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陕甘宁边区乡村第一次选举

2010-08-15杨梦丹

关键词:民主选举陕甘宁边区边区

杨梦丹

论陕甘宁边区乡村第一次选举

杨梦丹

分析陕甘宁边区乡村第一次民主选举的历史背景、过程、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认为陕甘宁边区实行的选举堪称民主政治的的典范。

陕甘宁边区;乡村选举;历史背景;历史意义

从1937年5月到1946年3月,陕甘宁边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选举运动,一次比一次进步,一次比一次成功,堪称中国历史上民主选举的典范。本文拟就陕甘宁边区乡村第一次民主选举的历史背景、过程、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作进一步探讨。

一、选举的历史背景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造成了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动,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携手抗日。新的政治形势给国共两党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如何解决进行抗战和争取抗战的胜利,其实质是民主问题。与国民党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片面的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要取得抗战建国的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唤起民众’”,“只有动员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才能战胜帝国主义,才能战胜封建主义。”[1]565以何种方式来动员民众,毛泽东鲜明指出:“对于抗日任务,民主也是新阶段中最本质的东西,为民主即是为抗日。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同抗日与和平、民主与和平互为条件一样。民主是抗日的保证。”[1]274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在全面阐述中共抗战主张的同时,强调指出:要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就必须在战争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政治经济改革,废止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自由。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的洛川会议制定了著名的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张“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人民宪法,决定抗日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等等,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理念上认定民主方式是动员全国民众参与抗战的唯一有效的途径,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中心一环”。[1]256除此之外,“不能有第二个能够集中最大力量的方法”[2]。而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实行普选的彻底的民主选举制度,建立新政权。

二、选举的历程

边区选举首先从1937年7月的乡级选举开始,为了不使选举流于形式,中共结合边区的实际,学习西方的民主理念,制定了一套科学细致的选举程序,以“普遍”、“直接”、“平等”的民主原则贯彻到每一个乡村的选举中。

一是成立选举委员会,举办选举训练班。选举委员会成立后,选举准备工作随即开始。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训练干部。选举委员会决定在西北办事处及陕甘宁省各办一个班,训练100名能够组织、领导选举工作的干部。6月12日,西北办事处指定内务部举办的边区选举工作人员训练班开学。干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 《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陕甘宁边区的选举条例》和《选举委员会工作细则》。此外,还进行了为期3至7天专门的选举技术培训。

二是宣传动员。边区人民世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深山大沟里,长期与外界缺乏沟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人民的“顺民”、“草民”意识等传统落后文化思想根深蒂固。人民群众对选举感到陌生,不知为何物,有的把当选看成是政府“支差”。为此,一方面,毛泽东、林伯渠、谢觉哉等人纷纷通过讲话、写文章等形式围绕选举宣传党的主张,阐明选举的重要性以及与苏维埃选举的不同点。这些谈话、文章对解决陕甘宁边区广大民众的思想困惑,激发民众参与选举有很大的启发引导作用。

三是进行选民登记,并张榜公布。在实际操作中,选举委员会的委员分工到各村偕同村代表登记,选民登记中有争议的是地主、豪绅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问题,“豪绅地主有选举权参加议会的问题,开始少数人带着怀疑态度,有的选民大会上个别同志死也不赞同地主有选举权,经过解释后就没有意见。”[3]乡级选举委员会严格按照选举条例的规定,在登记居民人口的基础上,计算出代表和候补代表的名额。如:延安西区第四乡“选委会成立后积极进行工作,在几天内将全乡人口登记完毕。计有652名,有选举权的有300多名,照人口计应选举正式代表33人,候补代表11人。”[4]“延安在此次选举运动中对于选民登记工作,首先感觉很大的困难,因为文化落后,乡村中识字的人太少,但是他们终于设法来克服了。在选委会中吸收大批小学校教员来帮助推动他们,来进行这一工作,所以迅速地完成了选民的登记。”[5]这次选举继续使用了苏维埃选举中红白榜的做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用红榜公布,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用白榜公布,所不同的是,在苏维埃的民主制下,地主、富农可以列入红榜。

四是由政府工作人员向选民作工作报告。政府向选民的报告的目的是增加透明度,选民对政府工作进行评审、评议以利于改进政府工作。例如,安定在选举过程中发动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结果收到了较多的批评意见,如:“救济工作不好,经常到政府请求救济者即救济得多,路远者则救济的少”,[6]还有对教育、春耕工作的批评。

五是提出候选人名单。乡级的候选人名单,分别由共产党支部、贫农团、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提出。地主、富农及其他民主分子的候选人名单,一般由共产党支部提出,但群众大多不认可,所以能成为候选人的是少数。候选人名单提出后,不只是在各级议会里宣传,还要在群众中作广大宣传后,张榜公布,由村民讨论无疑义则确定下来。在边区,选民对于选举什么人,是非常关心和慎重的。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曾说:“当着候选名单公布后,每个乡村都热烈地参加讨论,有的评批某人对革命不积极,某人曾经反对过革命,某人曾经贪污过,某人曾经是流氓,某人曾吸食鸦片等等。有的选民则公开涂掉其名字,有的则到处宣传某人的坏处等等。又如,安塞四区一个乡长因工作消极,蟠龙区一、三、五乡乡长不能代表群众利益等,均遭到反对为候选人。至于那些平日对抗战的工作努力的分子,在选举中都当选了。”[7]

