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席慕容诗歌浅论

2010-08-15刘娜

关键词:席慕容乡愁意象

刘娜

席慕容诗歌浅论

刘娜

席慕容是我国台湾的著名诗人,她的诗歌在主题意蕴、语言结构等方面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并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席慕容;诗歌;主题意蕴;语言结构;古典情怀

台湾诗人席慕容以其诗中所流露出的少女的情怀、中年的怅惘、浓烈的感慨和淡泊的意趣,以其诗清莹流畅、纯净脱俗,氤氲如中国画般美得令人心醉的风格,在海峡两岸当代诗坛刮起了旋风,博得了阵阵喝彩。这位有着蒙古族血统的台湾女子,凭着东方人的延展和直觉,在其诗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风姿绰约、清逸飘香、柔美愁怨的意境,以其古典的情怀、温柔的阐释和静默的感悟,触摸着诗的灵魂,丰富和继承了诗的审美价值。笔者拟从主题意蕴、语言结构特点和古典情怀三方面来探究席慕容的诗歌,以发掘其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

纵观席慕容的诗,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刀光剑影的斗争,她向人们展示一幅幅色调和谐的图画,象一条河,带着爱情的追求、年华的惆怅和沉重的乡愁等人生意趣图自在地流淌。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自古以来,民风即非不得已,绝不轻言离乡。而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政治文化现状,祖籍内蒙的席慕容长久被阻于海峡彼岸。像其他许多台湾诗人一样,席慕容有着浓浓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席慕容的乡愁不仅针对内蒙,而且延及以长城和黄河为象征的整个中华,从而使她的乡愁具有了更阔大更丰富的时空容量。并且,席慕容没有止于具体地理政治文化现状引起的乡愁,而把乡愁和自我意识结合起来,表现了现代生活中个人深刻体验到的孤独感、悲怆感。在《双城记》一诗中她写道自己是北京城的“外人”,感到“无论哪一条街巷我都无法通行”,这当是许多台湾人的自然感受。那么她所生活的台湾堪作“心灵的故乡”吗?席慕容在《独幕剧》一诗最后感到“在自己的家园里扮演着永远的异乡人”,没有一块土地可以“当作是心灵的故乡”,这是人生普遍困境和台湾具体困境在席慕容心灵底片上的真实投影,是普遍人生孤独感悲怆感和具体性乡愁的凝聚。显然,席慕容的伤感情绪并不全然由于乡愁;退一步说,就算乡愁,也不限于具体原因引起的乡愁,而与种种具体以及抽象原因引发的大乡愁有关,与个人在现代社会所感到的孤独无依和心灵缺失有关。

古往今来,诗歌中写爱情者多矣。席慕容在抒发对纯真爱情的渴望、追求方面的篇章亦很多。《一棵开花的树》被认为是席慕容爱情诗的经典之作,该诗运用奇特的景象、简练的文字描绘求佛结缘、化树开花、失意凋零的悲伤故事的全过程,写尽了爱的失落导致的无尽惆怅与悔恨。诗人借开花的树喻美丽年华,喻情窦初开、情真意切的美妙时光,将主人公那种持久、骚动、激昂、盼望的情绪意念表现得含蓄而又热烈,并把这种时时处处都在涌动着的炽热的情感与冰冷的无视相对应,更加重了失落的铭心刻骨。热情遭遇淡漠,等待终于错过,这种种对立的形态更映衬出了抒情主人公那种追求无着的落寞与凄凉。再如《盼望》:“其实/我盼望的/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你的一生/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再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就只是/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我们不得不惊奇并感动于诗人能把爱情和别离写得如许美好,让人迷醉于少女动情的演绎。台湾著名诗人痖弦评价说:“现代人对爱情开始怀疑了,席慕容的爱情观,似乎在给现代人重新建立起信仰。”

