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2010-08-15李念良
张 波,李念良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浅议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张 波,李念良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于其他教学改革的原因,并指出当前高校教学方法多是偏重于讲授法,仍存在“满堂灌”、“注入式”等教学法,同时论述了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和趋向,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是转变课堂教学思想,其核心是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原则.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教学内容,只有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
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内隐和外显的动作体系[1],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是教学过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受教育、教学理念制约和支配,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关系着教学的成败,人才质量和怎样培养学生与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等问题.教学方法改革不能忽视,高校改革教学方法是时代的感召,是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历史重任.
1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现状及问题浅析
在教改方面,现代教学思想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受到普遍重视,新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受到学生欢迎.但教学方法的改革仍是滞后于其他方面的教学改革,其难度大、阻力大、改革进展相对小.教改滞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因素:
1.1 就管理层来说,高校是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的,但多是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上,而在实践上却缺少必要的措施和机制制约.因而在教学方法改革相对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改革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只有先进的教学内容与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1.2 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在于教师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且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对现代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对教学方法改革虽然有一定认识,但真正付诸实践却为数不多.一是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深,视学生为“容器”,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和注入,以为不讲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所以不讲不放心;二是习惯于“一言堂”,习惯于“唱独角戏”,先生讲学生听,似乎成为天经地义,这种习惯势力已积习难返,不易改变;三是一些教师能力与思想准备不够,真正改变注入式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筹划设计,研究、组织协调、灵活操作等等,尚不适应这些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孤立的,不只是单纯方法的改革,它受制于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制约,唯有改变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启动教学方法的改革[2].
1.3 学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是学校培养教育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由于宣传教育的忽视和不到位,还未完全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自己摆在了被动的位置,习惯于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知识,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了解甚少,因而在学习上又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受灌输式影响,缺乏鼓励创新精神,学生形成的听课思维定势,认为获得知识就是听老师讲.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要使自己成才,必须把自己摆在教学主体地位,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开动思维创造性学习,主动配合教师教法改革,是自己提高学习质量的必要因素.
综上,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决非单一方法问题,它涉及领导、教师、学生、教辅管理等人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其关键是树立现代素质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制订相应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教学方法改革会收到理想效果.
2 当今教学法改革的特点与趋向
现代教学应与时倶进,体现时代特征,要以现代素质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使先进的教学方法成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要从以单纯发展智力为中心转变到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的现代教学指导思想上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已成为各国教学遵循的现代教学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学方法改革概括有如下特点与趋向:
2.1 教学方法改革强调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是要确保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自主地学习活动.当代高校已被社会纳入终身学习体系,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3].终身学习要求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志趣和能力,相应的教学方法就应从向学生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普遍地把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探索、自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重点要求.二是强调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强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改变教师单一信息传递为师生间、同学间的多项信息交流,提倡师生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
2.2 倡导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其开放性表现在:一方面是单一教学方法之间的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使单一教学方法之间融合,协调互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同时,在实践中将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另一方面是教学方法实现课内外结合,即课内教学的开放性要求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应延伸到课外,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指引学生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2.3 注意教学方法的个性化与艺术性.教学方法改革注意个性化,其一是承认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其二是主张教学方法应体现教师的个性特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交往的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的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2].可见,有效的教学要靠教师将教学方法个性化,使师生间的教学活动能通过富有教师人格技能的方法联系起来.
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就是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形成教学艺术,其标志就是情感性和审美性[4].艺术化的教学方法可使师生情感交流,双方关系融洽,处于和谐氛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以良好的心境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从而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是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知识学习,有利于独立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因而,教学方法改革必须扬弃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这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精神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结合教学内容、目标、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智力和实践能力[3].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性质和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启发式教学把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既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客观对象,同时承认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参加教学过程,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体.倡导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2 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外因的主导性和学生内因的主动性的统一.启发式教学更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启发、调动、激励学生内在能动性,参与教学,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参与教学,积极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3 启发式教学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让学生学会人类发现新知识的过程,体检到因发现而产生的兴奋,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更是良好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的培养过程,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4 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每个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素质教育强调差异性教育,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开发人的潜能.启发式教学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活动为主要特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得到最佳发展.
启发式教学具有的这些性质和特点,表明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实施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启发,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情境,巧妙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激励学生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同时应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要引发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引发思维活动和探索欲望;二是怀疑精神.怀疑精神可对问题进行质疑,进而求异,突破传统观念,才会有创新.启发式教学主要表现在内容本质的关联上,它体现在课堂教与学之间积极思维的共鸣程度,体现在教师外因主导作用与学生内因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上,这是检测启发式教学的尺度.
4 结束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时机和范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1].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应依据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学校条件与教师本人教学特长、风格等,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是和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相统一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长处和不足,因此,加强教学方法的互补性,综合而灵活地运用才能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才能适应和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
〔1〕邵宗杰,等.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鸿江.现代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戴汝潜,等.实用教学新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G642
A
1673-260X(2010)05-0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