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2010-08-15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冯 睿

(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

社会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冯 睿

(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主要从学校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求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

大学生; 思想政治状况; 价值观; 校园文化

一、引言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只有对大学生加以有效引导和教育,才能使其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现阶段的大学生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如,基本是“80、90后”,大多数还是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二十世纪末的大学生所处环境有所不同。社会的深刻变革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政治态度较为明朗,政治立场坚定,但思想认识不够深刻

当前大学生政治思想稳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国家发展和民生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尤其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这说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政治素养有待提升。集中表现在:不愿认真听取政治课,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很少登陆红色网站。在入党动机上,有的学生是从众,有的学生抱着功利和实用的目的,希望能够通过入党为以后谋职业增加砝码,这充分说明一部分大学生政治理想模糊。

(二)道德取向成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道德观念复杂化,知行不一

多数学生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乐于奉献、助人为乐,能够明礼诚信、遵守公共秩序。[1]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大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1.道德观念复杂化。当代大学生对待社会现象往往是多角度地分析和评价,他们对以竞争与协作共生为特点的新型市场经济道德要求比较推崇,而对是否对社会、对人民有利的评判标准则缺乏认识。2.知行不一,认识与道德实践脱节。以对待诚信的问题为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抄袭作业是不诚信的行为,但在实际行动中,坦承从不作弊的却未过半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能够因势利导,发挥道德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认同主流价值观,精神风貌总体良好,价值追求更加务实,但奉献精神稍显欠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予以认同,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大学生精神风貌总体良好。2005年,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对国家号召、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过半数学生表示“渴望去”、“愿意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80后”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以北京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为代表的“80后”,令外国媒体惊呼中国出现“鸟巢一代”。由于受到社会转型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明显。有调查显示,关于“上大学的目的”,有62.42 %的学生表示为实现人生价值,11.6 %表示为成名、提高社会地位,为社会做贡献的占8.04 %。[2]由此可见,部分学生缺乏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四)注重自我发展,敢于竞争,积极进取,但集体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观念。大学生们注重个人奋斗和自我目标的实现,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主体意识较强,对生活能够自主把握,自我选择、奋斗意识有所加强;但难以把握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集体观念淡薄。有调查显示,23 %的大学生从不参加班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班干竞选。当代大学生集体意识的淡化应引起有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五)个性张扬,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强,但心理承受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广泛,尤其是在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网络时代背景下,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量往往比老师和辅导员还要多、还要早。这导致他们不愿意局限于老师的教导,敢于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立和批判精神;但由于受到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就业压力过大,家庭过于呵护等因素,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弱,适应性差。大学生往往是融独立和依赖于一体的矛盾体,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他们就会惊慌失措、自暴自弃。“马加爵案”已经给我们沉痛教训,正是因为马加爵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和扭曲的人生观等缺陷,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训练已经迫在眉睫。

三、问题产生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一)从社会化的角度

社会学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3]大学生的社会化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化的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类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等。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的这一社会化的结果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通过日常家庭教育,父母会向孩子灌输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以独生子女大学生为例,他们的家庭结构和非独生子女有所不同,父母给他们提供优厚的经济条件,在教育上给予极度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又过分溺爱,这些都导致独生子女在进入大学后弊端凸显,如:适应性较差,唯我独尊,心理脆弱等。现代社会转型导致大量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产生,如果家长不能适时把握孩子的心理,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其子女则很容易迷失自我,甚至造成价值观和道德观沦丧。

对于大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和教师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作用,成为他们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因素。一方面,学校传授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学校也把主流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传输给学生。而当前学校教育往往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教育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教育形式老套,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注重灌输而忽视学生对信息的反馈,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认识不够深刻,对传统美德认同度不高,社会公德践行能力差等问题较为严重。

同类群体是指在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类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范往往被个人当做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标准。个体在同龄群体中受到大量亚文化的影响。而这些亚文化有可能是积极向上的,也有可能是颓废堕落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消极的东西,如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等,这些都会对个体社会化造成重大影响。又如:高校有一部分学生喜欢攀比,厌节俭、重面子,追求前卫和时髦,计划性差,致使大学生缺乏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日益发达,当前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具有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信息共享性等一系列特点,也正是由于互联网信息共享性,才使得青年学生易于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以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为例,香港明星陈冠希与多名女明星的不雅照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在网上疯狂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道德观念产生冲击。“艳照门”事件涉及道德、犯罪、性、诚信等众多话题,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是网民的主体,这次事件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4]社会的监管不力和网络文化合理性的缺失造成网络时代的道德危机,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二)从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关系的角度

