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十年《战国策》研究述论

2010-08-15柯镇昌

关键词:战国策学报研究

柯镇昌

近三十年《战国策》研究述论

柯镇昌

近30年中,《战国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相关论文著作大量涌现和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研究视角也日趋多元化。如由单书研究趋向与他书的比较研究;题目由大趋小,由粗变细,由泛评转向深挖;从传统的文本研究转向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

《战国策》;研究;回顾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行的代表性著作,因与儒家崇“仁”思想有悖,被称为“六经之弃”,相关研究远不若《左传》、《史记》热烈。然自“五四”以来,人们对该书的价值进行了重新评估,对它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相关的论文达200多篇,专著也有20余部。可以说,《战国策》研究在最近30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本文试对这期间的相关成果作一简要综述。

一、历代《战国策》研究的回顾

班固《汉书·司马迁列传》:“司马迁据《左传》、《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1]2737可知太史公著《史记》时,曾参引过《战国策》。然《战国策》的真正成书在西汉末年,刘向见其错乱相糅,“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重复,得33篇。”[2]11《战国策》从此得以定篇。此后,相关研究虽非兴旺,却也不绝如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该书的校勘整理

因时代更替,岁月久远,《战国策》不可避免地出现散佚错讹现象。至北宋时,曾巩“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33篇复完。”[3]1800稍后,孙朴踵事增华,遂为定本。南宋初,姚宏在曾、孙等基础上进行续校,又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代的鲍彪对全书编次作了较大的调整,鲍书盛行当时。元代吴师道又对鲍书进行改进,增益甚多,风靡于元明。明清之际,钱谦益求得梁溪安氏和高氏两个宋刊姚本,经钱曾、毛晋、黄丕烈、张金吾、顾广圻、陆贻典、卢见存、孔昭焕等众多名家校勘、藏存,今人得以窥其旧貌。历代典藏刊校之功,实不可没。

(二)对该书的注释训诂

东汉时,延笃、高诱先后为之作注,但延注早亡佚,高注更为知名,也已散佚过半,曾为宋人所辑录。至南宋时,鲍彪和姚宏、姚宽兄弟分别为之作注,在名物、训诂及历史考证方面都取得较大成就。吴师道因鲍注,正以姚本,参之诸书,在注释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清时,黄丕烈《战国策札记》、王念孙《读书杂志》、顾观光《国策编年》、张琦《国策释地》、程恩泽《国策地名考》等书,或立案发明,或释地编年,无不有助于后人阅读之便。但清人对《战国策》系统作注者甚少,直至光绪末,南汇于鬯作《战国策注》33卷,附《姚氏序录》一卷,《年表》一卷。此前日本也有数注家,如关修龄《战国策高注补正》、横田维孝《战国策正解》、平井鲁堂《战国策讲义》等。民国时,金正炜撰《战国策补释》,“为晚起学者辟此榛途”[4]420。

(三)对该书的评骘

刘向在《书录》中一方面以为《战国策》与“崇道德,隆礼义”的孔孟儒家思想相悖,另一方面又认为其作者都是“高才秀士”,文章“亦可喜,皆可观”。曾巩则以之为害书邪说,认为保存此书的目的是“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重校战国策序》)此后论者大多沿袭二人说法,只是在褒贬程度上有所高低而已。五四后,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和批判,《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得到新的审视,尤其是其文学价值,深得学者们肯定。

在对《战国策》相关研究的漫长过程中,逐渐产生两大争议:

第一,《战国策》的作者问题。主要有二说:一是战国游士说。刘向《书录》:“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隋书·经籍志二》亦称“盖战国游士记其策谋”。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一以之“盖出于学纵横者所著”。二是西汉蒯通说。清牟庭《战国策考》主之。

第二,《战国策》在四部中的归属问题。主要有二说:班固《汉书·艺文志》将《战国策》归入《六艺略》之“春秋”类下,是肯定其具有正史地位。《隋书·经籍志》将其纳入“史部”之“杂史”类,后世史书多从之。然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将其放入“子部”,认为其属纵横家言,亦得后世不少学者之赞同。此后,主张置之于“史部”,或更宜在“子部”的问题实质,亦即《战国策》的性质和史学价值的问题。

