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0-08-15黄玉红
黄玉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黄玉红
介绍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实践的观点和对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实践的观点来确立教育目标、构建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评估教育效果。按照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认受教育者的差异性,重视环境的作用,注重创设教育情景,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环境
1845年4月,马克思在他的1844-1847年哲学笔记上写下了一个要点式的提纲,这就是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提纲》中,马克思围绕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重读《提纲》,发现其中蕴涵的丰富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实践观的构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在《提纲》这个简短的文本中,实践是一个中轴概念。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于我们正确领会他的新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提纲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哲学逻辑的根本转变。一个新的哲学逻辑起点被马克思所建立,这个新的逻辑起点就是作为人类主体通过客观物质创造表现出来的能动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马克思以前的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没有从现实出发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另外他们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实践自身所具有的双重矛盾的特征:一方面,实践是人的“现实人”的而不是费尔巴哈式的“大写的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到人的意识、意志、情感、理性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现实情况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也是实践所包含的“应该”与“是”的内在张力。另一方面,实践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过程。不能深刻而全面把握实践的这种内在矛盾,是造成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各执一端、争执不下的认识论根源。
《提纲》中的实践规定并不是仅从思辨的逻辑方面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简单回溯,而是马克思在现实研究中对社会物质活动的肯定,是在社会历史现实下形成的。以此为基点,马克思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实践的规定性:第一、实践是人对自然物改造的、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转换的过程,是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第二、实践是人以具体的“做”的方式把握客体,异于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第三、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异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表现在,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运动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提纲》以实践的观点为一条主线,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马克思的实践观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归宿,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各个环节,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法。
第一,用实践的观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从事社会实践的现实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应该具有现实意义。现阶段,应该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科学发展的教育主题;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形成和平教育、社会教育的主题;人与自己和谐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素质教育的主题。
第二,用实践的观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实践是沟通理论和实际、主体与客体、物质和精神、内容和形式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该避免仅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上,必须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有效地连接主客观,实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用实践的观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各种实践活动作为载体,而不是仅仅传播各种理论的过程。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渠道,应用多种方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四,用实践的观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是在精神领域里规范人们的思想活动,也不应只是在社会生活领域里的实用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不断提高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思想文化活动的整体素质和基本能力。因此,我们应当把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把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归宿,把指导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五,用实践的观点来决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社会的要求需要有一个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只能由实践来充当,在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
二、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论述
在马克思之前,关于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的观点也很多,最有代表的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等人就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但爱尔维修所指的环境不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主要是指政府和法律。他认为要消除社会上的罪恶就必修改造政府和法律,而要实现这种改变则在于通过教育改善人的理性。爱尔维修指出:“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在爱尔维修看来,教育是无所不能的,即使傻瓜也能受益,从而得出了教育万能的结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因为受这种“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就设想通过改造环境和教育,培养出新人,从而建立理想的社会。在欧文看来,人的不良性格是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良训练(教育)的产物,只要改变不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因而只有少数天才人物才能拯救人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才在《提纲》中及时地反对“环境决定论”。他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马克思在批判“环境决定论”的时候,并没有否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正确的结论。在马克思看来,环境的改变是人民群众实践的结果,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应该是一致的,人民群众在革命的实践中既改造了环境,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改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革命的实践是两者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并把人与环境的关系概括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可以启发我们更好地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首先,创设教育情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它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意识。教育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弥补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的有限性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要积极创设教育情景,使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下,对不同的价值观、道德原则进行澄清,做出判断,从而到达内化,进而指导受教育者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去践行这些道德原则,实现外化的成功。
其次,承认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把受教育者打造得整齐划一,这就要求教育者承认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注意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和接受程度,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环境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但同时环境也是由人来改变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不良的社会环境,而不是被不良习气同化。
第三,重视环境作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面。人与环境、教育是辩证统一的,重视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要忽略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环境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环境对人具有巨大的塑造作用,要创设一个健康的、优化的环境,使其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教育效果要到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去检验。仅仅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个方面的力量去完成它,是不可能的,必须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保证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原则的践行。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行政职能部门、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家庭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6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的这个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文件仍然在不同的领域指引着我们前行,指引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它的实效性。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郝立杰.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基础地位[J].安徽文学,2007(2).
[4]莫秀凤.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问题的理解[J].甘肃农业,2006(5).
[5]祖嘉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book=178,ebook=199
G416
A
1673-1999(2010)11-0178-03
黄玉红(1979-),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济南250000)文法学院助教。
201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