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县大豆生产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0-08-15李秀民张召忠李祥王立辉
李秀民,张召忠,李祥,王立辉
(黑龙江省依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依安 161500)
依安县属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地处黑龙江省中北部,东经128°18″,北纬48°,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年有效积温2500℃,年降雨量46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是一个发展大豆生产的良好基地。
1 依安县大豆生产现状
1.1 种植面积大
大豆是依安县主栽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依安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左右,2009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了100多万亩,占总耕地面积(398.98万亩)的1/3。
1.2 单产水平低
虽然依安县大豆种植面积较大,但单产水平较低,1995年以前,大豆平均亩产60~70公斤;1996—2005年期间,平均亩产85公斤左右;2006—2009年期间,平均亩产100公斤左右,较全省大豆平均单产低30多公斤,较全国单产水平也低很多。
1.3 种植大豆经济效益低
依安县农民种植大豆的收入较低,亩收入约150元左右。比种植玉米、水稻、甜菜、马铃薯、葵花等作物效益低很多,影响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大豆种植面积下滑。预计2010年大豆种植面积将下滑到60万亩。
1.4 限制大豆生产的因素较多
1.4.1 管理粗放 主要表现在:(1)机械化水平低,大型农机具匮乏,整地不到位,对土壤耕翻程度差,致使土壤板结得不到彻底改善,土壤通透性差,限制了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2)保苗株数不够,播种质量差,出苗不好,中耕作业跑粗,伤苗率高,都导致大豆保苗率低,从而降低了大豆的单产;(3)对土地的管护保养能力差,多数农民不懂得护地、养地,只知道向土地索取,不予“回报”,致使土壤资源被严重破坏,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丰产丰收更无从谈起。
1.4.2 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1)施肥水平低。氮、磷、钾搭配不合理,有些农民亩施肥不足10公斤,忽视钾肥的施入,微肥施入更少得可怜,甚至不懂得种植大豆还需施入微量元素,致使大豆由于养分缺乏而减产;(2)选种投入少。多年不进行种子更换,造成品种退化,产量下降;(3)对病虫害的预防重视程度低。有些农民对于大豆生产中发生的病害、虫害,没有防范意识,导致了病虫、病菌等对大豆的危害程度加重,严重降低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1.4.3 重迎茬严重 近十年来,依安县大豆重迎茬种植比较普遍,致使病虫害危害加重,导致大豆的品质和产量均大幅度降低。
1.4.4 栽培技术水平低 主要表现在:一味延用原始种植方法,没有做到加大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新技术推广能力。思想守旧,墨守成规,没有充分认识到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增产机理,从而限制了大豆的产量。
2 应对策略
2.1 加强管理
第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机部门应加大对种植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大型农机具的使用数量,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做到土壤疏松、细碎、通透性好,播种一致,植株分布合理;第二,提高保苗率,科学播种,合理密植,中耕作业,尽量减少伤苗率;第三,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加大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做到用地和养地的有效结合,提高土地产出率。
2.2 在大豆生产中加大投入
第一,提高施肥水平。在增加农家肥和有机肥施用量的同时,增加化肥施用量,做到亩施肥15公斤以上。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同时应及时补充微量元素,提倡在大豆初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在大豆盛花期喷施叶面肥,以保证大豆中后期营养供应充足,防止后期脱肥而减产;第二,增加种子投入,建议农民选购优良品种,确保种子质量,做到两年(或一年)更换一次种子,使优良品种的增产性能真正发挥出来,以提高大豆的丰产性;第三,农技人员根据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等,及时向农民做好宣传,指导农民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3 优化种植结构,减少大豆重迎茬面积
做到三年合理轮作,与玉米、马铃薯、甜菜等作物合理换茬,减少重迎茬,杜绝因重迎茬而导致病虫害危害严重的现象发生,以确保大豆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2.4 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更新观念,提高接受新技术的生产能力。农技推广人员加强宣传,把大豆高产新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新技术的增产原理,真正体会到新技术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真正得到新技术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实效。
[1]魏冀西.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1-232.
[2]王立辉.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及其增产原因分析[J].大豆通报,2008,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