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

2010-08-15康永强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

康永强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系,广东顺德528300)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

康永强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系,广东顺德528300)

深化“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味,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贯彻“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特色,是专业和课程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配合各工科专业专业调整和改革,可以从实践、修改和总结等环节对数学类课程进行改革。

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应用能力;整体优化

一、高职数学类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为培养高素质、通专结合的实用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构建以公共通识必修课为主的高职数学类基础课程,与公共通识选修课为辅的高职数学类选修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培养教学团队课程改革的综合素质,加强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主动性和统一性。以高职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模块和教学过程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为核心,强化学生基本运算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坚持高职数学类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二、具体措施

更新教学观念,将数学文化的思想和内容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载体,是高职数学课的有益补充。在内容组织上,应尽量弥补高职数学课仅表现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的不足,例如,向学生介绍微积分的发展简史,让学生体验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历史顺序的不同;介绍极限时介绍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和祖冲之与圆周率、芝诺悖论与数学危机,增加学生对极限思想的认识。在编写教材时,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的辩证观。

将模块化的高职数学课程与为专业服务为原则进行对接,形成多层次分专业主副修相结合的高职数学类课程体系。为各专业制定主修和选修的数学课程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形成多层次分专业的高职数学类课程体系。

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在专业服务的前提下,彻底打破数学学科体系,删减与专业应用无关的理论推导和繁琐的计算方法,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强调基本概念的建立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淡化计算方法中的技巧,突出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强化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实际应用。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通过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现代案例教学相结合,将数学知识的应用作为教与学的中心。根据专业课和生活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通过数学课程概念的引入和方法的应用,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高职数学学习中全过程辅导,重视教书育人工作,在教学中全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严谨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规范化管理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作风。教学方法包含教法与学法两个方面。从第一堂数学课开始,就应注意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高职数学?高职数学主要学些什么?怎样才能学好高职数学?向新生学生说明学习数学的目的、作用、内容及方法。实践证明,学生不但需要在学习方法上的帮助指导,更需要思想精神上的引导。

加强高职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用联系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世界,而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看待事物。通过大量的中国和外国数学家的启示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悟数学家的人生经历、科学精神、人格品质和数学贡献。通过数学文化聚集,使学生了解当代数学史、数学概念的应用和数学对其他学科和高科技的影响。通过数学美学教育,使学生体味数学表达式的美。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交流关于哲学、历史、社会、理想及未来方向的认识,使学生能通过教师的全面关怀,对教师和数学产生兴趣。

增加数学实验教学部分,主动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实现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我们在高职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实验部分,将其分为两部分内容:数学课堂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和数学实验教学。数学实验课的设置目的是通过学生使用先进的数学实验工具,加强数学理论和方法的再认识,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决定课程改革的成效。课程考核的原则是:从过去的水平测试向课程结业的合格测试转变,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上。由于数学课程的抽象性和理论的严密性,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一直不能突破,过去的闭卷考试形式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每门课相应的考试方式,有闭卷、半开卷、开卷,大作业和小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例如《走进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实验和建模》均采用小论文的形式,既反映了学生对此门课的掌握情况,又可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在高职数学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边探索边实践。课程建设的内涵是无止境的,应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及时充实新的内容,按照规划,实践,评估,再规划,再实践的路子去具体操作。我们坚信,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会螺旋式式上升,达到预定的目标。

[1]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顾沛.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美)芬尼·韦尔·焦.托马斯微积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2mail:shekeban@163.com

book=629,ebook=629

G423.3

A

1673-1395(2010)04-0413-02

20100514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题(2003-KJ11)

康永强(1969—),男,甘肃永登人,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