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只有把自己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里去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经历;人只有了解和他相关的人、文化和社会,才能认识他自己所处的文化。社会学理论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在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问题时,我们也要从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两方面来区分。

首先,社会变革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所出现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给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通过网络渠道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试图影响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诸如借助网络发表过激或者颓废的言论,传播有关色情、暴力的文字和图片,凭借自己的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犯罪等行为,越来越受人关注。

其次,高校发展改革也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大学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上学缴费代替国家包揽,自主就业代替国家分配,这都强化了大学生的效益意识和维权意识。[5]大学生就业要考虑就业中所要付出的成本与代价,但目前的情况是投入与效益不均衡,大学毕业生面临这种情况,心里难免失衡,他们需要收回他们的成本并且争取效益,这也反映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增强和理性选择多样性的增加。

最后,我们要从大学生自身寻找原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大学阶段已基本形成,一个人的性格对他的观念会有很大影响。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可能不愿意与人交往和沟通,从而会使其思想和思维带有局限性,引起心理疾病。而某些大学生自身的惰性、意志力差等都是影响其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属于“80后”或“90后”一代,磨练意识欠缺,对挫折的承受力差,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性,如贪图享受、追求高消费、刁蛮任性等。大学生自身是社会化的主体,他们自己对周围信息的辨别和接纳情况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对策和建议

学校一方面传授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价值信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大学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所以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做起:

第一,丰富校园文化,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等。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培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提升办学理念,凝练有深厚文化的校训、校歌,统一全校思想,凝聚全校力量;加强校风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师德建设,狠抓学风建设,严格管理,使学生懂得承担责任、遵守纪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开展科技文化创新活动,举办关于恋爱、就业、心理健康、价值观培养等相关讲座。

第二,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想要全面发展,仅仅依靠课堂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6]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高校育人的有效途径,是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在某几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或者深入访谈,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扩大见闻,锻炼其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对坚定大学生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信念是大有益处的。(2)勤工俭学。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勤工俭学活动,一方面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能让其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动手能力,使其明白劳动的意义,培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3)志愿服务。通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走进社区等多种志愿服务方式,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第三,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教育方式,让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和新阵地。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建设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校园网站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形式尽量多样化,并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具有亲和力、吸引力。此外,还可以让大学生自己动手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红色网站焕发生机与活力。另外,热线电话、电子信箱、聊天工具、BBS等都可以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

第四,“身教重于言传”,应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一般包括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党团学生干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他们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7]辅导员和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融入各项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中。以安徽师范大学房玫老师的事迹为例:房玫老师是党的科学理论的优秀传播者,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爱生如子,教书育人,用真心讲活了思政课,用真爱赢得了心灵共鸣,用真情开创了思政教育的新境界,为青年学生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可敬、可信、可亲、可爱的理论形象。探究房玫老师的成功之道,可以总结出许许多多因素,但根本的一点是源自她三十多年如一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懂、真信、真教、真爱”。此外要注意发挥班级党团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团组织、班委会的桥梁作用,这是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最后,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差,他们往往一遇到问题就会惊慌失措、自暴自弃,而来自恋爱、学业、就业等方面的的压力、挫折都会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心理状态。学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建立心理咨询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应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几乎影响个人的一生,其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有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的责任,家庭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基础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以大众传媒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起红色网站,应以积极、健康的思想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牢牢掌握网络的主动权。全社会也应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如修建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对青少年免费开放,通过参观使青少年在无形中受到道德感染和教育。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才能有效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不是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对话的过程、对情境的理解和接受的过程。现象学社会学家舒茨(Alfred Schutz)认为,一个行动者有意识的想象着另一个人在想些什么,同时另外的行动者的意识里也进行着同样的想象,这种同时且相互的历程让日常生活变得可能,由“此在”到“彼在”是可能的,从主体间的角度来看,人类所体验的各种客体与事件是共同的。[8]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教师平等互动,才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教育者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 叶松庆.当代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向[J].青年研究,2008,(12):28-34.

[2] 朱世忠.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研究[C]//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为了未来的事业—首届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57.

[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3.

[4] 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热点”教学案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02.

[5] 江雪华.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5):1-4.

[6] 江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及对策[J].前沿,2007,(3):81-83.

[7] 苗丽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9.

[8] 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7-168.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good in the new period, but it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view of soci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paths of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inly form the aspect of school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atus; values; campus culture

(责任编辑 马俊锋)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under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FENG Rui
(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Societ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China )

C913.5

A

1673-9639 (2010) 06-0019-04

2010-09-19

冯 睿(1989-),男,安徽寿县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09级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史、社会学理论。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