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锤子写诗的米开朗基罗
2010-08-15尹雅莉李福莉
尹雅莉,李福莉
(淮阴工学院 外语学院,江苏 淮安223001)
用锤子写诗的米开朗基罗
尹雅莉,李福莉
(淮阴工学院 外语学院,江苏 淮安223001)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之一,同时也是成就非凡的诗人。他一生写作了三百多首抒情诗和十四行体诗,他的诗歌不仅动人,而且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奥的思想,他的诗歌是他一生心灵的写照。本文将通过分析他的爱情、友谊和有关人生探索的诗歌,试图去理解艺术家对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展现米翁在诗歌领域的高超造诣。
米开朗基罗;诗歌;心灵写照;人生探索
一、米开朗基罗和他的诗
历史上的许多时刻,常常有成群的伟大人物涌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就是这样的一个时刻。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意大利,至少有3位永垂不朽的美术大师在那里诞生,米开朗基罗·博纳洛蒂(1475-1564)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造型艺术创作领域的泰斗,这位卓越的历史巨人仍然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与绘画天才,最富有独创性的建筑家、工程师及抒情诗人。
作为一位天才的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名望似乎无人不知,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成就非凡的诗人。他一生写了三百余首诗歌,表达了丰富的感情,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情诗。他对语言词汇、音律、节奏的敏感和对形体结构、态式、美丑的敏感一样,都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崭露出来。直到80岁高龄,他还在写作热情奔放的情诗,读起来仍像是出自初恋青年之手。有评论家认为,至少在感人的深度上,这些诗作可与莎士比亚的作品媲美。[1](p55)米开朗基罗所作的诗是他一生心灵的写照。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充满了巨大的挫折和严重的干扰,他在精神和肉体上的磨难和创伤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他的诗歌中。本文简单地介绍了米翁的几种不同主题的诗歌,他的诗歌表达对爱情、友谊、生命和死亡永恒的独特见解和他对生活的感悟。
二、爱情诗——“柏拉图”式的爱情
诗歌,这种抒幽情达爱意的艺术,从远古到现在,就似乎同人类最伟大和最重要的情感——爱情联系在一起,当然这并不奇怪,因为爱是神圣的,无论它多么荒唐,多么自私,不管对神还是对人,爱情都可称为最古老也最不朽的激情。作为诗人,如果说米开朗基罗借诗吐露了深埋于心底的哀曲,那么这其中诉说恋情的诗则占有相当比重,因为他的大多数诗歌都反映了这一主题。虽然一般说来,深深为柏拉图哲学所浸润的米开朗基罗那过于严肃的气质使其在对爱情的问题上远离“俗人”的世界,比如他好像从未考虑过所谓娶妻生子的事。[2](p162)但这位艺术大师也曾经有过爱情的疯狂,在对爱的理解和投入上他并不亚于任何人。
一日不见你,我到处不得安宁。见了你时,仿佛是久饥的人逢到食物一般……当你向我微笑,或在街上对我行礼……我象火药一般燃烧起来……你和我说话,我脸红,我的声音也失态,我的欲念突然熄灭了……[3](p242)
大师这首早年的诗诉陈了陷于爱之苦恼的悲怨之音,一点也不比古往今来那些有口碑的千古绝唱来得逊色。将爱情与思念与食物,微笑或火药等一般人熟知的意象关联起来,并不降低本诗的格调,相反,这种浅显易懂的语言却表达出大师那种炽热而真实的感情,同时也看出了艺术家性格中比较近于本真的原始粗犷的一面。那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爱念,一种只有对艺术与生活有高超见解的人才能领略的美感。