二、近30年来《战国策》研究的内容

近30年以来,随着思想的开放,人们对于《战国策》的视角又有了新的变化,对其相关的研究可谓成果空前。就其所涉及的范围而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从作者、成书、目录、版本、校勘、注释等传统视角着眼,对《战国策》进行新的整理与定位,依然是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著作不少,如:缪文远《战国策考辨》(中华书局,1984),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郭人民《战国策校注系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王守谦 《战国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张清常 《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王延栋 《战国策全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等。各位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踵事增华,都有相当的创获。其中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意义尤为重大,范祥雍《战国策笺证》更集先哲之大成,补前人之遗失,考证辨析,袭古弥新,无论在版本、校勘还是注释训诂方面都体现出其数十年的积薪之功。相关论文也有50来篇,其中有的注重版本流传的,如郑杰文《秦至汉初时战国策文的流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01),王慧《馆藏高注 〈战国策〉版本源流考》(《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01);有的侧重对前人注释之研究,如高明《〈战国策注释〉训诂失误举例》(《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01),曹洁、程水龙《〈战国策〉高诱注的价值》(《中文自学指导》2008.03);有的是对其作者、书名的继续梳理,如孙家洲《〈战国策〉记事年限与作者考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05),徐波、姚佳荣《〈战国策〉之名及其成书辨》(《北华大学学报》1996.04);有的阐明个别篇章字句的讹误,如缪文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章〉小笺》(《四川大学学报》1985.03),黄南津《〈战国策〉校勘一则》(《学术论坛》1996.04);有的继续探讨该书的性质及其部类归属问题,如王洪波《谈谈〈战国策〉的部类归属问题和战国纵横家的人格精神》(《辽宁大学学报》2000.01),程小诗《〈战国策〉部类归属问题再探讨——拟托篇章之考辨》(《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03);有的则是对该书之研究的研究,如郑杰文《〈战国策〉在北宋时期的整理和流传》(《山东大学学报》2000.01),赵楠《〈战国策〉研究历史述评》(《衡水学院学报》2007.04)等。

其二,以新的文学观点和文艺思想对《战国策》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容进行新的探讨,也是研究的重要方面。田兆元、孟祥荣《〈战国策〉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熊宪光《战国策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在此方面都有较大收获。相关论文也有近90篇,其中对《战国策》之文学艺术性的探讨和赏析的文章最多,如常振国《妙语传神——谈〈战国策·唐雎为安陵王劫秦王〉的语言艺术》(《新闻战线》1986.01),潘北齐《评〈战国策〉的写人艺术及其影响》(《南京师大学报》1986.03),郑杰文《〈战国策〉的刚健文气》(《文史哲》1997.04),裴登峰《从夸饰与虚构的运用看〈战国策〉的文学价值》(《西北师大学报》2003.02),付强、王颖《〈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探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01)等,华中师范大学刘卫华《论〈战国策〉的文学成就》(2004),苏州大学刘超《〈战国策〉写人艺术研究》(2008)两篇硕士论文的撰写,对此项研究尤为系统;对《战国策》中的寓言进行研究,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如:蓝开祥《略论〈战国策〉寓言》(《西北师大学报》1985.03),谭家健《〈战国策〉的寓言故事》(《枣庄学院学报》1986.01),熊宪光《〈战国策〉寓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02)等;对《战国策》的思想内容进行重新审视的文章同样众多,如:贾传棠《〈战国策〉的思想与艺术》(《河南大学学报》1981.03),郭预衡《谈〈战国策〉的思想和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03),谢东贵《〈战国策〉思想新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1.01),苗润莲《〈战国策〉的人才选拔与任用思想》(《管子学刊》2008.01)等。

