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分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2010-08-15朱秘颖罗颂平
朱秘颖,罗颂平
社会阶层分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朱秘颖,罗颂平
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应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加强情感教育、加强教育的层次性和提倡渗透式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阶层分化;高校思想教育;影响
一、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进程及市场经济进程的全面展开和逐步加快,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界普遍认同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正在分化,诞生了新的阶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这些新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在党的文件中肯定了新阶层的存在。有学者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相关资源的占有为标准,将中国的社会结构分为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1]。社会阶层分化已是客观事实,它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把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培养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共性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对个性发展的必要引导,对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不够,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一般化,缺乏层次性,这与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不发达,个人不能成为自由地追求自身利益的独立个体,只能依附于群体而存在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而社会阶层分化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它打破了原有用人体制的局限,促进了人才流动,对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与整合具有重要作用;它打破了原有分配体制的平均主义,大大提高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活了人的巨大潜能。在分化过程中,社会劳动者由身份型向契约型转变,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农村人向城市人转变,人们的家庭出身弱化了,第一次就业的重要性降低了,从一而终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大学生就业的模式也转变为先就业再择业。社会阶层划分标准和社会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不再是固化的,个人能够通过努力改变社会地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社会阶层的分化唤醒了人们的独立意识,置身于多元文化中,大学生们的思想已不像以前那样单纯,越来越根据自己的利益得失来评价周围的一切,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增强,同时教育者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受到质疑和动摇,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社会阶层分化扩大了贫富差距,促使不同阶层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利益的多元化,极易引起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这些都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大学生群体的稳定是我国政治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重大。例如,近年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层带来的贫富分化加剧和利益格局的新变化,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迅速增加。据相关统计,1996年在校大学生中特困生有几十万人,1999年突破百万,2000年增至142万,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边、山、穷”地区[2]。在高校大力扶持贫困学生的今天,越来越明显的却是有些大学生视社会的资助、学校的扶持、乃至父母的给予为理所当然,不懂感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总是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他人充满怨气,甚至对社会充满仇恨,严重的造成心理扭曲和人格障碍,马加爵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情况。
二、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根据社会阶层分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高校应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切实加强情感教育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差,最普遍的现象是学生认知好,但情感淡、意志弱、行为差,关键在于高校一贯重视认知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3]。认知仅仅是学生对思想道德规范的浅层理解,并不是个体的自觉需求,没有对思想道德规范产生强烈的认同和情感,不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和信念。在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要让学生接受贫富分化和利益格局变化的现实,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不仅需要认知教育,更迫切呼唤情感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的情感,让学生学会感恩。因为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会胸怀宽广,能够善待他人,能够体会到社会的恩惠和记得他人的帮助,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少抱怨而多实干。这是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教育,每个人都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小事中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恩情,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积极一面,减少社会分层导致社会不公而带来的伤害。
(二)加强教育的层次性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探索出许多成功的做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缺乏层次性,忽视社会分层导致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和思想问题的多元化。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情况的掌握,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严格的信息反馈制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教育方式单一,大而化之。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高校普遍都只在学工队伍中建立起了较为快速有效的学生信息反馈机制[4],未能在教师、学校机关干部和后勤服务人员中建立这一反馈机制,致使他们不太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从而使他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受到严重削弱,高校全员育人的格局还远远没有形成。
(三)提倡渗透式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灌输和引导的过程,更是一个熏陶的过程。社会分层使个体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加强,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已不适应大学生的实际,而在渗透式教育中,学生将道德规范不断内化,从而使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的心灵不断吸引到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在国外高校的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开设的课程教学中,课程可以从历史、社会、伦理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学生通过学习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该课程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二是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三是会带来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教育方式,注意在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将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分离,真正发挥知识“载道”的功能,实现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此外,在生活实践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阶段主要是自主学习,有许多可以支配的时间,高校应重视在课外活动中开展思想教育。例如,组织学生围绕社会问题交流思想,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和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在志愿服务帮助他人的活动中体验生活,理解人生。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和体验感受结合起来,和自主创造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大学生主体理性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适应社会阶层分化的需要,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
[2]李辽宁.中国社会分层与思想政治教育[J].许昌学院学报,2005(1).
[3]白翠红.高校道德教育的错位及调整[J].思想政治教育,2008(5).
[4]郭明飞,周艾力.主流意识形态有序管理论[J].前沿,2008(11).
G641
A
1673-1999(2010)05-0156-03
朱秘颖(1978-),女,陕西咸阳人,硕士,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61400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罗颂平(1966-),女,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
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