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10-08-15张述林李俊

关键词:长江三峡特色旅游三峡

张述林,李俊

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张述林,李俊

分析长江三峡的特色旅游资源,指出开发中存在特色品牌不“特”、文化气息不“浓”、特色观念不“新”、市场定位不“清”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增强长江三峡特色旅游的吸引力及综合竞争力。

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特色开发

所谓“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上形成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绝的能体现地方独特风格的一切事物[1]。特色旅游资源有着得天独厚、难以遮蔽、不可替代的个性特点。

以“山水画廊”著称的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192km。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长江三峡是我国一条知名的旅游线路,它的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突出、品位极高,为了增强长江三峡旅游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是趋势,也是必然。

一、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分析

长江三峡坐拥壮美的峡谷山水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宏伟的世界水电工程、特有的移民生态家园和独特的山城都市景观[2],特别是长江三峡支流峡谷山水风光、三峡大坝世界水电工程、长江三峡文化是长江三峡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优势资源。

(一)长江三峡支流峡谷山水风光

长江三峡地区特色旅游资源,最具影响力的首推高峡深谷。长江三峡堪称“世界自然峡谷博物馆”,拥有全球最多的高峡深谷。雄伟险峻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奇险壮观的西陵峡,壮大了长江大三峡的气势。

除了气势宏伟的大三峡外,193km江段和支流中,还点缀着千姿百态的小三峡,如嘉陵江小三峡、大宁河小三峡、神农溪小三峡等,它们是三峡旅游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它们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此外,除了大小峡谷群落外,长江三峡还具有很多特色的奇峡幽谷、峡谷群。这些特色峡谷渐渐成为人们寻奇探幽的旅游新去处。

长江三峡地区,干流和支流水系相当发达,交织成网,沟通南北,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江河旅游资源。它们中既有耳熟能详的长江航线的精华路段、世界著名的长江三峡,又有新近亮相的神农溪、芜蓉江、黄柏渡等,是三峡旅游资源极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峡大坝世界水电工程

三峡大坝世界瞩目,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它以罕见的奇观排上了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三峡大坝之所以如此骄傲,来自于它自身独特的魅力:一是它的奇,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有着极奇壮观的大堤,它是世界一大建筑奇观,本身具有一股与众不同的吸引力;二是它的高科技含量,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装备最先进的水力发电厂,成为颇有吸引力的工业和科技旅游产品;三是它的五级连续船闸和世界上最大的轮船 “电梯”,成为三峡工程的体验型旅游精品;四是它以大坝飞瀑景观,赋予三峡大坝一个动态的奇观;五是高峡出平湖展现出一幅庞大的建筑群[3],这一壮丽建筑景观与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的生态景观相互融合,不仅提升了它旅游特色的价值,同时也让世界惊叹三峡大坝可谓是“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4]

(三)独特的长江三峡文化积淀

长江三峡地区是—座罕见的历史文化博览库,它既有流域文化又有地域文化,既有众多的物质文化又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其中,具有鲜明个性的物质文化有:壮丽的长江三峡文化长廊、旧石器文化遗址、巴文化遗址、移民文化、陪都文化等,反映了三峡文化积淀深厚。

除了丰富的有形物质文化外,非物质文化也是三峡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多、类型广,而且历史久、影响大。非物质文化包括口传历史、表演艺术、风俗习惯、礼仪、节庆以及工艺、竞技、庙会、歌舞、传统节日庆典等[5],它们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性格,对整个三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三峡民间特别是土家族聚居区的民俗风情的遗存最多,三峡土家族的民间艺术、人生礼仪、风俗习惯等及他们特有的山歌、独特的摆手舞等无不丰富多彩,因此,非物质文化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原材料,为特色旅游的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山水型”特有的移民生态家园

三峡工程使得重庆和湖北两省的100多个城镇迁建,而今,一座座新城以崭新的面貌在三峡库区拔地而起,这些新城大多数是往后山靠,形成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的格局,装点在库区里面,形成一个个新兴的库区“山水型”生态移民特色城镇带,这将成为三峡特色旅游的又一大亮点。

(五)极具魅力的山城大都市风貌

长江三峡地区内,有一个极具魅力的山城大都市——重庆。重庆这座历史名城巴渝文化底蕴丰厚,最著名的是巴渝舞和巴族民歌;风味美食多,尤以重庆的火锅而闻名,堪称重庆的招牌美食。此外,重庆的小吃也是琳琅满目,令人陶醉;浪漫温泉别具一格,著名的有北温泉、南温泉、东温泉等;山城夜景美,“赏山城夜景,品重庆火锅”是重庆面向中外游客的一盏明灯;重庆还曾是中华民族抗战时期的陪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使许多中外游客好奇,如白公馆、渣滓洞等就是体现抗战时期的特色旅游地[6],重庆是一个极具开发价值的历史名城,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势在必行。

