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视角下《兰亭集序》翻译分析
2010-08-15王辰晖
王辰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外语系,湖北 十堰442002)
英汉对比研究视角下《兰亭集序》翻译分析
王辰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外语系,湖北 十堰442002)
本文从汉英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笔者在翻译《兰亭集序》中运用的译法及其原因。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而汉语则是典型的分析语,在对汉语四字格的翻译中很难用英语来表达出相似的节奏性。从英汉语言的句法特点来看,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注重意合,在翻译过程中采取形合法,通过对原文中的排比、对偶、对照句式的处理,在汉译英中添加介词,以及使用英语中其他常用的连接手段,做到语言转换的顺利衔接。
英汉对比;翻译;形合;意合;文化负载词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所成的诗集作的序文,文章主要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全文朴实清新,不事雕饰,语言用词古雅,清新流畅。由于原文是文言文,其表达方式大多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异,如原文中存在有很多文言文的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使用,在对这些地方进行具体的翻译时都需要给予特别注意。
根据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翻译的第一要旨就是“信”,即译文在内容上要忠于原文。此外,在语体风格、情态色彩等方面也要尽量忠于原文(刘宓庆,1998)。因此,在翻译《兰亭集序》的时候,笔者也是以此要旨为主要标准,尽量全面准确地探究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思维逻辑,并以双语转换的各种技巧对译文进行调整、补充,力求使译文能够精确地反映原文意义,同时,也注意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至于“达”和“雅”,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只能尽自己所能对译文进行修饰推敲,并不敢妄言能够达到这两条标准。
下面笔者就将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几个特点对比的角度来阐述一下自己对《兰亭集序》翻译的思路。
一、英汉语言的整体特点
英语和汉语分属完全没有联系的两种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同时,英汉两种语言源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这也使得这两种语言在整体特征上有着巨大的差异。
古英语是典型的综合语,其特征在于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而发展成为现代英语之后,除保留综合语的某些特征之外,也具备了分析语的特点。现代英语的形态变化虽然已不像典型的综合语如此复杂,但仍有形态变化、相对固定的词序及丰富的虚词,故现代英语被认为是综合—分析语(连淑能,1993)。
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也就是说,汉语的名词或动词没有正式的变化形式,汉语的词也没有阴性或阳性的变化,汉语的句子主要是通过词序和虚词的运用来组织句子、表达意思。
1.汉语中存在大量四字格。这种现象的存在源于汉语的文化背景。我们都知道,中华文化主要是由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构成的,这一地区所形成的农业文明使得中国人特别注重对自然的尊重,注重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人们力图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稳定的关系。由此而产生的汉语语言因此也具备了一些与之相关的特征,如大量的使用四字格就是其中之一。汉语是声调语音,汉语语音的一个特点就是音节匀称、成双成对。因而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往往成双成对,对偶、对照、排比、反复和重叠成为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尤其在文言文中特别明显。
如《兰亭集序》原文中一开篇就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以三组四字格来清楚明白地交代出聚会的具体时间。除此之外,纵观《兰亭集序》全文,这样四字格的频繁出现更是不胜枚举。而英语中并不存在这种双音节化和四音节化的节奏倾向,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只能依据英语语法中表达时间的形式来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故翻作“It is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Dynasty and also the Guichou Year of the sixty-year cycle.In the early March of late spring”。
2.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比如原文中言简意赅的以八个字表达出参与聚会的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做对应翻译的时候,为遵循忠于原文的标准,就必须先解读出这八个字的具体含义,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进行英译。“群贤”其实就是指参与此次聚会的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由于这些人都是当时社会名流,聚集在兰亭也是参加风雅集会,笔者在翻译的时候选择了“celebrity”这个颇有现代气息的词语,尽管在当代英语社会中“celebrity”多见于指演艺明星,但仍可以指其他行业的社会名人,包括作家、诗人等,因此选用“celebrity”这个词语应该可以让英语读者迅速了解到参与此次聚会的人们的身份。
另外,严格说来,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汉语的数量助词(如“们”表示复数)、动态动词(如“着”、“了”、“过”表示动词的体)与结构助词(如“的”、“地”、“得”表示定语、状语与补语),虽然类似英语的形态变化,但这些成分的使用在汉语里缺乏普遍性,在古汉语中的使用更是罕见。例如,这里“群贤”很明显是很多人,但是在“贤”这个字上却没有任何形式的变化,而将其译作英语时,“celebrity”一词却有相应的复数形态变化,译为“many celebrities”。
二、英汉语言的句法特点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组织手段。形合是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意合是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连淑能,1993:48)。英语造句注重形合,而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英语之所以重形合,是因为英语具有丰富的形式组合手段,譬如词缀、词形变化,指代词以及表达各种关系的连接词等等。而汉语之所以重意合,主要在于其语言本身是表意文字,自古以来就有重‘神’、‘意’的传统。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组织特点,决定了汉英翻译中两种语言转换过程的特殊性。
《兰亭集序》是典型的古汉语行文,属于意合。因此在《兰亭集序》的英译过程中,必须采用形合法。对于具体句子的翻译,笔者首先要进行逻辑分析、语法分析和文化意象分析,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翻译。
1.汉语中排比、对偶、对照句式的翻译。排比、对偶、对照是汉语的意合法常用的手段,这些句式词句整齐、匀称,往往不用关联词;将其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就要注意形合,借助各种连接手段来表达。
如原文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句,笔者译为“appreciate the infinity of the universe as well as the prosperity of everything on earth.”在翻译之前,笔者首先分析这两句之间应为并列关系,原文中的“仰观”和“俯察”从字面上看有不同的方向性,实际上则表达的都是“欣赏”的意思,因此,将这两个词合并翻译为一个动词“appreciate”。而“宇宙之大”和“品类之盛”之间是明显的并列关系,因此,在翻译中加上了“aswell as”这样一个连接词来传达出并列的关系。
再如原文中“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也是一个明显的对偶句型,但这个句子不同之处在于原文中使用了“或”这一虚词,其功能类似于英语中的连接词,但又不完全一样。对于这样的一个句子,由于古汉语单音节词非常多,虽然原文寥寥数字,其内涵却非常丰富,笔者在翻译的时候为保持原文意思不变,也尽量采用了与原文类似的结构,译为“some talk to each other and gain insights,some travel around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虽然称不上对偶,但也尽力做到在行文结构上与原文接近。