至于大师献给他的精神恋人维多利亚·科隆娜的诗作,就更是超脱于一般的尘世之爱了。虽然,这位“高贵的和厚道的夫人”给了艺术家无可争辩的激情,但这激情从来只是对着侯爵夫人所象征着的完美,而不是其它。[2](p166)大师写了许多献给科隆娜的诗,可从他的这首悼念的诗去追寻大师的与众不同的爱情观。
当那个曾使我屡屡愁叹的她离弃了世界,离弃了她自己,在我眼中消失了的时候,“自然”觉得羞耻,而一切见过她的人哭泣——但死啊,你今日且慢得意,以为你把太阳熄灭了!因为爱情是战胜了,爱情使她在地下,在天上,在圣者旁边再生了。可恶的死以为把她德性底回声掩蔽了,以为把她灵魂底美抑灭了。她的诗文的表示正是相反:它们把她照耀得更光明;死后,她竟征服了天国。[3](p247)
侯爵夫人的死令大师悲痛逾恒,这首诗则留下了关于爱情与死亡或者不如说爱情战胜死亡的深沉思考。事实上,米开朗基罗与佩斯卡拉侯爵夫人的爱是深刻的但不是世俗的,它带有浓厚的“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们彼此理解,心心相印,不过两者相知的基点是在精神层面,或者也可说在诗的、哲学的、宗教的范围。米开朗基罗为她的神明的心地所感动,她使大师的精神获得安慰。大师收到她许多信,都充满着一种圣洁的温柔的爱情。维多利亚为大师在艺术上重新打开了信仰的大门,进一步鼓励起他的天才,使之在对于神的暗晦的感觉中大受启发,并作为一个榜样令其在诗歌中唱出宗教的热忱。大师则在这些诗中感到一种安慰,一种温柔,一种新生命。
三、友谊诗歌——“合二为一”的秘密
如果说爱是构成古往今来一切诗歌的主旋律,那么作为爱之孪生姐妹的友谊则算得上最重要的和声之一。身为艺术界巨子,米开朗基罗一生有过许多高贵的朋友,而天性严肃的艺术家又恰好是极重友情的绅士,尽管他并不轻易地与人交往。或许因为爱美的天性使然,大师尤为喜欢挑选那些年轻英俊、举止高雅、爱好艺术的小伙子作朋友,他爱他们,尊重他们,由是结成完全平等的“忘年交”。他的诗中许多优秀作品是为他们写的,可谓甘美的友谊之音。米翁与罗马青年托吗索·卡瓦里埃利的交谊乃其中最深挚者,米翁献给他的一系列情真意切的诗歌称得上意大利文学史上最为独特和不可多得的千古名篇。[1](p77)他写诗赞美道——
由你的慧眼,我看到为我的盲目不能看到的光明。你的足助我担荷重负,为我疲痿的足不能支撑的。由你的精神,我感到往天上飞升。我的意志全包括在你的意志中。我的思想在你心中形成,我的语言在你喘息中吐露。孤独的时候,我如月亮一般,只有在太阳照射它时才能见到。[3](p342)
大师与卡瓦里埃利的友谊是一般俗常的思想所难以理解的,因为那是一种类乎疯狂的爱的情感,或许只有“柏拉图式的”这个概念能够比较切近的描述它。这位高尚而优雅的青年,无疑成了大师最完美理想的现实化,等于一个永恒至善的灵魂的象征,所以是仰之叹之敬之爱之,就像匍伏于地的信徒之于祭坛上的偶像似的。[2](p168)米开朗基罗献给卡瓦里埃利的诗篇不胫而走,随即在各地广为传诵,人们说那是“十六世纪意大利最美的抒情诗”。
再看下面的一首,更无愧为完美的友谊的赞歌——
如果两个爱人中间存在着贞洁的爱情,高超的虔敬,同等的命运,如果残酷的命运打击一个也同时打击别个,如果一种精神一种意志统制着两颗心,如果两个肉体上的一颗灵魂成为永恒,把两个以同一翅翼挟带上天,如果爱神在一支箭上同时射中了两个人底心,如果大家相爱,如果大家不自爱,如果两人希冀他们的快乐与幸福得有同样的结局,如果千万的爱情不能及到他们的爱情底百分之一,那么一个怨恨的动作会不会永远割裂了他们的关连?[3](p356)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真正的友情,什么叫做合二为一?忘掉己也忘掉彼!从米开朗基罗欲将两个生命互相交融的热情,人们参透了爱的秘密。大师理解的友情是即使在面对困厄、苦难甚至是死亡也不受影响的一种生命体验,而所谓的“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又怎能去描述。仔细品读大师的诗句的同时,不能不为大师的真挚的友情所感动。
四、最后的吟唱——永恒的精神追求
古语云:诗言志。米开朗基罗的诗是一面镜子,这里窥到或感受到他一生精神活动和变化的情景。米开朗基罗的诗是一条小路通向他那幽深而不可测的孤独的精神王国。大师的观念、情感、理想与抱负,大师的个性、气质、矛盾与痛苦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岁月的流逝,亲朋的亡故,年龄的增长,体力的衰退,大师晚年陷入一种精神的孤独,但却越来越关注生命、死亡问题,他的诗歌因此越发的深沉并感人至深,米翁晚年的吟唱越来越被生命短促与人生舛误的沉重音符所压倒,但他却说出了永恒的宇宙的真理——
