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曲解的认知语用研究
2010-08-15崔玉琴
崔玉琴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芜湖 241002)
刻意曲解的认知语用研究
崔玉琴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芜湖 241002)
阐释刻意曲解与误解的区别,明确二者的概念范围,论述形成刻意曲解的心理根源。在区分刻意曲解与误解两种语言现象的基础上,从认知和语用角度分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刻意曲解的动因,探讨其运行机制和语用功能。
刻意曲解;动因;运行机制;语用功能
一、引言
刻意曲解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简写为DMI)是指在会话交际中,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某种特殊的语境和对方话语中含糊的、不确定的表达方式,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以便达到某种交际效果[1]。
谈及刻意曲解,极易联想到误解。虽然二者都会造成语用失败,但有着本质区别。从说话人的动机来看,刻意曲解与误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现象。刻意曲解的判断标准是看交际者是否对话语故意歪曲。而误解是一种无意中的信息传递,语言本身的多音歧义、说话人话语的信息量、不同的语境、语义隐含、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等都可让人错误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从而引起误解。误解是指言语交际中听话人没有准确或全面理解说话人意义的语言现象,听话人的误解是无意的。
对曲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而且大多是在对误解或歧义的研究时顺便提及的[2]。上个世纪80年代起,国内一些学者分别从逻辑学、修辞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研究过刻意曲解,何自然、申智奇的《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1]一文,可谓填补了刻意曲解在语用学领域的研究空白,该文论述了刻意曲解的运行机制,但没有阐述第二说话人为什么要违反同一律和脱离或改变语境,没有揭示其心理根源。国外学者的著述中也有论及刻意曲解,但都在误解的范围内进行思考。他们的论述多从语用学角度把误解 (其中包括曲解)作为一种言语交际策略进行研究。Tzanne[3]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了交际失误并探讨了与之相关的面子策略,但她没有区分“误解”和“刻意曲解”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它们不同的运行机制。
国内外学者虽然对刻意曲解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刻意曲解的界定不一致、缺乏专门的研究等。本文将从认知和语用角度,探究刻意曲解的动因、运行机制和语用功能。
二、触发刻意曲解的主、客观条件
(一)触发刻意曲解的主观条件
交际中的说话人为达成其交际目的进行话语理解时往往受认知心理的影响,在推理过程中利用对自己有利的语境信息来曲解说话人的话语。人们交流时,背景知识常常是会话的基础,情景是激起说话人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交际者所共享的有关世界与生活的知识是会话成功的关键。交际者的背景知识和共享知识以及说话时的情景正好构成了话语的语境,而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语境是不断建构的过程。交际者会根据特定的交际需求主动选择相应的语言策略,有意识地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
(1)(After the sales man showed his company products to the woman.)
Salesman:“now madam,what do you need at home?”
Woman:“Money.”(话轮中有下划线的句子表明该句是对第一说话人意义的刻意曲解。)
此例的语境下,推销员的意思很明显,而这位妇女主观上不愿购买他的产品,所以对其话语中的问题进行曲解,巧妙地回答说“(需要)money”,从而委婉地拒绝购买其产品,还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二)触发刻意曲解的客观条件
触发第二说话人刻意曲解的客观条件来自第一说话人话语中那些有可能引发第二说话人进行刻意曲解的语言因素。而话语中不确定的语言因素、松散的语言形式和逻辑关系等,都是由自然语言的特性决定的。刻意曲解有两类客观触发条件:一是自然语言中经济的话语信息,它使话语看似结构松散、形式复杂多变、逻辑关系不够明显,这样一来,就为第二说话人故意违反逻辑或某些规则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话语的不确定性[2]。自然语言中的话语往往可以多解,例如汉语动词“害”就有“害病,害命,害怕,害羞,害喜,害肚子”等多种不同的搭配和含义。这些也常为第二说话人提供了刻意曲解的可能。
1.说话人话语中经济的信息量
根据 Levinson的会话信息量原则,说话人总是遵循着说得“尽量少”的准则 (Max im of Minimization),提供实现交际目的所需的最少语言信息量。信息原则还规定听话人要遵循扩展规则 (Enrichment Rule),即总是扩充说话人所说话语的信息内容,找出最合适的理解,直到认定这就是说话人的发话意图为止。正是因为第一说话人遵循说得“尽量少”的准则,提供很经济的信息量,使得第二说话人在扩充信息时有机可乘,刻意曲解。例如:
(2)(暑假的一个下午,一贪玩男孩出去玩耍,日近黄昏仍不知归家。其父焦急,便四处寻找直至天黑,最后于学校一角落才找到,故而怒气冲天,厉声问道:)
父亲:都几点了?
