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中的教劳结合

2010-08-15张格日乐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9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劳动时代

张格日乐吐

(赤峰学院 教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中的教劳结合

张格日乐吐

(赤峰学院 教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揭示了教劳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内在机制,从而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真正做好和大力加强这种结合必将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教劳结合;知识经济;人力资源

1 教劳结合思想的发展历程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在原始社会,体脑劳动还没有分离,传授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与生产劳动没有分离,它们原始地结合在一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需的生产资料有了微少剩余的时候,体脑劳动开始分离,教育也随之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到来之前,独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劳动过程是和教育分离的.只是到了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劳动力有了很大发展,机器大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的时候,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真正开始有了可能.因为有了实现这种可能的历史条件,即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当前,人类社会已迈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必然在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大力加强和充分实现.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我国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有着悠久的重视教育的传统,造就了无数的历史英雄人物.然而传统教育却未能培养出开发工业技术并使之产业化的人才,使我国在近代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加快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进一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只有通过教育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才能完成这样繁重的历史任务.

2 教劳结合的共同内在机制

2.1 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是实现教劳结合的重要历史条件

现代工业社会是指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开始后到当代社会主义社会这一阶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指出机器工业要发展,需要消除传统的劳动分工,因为这种分工将劳动和科学相分离,并抵制大多数人才能的发展.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明,生产过程的不断重新组合,大工业的个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由于生产的进步不再依靠人的手工技艺,而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器体系的革新,这在客观上要求用一种全面发展的人去替代那种片面发展的只担任社会一个局部职能的人.现代生产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创造了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成为现代生产发展的要求.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在以现代大工业为技术基础以后,要求工人了解机器生产的一般科学原理,掌握现代生产的基本技能,于是相应的工艺学校、农业学校和职业学校作为适应大工业生产需要的一个因素逐步发展起来.工厂法作为从资本家那里争取来的最初的微小的让步把初等教育与工厂劳动结合起来,如果不这样,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破坏了大工业机器生产本身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的基础.

大工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形成却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奠定了强大基础,开展了广阔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看作是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时代的重要措施之一,这就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方向.

2.2 教育规律要求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知识经济时代的飞跃发展不断向两种社会中的教育提出种种挑战,现代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以计算机信息网络、高温超导纳米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工程、遗传工程以及核工业、航天工业为标志的科学技术的伟大变革,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它不仅使所有传统的生产部门将普遍地得到技术改造,而且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过程的不断变革,引起经济结构和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全面发展.加强学校同生产部门的联系以便使整个教育事业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就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

近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尤其是在纳米技术、生物工程、微电子学和机器人等技术领域.企业主要以财力支持高校建立企业所需要的实验室,为企业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当今国土狭小矿藏贫乏的日本经济何以会在“二战”后较快腾飞?这当然首推教育的发达,但更得益于教育同生产部门的直接挂钩.日本企业界早就直接参与教育.1956年,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提出“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术意见”,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谋求理工科大学同产业的紧密结合.

国际教育组织近年曾通过一项决议,提出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生产劳动的内容以促进学生在体力、感情、智力和道德方面的平衡发展,可以使他们懂得不同种类工作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并教育他们在提高自己本领的同时尊重别人的贡献.与此同时,综合技术教育也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心课题,并在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由此可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仅局限于哪一种制度,哪一个国别,它已发展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世界性教育趋向,受到有关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普遍关注.

2.3 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教劳结合

人类社会自进入大机器工业时代以后,社会历史的车轮便以惊人的速度飞跃向前发展.为适应这种形势,两种社会的教育体制必须相应地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是现代社会的命脉,它的振兴与否直接影响着时代进步的速度与质量.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指的是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与知识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同劳动相结合会促进知识经济的飞跃前进,这一点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现代经济学研究认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决定教育的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专门人才强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发展教育事业要占有和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能够拿出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教育事业,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教育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和直接劳动者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和生产力的继承,使经济得以延续不断地进行;同时实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经济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经济的增长日益依靠科技.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60%-80%是靠采用新技术取得的.现在已经和将要有所突破的高科技应用于经济领域,将使经济的发展有新的飞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倡导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越来越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是新技术与生产领域的紧密结合,才使我国综合国力在短短十多年内大大加强,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小平同志当初发表的一系列有关科学技术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工作者们献身祖国高科技事业的信念.经济的增长,主要不是靠体力而是知识和智力.人的知识和智力已成为今后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共识也是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当代经济上的任何成功,最终都取决于培养和造就有知识、有应变能力和富于创造精神的一代新的专家和直接生产劳动者.而这种崭新的朝气蓬勃的劳动者的出现则要靠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造就出来.

2.4 教劳结合能为社会生产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生产劳动日益社会化,科学进步成为技术进步和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已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变成脱离直接经验的独立体系.科学是一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为使生产劳动达到现代科技水平所要求的高度,就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现代生产过程的科学基础知识和获得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工具的能力,这就离不开教育.现代社会,生产-科技-教育三者已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和技术劳动力的重要手段,它已成为联结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中间环节,离开教育,离开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离开了科学与工人的结合,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生产.

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这个纽带使科学技术同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相结合,使科学这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加速智力的物化,从而推动生产和社会的高度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大工业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2.5 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教劳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

当前,人类社会已迈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必然在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大力加强和充分实现.基于以上原因,在未来教育中许多国家将把加强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作为教育政策的一个侧重点.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未来的教育要起到一种青年人认识广阔世界的眼界作用,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所迸发的伟大力量.

3 存在教劳结合共同内在机制的根本原因

从现代教育经济学视角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何以会存在这种共同的内在机制呢?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在人类各个社会中总起伟大作用的“兄弟”相互运动的结果.从教育经济学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劳结合正是经过社会这种基本矛盾不断的相互作用,到了大工业的资本主义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它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共同作用产生了教劳结合的萌芽,而后不断发展壮大,并必将使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今后的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更加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1〕王承绪,朱勃,顾明远.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孟明义.教育经济学通俗读本.宇航出版社,1986.

〔3〕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G640

A

1673-260X(2010)09-0219-02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劳动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热爱劳动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