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上半叶俄商在华企业研究
——以秋林公司为例

2010-08-15谭天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秋林洋行哈尔滨

谭天宇,尹 鑫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20世纪上半叶俄商在华企业研究
——以秋林公司为例

谭天宇,尹 鑫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秋林公司是20世纪上半叶一家俄商在华企业。它伴随中东铁路的修建而进入中国,在中国国内进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经营活动。在经营中秋林公司积累了相当独到的经营方法。

俄商在华企业;秋林公司;经营方法

俄商在华企业在中俄经济关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试图以20世纪上半叶一家俄商在华企业——秋林公司为例进行研究。

关于俄商在华企业,此前中外学者有过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本文则力图以微观的角度,从一个具体的俄商在华企业出发进行研究。

一、秋林公司来华的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的俄商来华企业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大规模进入中国的。1896年6月,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地区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1898年沙俄政府开始以哈尔滨为中心修筑中东铁路。随之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军队和警察来到这里,使哈尔滨成为沙俄在东北殖民统治的中枢。修筑中东铁路还招募了大批来自东北三省和直隶、山东等地的贫困农民和手工业者,到1900年已达17多万人。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铁路的其他附属机构,如机务段、工务段、火车站、铁路制材厂、发电厂等相继建成,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东铁路工人已达25315人,其中70%集中在哈尔滨。

哈尔滨城市的兴起使东北北部地区突然凸显出一个巨大的供给市场,各种实业也开始兴起。1900年,俄国人投资开办了满洲第一面粉制造公司,到1913年哈尔滨中外面粉厂已达16家。1906年铁路中心发电厂建成,随后包括中国人创办的耀滨电灯公司等5家电业企业相继建成。松花江航运最早为中东铁路当局所垄断,1906年哈尔滨成立汽船官营总局,官商船只达103艘,船工2800人。随着《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和《英俄协定》的签订,到20世纪初,日、英、美、法、意等20多个国家的工商资本家涌入哈尔滨,外国侨民十几万人,中外企业达1154家。

秋林公司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华的。秋林公司的创始人是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俄国西伯利亚地区伊尔库茨克人,年轻时就开始经商。他利用黑龙江往来于沿江各地,春夏到广大农村和林区销售商品,冬季大雪过后,再把收购的大量珍贵毛皮、山货和农副产品运回家乡伊尔库茨克城销售。就这样,他不辞劳苦、奋斗多年,再加上他年轻体壮、精明能干、善于经营、克勤克俭,很快把资本积累起来。1857年,秋林与同乡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合资创办了伊·雅·秋林股份无限公司,通称“秋林公司”。董事长和经理由秋林担任。公司成立后,秋林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在他的个人长期行商生涯中,深刻意识到人才和财力的重要性。他不惜重金广招人才,同时吸引有财力的人入股。很快秋林公司人才济济、财力雄厚。于是秋林雄心勃勃,以尼古拉耶夫斯克为基地,不断向俄国远东各大城市发展,先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伊尔库茨克等建立百货商店、化工厂、酒厂、农机具厂等。1882年秋林公司改组后,由同乡、大股东阿·沃·卡西雅诺夫接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卡西雅诺夫很有经营才能,他上任后,秋林公司发展得很快,仅用十几年,就使秋林公司分支机构遍布整个西伯利亚,甚至边远半岛和海峡也设有分店,后来又延伸到俄国在欧洲的各大城市。秋林公司到了20世纪初,已成为俄国有名的资本集团。

二、秋林公司在华历程

1900年秋林公司随着中东铁路修建进入中国,在哈尔滨香坊建立秋林跨国公司——“秋林洋行”。1904年香坊“秋林洋行”在秦家岗大直街与新商务街(现奋斗路)交叉口处破土动工修建秋林洋行百货大楼,1908年9月竣工使用。带有地下室的两层商业大厦,雄伟壮观,具有独特的欧式风格,是哈尔滨一大景观。

秋林公司在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德、俄等国卷入战争,货源中断一度使秋林公司经营陷入困境。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政府在中国东北北部地区发行流通的近4亿羌贴变成废纸,哈尔滨的经济遭到有史以来最沉重的打击,陷入到严重的危机之中。秋林公司的经营以及全店职员与工人的生活也大受影响,损失很大。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把在俄国国内的秋林公司资本全部收归国家所有。秋林公司的上层人物,如董事长阿·沃·卡西雅诺夫等人也从莫斯科纷纷逃往哈尔滨。股东多数人来到哈尔滨,增强了哈尔滨秋林洋行经营力量。其实又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复苏时期,秋林洋行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重新筹集资金,再度崛起,积极与欧美等地区建立广泛经济关系,提高商品档次,扩大工业建设。1919年11月道里秋林三层商业大厦竣工投入使用,营业面积基本和南岗秋林相同,销售商品也都是高档次。经过十年奋斗,到了1928年秋林洋行已拥有553.1万元哈大洋资产。可是好景不长,到了1932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哈尔滨后,封锁海关,紧缩经济,大量倾销日本货,使秋林洋行经营从第二年又日趋衰落,再无力偿还汇丰银行的借贷。1937年7月23日,英国汇丰银行以秋林洋行的股票抵欠债务接收改组,把秋林洋行改为“英商哈尔滨股份有限公司”。可时隔不久,经营大权却被侵占哈尔滨的日本人夺去,公司改为“秋林株式会社”。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与英美作战,视秋林公司为敌国财产,指令伪满洲国中央银行接管“秋林”,由日军派高中木繁中佐任会社理事长兼总经理。由于高中木繁不懂经营,只会对职员、工人弹压,再加上伪满洲国政府颁布的“7·25”停价令等残酷经济政策,使许多外埠秋林的分支机构纷纷倒闭。1944年秋林株式会社召开紧急股东会议,宣布改组,高中木繁中佐调离,石贺繁任理事长,中村勇藏任第一理事兼总经理,俄国人别列瓦洛夫、布洛果菲耶夫任理事,日本人富田捻任监事。日本侵略者本想通过此次改组能扭转秋林株式会社经营走下坡路的局面,可是由于他们采取帝国主义掠夺式经济政策,不但没有扭转局面,而且继续恶化,只能勉强维持了。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联外贸部接收了“秋林”,从此结束了沙俄、英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经营的局面。苏联政府重新改组了“秋林股份有限公司”,从莫斯科派来了新的领导人,留用了旧职员,又在满洲里、绥芬河、齐齐哈尔、佳木斯、吉林、长春、大连、营口等地重建秋林公司分支机构。这一时期,秋林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以东北的特产品换取苏联的工业、日用、农机具等产品,扩大了秋林公司的经营范围。