其三,从历史学、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战国策》中的有关记载,探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尤其是其与“士”阶层的关系问题,成为研究中的另一重要方面。此类研究以论文形式居多,有的探讨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如:韩先艳《〈战国策〉中的占卜》(《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2)、翟江月《从〈战国策〉看战国时期社会风气与思想倾向》(《管子学刊》2008.01);有的利用该书进行相关历史考辨,如:郭人民《〈战国策〉东西周考辨》(《河南大学学报》1985.04)、阎忠《〈战国策〉燕国疆域辨析》(《史学集刊》1995.03);更多的则是对先秦“士”阶层的生活、思想状况方面考求,如:谢东贵《〈战国策〉策士形象新论》(《中国文学研究》1994.01)、杨钊《〈战国策〉与纵横家》(《文史知识》1994.07)、赵楠《夹缝之水——战国策士流性思维管窥》(《海南大学学报》2005.02)等。

其四,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战国策》为标本,探寻先秦语言现象与规律,是新时期研究中出现的又一重要方面。王延栋《战国策词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是这方面的力作,其余的相关论文也有数十篇。其中有的是对某种语法现象的研究,如:李丹葵《〈战国策〉中联合式双音词探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0.01)、李仕春《〈战国策〉复音词的统计与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02)、吴小光《〈战国策〉言语表达的句内考察》(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宋晓岩《〈战国策〉中的委婉语研究》(延边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等;有的是对某一类词用法的探寻,如:赵娟《〈战国策〉副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5)、王丹《〈战国策〉介词研究》(浙江大学,2007)、徐坤《〈战国策〉介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等;有的只是对某个别词语用法的考察,如:张其昀 《〈战国策〉“下兵”正诂》(《古汉语研究》1997.01)、陈杨《〈战国策〉中“以”字结构用法初探》(《安徽文学》2007.05下)等。

其五,从借鉴与欣赏的角度入手,探讨《战国策》中的辩论技巧,也是新时期研究中出现的重要内容。如:水成冰 《战国策口才要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章廷泗《〈战国策〉的辨说艺术》(《南平师专学报》1982.01)、胡如虹《〈战国策〉论辩艺术初探》(《中国文学研究》1992.04)、党天正《浅谈〈战国策〉的论理技巧与语言艺术》(《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03)等。西北大学赵楠的硕士论文 《〈战国策〉的论辩艺术》(2003)愈显全面。

除上述内容外,《战国策》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论者们努力探寻的方向之一,如:黄祥兴《略论〈战国策〉对汉大赋的影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6.01)、郑杰文《〈战国策〉对后世小说的影响》(《东岳论丛》1997.03)、王振星、黄佳晨《论〈战国策〉对〈三国演义〉创作的影响》(《济宁师专学报》2002.01)等。至于其它方面,亦有研究涉及,但声势甚小,兹不详述。

三、近30年来《战国策》研究特点、缺失及方向

近30年来《战国策》研究硕果累累,细论之,有以下趋势和特点:

第一,由单书研究趋向与他书的比较研究,有的甚至将其放入到古代文学或文化史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探寻,是新时期《战国策》研究的趋势之一。《战国策》同《左传》、《史记》一样,既是史书,又都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无论在叙事、写人还是记言上都有一定的类似与传承关系,故将三者相互进行比较研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尤其是《战国策》与《史记》,不少内容相近同,更能引起论者们的兴趣。八十年代时,该类文章尚稀少,但至九十年代便日益增多,如:金文舒、金荣权《比较〈战国策〉与〈左传〉的外交辞令——兼谈春秋战国的社会心态》(《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02)、贺仁智《〈左传〉与〈战国策〉的粗略比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01)、胡如虹《纪传体的流变——从〈左传〉、〈战国策〉到〈史记〉》(《古典文学知识》1998.05)等;新世纪以来,相关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江文贵《〈史记〉〈战国策〉人物描写艺术比较》(《滁州师专学报》2000.01)、陈才训《〈左传〉行人辞令与 〈战国策〉策士辩辞比较》(《社科纵横》2001.04)、秦淑华《〈史记〉与〈战国策〉的异文研究》(《汉字文化》2002.04)、张凤秋《〈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塑造比较》(《绥化学院学报》2007.02)、刘春丽《试论从〈左传〉到〈战国策〉再到〈史记〉人物刻画艺术的历史演变》(《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4);相关硕士论文也比比皆是,如马洪良《〈史记〉采〈战国策〉考论》(西南师范大学2001.)、王广福《〈史记〉〈战国策〉对战国历史记载之比较》(郑州大学2004.)、高晓颖《〈史记〉与〈战国策〉的比较研究》(安徽大学2005.);甚至博士论文和专著也有出现,如:汤勤《〈史记〉与〈战国策〉语言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郭丹的 《左传国策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等。