席慕容诗作中还有一部分是抒发对人生的热爱和感悟的,《青春》之一:“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在这首诗中,席慕容抒发了对青春岁月无情流逝的深沉叹息,具有一种悲凉的美感。但我们应该看到诗人不是悲观主义者,她总是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看待生活,在《美丽的心情》中她写道:“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快乐和伤悲/就是那两条铁轨/在我身后/紧紧追随。”在《悬崖菊》这一诗中,她讴歌“如雪般白/似水热烈”的“秋日里最后一丛盛开的/悬崖菊”,赞美它不顾冬之将至而“蜿蜒伸展”的努力,赞美了雏菊积极向上的顽强生命力。

一切文学都是语言的艺术。不少人特别注意到了诗歌的美学特质,不仅在于其思想的新颖精辟,意境的深邃感人,结构的巧妙多样,而且重点在于它语言的魅力。观乎席慕容,亦在语言的运用上痛下一番功夫。

席慕容诗歌充满节奏的灵动美,大部分诗歌在整首诗上保持着相同的节奏,即保持顿式的一致性。如《一棵开花的树》由三个诗节构成,其中每个诗节的每行都是四顿。每行顿数的相同,构成了整首诗节奏上的和谐。但由于有些词组无法分开,使每一顿的字数并不相同,这又形成了和谐中的变化有致,富有灵动。还有一部分诗歌每小节的节奏各不相同,这更增加了节奏跳跃的灵动美。

席慕容诗歌还多用复沓形式,以增强诗的节奏感。席慕容喜欢用相同或相似句子的重叠与复沓,反复吟唱以渲染诗情。有的是整节内容的复沓,如《十字路口》,全诗共四节,第一节与第三节都是“如果我真的爱过你/我就不会忘记”,不断回旋地传达出深切情意。也有句子的复沓,如《我的信仰》共三小节,每小节都出现“我相信”,通过复沓反复,把感情强化到极致的境界。

席慕容诗歌在用韵上很少是一韵到底的通韵,而是不断交错相协的换韵,这种韵律的流动给人一种诗意盎然的感觉。一般说来,诗歌每换一韵,在诗意上都有一个变化、一种转折、一种升华。此外,席慕容的很多诗如《七里香》《山百合》《爱的筵席》等都没有明显的押韵,但读来依然朗朗上口。这种诗意美感来源于潜隐于文字深处的内在韵律。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张晓风曾评价席慕容的诗是“流利的、声韵天成的”。的确,她的诗是心里缓缓淌出来的,抒发了纯真的人情、爱情、乡情,记录了她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情绪的自然流动本身就形成了内在的音乐美。

席慕容诗歌还善于妙用虚词。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以实词为主,意象构成与意境的表达,主要靠实词来完成。但语言在描述现象世界时,有时还须说明事物的时间、状态、方位,揭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需要虚词的连接、照应。席慕容很多诗句末尾都出现虚词“的”,其他如“着”、“上”、“了”也频繁出现。虚词的巧妙运用,使诗中充满了回旋荡漾的情感之流。

席慕容工于绘画,她以敏感细腻的诗画之笔,运用感性的色调、色彩的对比、明暗的处理、光线的捕捉,并融合中西绘画的技巧,将情感图景化。譬如她在《命运》一诗中描绘出:深蓝的海与葱绿的草原,飘飘的红裙和蒙蒙的迷雾,灰暗的巷弄与明媚的塞外等色彩对比极其鲜明的图景。诗人以流动的似诗似画之笔告诉我们,命运就是一组组对立鲜明的悖论,是杂乱而又有因的路途。错杂的线条、色彩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捉弄的反逆情绪和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席慕容诗歌虽没有完全做到节与节匀称、行与行均齐,但总体相差不大。如《如果》一诗每小节相对整齐,而且四小节中有两节采用了排比句式,更增加了格式化的感觉,整体外形上显得和谐流畅。席慕容诗歌中也有个别作品外形上略显另类。如 《美丽的时刻》,最后一行“渴望你能拥我入怀”八个字竖向抒写,每两个字各占一行。这种造型与她的诗情相契相合,传递出她内心的绵绵之情及对美好平静生活的向往。