男孩:不知道,我手表前几天丢了……
父亲的“都几点了”简短几个字足以传达其饱含斥责的不快之情,遵循了“尽量少”的准则,显然聪明调皮的男孩在会意的基础上刻意曲解,把父亲的斥问曲解为询问“时间是几点了?”,淘气得让父亲哭笑不得、欲打不能,甚至转怒为笑。父亲经济的信息量为机智的男孩提供了曲解的机会。
2.说话人话语自身的歧义性
第一说话人话语内容本身若有歧义,其不确定性也可触发第二说话人的刻意曲解。话语内容也就是话语中明说的部分,这一层面的刻意曲解又可以分为词语曲解和指示曲解两类。词语曲解话语中的多义或同音异形等现象使得特定语境下出现对话语两可的解释。第二说话人利用这一现象,在多义中选取和第一说话人所表达词语不同的义项,从中刻意曲解第一说话人的话语来达到自己的意图。另外,若话语中指示语的指示意义是不确定的,听话人可以故意利用其指示意义的不确定性对指示语刻意曲解。例如:
(3)(A和B是朋友,A请 B在一家餐馆吃饭,这时一位侍者拿着菜单走上来)
A:你想吃啥菜?
B:随便!
A:好,请来一盘随便!
例 (3)中,A肯定明白 B的意思,但他刻意曲解B所答的“随便”一词,制造了轻松、幽默的气氛。
3.说话人话语的间接性和隐含性
第一说话人的隐含意义和其语用用意的不确定性也可以触发第二说话人刻意曲解。话语的隐含意义可以给第二说话人提供刻意曲解的空间,隐含意义的最大特点就是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说话人所欲表达的真实语用意义往往不吻合,说话人要表达的内容往往超出明说的字面意义。隐含意义表达的是说话人的隐含意图,它是听话人在说话人的明说话语中推理而得的[4]。语用用意是指请求、抱怨、称赞、拒绝等言语行为,有时同一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语用用意,这就给第二说话人提供了刻意曲解语用用意的可能性。再看下面的例子:
(4)(夫妻俩在家吃西瓜,恰巧最后剩下两片,一片大的和一片特小的。)
丈夫 1:你吃哪一片?
妻子 1:你自便吧。
(丈夫随即“自便”选了那片大的,一阵沉默后……)
妻子 2:其实,要是让我先挑,我会拿小的!
丈夫 2:你不是如愿以偿了吗?(在两个或以上话轮的对话中,本文用 1来表示该话语是第一个话轮,2表示该话语是第二个话轮,以此类推。)
例 (4)中,联系两次话轮的语境,在丈夫毫不客气地吃掉那块大西瓜后,妻子第二话轮中的语用用意显然是责备丈夫太自私自利,不该先挑大的吃。而丈夫正好刻意曲解妻子的责备话语为妻子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从而巧妙地逃避了指责,让妻子无可奈何。
三、刻意曲解的运作机制
(一)刻意违反同一律
同一律是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是客观事物“质”的规定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始终保持思想自身的同一,反映在使用概念和判断方面,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换、转移[5]。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运用判断进行推理时,人们使用的概念、判断也不能随便转移。但是在自然会话中,交际者常会有意违反同一律来达到特定的目的。刻意曲解就是对同一律的故意违反。
1.故意混淆同一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概念
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交际者有时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故意混淆或随意加以解释,模糊了事物间的界限,违反了同一律。如:
(5)(In geography class,the teacher asked Tom this question.)
