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国健身俱乐部看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2010-08-15苑晓慧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俱乐部会员经营

苑晓慧

(赤峰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从我国健身俱乐部看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苑晓慧

(赤峰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我国健身俱乐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以及入世后国际健身品牌和大型连锁俱乐部的进入给国内俱乐部带来的压力、挑战和机遇,促使我国健身俱乐部在经营和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根据青年体育俱乐部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再结合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在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点设想.

健身俱乐部;青年体育俱乐部;发展趋势

1 前言

青年体育俱乐部是一种新事物,正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很多高校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但尚未有一套完善的青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模式,也未见有相关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报道.青年俱乐部在高校的创建将越来越多.我国健身俱乐部和高校体育俱乐部虽然在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场地器材方面的提供、主打的课程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但在经营理念、管理的方法上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探索已经发展20多年的健身俱乐部发展模式对研究我国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 我国青年体育俱乐部的概念界定与目标定位

2.1 概念界定

青年体育俱乐部是指“试点单位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体育场(馆)、人才等社会体育资源,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化青年体育组织”,“它具有社会主义公益性特征,是今后国家倡导并引导发展的旨在广泛开展青年日常体育活动的社会组织.它在体育行政部门的适当资助和扶持下,创建起来以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适当收取体育活动培训成本费等资金来源,自我运行和生存发展”.从依托单位的不同来分类,包括依托学校、体校、体育场(馆)、社区和基层单项运动协会等的青年体育俱乐部;从运营项目来分类,包括综合性青年体育俱乐部和单项青年体育俱乐部.前者经营的运动项目多于一个,后者经营的运动项目单一.

2.2 目标定位

很明显,创建青年体育俱乐部的初衷是为广大青年提供一个满足个性体育需求的公益性平台.把这个初衷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来看,人们生活水平的局限以及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广大青年的体育需求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学校体育作为义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根本无法满足青年的个性体育需求.而政府以公益性来定位青年体育俱乐部,并以此来满足他们的个性体育需求无疑给学校体育以延伸和补充,即扩大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再把这个初衷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来看,市场经济要求利益至上,讲投入也讲产出,政府和普通的个体一样,都是作为“经济人”而存在,它在提供公共物品的同时也在收缴税收.青年体育俱乐部诞生和成长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无论是从理论上推演还是从实践中认知,它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必将具有经营性特征,否则,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将无从谈起.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青年体育俱乐部不应只具有公益性,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公益性是前提,是最终目的,而青年体育俱乐部开展的各种经营性活动,则是实现公益性的必要手段.

3 我国健身俱乐部发展经验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健身俱乐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产生了俱乐部投资人,凭借投资者的资金保障,设施先进齐全、环境宽敞舒适、训练体系科学完善的大型俱乐部相应诞生.俱乐部的管理者也由非专业向专业化转变,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根据会员建立的详细档案出现了分层次管理和教学,并制定科学而又缜密的长期发展计划,体现出区域发展战略的时序性和阶段性以及项目开发的市场等,通过不断地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品牌形象,俱乐部由此开始向管理型转变.

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实际上也只是处在萌芽期.经营方式的多样性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健身超市作为全民的健身房、连锁经营做自己品牌的模式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展经营范围,健身俱乐部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需要创新型的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由于我国健身市场竞争的激烈,营销工作的成功与否也决定着俱乐部的生死存亡,因此目前俱乐部的市场营销工作是每个员工工作的一部分.所有俱乐部都是想尽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在销售上绝对不敢怠慢.俱乐部的经营者也尽可能地推出优惠的价格、把年卡拆分、分期付款等方式,去抢夺有限的白领健身人群,形成价格竞争.

