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路径分析

2010-08-15涂庆丰

当代经济 2010年24期
关键词:中西部梯度贸易

○涂庆丰 张 芳

(1、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2、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81)

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路径分析

○涂庆丰1张 芳2

(1、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2、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81)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能否将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现行基础和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中西部地区 加工贸易 梯度转移

产业在区域之间梯度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梯度转移。跨国公司是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驱动者和组织者。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了强化本企业在信息产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纷纷把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的全部或部分环节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承接转移来的产业或环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5869.8亿美元,占出口贸易的比重达到了48.8%,其中97%以上的加工贸易出口集聚在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在提高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如加工贸易区域发展失衡、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加工贸易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和增值率低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引导东部的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是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中西部地区如何抓住这次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现行基础分析

1、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随着国家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东部地区自身发展瓶颈的制约,东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是劳动力问题。近年来东部地区企业一直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使东部地区一些原本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为继。东部地区所需的劳动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如果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不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则很难吸引劳工到东部地区就业,但高的工资水平又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成本。二是土地问题。东部地区的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相关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面临发展的瓶颈,仅仅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三是原料问题。近年来国际市场上金属、木材、化工等各种原材料价格升幅较大,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是进料加工,因此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四是周边国家的政策影响。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纷纷出台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这些国家的工人工资和退税政策对外商也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五是国家加强了对环境、能源保护的监控力度。我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在2004年和2005年5月,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这些都对我国东部地区相关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上述问题的共同影响下,东部地区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财务成本骤增,为降低成本,保住利润,许多企业酝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比较优势分析

(1)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有着在能源、矿产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第一能源非常丰富,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第二矿产资源富集,品种多、储量大,如铜、铝、金、银、铬、钒、钛、镍、汞、铂、铅、锌、磷、芒硝、重晶石等矿产,其中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的人均拥有量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是农林牧业有大力发展的潜力,可以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2)中西部地区具有成本优势

根据加工贸易发展规律,其跨国梯度转移主要着眼于东道国的成本低廉优势,成本低廉主要来自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低、土地使用价格低廉等。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正是凭借成本低廉的优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工资水平普遍上涨、土地供应紧张,导致加工贸易成本上升,逐渐丧失了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成本优势。与东部地区比较,中西部地区依然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一是中西部地区土地供给相对宽松,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较低,尤其在中西部的乡镇;二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和城市有庞大的富余劳动力,而且工资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劳动力成本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3)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

中西部地区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且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能源、矿业、机械装备、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等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中在一些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中心城市,如武汉、郑州、西安、兰州、重庆、成都等地,高等院校众多、科研力量强大,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如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甚至部分地区在某些科研技术和产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对内陆省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发展加工贸易潜力巨大。

(4)相对区位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最近十几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公路建设方面,2010年底建成总长约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共12条国道主干线,基本实现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中心城市、港口的互联互通;在铁路网建设方面,规划建设“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客运网骨架,其中部分路段已经建成通车。同时,内陆交通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与畅通,使中西部地区有了直通中亚、中东、东欧乃至西欧的相对区位优势,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开拓中亚和欧洲的市场。以广西、广东和海南沿海地区共同组成的环北部湾港口群是我国大西南地区最近便的出海通道,以及正在形成的“澜沧河—湄公河”大陆桥,都是中西部地区与东盟共同发展经济合作的基础,也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新的通道。总之,发达交通网络的建立,大大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区位优势凸显,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

(5)中西部地区发展意愿强烈

1978以来,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正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利用外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逐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政府、企业和人民都有强烈的发展意愿,都非常希望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利用其比较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地方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3、国家不断加大对加工贸易的政策导向力度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加大了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导向力度。2007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44号公告,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核心内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生产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而中西部新设立的企业无此限制;二是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东部现有企业实行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银行保证金“实转”,而中西部企业则实行“空转”。

此外,为了支持中西部地区,商务部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2007年11月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到2010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由国家开发银行在三年内提供300亿政策性优惠贷款,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承接地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商务部已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下发了《关于确定第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决定》和《关于确定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决定》,确认了南昌、赣州、郴州、武汉、合肥、芜湖、新乡、焦作、太原、昆明、银川、南宁等31个城市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海关总署重新启动物流保税区的审批工作,同时准备赋予中部重点承接地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铁道部门协调开通铁海联运,使出口货物直接运抵港口码头,并减免相关铁路建设基金。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将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供有利的支持和导向,也将大大提高中西部地区对加工贸易的吸引力。

