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职业规划

2010-08-15舒莉

关键词:职业规划目标职业

舒莉

论大学生职业规划

舒莉

职业规划能为大学生就业及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阐述了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为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规划。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业规划

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颇为严峻。如何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安排,为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统合了个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与生活角色。职业成功与否由很多因素决定:喜欢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擅长的工作,也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大学生职业规划就是让大学生为自己设定毕业后的职业目标,对大学生活做出合理规划,为毕业时的就业及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经历过高考洗礼跨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很多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不甚了解,对专业的职业发展也很迷茫。有的虽然对职业目标有较明确的想法,但对如何实现已有目标相当茫然。临近毕业,很多学生在面对现实和理想的距时,对职业决策感到极度紧张和焦虑不安,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就应该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己应对竞争的能力,获得职业发展优势。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能使大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客观准确评估自己,从而不断促进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职业规划还能让大学生加强对工作世界、职业信息的了解,认清就业市场及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合理选择行业和职业,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科学合理的规划既能提高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学习有内容,生活有目标,又能获得职业发展优势,为就业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实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满意度。能为大学生在以后的职场发展打下基础,提高事业成功率。因此,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二、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要确认识并科学合理进行职业规划,单靠各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参与其中,协同做好职业规划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注重主体性教育

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理论研究。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强调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把职业规划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内在诉求。主体性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全方面的、主动的发展,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上始终掌握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的主动权。

(二)利用各种课内外形式进行职业指导教育

高校应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职业规划课程让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了解和学习,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职业规划含义,认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和必要性。职业规划课程也是让大学生进行系统职业规划的实践过程。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合理规划的各种方法,对大学生在规划中设计出来的步骤给予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除了开设职业规划课程,高校还可以开展各种主题讲座。主题讲座以就业形式和政策为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传授大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高校通过课堂、讲座、网络等各种课内外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深化职业规划意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围绕大学生职业规划,高校可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参与职业规划的浓厚氛围。如学生会可成立“职业规划协会”、“职业发展研究会”等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就业形势、职业规划等各种就业主题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获取新的信息,并对各自的规划取长补短。也可以开展“职业规划大赛”、“模拟面试”、“个人应聘简历大赛”、“职业技能素质培训”等各类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比赛和活动中积累应聘经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接受课堂内外系统的职业教育后,主动参与到职业规划中来。

三、大学生要主动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可以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优势,为轻松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提高工作满意度,使事业成功最大化。

(一)进行自我分析,准确定位

进行职业规划首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给自己做出准确定位。不同的性格特征在职场中有各自的优劣,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可以扬长而避短,综合分析和衡量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和能量,准确定位理想目标,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职业测评机构对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进行专业测评。可以通过和同学、朋友及家人的交谈、沟通,分析别人对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还可以通过校内外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专题讲座以及校内社团活动等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通过兼职、暑期工、志愿者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来权衡和增加、积累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但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估并不是简单、狭隘的给自己定位,也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既定的大框架中,局限自己的未来。自我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自身的深入认识和准确评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正确定位职业方向,确立奋斗目标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业形势、政策,行业发展情况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知识储备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必要前提。掌握更多的相关信息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社会需求,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准确地制定奋斗目标。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讲座、人才市场、校内活动、兼职等各种渠道了解更多的职业信息。通过职业分类帮助自己判断哪些工作是自己感兴趣的,哪些工作适合自己的性格特征,哪些工作是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范围内,哪些工作使自己的价值观最大化、能使自己获得最大成功感、满意感等。职业目标的确定不是盲目的,一时兴起的。大学生在广泛了解职业信息,综合衡量和权衡自身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特征,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人能力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目标。对目标的制定要力所能及,不能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三)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制定相应目标

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依据自身条件制定出长远、阶段目标,进行职业规划,形成职业规划书。职业规划书设立整体、近期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按照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要做好职业规划就必须按照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按照设计的阶段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首先,在课堂上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专业理论基础。其次,选修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最后,积极旁听专家讲座,吸收知识,开拓眼界。除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大学生还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挥特长,调动自己的创造力,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利用暑期参加与自己职业目标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实习等,加强自己的职业目标训练,获得相关职业技能、经验,提高职业素养,获得职业发展优势。

大学生职业规划绝不能纸上谈兵。在确定目标步骤后,实施成为关键环节。只有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努力,才能真正获得职业发展优势。但职业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实施步骤过程中,要不断审视规划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步骤方案,完善具体细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要在激烈的职场斗争中占领一席之地,更稳更好的发展,必须提前准备,认真做好职业规划,使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活中获得职业发展优势。

book=174,ebook=486

G645

A

1673-1999(2010)23-0174-02

舒莉(1978-),女,四川武胜人,重庆大学(重庆400030)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2010-09-03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目标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我们的目标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