二、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与我国其它地域相比,长江三峡有它独特的区位优势,迥然有别的内涵与特征充分显示了它自身的独特性、丰富性与无穷的魅力。一直以来,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着重从观光、休闲、度假等方面打造旅游品牌,但开发出的旅游产品缺乏个性,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主要原因是对特色旅游资源认识不够,没有挖掘好该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独特性。

(一)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品牌不够“特”

长江三峡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塑造的特色品牌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产品仍然是雷同多、特色少、档次低、吸引力缺乏,以特有的旅游资源打造的休闲度假产品、文化体验产品、生态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等主题化开发不够,以致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旅游品牌不够 “特”,惟我独尊的特色拳头品牌更是少之又少,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要。如:三峡支流峡谷山水风光作为长江三峡旅游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峡谷山水风光与其它地域的峡谷风光大同小异,大多只是停留在观光层面,没有向世人展现三峡的味道;一些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和专项旅游,往往也是观光型休闲旅游,功能体现不出专一特色,而此类观光型休闲旅游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是多替代的,使得长江三峡的观光旅游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二)开发的特色旅游资源文化气息不够“浓”

长江三峡不仅是山水画廊,而且是文化宝库,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对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都停留在资源的本身,对旅游资源的文化气息吸取不够“浓”,对区域的非物质文化更是视而不见。长江三峡几乎每一处自然景观名胜(如盂良梯、神女峰)都有一个甚至几个有趣的口承文学作品融会其间,但在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时,都未能很好地将这些神话传说、口传历史等非物质文化以独特的形式与自然景观融合,从而引导游人进行深层次的品味,开发出的山水自然景观几乎都是最普遍最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未能很好发掘,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很有个性的强势产品来吸引国际国内的旅客。

(三)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的观念不够“新”

特色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水平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缺乏使得在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的时候观念不够“新”,旧观念使得人们对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资金不足,大多数旧观念还是以观光型为主,对自然景观的人文内涵、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旅游区探究较少。旧观念不少,新观念不多以致许多特色旅游资源闲置,使得景点(区)重复雷同建设,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千篇一律,没有很好地利用特色旅游资源的垄断地位,盲目追求多样性,根本没有注重市场的个性需求对这种特色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以致开发出的特色旅游资源缺乏特色、创新和持久的吸引力。

(四)特色旅游资源的市场定位不“清”

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众多,但开发出的特色旅游资源的市场定位不 “清”,没有针对不同的特色资源,确立分层对应的旅游客源市场。特别是长江三峡支流峡谷山水风光、三峡大坝世界水电工程、长江三峡文化是长江三峡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优势资源,但在开发过程中,并未使它们很好地走入国际市场,“山水型”移民生态家园及山城大都市风貌也因宣传力度不够、服务档次不高而导致影响力辐射范围狭小,市场基本停留在区域内及周边地区,未能将长江三峡的资源优势很快地转为经济优势。

三、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针对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构建特色品牌

三峡地区开发的旅游品牌虽然较多,但大多数品位和档次较低,留不住客,要按照特色性、多样化、可持续等原则,分清主次,重点抓好知名度较高(三峡水电工程)、原有基础好(丰富的三峡文化)、规模较大(三峡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构建三大特色品牌,推出除观光产品外的休闲度假产品、生态旅游产品、文化体验产品、乡村旅游产品、地质科考等新的特色旅游产品。对那些缺乏特色、形式和内容雷同的旅游景点(区)与旅游产品加以宏观控制,避免更多的重复开发,当前应集中力量突出发展三大特色旅游品牌:

一是三峡自然生态旅游品牌。利用长江三峡支流峡谷山水风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神奇组合、千姿百态的小三峡及南北交织成网的江河资源等,构建独具三峡味道的自然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开发生态特色旅游和专项生态旅游系列产品,如利用支流峡谷、名山奇峰、森林植被、秀水胜景打造生态观光产品;用诸如生态保健医疗的形式创建生态保健产品;利用湖泊及山水资源打造疗养度假、新婚度假等内容的生态度假产品;以地质地貌探幽的形式创建生态科考产品;还可以包含比如野营野餐、狩猎等内容的生态娱乐产品等等特色自然生态旅游品牌。