Teacher:“What’s the Capital of Sweden?”
Tom:“Uh,I guess…‘S’?”
“Capital”一词既可指一个国家的首都、首府,也可指大写字母。根据常识,Tom肯定知道老师所问问题的意思,而他却故意将“Capital”曲解为“capital letter”,利用对同一律的违反来掩盖自己地理知识的不足。
2.故意曲解词语约定俗成的意义
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决定了在一定意义下使用某个概念,应按照同一意义去使用它,不能随意变换概念的内容,或把不同的概念相互混淆。交际中,人们总是遵循一些约定俗成的概念进行交流。但是人们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常常故意违反这些既定概念以达到特定的效果。例如:
(6)(在工厂里的师徒对话)
师傅 1:你怎么上班时间看书呀?徒弟 1:我看的是杂志。
师傅 2:杂志也是八小时以外看的。
徒弟 2:对,我看的就是《八小时以外》。
师傅无言以对。
本例中,徒弟为了不正面顶撞师傅并为自己上班时间看杂志消遣找托辞,刻意辩白看书和看杂志的约定俗成意义,以及故意混淆八小时以外的含意和恰巧以其为名称的杂志。徒弟用刻意曲解手段巧妙地避免了与师傅之间的冲突,同时表明了他不愿工作的消极态度。
3.故意转移、偷换话题或话题的重点
在判断时违反同一律,就会犯混淆判断、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日常交际中,说话人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会故意在判断时违反同一律,颠倒主次,故意转移或偷换所强调话题的概念或重点。例如:
(7)母亲:孩子,股票交易是场危险的赌博,第一天赢,第二天输的。
儿子:好吧,那我隔一天去玩一回吧。
此例中母亲觉得玩股票输赢莫测,想劝儿子不要沉谜其中,可儿子主意已定,故意将母亲话语中“第一天赢,第二天输”的真实含义,转移到字面意义上来,偷换了话题的中心含义。既幽默又克服了直接顶撞母亲,逃避了母亲的规劝。
可见,刻意曲解时往往会违反同一律,但并不意味着刻意曲解会缺少逻辑性。刻意曲解作为一种语言策略,是符合会话逻辑的。
(二)脱离或改变语境
除通过故意违反同一律进行刻意曲解外,第二说话人还可以通过脱离或改变语境来刻意曲解第一说话人的意图。语境就是语言交际的上下文以及非语言知识,包括说话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际对象等。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我们要确定某话语的实际意义,常常要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第一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往往是确定的,而第二话人在刻意曲解时,常常脱离特定的语境来解释对方的话语,从而曲解了第一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义。例如:
(8)(课堂上,一学生在吃苹果。)
老师:你为什么在课堂上吃苹果?