可怜!可怜!我被已经消逝的我的日子欺罔了……我等待太久了……时间飞逝而我老了。我不复能在死者身旁忏悔与反省了……我哭泣也徒然……没有一件不幸可与失掉的时间相比的了……
可怜!可怜!当我回顾我的已往时,我找不到一天是属于我的!虚妄的希冀与欲念,——我此刻是认识了,——把我羁绊着,使我哭,爱,激动,叹息——(因为没有一件致命的情感为我所不识得)——远离了真理……
可怜!可怜!我去,而不知去何处;我害怕……如我没有错误的话,——(啊!请神使我错误了罢!)——我看到,主啊,我看到,认识善而竟作了恶的我,是犯了如何永恒的罪啊!而我只知希望……[3](p365)
这样的叹息即使是来自生活中某个具体的悲惨事件,但却是为联系着人性中那最真挚和最高尚的情感所牵动的,而这种深情也最为普天下的人类所共鸣。
大师晚年,死的念头似乎时刻包围着他,成了思想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他又以最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的情感来领会死亡的意义,如此纯粹宗教式的对于死亡问题的深刻感应,使这位创造了无数伟大艺术的巨人在真的要走向生命的尽头时,能平静地面对它,一点也不惊慌,因为他从十字架上殉道者永远悲悯的表情中,领会了他的灵魂将如何找到最后的归宿——
我的生命,在波涛险恶的海上,由一叶残破的小舟渡到了彼岸,在那里大家都将对于虔诚的与冒渎的作品下一个判断。由是,我把艺术当作偶像,当作君主般的热烈的幻想,今日我承认它含有多少错误,而我显然看到一切的人都在为着他的苦难而欲求。爱情的思想,虚妄的快乐的思想,当我此刻已迫近两者之死的时光,它们究竟是甚么呢?爱,我是肯定了,其它只是一种威胁。既非绘画,亦非雕塑能抚慰我的灵魂。它已转向着神明的爱,爱正在十字架上张开着臂抱等待我们![3](p392)
这首曾深深感动了许多人的名为《我的小船已经停泊在生命的边缘》的十四行诗,也同样会感动今天试图去亲近大师的一切人。在这首诗中,这位饱经沧桑的哲人把人生彻底地参透了,同时它也折射出很多的东西,诸如渐渐暗淡下去的文艺复兴之光、艺术与艺术家及其个性气质、宗教的心理基础和它的特性,等等。
五、伟哉 “神工”
米开朗基罗的“主业”是绘画和雕塑,显然他是把写诗当作闲余之时的消遣。然而即使是在不经意之中,他仍然表现出了一个诗人所具有的天赋。米开朗基罗并非职业诗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写诗只不过是业余爱好,他的诗差不多都是抒发内心深处思想感触的短小篇章。正如表现大师情感经历的爱情诗歌,一望而知是即兴式的情感闪念,是大师真实情感的反映,而不是为写诗东拼西凑的敷衍之章。他的友谊诗歌是他深刻友谊经历的描写,决非娇娆造作之章。大师以其独特的感受、深刻的思考、丰富的经验,运用优美而深奥的诗歌语言、生动的意象,将他非同凡响的人生观、艺术主张等,作了尽管不是系统的但却是本体的表达。
一旦接触大师的行迹,就不可能不深深受到感动。每个为人类精神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挣扎于艰难痛苦的道路。说到底,悲观里见伟大,今人正需要从古人不断地跌蹉与奋起中获得启示、汲取力量。正如大师灌满了悲壮的悲剧精神的英雄艺术一样,他的诗歌之最感人的魅力也恰恰在于这种流连于痛苦的哀郁情调,因为这不是摆弄姿态、故作矫情的无病呻吟,而是一个敏感的大智慧者因了然于自然的社会的缺陷和人性的弱点而发自灵魂的叹息。[2](p172)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是伟大的,他的诗同样伟大——这是无庸争辩的!
[1]阳光文化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艺术家的锤子—米开朗琪罗[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2]王化学.米开朗基罗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罗曼·罗兰,傅雷译.米开朗基罗传[M].傅译传记五种.北京:三联书店,1983.
[责任编辑:何 岩]
I03
:A
:1671-6531(2010)06-0028-02
2010-09-11
尹雅莉,女,甘肃定西人,淮阴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