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分析

2010-08-15刘水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东北军国联蒋介石

刘水华

(通化县二密镇铜山学校,吉林 通化134100)

“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分析

刘水华

(通化县二密镇铜山学校,吉林 通化134100)

1931年的东北国土上,硝烟伴随着哭号,炮火吞噬着沃野,日军的兽行将九月十八日这一天,在血泪史上永远定格。但更为让人痛楚的却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这是个80年前的热闻,也是80年后的疑团。蒋介石怎会在社会舆论的审视下,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自己留下无法洗脱的污点呢?

通过对当时局势的分析和对人物的探究,我发现了“不抵抗政策”是蒋介石深思熟虑之策略,并非惊恐失策的举动,今将其原因一一列出,权请有识之士品评。

一、统治需要

蒋介石自1927年登上“君临天下”的高峰后,无时无刻不在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着想,因为他知道自己身处越高就越有失足下坠的危险。“不抵抗政策”就是为维护其统治政策的一招险棋。

1.为撤退争取时间。蒋介石执政的前十年,努力推进“实业救国”的政策,从而有了“黄金十年”的社会全面发展和经济上的突飞猛进,良好的经济形势让蒋介石的权力有了一个光明的坦途,成为他统治的保障。

在经济发展百花齐放之丛中,独属京津、江浙一带最是艳美,是经济支柱和聚财宝地,所以一旦向日军宣战抵抗,势必招致日军南下,则实业发达之地即成战场,企业亦会倒闭凋零。试想这样,一个缺乏资金的政府定然会顷刻溃散,倒不如暂且隐忍,做好撤行的准备。

2.“借刀杀人”,解除东北军的威胁。虽然东北易帜让蒋介石基本上统一了中国,但其实东北地区存在着重大的分裂隐患,东北军兵力雄厚,经济强劲,且虎视眈眈,唯首领张学良马首是瞻,蒋委员长的命令在东北军中无人听从,反而是张将军一呼百应,这岂不是心腹大患?不如趁此日军入侵之际,下令“不抵抗”,借日军的炮火削弱甚至消灭东北军,且让张学良丧失其根据地,则其高傲气焰必然荡然无存,心服口服地为己所用,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即解决了东北军实力威胁,蒋便可在南方高枕无忧,这是“借刀杀人”之计啊!

3.党内压力。国民党并非一个团结一致的整体,蒋介石想要稳得坐,不得不考虑党内的不同看法,承受不同的政治压力。国民党内的高官何应钦所代表的亲日派力量不可小觑,且也有莫大的功劳,他们认为不能盲目开战。蒋介石因恐于争执,遭到这些人的反对,反而让同样有亲日趋向的汪精卫有可乘之机,所以不得不慎重考虑对日开战的决定。

4.与日的合作关系。日本是经济军事大国,在抗战打响前,中日交流甚密,有武器和资本输入的机会,眼下中国共产党势力发展,国民政府连续发动一至五次围剿,消耗奇巨。特别是第五次进攻,巨大的进攻要靠巨大的资金支撑,这便超出了国民政府的能力范围。所以可以断定,为消灭红军,蒋介石必定向日本有资金贷款,并有武器出售协议,一旦交战合作也随之停止,这无疑不利于蒋介石的统治。

二、局势分析

战与不战,诚然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抉择,那么对于局势的分析,是促成"不抵抗"政策的第二大因素。

1.两军实力对比悬殊。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强兵富国,从而一跃成为东亚大国,而中国在长久的封建统治和战乱纷争中,困窘不堪。在武器装备上,日军已拥有大批量坦克、装甲战车、高火力炮,军事上持有链条式机枪和冲锋枪,而国军只拥有步枪和少量坦克。而且日军可用空军轰炸配合远洋舰队在辽东湾实现陆空双位打击,国军若要抵抗犹如以卵击石。在物质上,日军资金丰厚可源源不断地满足战略需求,而经济凋敝的国民政府却无力支撑战争消耗。由此可见,蒋介石自认为战争对于他来说是必输无疑之灾难,应避免战争,才是上策。

