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析
2010-08-15李卫东
李 英,李卫东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析
李 英,李卫东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英语写作的方法。
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策略意识;教师反馈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强调听说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书面交流的能力。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为了很好地交流,我们需要写各种体裁的内容。用英语写作,尤其是用英语写学术论文和报告,写各种应用文,写科技文章乃至创作等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技能。英语写作也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普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材的角度来说,大学英语写作缺乏系统的指导英语写作的教材。大部分写作是基于课本段落的结构写作。这种写作虽有助于学生理解段落结构,但形式过于呆板,不受学生欢迎。
2.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对于写作有抵触情绪。看到一个作文题目不知从何下手,通常会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在谋篇布局、段落结构、内容衔接、遣词造句、文章立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写作上花了很多时间,却并没有看到自己有多大的进步。因此,渐渐地会失去对英语写作的兴趣。
3.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英语教学中,他们往往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课文的讲解上,对英语写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写作过程。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更多地使用终结性的评价,一味地用分数来衡量学生写作的优劣,这种评分方法会严重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大学英语写作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意识
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缺乏对主题的认真思考和对通篇文章结构的把握,想到哪写到哪,写完也不进行修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思想表达不清晰,文章内容不连贯,思想缺乏新意,还会有很多不应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作为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就需要在大一的时候就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的培训,特别是写作过程的培训。写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划、起草、修改。
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交给学生如何就一个题目来进行思考。学生可以把想到的任何与题目相关的内容写出来,而不是写写停停。这样学生就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文章的思想内容上,而不是个别词的拼写或某些语法点上。学生还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就来讨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激发出学生更多的观点。这一阶段主要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把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对思维方式的培养结合起来,切实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起草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组织篇章结构,特别是段落结构。篇章是由不同的段落构成的,因此段落写作成为篇章写作的重点。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确定主题句。主题句通常是一般性的陈述,不能写过于具体的内容,否则会影响对中心思想的扩展。段落的结构大多有以下几种形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比较和对比、因果关系等等。在实际的写作中要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结构。另外,在段落写作中还要注意段落与段落间、句子与句子间的连贯性,要学会使用连接词、指示代词、时态等来理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修改阶段:修改阶段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完成学生写作内容的修改。比如,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修改,也可以同伴相互修改,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修改。多样灵活的修改方式可以避免老师修改的繁重工作,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如可以明确告诉学生首先从思想内容入手,再从篇章结构、段落的衔接、语法及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修改。在学生修改完后再交给教师批改。
2.以提高语言技能为目的的写作与以交流为目的的写作相结合
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都会布置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有助于提高语言技能的写作题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很枯燥,总觉得上课学到的东西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写作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所以,教师要把语言技能写作与其他类型的写作相结合,既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提高实际的写作能力。英语写作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让他们有话可说,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写作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常用的以交流为目的的写作形式有以下几种:书信、周记、影评、书评、海报、通知、便条、读后感、简历等。在写这些内容的时候,由于是与他人的一种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学生会觉得有得可写。其中的周记形式还是促进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周记中可以写任何自己想写的内容,教师替学生保守秘密,在未征得学生的同意下,不得公开讲解学生所写内容。另外,老师不对学生日记的结构、用词等提出修改意见,只是跟学生交流思想,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一些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学生通过周记把自己生活中的点滴进步都记录下来,他们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就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3.改变传统的教师批改反馈方式
教师肩负着作文教学、训练、指导的重任,批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评语和批改方式会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一定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由于教师带的班级人数较多,批改作文费时费力,大多数教师只是简单地给个分数,或用红笔勾出拼写和语法错误,不能给学生提出些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的建设性意见。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发现满篇都是红笔勾勒的痕迹,不知道从何下手进行修改,也就懒得去细细揣摩错误之处,这便导致了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现象:老师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文,而学生却抱怨作文没有任何的进步。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教师的反馈要集中。也就是说,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择一个学生问题较多、较严重的方面进行修改。例如,每次批改作文的时候都有侧重点,或以语篇、结构为重点,或以遣词造句为重点,或以拼写错误为重点,等等。如果教师批改的时候每个方面都涉及,既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也使学生感到迷惑,不知从哪儿下手进行修改。
(2)教师的反馈要具体。教师反馈不能只是简单地用红笔勾出有错误的地方,而是要详细说明错误出在哪儿,为什么会有此种错误,应该怎样加以改正,要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评语。
(3)教师的反馈要有建设性。反馈的内容不能都是具体的某些问题,而是要从这些问题总结出原因,指明方向,帮助学生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4)教师的反馈要有激励性。教师批改作文不只知是为了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更主要的是要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正面反馈比负面反馈更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信心的作用。
好的教师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和内容的完整性,能不断推动学生修改习作,使学生的能力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中得到提高。
4.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目前常用的写作教学方法有三种:成果教学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过程教学法(Process-Oriented Approach)和体裁教学法(Genre-Oriented Approach)。成果教学法主要是把重点放在写作的最终结果上,其写作过程为: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范文、学生模仿范文写作、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三个阶段。此种方法重视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运用,但却忽略了学生的写作过程,教师不能对学生错误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写作模式从结果教学法转向过程教学法,这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这种方法强调写作过程的四个阶段:计划、起草、修改、编辑。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而且同伴、小组的讨论也是这一教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缺乏可参考的范文,对于要写作的内容缺乏整体的认识,写出来的文章会出现结构混乱的现象。体裁教学法把体裁和体裁的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去,围绕图式语篇的结构展开写作教学,指导学生根据交际的目的设计文章结构,选择语言表达形式。这种教学法方法比较呆板,学生写出的结构基本一致,缺乏创新性。除了这三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外,还有任务教学法和内容教学法等。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利弊,在教学中应取长补短,避免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
[1]胡文仲.高校基础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G642
A
1673-0046(2010)2-0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