学生:我的香蕉吃完了。
此学生故意逃避现存的语境“在课堂上”,以借此制造幽默,惹得同学们哄然大笑,好让自己逃脱老师的批评。
(三)第二说话人的心理根源
考察刻意曲解的心理根源,首先应考察交际双方是否有相应的认知能力。自从人类脱离类人猿,就有了认知能力,便有了心理,所以认知和心理是对孪生兄弟。刻意曲解作为交际者常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就是交际者根据特定的交际需求选择某一语言策略,交际者有意识地精心使用这个语用策略达到自身的目的[1]。刻意曲解是幽默与智慧的体现,因此要理解、使用、欣赏这种独特的语言策略也需要相应的智慧和认知能力,即 Harris所说的“所知”和“所能”。
为刻意曲解提供可能的第一说话人的话语因素和交际双方的认知基础,都只是刻意曲解形成的客观条件。而第二说话人的主观心理需要才必然促使他刻意曲解,否则不能达成交际目的。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且人们的需求受认知能力的约束。第二说话人之所以刻意曲解第一说话人的话语意义,无外乎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心理,即满足自己某种交际目的的需要。据分析,刻意曲解话语中第二说话人的心理需求大致可分为与人和谐交往的需求和自我防御的需求,当然这里排除那些恶意曲解的心理。
四、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有目的性的,语言使用者通过交际传达信息、沟通思想、表达感情、满足心理需要等。交际中的语言使用者在作出语言选择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语境和交际的需要选择、协商和调整语言策略。刻意曲解是交际者根据特定的交际需求所选择的语言策略,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
(一)制造幽默效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交际过程中,恰当的刻意曲解可以增加语言情趣、制造幽默效果,化解尴尬、避免冲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9)(一位妻子抱怨她的丈夫,说道:)
妻子:你看邻居 X先生,每次出门都要吻他的妻子,你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吗?
丈夫:当然可以,不过我目前和X太太还不太熟。
这位妻子本意是想要她的丈夫每次出门前能够吻自己,而丈夫确有意地将之曲解为让他吻 X太太,幽默便因此产生了。
(10)一次,英国首相威尔森在竞选演说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听众席响起了一个反对者的喊声:“狗屎,垃圾!”很明显,他是在讥讽威尔森的演说。对此,威尔森微微一笑,平静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这一机警的“曲解”使讥讽者哑口无言,竞选演说仍顺利进行。威尔森在这里运用刻意曲解,使语言犀利风趣,起到避免冲突、摆脱困境、化解尴尬、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并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二)反击对方,自我防御,以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
言语交际中,往往有人出言不逊,或出于某种用心不怀好意地用语言进行挑衅,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刻意曲解对方的话语来进行反击,既可抵御侮辱、维护尊严和面子、打破僵局、摆脱困境、避免不利后果,又能表现出敏捷的才思和宽阔的胸怀。
(11)(柴君在单位作业务报告,报告结束后,同事自由提问)
同事:像你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华宁公司不适合你,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柴君:作完报告就走,当然明天还来上班。
该例中,柴君的同事所说的“走”其实不怀好意、充满嫉妒,意思是“跳槽,离开此公司”。但在这种较正式的报告会上,他是不可能随便流露出脱离公司的想法。可他又不能指责同事的挑衅提问。因此他只好把同事话语中的“走”刻意曲解成其字面意义“离开,回家”,从而进行自我防卫,摆脱了困境,同时也表现了他敏捷的才思,实在是位“才华横溢的人”。
五、结语
本文从修辞学、语用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刻意曲解的研究动态、触发条件、运行机制和语用功能作定性的分析。本文虽然是对刻意曲解进行基础和初步的研究,但可以加深我们对刻意曲解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以期引发更多的相关研究,同时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语用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从而对人们的言语交际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163-170.
[2] 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5-97.
[3] Tzanne,A.Talking at Cross-purposes:The Dynamics of Miscom munica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0:223-230.
[4] 刘艳秋.语用误解与刻意曲解 [J].外语研究,2006(1):24-26.
[5] 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167.
A Study of deliberate misinter pretation from pragmatic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
CU I Yu-qin
(S 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Norm al University,Wuhu 241002, China)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deliberate misinterp retation (DMI) and misunderstand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clarification of their definitions and illustrates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form ing DMI. On the basis of a differentiationbetween DMI and mis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otivations of DMI, probingin to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summarizingits pragmatic functions from both cognitive and pragmatic perspectives.
deliberate misinterp retation (DMI) ; motivation;operating mechanism; pragmatic functions
H030
A
1009-8976(2010)04-0103-04
2010-09-29
崔玉琴 (1978—),女 (汉),安徽芜湖,硕士主要研究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