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的比较研究
2010-08-15郑良军
胡 松,郑良军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的比较研究
胡 松,郑良军
(南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1)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这三种革命根据地模式,在基本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在斗争策略和发展策略方面则有所区别。“朱德毛泽东式”和“方志敏式”,同属于固定区域公开割据形式。“朱德毛泽东式”是靠正规的人民军队做骨干创造的。“方志敏式”是依靠农民武装起义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创建正式红军来巩固革命根据地,它的发展主要是靠组织地方的武装起义。“李文林式”是采取游击秘密割据形式,它是小规模游击战争和小块游击根据地时期使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好形式。
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这三种革命根据地模式,是毛泽东在1930年1月给林彪的信中提出来的。至于这三种模式各自有什么特点,文中并没有论及。但是,将这三种模式加以比较,其基本内容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初期出现的,都是“工农武装割据”,都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方面的结合,但在斗争策略和发展策略方面则有所区别。考察它们之间的区别,总结它们的经验,对我们领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根据地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很大的帮助。
一、“朱德毛泽东式”和“方志敏式”同属固定区域公开割据形式
“朱德毛泽东式”和“方志敏式”,虽然同属于固定区域公开割据形式,但因根据地武装力量和群众基础的情况不同,在具体做法上又各不一样。
“朱德毛泽东式”是以井冈山为中心,靠正规的人民军队做骨干创造的,发展的速度较快,但必须及时进行巩固。早在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就萌生了“上山”思想。秋收暴动受挫后,毛泽东产生了做“革命的山大王”的思想,他思考和总结了历史上农民起义、绿林称王和军阀割据的经验教训,提出要到崇山峻岭中去当红色割据的“山大王”。1927年秋,毛泽东果断地把工农革命军带上井冈山。毛泽东在引兵井冈,安家毛坪后不久,就提出“以宁冈为中心”,建立军事大本营,在井冈山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游击斗争,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壮大武装力量,重建党的组织。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后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部队与湘南农军,由湘南转移到井冈山和毛泽东的队伍会合,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四军成立后,“确定了建立罗霄山脉中段的割据政权的决心。”[1]但是,井冈山根据地创立之时,正值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在党中央领导机关逐渐占统治地位,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者,认为当时的革命形势仍在继续高涨,因而要求全党继续进攻,反对退却,并让毛泽东率领的部队退却到农村,积聚力量,开展游击战争。他们把创建根据地的做法视为违背了中央制订的夺取城市的进攻路线,“在政治上确犯了极严重的错误”。[2]1928年3月上旬,湘南特委派代表到湘赣边界,大肆批评井冈山“行动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3]以毛泽东为首的前委反对在井冈山根据地大烧大杀,主张实行积极而又稳妥地发展边界斗争的政策,湘南特委对此多加指责,还不顾井冈山根据地的初建,而要求工农革命军离开湘赣边界,脱离根据地,前往湘南,这导致了三月和八月的两次失败。特别是“八月失败”之后,党内一部分同志被暂时的挫折迷惑,对前途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坚持农村根据地的斗争表示怀疑,再次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分析了国内的政治局势,阐述了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并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他指出:“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其意义决不限于边界数县,这种割据在湘鄂赣三省工农暴动夺取三省政权的过程是有很大的意义的”。[4](P83)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在反动阶级的统治还要维持相当长时间的情况下,根据地的斗争总是有反复的。为此,建设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显得十分必要和极其紧迫。可以说,它是巩固、发展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条件之一。1928年前后,全国各地许多小块红色区域的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客观上的条件不具备,就是主观上的策略有错误,“完全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的基础,不顾主观力量的可能,只图无限量的推广”。[3]根据边界斗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928年冬,毛泽东、朱德领导井冈山军民,建立了两块坚实的中心区域,即军事根据地,一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二是九龙山军事根据地,修筑了完备的工事,储备了足够的粮食,建设了较好的红军医院,使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有了坚强的支撑点。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平江起义的红五军一部,由湘鄂赣边辗转至湘赣边界,在井冈山和红四军会师,进一步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武装割据的力量。