在新政策的影响下,东部地区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财务成本骤增,为降低成本,许多企业酝酿向内地转移。据统计,该政策公布以来,仅珠三角地区有内移意向的企业就达2万多家。香港贸发局的调查数据显示,珠三角投资的港企超过5万家,多为中小企业,目前有37.3%的香港企业已计划把全部或部分生产,从珠三角迁往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以及泛珠其他地区。

二、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劣势分析

1、相对区位劣势

海洋运输是当代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东部沿海地区海运条件得天独厚,有诸多天然良港。中西部地区必须利用沿海港口进出口大部分货物。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货物运输成本普遍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内地省市公路、铁路、内河交通网尚未建设完善,因此进口国外零部件及制成品再出口双向的运输费用较高、运输时间较长,这些都增加了中西部地区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成本。

2、产业集群水平低、发展水平低

从工业发展水平看,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尤其一些工业中心城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配套能力不强,未能形成完备齐全的产业链。相关产业集群水平低,远远低于产业集群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内各企业相互支撑、相互依存,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研发能力,提升单个企业的竞争力。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严重依赖于产业配套和产业规模,使单个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会成本加大。同时中西部地区还有许多产业尚处于初步阶段,进出口比重较小,且大多数是经过粗加工就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发展后劲。

3、市场化程度低

资源配置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市场化的程度。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不高。从政府行为来看,由于思想不开放、改革滞后、体制惯性等原因,中西部地区经济运行和管理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政府部门办事环节多、节奏慢、效率低,外来企业容易遭受种种不便和损失。从企业素质和效率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滞后,国有企业的素质和效率低下,使其难以成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合作载体。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者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以及社会公众对外来投资者缺乏宽容心态、排外情绪严重等非市场化的社会心理,也让外来资本望而却步。

三、加强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为了促使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是很有必要的。

1、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加工贸易产业

中西部地区不能单纯地按照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来选择其转移而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在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工资水平低两个方面的比较优势,结合本身的工业基础、地理特点制订适合本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战略。首先,针对中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地方政府应鼓励本地企业将初级资源加工成加工贸易企业所需要的中间产品,大力发展中间产品市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加工贸易企业能够依托中西部自然资源,从当地采购部分原材料,降低成本,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其次,中西部地区也应选择部分科技实力强的中心城市,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出口加工区,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再次,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最后,中西部地区本来就有一些特色产业,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应结合本地的特色产业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入手,发展那些具有地方特色、替代性小、附加值较大的产业。已有一些中西部省市初步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如新疆的石油和棉花加工工业、云南的生物工程和中药材加工业等。

2、改善发展加工贸易的投资环境

发展加工贸易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在硬环境建设方面,中西部地区应利用多种投资方式加快能源、交通与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中西部地区要建立高效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现阶段,中西部地区需要大力改善发展加工贸易的软环境,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和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是改善其软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环。即在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条件下,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建立起运转高效、完善成熟、务实创新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发挥地方政府的规划和扶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跟踪不同类型产业的转移进程,把握节奏,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做好承接工作;第二,要结合本地的特色产业,大力支持发展配套产业,实现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化;第三,不断完善现代物流的配套建设,要尽快形成便捷、合理、经济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3、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培育西部特色产业集群

中西部地区需要创造产业条件,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地方产业集群,这样才有能力整体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成熟的、完整的产业链。培育中西部特色产业群的关键是要对产业进行专业化整合,发展具有区域性特色产业。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和中西部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产业的关联强度,中西部地区可根据自身特色选择特色产业群,重点培植竞争优势。一是能源、原材料、重化工业产业群,把中西部各省、地区孤立分散的优势聚集为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二是电子信息、航天航空、核技术、生物工程与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三是扩大中西部地区在传统加工行业的生产规模,如自行车、纺织品、玩具、简单的电子元件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产业配套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实施一系列战略性的加工贸易政策,扶持战略性加工产业,从而使这些产业获得规模经济,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z031。)

[1]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2006(9).

[2]裴长洪:正确认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J].国际贸易,2008(4).

[3]杨志芳、闫奕荣:对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8(2).

[4]马宇: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并非易事[J].大经贸,2005(1).

[5]李辉:中部六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问题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12).

[6]张芳:论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

[7]曲建: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5(10).

猜你喜欢

中西部梯度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贸易统计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