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文化建设工会大有可为
2010-08-15王庆林
王庆林
(天津港集团公司天津市300461)
班组文化建设工会大有可为
王庆林
(天津港集团公司天津市300461)
所谓班组文化,是指在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基层文化,它是企业文化在班组落地的具体体现。天津港工会自2002年开始积极推进班组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港特色的班组文化建设之路。主要经验与感悟便是:实现全员参与是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的前提条件;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的关键环节;提高班组长的“文化影响力”是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支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的不竭动力。
天津港;企业文化;班组文化建设
2002年以来,我们天津港工会按照集团党委要求,积极推进班组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天津港特色的班组文化建设之路,深感班组文化建设是国有大型企业工会工作一块大有可为的领域。
一、班组文化建设的命题提出与具体实践
所谓班组文化,是指在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基层文化,它是企业文化在班组落地的具体体现。
天津港鲜明提出班组文化建设这一命题,始于2002年。那时,集团党委雄心勃勃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战略目标,并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港口整体发展战略之中。集团公司工会清醒意识到,推行企业文化建设之关键,在于把企业价值理念深植于班组,使之能融于员工思想并体现其工作之中。因此,从那时起,我们便开始了这方面的自觉探索。
那一年,我们以市总工会部署的“小家建设”为载体,精心拟定了《关于在一线生产班组开展班组文化创建活动的安排意见》,并参照“星级职工小家”标准,制定了包括班组精神建设、班组素质建设、班组民主建设、班组情感建设、班组乐园建设和班组制度建设诸要素在内的《班组文化创建达标标准》以及《班组文化创建达标活动五年规划》。经努力,5年后成功培育出900余个100%达标的一线生产班组。
2009年以来,我们这方面的探索,又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力求形成整体联动工作机制。班组文化要想真正发挥实效,就必须融于班组管理之中。而班组管理,则是由多部门共同负责的。因此,班组文化建设,乃是一项涉及企业各部门的系统工程。为避免政出多门、交叉管理、重复建设、“千条线穿一根针”之现象出现,我们设计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实施、职工参与、各方配合”的整体联动工作机制,既注重组织协调,又讲究分工合作,引导各部门扮演好所应承担的角色,共同来做好班组文化建设的推动工作。
二是精心构建班组文化建设体系。为使班组文化建设思路清晰明确,切实收到实际效果,我们有计划地实施了三项措施。其一,制定《关于推动班组文化建设活动的安排意见》,在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思路诸方面,为进班组文化建设指明路径。其二,建立纺锤型模式,为班组文化建设设定基本流程,即提炼和整合精神文化,建立文化理念系统;规范和完善行为文化,建立制度文化系统;提升和改变物质文化,建立形象塑造系统。其三,构建要素指标体系,对“小家”建设中所形成的硬件要素、班组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形成的软件要素以及成果要素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出由“中心要素、催化要素、外在要素”涵盖的3大项目、11大类别、35条实施指标的班组文化基本框架,用于指导班组文化建设的规范运行。
三是由点带面夯实基础全面提升。为使班组文化再上新水平,我们采取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全面提升的方式,选择第四港埠有限公司进行“实现班组文化建设新进展”的试验。课题组进车间、入班组,就班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基层领导、班组长及员工座谈交流,以求真正掌握实情。在找准改进方向基础上,又将班组文化建设分成两阶段来提升,即固化、升华、推广阶段和深化、发展、提升阶段。四公司成立了班组文化建设推动组,建立了以“一板一册”为主要形式的班组文化建设工作规范。“一板”即把天津港文化精髓、班组文化理念及小家建设内容做成看板;“一册”即编制班组文化手册,将班组文化看板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这种做法,有力促进了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及班组成员文化素养、文明程度的提升。我们遂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召开全集团范围的“班组文化建设”现场推动会,将其新思路、新方法作了广泛推广。这种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使班组文化建设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并使全港班组文化建设工作再次呈现颇为活跃的局面。
二、班组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与实绩
多年来,我们天津港集团工会对班组文化建设常抓不懈,所取得的成效应说是颇为显著的。这种成效,主要体现于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员工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班组文化建设的根本落脚点,是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而优秀的班组文化形成,也正能促进班组成员素质的有效提升。由于我们注意了将班组文化建设与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相结合,注意了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培训基地作用,不断用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完善员工知识结构,积极为广大员工搭建施技展才的平台,同时注意了通过宣传“十、百、千工程”选树的代表人物、建立劳模大讲堂、开展“孔祥瑞杯”技术比武、加大员工技改技革活动的参与力度等方式,来丰富班组文化的内涵,所以,全港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都得到了普遍提升。职业素养的提升,使得员工具备了较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能用先进、科学、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工作和约束行为;职业能力的提升,使得员工增强了职业技术与职业技能,不断向智慧型、知识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一专多能、一岗多证式的员工正不断涌现。
二是班组管理得到了极大加强。班组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用统一的价值观来形成成员间的心理契约关系,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由“要我干”而转为“我要干”,从而使班组管理上从他人管理变为自我管理。由于我们特别重视和强调了文化价值观在班组成员中的普遍认同,因而班组文化始终围绕统一价值观而构建。正是在这种统一价值观的引导与约束下,全港实现了管理资源、工作效能、服务质量的最优化,其直接效果,就是涌现出一大批获全市、全国优秀称号的先进班组。这充分证明,班组文化建设实实在在地在起着增强班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活力的巨大作用。