1953年10月,苏联将秋林公司移交我国,从此秋林公司完全成为由中国人民经营的百货商店。

三、秋林公司经营方法

在秋林公司所进行的一个多世纪的经营活动中,积累了许多经营方法,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几条:

第一,以商为主,工商相补。秋林在经商过程中,很偏爱工业,特别是爱搞化工和农机具等工业。秋林公司成立不久,秋林就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建立了葡萄酒厂、肥皂厂、染料油漆厂和农机具站等。而这些工厂的产品主要是为充实秋林公司商品服务。在哈尔滨建立秋林洋行后,秋林看到俄国非常短缺茶叶,特别是红茶,而红茶又是俄国人生活必需品,于是利用中国和斯里兰卡茶源,在哈尔滨开办了秋林红茶工厂。由于工艺考究、配方恰当,工厂每年都能产出可观的上等红茶,得到广大俄国消费者欢迎。“秋林红茶”在民国时期曾获中国最优上之赤金质奖章,使秋林公司获利不小。继茶厂后,又在哈尔滨建立了肉食品加工厂、油漆染料厂、服装加工厂、卷烟厂等。在老巴夺竞争下,秋林卷烟厂不断更新技术和机器,制出当时最优香烟,曾获得金质奖章。秋林公司再次复苏和发展到高峰,都离不开工业的建设。1945年日本投降、苏联政府接收秋林公司后,更加重视工业的建设,先后建了近20多个工厂和加工厂。比较出名的有机器维修厂、汽车配修厂、皮革厂、油漆厂、木材加工厂、水泥厂、制酒厂、酿造厂、食品厂等。大大扩大了秋林公司经营范围,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

第二,适合当地居民需要而经营之,适应市场需求扩大经营项目,这是哈尔滨秋林洋行又一经营特点。为了获取更好的东北特产品,全面调查东北农民生产需要的农机具型号和数量,积极组织人力从外国购进各种农机具,如手用机、马拉机、火犁机等,同时开设农务部,专门代人开地、种地、割地、打场及将粮物代运就近车站销售出口。20世纪30年代,秋林公司设有饮食部、书籍部、布匹部、电料部、玩具部、靴鞋部、皮革部、旅行用品部、男女服装部、家具部、钟表部、照相器皿部、金属部、机械部、铜铁杂物部、烟草部、药品部、建筑材料部、燃料部等。商品如此繁多,只限于面向哈尔滨的俄国人和少数外国人已不适应事业的扩大和发展的需要。于是秋林公司打破常规,在各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中国人进入公司,接待广大中国顾客。

第三,严格商品检验制度。秋林公司设有商品中心站,内部设有仓库,专管存货和出货,业务部专管中心本站业务。每个仓库设有6-7名检验员和仓库保管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后,才能销售和出口。商品检验员必须掌握广泛的商品知识,才能担当这项工作。检验员不能经常调动,以积累经验和保持检验员的权威性。当营业各部提货时,还要开箱检验,由各部提货人检验。如发现破损或质量有问题的商品,可以甩出不要,换成合格商品。因此,中心站出库的商品,一般是不会出现破损和不合格的,如果查出原因,就由谁赔款。

第四,严密的销售机构和制度。秋林公司销售机构很有特点,当时一般百货店是各部营业员直接向顾客付货,而秋林公司却设有付货处。虽然每部都陈列商品,也允许顾客挑选,可各部营业员无权直接向顾客付货。营业员只是热情招待顾客,向顾客作商品介绍,顾客看中商品,营业员给开取货交款的三联单,两联给顾客,让他去交款和到付货处取货,营业员把剩下一联和选中的货送给付货处,再由付货员包好,付给顾客。收款员直接受会计师领导和选派,不归各部领导,收款员只收钱不结账,结账由会计师总出纳结账,最后由会计入账。这种销售机构也是一环扣一环,层层制约,防止了内外勾结盗窃商品和货款,也杜绝了熟人多付货少交款的弊病。秋林公司的制度也是相当严格的,出现违纪问题基本上由各部长处理,涉及到公司的大案由人事部、法律部(有专职大律师)负责处理。

参考资料:

[1]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部.哈尔滨文史资料[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2]刘明翰,韩瑞常.东北亚与世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历史简明读本[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F27

A

1673-0046(2010)2-0086-02

猜你喜欢

秋林洋行哈尔滨
老码头
百年老字号秋林集团盲目扩张终退市
如意算盘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秋雨感怀
上海礼和洋行
帮 工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汉口沧桑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