第二,题目由大趋小,由粗变细,由泛评转向深挖,是《战国策》研究的又一趋势。比如在该书的思想内容方面,80、90年代多注重对总体概况的评述,近10年来论者们往往把研究的范围集中在某一点上,进行深入探究,如:徐少锦《〈战国策〉中的家训思想》(《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999.01)、杨富有《〈战国策〉的侠义精神探析及其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0.01)、郭晓云《论〈战国策〉的孝》(《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05)、赵楠《〈战国策〉的时利观》(《社会科学家》2004.04)等。题目的细化对研究深度的扩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从传统的文本研究转向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80年代的研究依然以传统的文学特色和思想内容及版本校勘注释的探究为主要方向,但90年代后,学者们或以语言学的角度入手,或从历史文化学的视角着眼,对《战国策》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更有不少文章借鉴西方的研究方法,对该书进行新的审视,如:李炳海《纵横捭阖,异彩纷呈——〈战国策〉文学价值的多维审视》(《古典文学知识》2001.01)、段幼平《张扬个性的真实演绎——〈战国策〉女性人物探析》(《湘南学院学报》2004.06)、赵楠《张扬·困境·语言的理性与美——〈战国策〉语言艺术风格别解》(《世纪桥》2008.02)等。

最近30年中,《战国策》研究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一方面是数量上的突飞猛进,新世纪尤为显著,如以《战国策研究》命名的专著即有数部,分别是:何晋《战国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胡如虹《战国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裴登峰《战国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熊宪光《战国策研究》等。另一方面,研究的深度也得到较大的增加。尤其是类似郑杰文 《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范祥雍《战国策笺证》等力作的出现,将《战国策》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任何事物皆非完美,此项研究也不例外。有些缺失不仅深需警醒,亦需克服:

首先,相关论文著作虽多,不少作品却是浮光掠影,不够深入,难以搔着痒处;掇拾前人颊馀、未出前人之窠臼者,不在少数。因此,如何将各项研究继续深入化,既是学者们深思的问题,也是众人需努力的重任。

其次,战国时期辩说体文章较多,学者们不可仅将比较的范围局限在其前后的《左传》、《史记》上,同时代的《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学说中,同样具有思辨性较强的论说性叙述,但至今相关研究只有侯爱平、吕玉玲《论〈战国策〉和〈孟子〉说辞的共同特征》(《天津师大学报》1999.04)、刘良俊《儒士之辩与策士之辩——试比较〈孟子〉与〈战国策〉的辩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赵楠《〈战国策〉〈韩非子〉的对向特征与趋同构建》(《船山学刊》2005.02)3篇文章。如何在此方面入手,也是学者们前进的方向之一。

再次,《战国策》虽非百科全书,但其中记载的内容并不仅仅是政治事件。先前的研究者多从历史或文学角度入手,现在虽于语言学等角度进行过成功的尝试,但在其他方面则显得过于薄弱。如以民俗学、军事学、逻辑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视角对该书作全方位的审视,必将更有利于时人对该书的整体把握。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7.

[3]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4]金正炜.战国策补释[M].续修四库全书(第0422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I109.2

A

1673-1999(2010)18-0095-04

2010-06-15

上海大学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HUCX101100)。

作者介绍:柯镇昌(1974-),江西瑞昌人,上海大学(上海200444)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

猜你喜欢

战国策学报研究
南辕北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高枕无忧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致敬学报40年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