三是企业文化得到了极大推动。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的建设,须经历一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形成过程。因为企业共同价值观,必须由班组文化基因提炼而成;该价值观形成后,又须用其来统一员工的思想与行为。而班组,正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提升处与落脚点,因此,企业文化之树只有通过班组文化实现落地生根,才能成为根深叶茂的常青之树。近年来,我们天津港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企业文化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称号和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并被命名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这些荣誉之取得,便与我们重视了班组文化建设密不可分。正是班组文化建设,才使企业共同价值观契合了员工之心,其所焕发出的力量,才集束为企业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是企业发展得到了极大促进。服从、服务于企业经济工作,促进生产建设不断发展,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始终把班组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生产建设之中,努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以促进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2002年至2009年,是我港班组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正是这一时期,全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货物吞吐量由1.29亿吨增长到3.81亿吨,世界排名由第17位上升到第5位;集装箱吞吐量由241万标准箱增长到870万标准箱,世界排名由第23位上升到第11位。港区面积由37平方公里扩大到72平方公里。7年间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22亿元,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28个,已建成30万吨级原油码头,航道等级由10万吨级提升到25万吨级,码头等级由10万吨级提高到30万吨级;全港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由1.1亿吨提高到3.4亿吨,其中集装箱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由205万标准箱提高到1075万标准箱,从而获得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可以说,我们的班组文化建设作为软实力,直接为港口规模等级不断提升、港口功能日趋完善以及企业实力快速增强,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班组文化建设的几点感悟与改进思路
班组文化建设搞了这么多年,多少积累了些感悟,这感悟其实也正是我们今后进一步改进班组文化建设的思路。概而言之,主要有如下四点。
其一,实现全员参与,是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的前提条件。如前所述,班组文化是班组成员间达成的心理契约,只有班组成员发自内心地认同班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行为上展现出共同趋向,使班组文化外化为组员的日常行动,最终促成班组目标的实现。企业文化虽也重视员工意愿,但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体。而在班组文化建设中,则可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参与也正是班组文化建设之基础。所以,今后若求进一步提升班组文化建设质量,就应该切实注意消除“班组长个人建设班组文化”之现象,一定要使全体成员都成为班组文化的建设主体与价值主体。班组成员应参与班组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人人平等,充分调动每一成员的积极性,使其真正自觉承起应负之责。无论班组理念之提炼,还是班组规范之设定,都应经民主讨论而产生,由全体成员在畅所欲言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只有让班组成员与班组形成一种心理纽带,从内心认同班组文化,实现个人目标与班组目标的有机融合,才能使员工自动自发地追求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完成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班组的凝聚力,生成一种乐观进取、相互爱护、荣辱与共的班组文化环境。
其二,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的关键环节。所谓统一性,是指班组文化建设须与企业文化一脉相承,班组文化价值观应统一于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之内,保持企业内部的文化一致性。本港核心价值观,就是“发展港口,成就个人”;其“鼎”文化的内涵,就是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个兴旺和谐的家庭、一所增长才干的学校”。因此,本港的班组文化建设,就应统一于这点上,使企业与员工能形成理想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所谓灵活性,是指各班组须据自身特性与成员特点,努力培育和创建富有个性化的班组文化,树立与众不同的班组形象。目前本港共有1400多个班组,每班组的设置方式、规模环境、工作职责、任务分工、人员构成与管理水平,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推进班组文化建设中,不宜搞一刀切的单一化类型,而应分类指导,积极引导班组在建设“不一样”文化上动脑筋,在为我所用、为我独享、量身定做上下功夫。通过注重班组差异,来营造班组特色文化,最终形成全港班组文化的百花齐放。
其三,提高班组长的“文化影响力”,是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支撑。班组文化建设中,班组长作用至为重要,他们不仅应有丰富生产经验和熟练操作技术,更须具有“文化影响力”。这种“文化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善于发现班组中突出的文化要素,具有文化识别力;二是善用言行体现班组文化,具有文化感召力;三是能通过各种管理方式使班组文化成为班组成员的习惯行为,具有文化引导力。这就需要对班组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通过班组长间的交流活动,来开阔其视野,拓宽其思路。
其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的不竭动力。随着本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的确定,国际化和多元化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这种战略转型,要求我们的企业文化内涵,必须随之发生相应变化。这也就意味着,为使企业文化很好地落地生根,班组文化内涵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同时,这种战略转型也将使本港实际工作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一港口装卸业,扩展到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综合服务业。新的领域,必将带来新的班组结构形式。未来的班组,从人员构成到运行方式,都会发生巨大改变。这就要求班组文化建设,必须不断创新载体,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来适应不同班组人员结构;还要不断创新班组文化运行机制,以适应不同的班组运行方式。总之,今后的班组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班组文化的建设水平。
[1]刘冰.建设班组文化培育文化班组[J].管理观察,2009,(1).
[2]陈蕾.班组文化建设的五点认识[J].现代班组,2010,(4).
[3]沈思牧.班组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Constructing the Trade Union by Group Culture Has a Large Room to Do
Qinglin Wang
(Tianjin Port Group Corporation,Tianjin,300461)
The group culture is from the grass roots culture which is directed by the unified culture concept of enterprise and it embodies the culture of enterprise.Since 2002,Tianjin port trade union began to promote the group culture in the enterprise and found a characteristic way to develop the group culture.The main experience is the following contents.Firstly,the precondition of promoting group culture is to involve all staff in.Secondly,the key to promote group culture is to insist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unity and flexibility.Thirdly,the main support of constructing group culture is to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the group.Fourthly,the source of energy to develop the group culture is constant progressive and innovative.
Tianjin port;enterprise culture;group culture construction
F270
B
1008-8636(2010)04-0017-04
责任编辑 缪志明
2010-11-10
王庆林(1954-),男,天津人,天津港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三服务“顾问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