2.开战时机不成熟。蒋介石自认为熟读兵书,他说:“兵法有云,克制不住情绪而仓促应战,乃兵家大忌”。九一八事件,日军暴行昭然,东北军怒火中烧,已失去理智,不宜施展战术。且日军准备充足,这时国民党慌忙出军,正中了敌方激将之计,必败。倒不如使东北驻军退守,与华北军在黄淮集结,准备适当后,发动反击,不仅胜算大,也使大量中国战力免于因势单力薄而无谓消亡。

3.威胁衡量。众所周知,蒋介石自1931至1933年对红军苏区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围剿的失败,使蒋介石深刻察觉到这支队伍的英勇、顽强和善战,认识到如果不及时消灭即可成为大害,一旦发展起来,自己的权益和统治会遭到前所未有的动摇,这正是他不愿做的噩梦。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铲除这支部队是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关注的。否则可能腹背受敌,因后院起火而惨败。共产党的军队在日军侵华之际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响应而实力大增。更何况,蒋第五次反围剿的大获全胜使蒋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相信应趁此良机一定能一举肃清伤痕累累的红军。放着一个“伤狼”不攻,反击对抗毫无胜算的“恶虎”,实在是划不来。

4.前苏联动态。日军所侵犯的东北地区与前苏联相距甚近,会形成对苏形式上的领土威胁。而且前苏联在东北享有着一些独特的经济、土地使用权益,日本的占领无疑使这些权益消失殆尽,利益遭到侵害的前苏联必定要捍卫自己的所得,说不定会与日军开战东北。这正是蒋介石坐山观虎斗的如意算盘,更何况东北被占,无形上切断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这对于蒋的“安内”更有利。如此可见,过分关注前苏联行动的蒋介石在迟疑中看到了希望,在希望中作出了不抵抗的决定,这亦是绥靖政策在中国的演变体。

三、认识失误

“不抵抗政策”是蒋一生中不光彩的一页,即便是败退台湾后,还经常被问及为何不予抵抗,而蒋往往称自己有认识上的错误,过多寄希望于他人,才铸就大错。笔者认为这是入情入理之言,试分述之。

1.寄希望于国联及他国的帮助。国联是1921年成立的国际组织,以“促进和平、谋求合作”为宗旨。但它徒有虚名,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只不过是英法手下的玩偶,做出了许多绥靖退让的闹剧。对待日本侵华,国联并未作出干涉,但蒋介石却做着国联调节纷争,劝退日本的春秋大梦。他坚信国联和英美国家不会坐视日本侵害东亚,侵犯他们在东亚的权益,一定会挺身而出,那样就可不费吹灰之力收复失地。

2.对日本的野心认识不足。蒋介石认为,日本的野心并未膨胀到要吞没中国的地步,对东北的侵袭只不过是次操练演习或军事恫吓,或只是想要一块殖民地而已,不必深忧。这样想有两点原因:一是蒋介石曾经在日本陆军学校留学,他的一些朋友进入到了日本的政府高层。同时,蒋介石在执政期间与日本一部分政要私交甚好,他不相信日本会和自己撕破脸皮,大肆用兵。二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际,正值日本政府改选,而反战派获得了大量的席位,极有可能获胜,蒋介石认为战争不会继续扩大,反而会很快结束。

然而,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已有多年,它的胃口在于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蒋介石低估了日本的野心,从而酿成了不抵抗的恶果。

3.认为开战一定失败。蒋介石畏惧战争,战争是检查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尺。一旦抵抗失败,会引起民众对其政权的信心崩溃,这固然不是出台不抵抗政策的主要原因,但一向渴望民众支持的委员长害怕这将是质疑自己能力的把柄,也会无意识地走避免战争的道路。

综上所述,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多方面因素累积的催生体,蒋介石应当是思之再三才下的决心。然而,面临外敌,将土地拱手相让而不还以颜色,终究是无法弥补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罪责,关于这方面的是非自有历史去见证评说,在此不宜多言。

[责任编辑:郭一鹤]

猜你喜欢

东北军国联蒋介石
谈东北沦陷谁之过
国联和日本耍的把戏
国联饲料预计今年销量突破6万吨,其中1万吨销往海外市场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
论西北“三位一体”大联合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天津市国联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项目在静海县开工建设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
东北军对张学良被囚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