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朱德毛泽东式”就是采用固定区域公开割据形式,这种割据形式的特点是:红军坚守割据区域,波浪式地向外推广;割据区党组织和政权机关以及群众革命组织和武装组织都是公开的;割据区与非割据区“红白”界线较分明。同时,它对主客观条件的要求也较高,它要求红军的力量相对强大;割据中心必须远离敌人的城市和交通要道;有山险依托,;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并且有生活必需品等经济来源。
“方志敏式”是以弋阳、横峰两县边界的磨盘山为中心,在没有正规军队帮助的情况下,先依靠农民革命团武装起义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创建正式红军来巩固根据地,其发展主要是靠组织地方的武装起义,采取武装斗争与白区工作相结合的方法,推动根据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发展的速度较慢,但比较巩固。
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的斗争策略和斗争形式来看,“方志敏式”同“朱德毛泽东式”是基本同属一个模式,即固定区域公开割据式。
方志敏是大革命时期江西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被迫离开南昌,转到吉安等地进行秘密活动。1927年8月中旬,方志敏从吉安回到弋阳,会同邵式平、黄道同志一起,在弋阳、横峰一带发动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在准备武装暴动过程中,虽然方志敏曾亲赴波阳,力争把拥有枪100支、由共产党员胡烈(即李新汉)任团长的波阳警卫团带到弋阳,作为暴动的骨干,但因为团内反动分子的破坏而未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只依靠当时仅有二三十支枪的弋横农民自卫军组织暴动是很困难的。
1927年11月25日,方志敏在弋阳九区的窖头村,主持召开了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五县党员会议,即著名的“窖头会议”,成立了暴动领导机关——五县党委会,选举方志敏为书记,决定了武装起义的组织形式——农民革命团。会后,方志敏同志化名汪祖海,潜赴横峰楼底兰家、姚家垄一带活动;黄道同志化名陈松寿,潜赴弋阳漆工镇一带活动;邵式平同志化名余艳王,潜赴弋阳邵家坂一带活动;吴先民同志化名薛子廷,潜赴横峰青坂桥一带活动……他们联络原来农民协会的积极分子,以村为单位,串联“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农民,组织“农民革命团”,开展“上名字”运动。赞成暴动的同志在红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满30人以上,即可以成立一个团。农民革命团以自然村为单位,团下设排,排下设班。这样,就把广大农民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了。月余之间,弋横两县革命团发展到一千个以上。“弋阳北乡地区和横峰的大部分地区,除少数较大的自然村外,大多数的村子都有革命团的组织。”①弋横暴动就是建立在上千个农民革命团的基础上的。轰轰烈烈的弋横暴动坚持了两个多月,后因在敌正规军大规模的反扑下遭到失败。暴动失败后,党的中心县委在方志敏等同志的领导下,没有流动逃跑,也没有继续硬打硬拼,而是总结失败教训,正视形势的转变,决定停止进攻,转入游击战争。他们采取以弋阳、横峰两县边界的磨盘山苏区为中心,发动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1928年5月,反动派组织了广信七县的反动武装,以数十倍于我的兵力,对磨盘山进行疯狂的局部“围剿”。在根据地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当时党内思想也比较混乱,有的同志主张埋枪逃跑,有的主张到白区去打游击。方志敏同志于6月25日,在方胜峰及时召开了弋横两县党、团干部会议,明确提出了“坚持在根据地打游击,与群众共存亡”的方针。[5](P17)
事实说明:“没有红军,是可以组织和爆发一个群众的暴动,但是在暴动之后,不积极去建立坚强能战的红军,无论如何,暴动是不能长久支持下去的。”[6](P45)为此,方志敏等同志在暴动失败后,从各农民团中集中步枪20余支,挑选了暴动中的积极分子20余人,成立了“土地革命军”,这就是赣东北红军的前身。半年后,金鸡山大捷队伍扩大,正式改称红军,番号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五团”。
在根据地发展过程中,方志敏提出了用发展、扩大革命根据地的办法来巩固原来革命根据地的思想。方志敏把游击斗争与白区工作结合起来,先派得力干部到选定的白区去秘密建立党的组织、群众组织,领导群众进行抗租抗债等日常斗争,积极创造武装起义的条件,待起义条件成熟后,再派红军去帮助,里应外合,建立苏维埃政权,这种斗争策略很有特色。“当时党把发展秘密工作看成是发展苏区、巩固苏区的一个主要任务。”[5](P17)后来在执行中收获很大。1929年1月,爆发了以贵溪周坊为中心的贵、余、万起义,7月建立了贵溪县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上饶的茗洋关、石城、高山,德兴的大田、苏家,铅山的东坑、石垅等地也按大体相同的方法组织了起义,并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使苏维埃区域发展到德兴、上饶、铅山、贵溪、万年、乐平之间,逐步地将革命根据地扩大到江西东北部和福建北部、浙江西部。2月底,正式成立了信江特委,方志敏任代理书记。6月,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为了统一指挥,10月1日,成立了信江苏维埃政府,选举方志敏为主席。“在信江特委领导下的党组织,便发展到赣东北各地”,“实际上形成闽浙皖赣地区的革命中心”。[5](P19)
由此可见,“方志敏式”根据地最初发源于弋横根据地,并以它为中心,从小到大,经历了“由弋横而信江,由信江而赣东北,由赣东北而闽浙赣”的历史发展过程。[7]从当时全国的情况来看,“湖北黄麻、江西、湘鄂西以及其他很多地方都有暴动,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多数被敌人镇压下去了。有些地方把武器埋了,公开打着红旗坚持下来没有打垮的,主要的是毛主席领导的这一部分和方志敏在赣东北领导的一小部分武装力量。”[8]
二、“李文林式”采取游击秘密割据形式,是小规模游击战争和小块游击根据地时期,使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好形式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途中因国民党军李文彬部跟踪追击,沿途又遇反动民团威胁,因此,“到罗福嶂后为安置伤兵计,为我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决定往东固”。[9]