席慕容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一种传统的深厚感情。古典文学对她的影响很大,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表现手法都保持了传统的女性文学特征。不论是缱绻恋情、闺阁愁绪,还是对女性特有气质、内心感受的揭示,都写得悱恻缠绵、清丽柔美,富有浪漫情调。即使是那些表现血泪交织的故事,也大多写得细腻真切,牵人心弦,充满着闺秀式的氤氲之美和她有意识的对柔婉娟秀的美学追求。

在意象的营造上,席慕容对富有传统意蕴的意象情有独钟。她常借助于那些“灵动着民族文化情韵的象征意象”抒发自己对青春、爱情、理想、生命的向往与追求。“花”这个意象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作为诗人、画家的席慕容对荷花特别喜爱,既写荷花又画荷花。荷花是席慕容诗歌中出现最多的花,它是一个深具古典情韵的意象,出淤泥而不染,集真善美于一身。荷花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被看作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在佛教传统中又表示着一种神秘而永恒的美。席慕容膜拜于莲,莲的境界、如莲的人生,是她追求的最高的美学理想。在诗中她常借助于莲的意象来讴歌青春和生命。在《莲的心事》中,诗人以荷比拟如花的少女,以荷的出淤泥而不染比喻少女的纯洁纯真。少女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希望能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遭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可人生是这样无常,命运是这样难以捉摸,“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最后写莲花开不逢时,爱情无缘之苦。诗中构筑了一幅少女自哀婉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恬淡凄美的浪漫氛围。

席慕容善于在诗歌中化用古诗词,营造一种文白交融、温雅清丽的意境。在《悲喜剧》中,“当千帆过尽 你翩然来临/斜晖中你的笑容 那样真实/又那样地不可置信/白萍洲啊 白萍洲/我只剩下一颗悲喜不分的心”,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唐代词人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诗人感悟着又悲又喜的情意磨难,显示出苦苦等待的焦虑和不安的心情,将抒情主人公那坦诚、执着的心灵情感写得鲜明而动人。诗中写盼望不写怨恨,写悲哀的事情却用喜悦相逢映衬,写喜悦的幻想却不忘流露那一丝淡淡的哀伤。全诗既有悲伤、忧郁的一面,又有欢愉、喜悦的一面,从而构成了一出“悲喜剧”。在《出塞曲》中,她写道:“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歌的调子都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啊 骑马归故乡。”这一首诗将古典诗词之境拿来为我所用,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我们仿佛看到蒙古英雄骑着马儿奔跑在一望无垠的草原,耳边是风沙呼啸,头顶是天苍苍,脚下是野茫茫,骏马驰过阴山、黄河、塞外……这是怎样的一幅人生图画!又如《囚》:“多情应笑我 千年来/早生的岂止是华发”,诗人想起了苏东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既潇洒又无奈的慨叹,揽镜寻找初生的华发,品味自己的哀伤,流露出一种软弱无助的伤感和忧戚。席慕容的诗抒写的往往都是那种情感上的不如意、不圆满,具有一种残缺的美。这种忧伤、哀愁、抑郁的情调,让她的诗从整体上渗透出一种悲剧之美,符合中国古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悲剧的审美观念,在本质上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悲剧美相通并有所发展。

[1]夏祖丽.一条河流的梦[M]//席慕容.意象的暗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359-360.

[2]方忠.台湾通俗文学论稿[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3]朱双一.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4]徐桂梅.论席慕蓉诗歌的“三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2).

[5]卞明华.席慕蓉诗歌的现代意识和古典情怀[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5).

[6]陈丽.爱与美的世界:席慕蓉诗歌艺术风采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12).

[7]罗红玲.席慕容诗歌特色初探[J].大学时代,2006(9).

I207.25

A

1673-1999(2010)22-0110-03

刘娜(1979-),女,湖南岳阳人,硕士,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岳阳414000)办公室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0-08-30

猜你喜欢

席慕容乡愁意象
抚远意象等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意象、形神
美文润声
莲的心事
席慕容“没信心”
回头一望是乡愁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