2.汉译英中添加介词。英语造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介词的使用是英语造句的一种主要手段,而且使用非常频繁。据统计,英语各类介词共约286个,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类之一,也是连接词、语或从句的重要手段。而汉语则常常不用或省略介词,因此在汉译英时,经常需要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介词的添加。
如原文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句,笔者将其译为“There are high mountains filled with dense trees and bamboos here,with a clear stream running through.”这里就添加了“with”、“through”这两个介词,以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
3.英语中常用的其他连接手段。英语中常用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广泛使用代词以保持前呼后应的关系,以及使用“it”和“there”作替补词起连接作用等等。而汉语中则几乎不使用这些形式标志。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综合使用这些常用的连接手段,把各种句子成分连接起来以构成句子,表达出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
如原文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笔者将其译为“It is a clear day with soothing mild breeze”,其中就运用到了英语中的形式主语“it”来表示天气,符合了英语中对于天气表达的一贯说法。
三、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处理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汉语中孕育诞生了许许多多独具民族文化特点的词汇。“这些词汇中,我们把能够反映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词汇称之为文化负载词汇,它包括词、词组和习语。”(廖七一,2006:232)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也是该民族文化最直接的反映。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应该引起译者的足够重视。当然,由于各民族文化历史背景迥异,这使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成为一个难点。
在《兰亭集序》一文中,其文化负载词自然也有很多,对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给笔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下面一一举例说明。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翻译。在开篇的这一句话里,“永和九年”和“癸丑”就是两个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永和”是当时执政的皇帝晋穆帝的年号,对于中国人来说,封建王朝的纪年方法基本上是人人所熟知的,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对于英语读者来说,虽然也有过很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但是其却没有主要采用中国的这种纪年方式。另外,“癸丑”这一来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天干地支概念,放在当代恐怕也没有多少中国人能算得清楚是哪一年,更何况是英语读者呢。这里如果采取音译和直译的方法,翻译出来很可能会是这样:“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and the year is Guichou.”这样,对于一个并不熟悉中华文化的国外读者来说,可能并不能完全搞清楚作者要交代的具体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音译法虽然是一种向国外读者介绍民族特色词汇的有效方法,能够原封不动地传达出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但它的认可必须是建立在时间和多数人频繁使用的基础之上,所以并非所有的文化负载词都可以像“功夫”、“风水”、“点心”、“麻将”、“阴阳”等等词这样直接采取音译法。为了使英语读者能够清楚了解作者的意思并保留原文词汇中的文化精髓,此处笔者采用了厚译和意译的方法,译为“It is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Dynasty(A.D.353) and also the Guichou Year in the sixty-year cycle.”
这样一来,既可以让英语读者明白这里要表达的对应西元纪年时间,同时又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点。这样的加注的译法虽然会打断或分散读者的注意,但却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文化特色。
2.“修檄”一词的翻译。“修檄”是一种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这一习俗在当代已不常见,因此与端午、中秋、春节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里的习俗相较,也就并不为国外人士所熟知。如果在这里直接音译为“Xiuxi”,不免会让英语读者摸不着头脑;但如果再次采用厚译的方法,不免要采用大量的注释。因此,在翻译此处的时候,笔者综合考虑“修檄”一词所传达的文化意义,实际上是类似于西方基督教中洗礼的一种仪式,只不过并不具备宗教含义,但两者之间却都有“用水洗濯”和“祛除不详”的相近之处,因此,笔者想到了使用“cleanse”一词。该词既具备“to make something completely clean”,同时又有“to remove everything that is bad or immoral from a person'scharacter”的含义,从意义上讲比较接近于前面说到的两个相似点。加之考虑到这一习俗是在每年的固定日期举行,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节日一样,因此在这里把“修檄”一词译为“the Cleansing Festival”。这样的意译基本上完全改变了原文词汇的面貌,只求意义表达接近,虽然没有保留原文风貌,但使译文比较清晰地传达了原文内涵,同时也易于为英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3.“若合一契”的翻译。此处原文中的“契”,本指符契,是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这里如若直译的话,还需加上大量的注释加以说明,势必造成译文拖沓冗长,仿佛科技说明文一般。因此,笔者在翻译“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时,考虑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实际意义,是要说明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这里“符契”的运用是一个比喻,关键是要说明原因的一致性。于是在翻译时,笔者大胆采用了完全的意译方法,将这个比喻从译文中省略掉了,译为“When people in the past expressed their feelings,their reasons were all the same.”
在《兰亭集序》的翻译中,笔者深切地感悟到,当译者进入翻译世界的时候,尤其是向英语读者讲述中国文化的时候,首先还是应该考虑到保留语源文化,忠于作者原文的“信”字诀。与此同时,要考虑到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在表达方式上尽量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照顾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确实较大,尤其是源于各自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像中文古籍英译这样的工作显得难度尤其之大,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力求同存异,通过翻译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播而又不失原汁原味。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责任编辑:贺春健]
H059
:A
:1671-6531(2010)06-0038-03
2010-10-12
王辰晖,男,湖北十堰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