六是正式投票选举。由于边区地广人稀,文化落后,群众识字不多,最基本的方法是按自然村召开选民大会进行集中投票。此外,还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创造了许多新颖的选举方法:(1)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选民采用“票选法”。(2)识字不多的选民采用“画圈法”、“画杆法”、“画点法”。(3)对不识字的选民采用“投豆法”、“烧香点洞法”。(4)对因病有事不能到会的选民采用“背箱法”。选举前,由选举委员会讲解投票方法,注意事项,确定唱票人和监票人,然后投票,投票完毕,当场唱票,当选代表宣誓。形式多样的投票方式极大地激发了边区群众参选的热情,为选举成功奠定了基础。

七是召开乡代表会,选举产生政府机关。乡政府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组织,是联系群众和上级民主政权的枢纽机关,所以乡政府由何人当权,是关系到乡选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由群众严格把关。例如:“延安县中四乡在进行普选运动时,在两个村里,有个别群众提出一个地主当乡长,因他识字,当时该乡的群众都知道了因为他表现不好,大家都不愿选举他。大家主张要选能代表群众利益的人当乡长,不要以识字多少为原则,结果地主落了选。”[8]这个事例说明,经过乡选的群众已经在思想上有了民主的意识,他们知道要把乡长的职责托付给他们所依赖的人去履行。

最后是选举总结。由选举委员会和乡政府就整个选举工作做出总结,将选举经过、选举结果以及经验教训,上报上级选举委员会和政府,以便于督察指导。

边区各乡级政府选举,从7月初陆续开始,到8月先后胜利结束,在中共的权力实际控制区建立了乡级抗日民主的政权,完成了苏维埃民主制到议会民主制的转变。

三、选举的历史意义

1938年7月2日,毛泽东告诉到延安访问的世界学联代表团,边区是一个民主的抗日根据地[9]。他指出,在抗日民主制度下,“无论是哪一个职业的人,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能发挥他们的天才,有什么才干都可以表现出来。”[10]可见边区的政权民主之广,民主之真,收获颇丰。

其一,促进了抗战动员,巩固了抗战后方。1937年的选举促使民众对选举与抗战间的互动关系有了更深、更明确的了解,这对抗战动员有深刻的影响。在抗战紧迫的形势下,民主选举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抗战动员工作,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决不能分开的,因此可以把这次选举 “看成是一个极大抗战动员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特区成为全国抗战与民主的模范区域。”[11]1941年,林伯渠在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抗战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战,抗战不胜利,大家当亡国奴,什么都没有,这个真理,边区人民是早懂得了的。”[12]经过这次选举运动,建立了地方民意机关,人民获得了民主自由的权利,他们不再固守“明哲保身”的传统信念,认识到抗战不仅是保卫国家的主权与独立,也是保卫他们的新生活,他们将抗日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二,改造了乡村政权,重建了新的政治秩序。通过民主选举,乡村政权的性质得到根本上的改变。那种“新民主主义的头,封建势力的脚”的状况不再存在。一方面,由于边区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政府的认真实施,通过了一系列措施,如要求党员候选人在选举中开展一些改善人民生活的活动以保证自己在选举中获胜,对选举中可能出现的压迫民主等现象制定选举法规,提前作出预防,加强民主教育,这样就保证了选举的正确方向,确保了中共领导下工农群众在基层政权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恢复了地主、士绅的公民权,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就在最大范围内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持了基层政权的稳定,拓展了共产党在乡村社会的社会基础,实现了政治秩序的更新。

其三,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党培养新干部提供了条件。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举起抗日与民主的大旗,特别是民主选举堪称边区民主政治的突出表征,使边区成为当时向往民主的人们心中的圣地。一大批渴望民主,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从万里海外,不顾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和空袭,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和阻挠,潮水般地奔赴陕甘宁边区,形成了“天下人心归延安”的壮观景象。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58.

[3]新中华报[N].1937-07-26(3).

[4]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Z].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6:134,133.

[5]新中华报[N].1937-07-13(A2).

[6]新中华报[N].1937-07-23(A3).

[7]新中华报[N].1937-07-29(A4).

[8]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9-130.

[9]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下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7.

[10]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Z].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7:185.

[11]新中华报[N].1938-10-10(A1).

[12]汪俊玲,王立梅.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民主选举及启示[J].宁夏党校学报,2006(6).

D929

A

1673-1999(2010)22-0030-02

杨梦丹(1978-),女,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65)助理研究员。

2010-09-06

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陕甘宁边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8CDJ001)。

猜你喜欢

民主选举陕甘宁边区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兰州市绣河沿回汉聚居区民主选举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地位、政治关注、政府信任与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投票参与——一项来自CGSS2010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