷款规模限额管理、积极试点公开市场业务、连续多次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市场需求。2003年成功走出了经济周期的低谷,GDP增长率达到10%。

第三次:2003—2008年,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中部崛起等区域政策的推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区域经济结构趋同化、重复建设等问题。在利益驱使下钢铁、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发展迅速,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加入WTO使对外贸易的发展迅速加快,但长期的外贸顺差也引发了外汇储备过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新问题。

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土地管理到推进土地有偿使用的改革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促进农业生产,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等一系列重要措施。通过提高住房贷款首付比例、13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8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措施来调控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调控流动性过剩等问题。运用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关税政策、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等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问题,调整产业结构。

在日益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支持下,本次宏观调控注重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以调节经济结构为主要目的,运用多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使经济连续五年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目标。

第四次:2008—2010年,以保增长、扩内需、促转变为主的宏观调控。在国际经济环境趋冷和上一轮从紧宏观调控政策的双重影响下,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出口增幅、GDP增速、工业增速等指标明显回落。中国政府迅速调整了政策,开始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2008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40000亿元投资计划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保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在上述会议精神的指导下,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出台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力图通过刺激内需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宏观调控是伴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而实施的,对计划、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来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国家开始运用经济手段和多样化的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的运行,对经济主要是以调节为主。

三、宏观调控由控制到调节的渐进性转变与启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宏观调控,可以发现,宏观调控的类型演变与经济体制演变进程密切相关,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面控制逐步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总量调节。这两个阶段的宏观调控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第一阶段:1978—1991年间的宏观调控属于以集权、行政命令和直接控制为主的“控制型”宏观调控。其特点在于:首先,改革主要是以修补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为出发点,宏观调控逐步减少了指令性计划,在加强计划管理和大量使用指令性行政手段的同时,开始尝试运用价格调节、政策支持等措施。其次,改革中实行的“财政包干”、“利改税”等制度,在调动地方、企业积极性的同时,也使中央的财权弱化、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加强财政管理、加强税收征管来控制经济。最后,改革主要集中在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方面,市场化的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尚未形成,货币政策以控制货币投放、压缩信贷规模等行政性的控制手段为主,辅助性使用调整利率、办理保值储蓄等经济手段。

第二阶段:1992—2010年间的宏观调控逐步转变为以间接调整、总量调节为主的“调节型”宏观调控。这一阶段逐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其特点在于:首先,在国有企业、价格体系、流通体制等领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了指令性计划,增加了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比重。其次,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使宏观调控体系中的财政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开始逐步使用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间接的财政政策来调整经济结构、协调区域发展。最后,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分开设置、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业管理、利率市场化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等改革使货币政策体系及其传导机制开始逐步形成,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可有效使用,并结合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来调节经济结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是通过直接的行政手段来控制经济,注重对经济的微观控制,制定生产计划、控制物价、控制信贷规模等。这种对微观经济的过多控制使1978—1991年间的几次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明显,经济波动较大。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关键是增强各类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对经济的调控应以总量调节为主。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人民出版社,198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人民出版社,198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生是文献选编[M].人民出版社,1996.

[4]尹永钦、杨峥晖:巨变:1978—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5]“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透过历史的表象: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胡冬梅)

book=62,ebook=130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经济体制手段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宏观调控“三部曲”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