二是现代水电工程旅游品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在如此集中的地域范围内,形成“高峡出平湖”,世界绝无仅有,对中外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三峡地区可利用这一特色资源,打造水电工程文化旅游品牌,把旅游与科学教育、参观考察等结合起来,推出文化体验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地质科考等特色旅游产品,以争取更多的游客。

三是长江三峡文化旅游品牌。利用长江三峡民族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苗家文化、巫文化)、宗教文化(丰都鬼城文化、重庆至丰都沿线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石刻考古文化(以白鹤梁、龙骨石为代表的洪枯水题刻、沿江艺术碑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建筑文化(古镇民宅、土家吊脚楼、山水城市建筑)和军事文化(三国遗迹、古山城峡江防御体系、抗战文化体系等)[3],设汁一系列主题鲜明、结构合理的旅游线路,把这些特色文化资源串连起来,并且由这些线路构建一个理想的网络格局,以产生巨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形成特色文化旅游网络,打造三峡文化旅游品牌。

(二)注重文化创新

长江三峡文化积淀丰厚,开发了不少文化旅游产品,也构建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但在开发利用方面缺乏创意、深度,大量的文化资源荒废闲置甚至消失,尤其对非物质文化资源几乎遗忘,而非物质这种无形的文化又是创新的主要动力,能够促进三峡文化的多样化,从而带来旅游开发的广阔前景,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的存在形式(如神话传说),使之与现代文化相交汇从而推陈出新,促进旅游业更好地发展。比如对神女峰的开发,可以将山水情结与神话传说情结共同深化于神女峰的开发中,将神女峰的山水美神活化,利用高新技术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充分融入三峡旅游产品中,利用非物质打破传统的有形物质文化主体,对文化进行创新,开发成长江三峡特有的新兴文化旅游产品。

(三)加强观念创新

旅游是一项“理念”的产业,要有很多奇特的想法,出很多奇怪的题目,让游客感兴趣,从而产生去旅游的欲望,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现代企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营销人员是当务之急。要树立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观念,从知识上、技术上、产品上、服务上、营销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创新,用这些创新理念重新组装开发各类特色资源,包装新产品,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发展组合型旅游产品,如观光加专项、观光加生态、观光加度假、观光加民俗、生态加探险等多种多样的组合型产品[7]。

(四)准确定位市场

长江三峡作为一个出色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应从区内客源、邻近地区客源,再逐步向周边以致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发展[8]。因此,要对几大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层次上的划分,以针对不同客源群体开发不同的旅游精品。

打造特有的移民生态家园来吸引区内的游客。主要突出移民特色,在交通设施、建筑风格、园林规划、文化设施等方面严格把关,按标准的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要求建设特色城市城镇,把移民迁建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把相同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把不同的旅游资源组合起来,尽量避免重复建设,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移民新村,发展移民农家乐,通过吃移民饭、住移民家、购移民物、看移民景来体验移民新生活,打造具有三峡味道的特色移民生态城镇带,使市场由区内向邻近周边地区蔓延。

同时,全方位多途径塑造“魅力重庆”的旅游形象。紧紧抓住重庆这座城市的江景、夜景、饮食、文化等特色资源,构建都市旅游区,通过都市风貌、商务旅游、购物旅游、文化旅游等吸引海内外游客。

此外,长江三峡支流峡谷山水风光、三峡大坝世界水电工程、长江三峡文化是长江三峡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优势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三大特色优势资源创建旅游精品,树立品牌三峡,并作相应的宣传、推介,使其走向国际市场。

[1]杜杰慧,韩忠春.哈尔滨市特色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探讨[J].北方经贸,2008(4).

[2]曹诗图,胡绍华,阚如良.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研究[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

[3]骆永菊.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特色优势及开发支撑框架构建研究[J].经济师,2004(11).

[4]郑敬东.三峡成库后旅游资源开发的前瞻性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2).

[5]熊尚全.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现状与保护[J].人民长江,2009(11).

[6]曹雨晨.重庆市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7).

[7]王顺克,胡际权.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战略研究[J].探索,2003(3).

[8]邬明辉,刘沙.对攀枝花市特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2).

F590.8

A

1673-1999(2010)13-0100-03

张述林(1957-),男,山西浑源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地理与旅游学院研究员,从事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李俊(1986-),女,重庆开县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2010-03-28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070813);重庆市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特色专业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长江三峡特色旅游三峡
“长江三峡1”号在湖北宜昌首航
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对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影响初探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放鲟记 关注第58次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
春到三峡
2016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新入选名单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旅游商品创新研究——以浙江特色旅游纪念品为例
图们江流域朝鲜族特色旅游景观设计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