东固位于吉安的东南部,在吉安、永丰、兴国三县之交,周围环绕着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山脉绵延。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在武装暴动胜利的基础上,适时地转入坚持游击战争以后建立起来的。早在大革命时期,东固就建立了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减租减息,禁止吸鸦片、禁止赌博、禁止妇女缠足等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共产党员赖经邦、曾炳春、高克念等人领导下,决心用武装斗争来反击反动派的血腥屠杀。1927年10月上旬,根据上级党传达的“八七”会议精神和秋收暴动计划,重建了中共东龙党支部和农民协会,发展了革命武装——东龙游击队。东龙党支部领导东龙游击队及农民协会会员,高举武装暴动的旗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在东固暴动业已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党组织适时地领导东龙游击队转入游击斗争。他们以东固为依托,不断游击于兴国、永丰、吉安、吉水、泰和、宁都等地,打击土豪劣绅和发动靖卫团,消灭外围反动据点。到1928年春,以东固圩为中心在“永丰、兴国、于都三县交界处已形成割据”。[10]随着战斗力的增强,他们又西渡赣江,游击于分宜、安福、新余、峡江等地,扩大游击范围,开辟新的割据区域。
1928年9月下旬,红二团成立时,当时陕西特委秘书长李文林任红二团政治委员兼团长,进一步加强了党对这支队伍的领导。红二团成立后,又经吉水过赣江,转战数百里,游击区域遍及赣西,赣南的吉安、吉水、泰和、永丰、宁都、于都、兴国、乐安、分宜、安福、新余、峡江等地,纵横数百里,在这广大区域采取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伺机消灭敌人。1928年10月,在东固宗义祠成立了东固区委会。此时,虽然党组织在农村中星罗棋布,但仍处于秘密状态,对外以“红色曙光社”名义,领导全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直到1929年7月,才公开成立东固区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成立东固区苏维埃政府。
从东固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的斗争策略和斗争形式来看,“李文林式”与“朱德毛泽东式”确有所不同,是有其特点和优点的。首先,他们在暴动取得胜利后,发展革命武装,坚持游击斗争,保卫暴动的胜利成果。他们吸收了各地暴动失败的教训,把党的活动转入隐蔽秘密状态,暂不建立公开的政权机关,在根据地除武装力量是公开的以外,党、群组织都是秘密的。党组织通过农民协会,把广大农民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农协即是革命群众组织,又是权力机构。“赤色区域之政权,全由农民协会主持。”党通过农民协会管理农村一切行政事物,其秘密割据区与非割据区没有明显的“红白”界限。这样既有利于保护革命的骨干力量,同时也使敌人找不到目标。其次,他们的武装力量“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11]在战术上,他们采取“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神出鬼没,忽隐忽现。这样,可以做到明了敌情,行动自如,给养充足,不受敌人的经济封锁,没有经济生活严重困难的问题。
由此看见,所谓“李文林式”,也就是游击秘密割据形式,东固根据地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敌正规军少,各县地方反动武装力量不强,群众革命基础较好,没有大的山险,而武装力量又没有能力固守一地公开割据,因此采取了游击秘密的形式。它是小规模游击战争和根据地还是小块的游击根据地时期,使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好形式。
[1]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A].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
[2]中央给湖南省委的指示信[J].中央通讯,1927,(3).
[3]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A].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五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邵式平,汪金祥,胡德兰等.闽浙皖赣(赣东北)党史——忆闽浙皖赣苏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6]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方志纯.方志敏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J].人民日报, 1989-08-31,(6).
[8]黄克诚.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N].解放军报,1981-04-10.
[9]红四军前委关于攻克汀州及四、五军江西红二四团行动方针等问题向福建省委和中央的报告(1929年3月20日)[A].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二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0]江西省委给中央的报告(1928年4月25日)[A].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二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1]陈毅.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1929年2月)[A].陈毅诗词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注 释]
①参见邵式平《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的诞生》一文。
[责任编辑:张忠义]
D231;K263
A
1008-8466(2010)03-0058-04
2010-02-03
胡松(1946—),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郑良军(1986—),男,四川广安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红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