4 我国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4.1 切实创造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我国高校已经历了第一个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工作,各高校在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器材的更新、新兴项目的引进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应该像新项目、多项目方向发展.面向社会开拓市场,大胆借鉴职业俱乐部的一些宣传策划、赛事赞助筹资方式,以缓解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的资金压力.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认识到青年体育俱乐部的优越性,积极参与到其中来.还要举办各种有针对性的长、短期培训,经营饮料食品、经营其他的休闲娱乐;举办表演、比赛、训练自己的代表队,培养专业运动员代表企业参赛争取赞助或出售俱乐部的冠名权等.各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从实际出发,多种渠道搞活经营,增加各种收入,提高服务质量更新设施,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4.2 建立与健全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

为了促进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就得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要建立、健全俱乐部的各项组织机构.目前,我国高校实施青年体育俱乐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体制.我们可以借鉴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管理体制进行一个设想.以高校体育俱乐部联盟为基点,主要由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育协会、单项协会、大众体育协会四大机构组成.它可以通过制定行规行约,加强行业内的自律,实现行业自我管理,促进整个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负责学校俱乐部之间的交流,承办大型比赛等活动,也是行业内外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4.3 经营手段

会员缴纳会费为俱乐部资金主要来源,企业为广告宣传投入赞助费也是资金的一个来源,但大多数学校对于和企业联合发展俱乐部开展的情况不是很多.但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入不敷出,处于“半停业”状态,所得收人不能满足场地修建的需要所致.学校办青年体育俱乐部可以视为学校所办的企业,企业经营讲究的是追求利润,从这个角度来看,俱乐部实际上采用了商业模式,因此可以借鉴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经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经营范围、吸引企业赞助等方式,也尽可能地推出优惠的价格、把年卡拆分等方式形成价格竞争,使青年俱乐部多项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

4.4 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一个团体的兴衰成败虽然涉及很多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领导阶层,所以有必要强调管理者的作用,研究管理方面的经验.

从管理机构的设置来看,多数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为学校体育教学部得到学校授权直接进行“垂直”管理,其法人代表为公体教学部的主任,也有部分学校俱乐部设有主管副校长,但主要是名义上的,而一般不会参加实质性的组织安排,基本可以视为二级管理.机构设置简单,因而实施所需时间就短,出现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这种管理机构的结构基本满足青年体育俱乐部初期阶段的需求.但由于机构简单,部门不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学校领导经营经验不足等情况在俱乐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青年体育俱乐部可以学习健身俱乐部的管理经验聘用专业的营销管理人员,与学校的设备、场地、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珠联璧合”,使得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管理更为专业化、系统化.如果财力有限也可以通过进修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脱离教学工作或学院、部的管理工作,成为专职的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为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保障.

4.5 会员分层次管理和指导

健身俱乐部和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要发展也是靠会员来支撑.建立会员的个人档案是吸引会员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个人档案,检测诊断,给健身者开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以科学系统的练习增加会员的锻炼效果.每位会员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想要学习的项目,并建立相应的档案,了解会员自身的基本情况和兴趣以及目的等,再为会员选择班级、制定练习处方、营养膳食等,并进行跟踪服务.会员管理方面各个高校有不同管理方式,多数只要交纲会费即可成为会员,不需要出具身份证明,不记录训练时间.笔者认为会员管理应该更正规化、系统化,可以参照健身俱乐部对会员的管理模式,为每位会员建立比较详细的档案.建立会员个人档案主要包括的内容:会员的基本情况(年龄、姓名、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胸围、腰围、臂围、臀围、大小腿围、有无心脏病、高血压及其他身体疾病):会员希望达到的目标(减肥、增加体重、提高体力、成为健美运动员、缓解压力、消除疲劳等).个人档案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要进行变更.3个月左右变更一次.以确保锻炼的效果,帮助教练员对训练方法的调整,对学员的饮食做出合理的安排.

5 结论

高校青年体育俱乐部是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新事物,它具有多种优势和发展潜力,其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尚无定论.国内现在高校实行的俱乐部模式有很多共同的弊病,这将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我认为改革必须从机构管理、经营运营等方面着手,理想的模式应该具备管理机构完整、经济自负盈亏、资源共享等特征.

〔1〕对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市场定位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6):109.

〔2〕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及经营模式探析[J].企业活力,2006(3):16-17.

〔3〕杨勤,吴秋林.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

G807.4

A

1673-260X(2010)02-0143-02

猜你喜欢

俱乐部会员经营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