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演奏的形神、虚实与气韵

2010-08-15白如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形神气韵二胡

白如雪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市 012000)

二胡演奏的形神、虚实与气韵

白如雪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市 012000)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之一。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下,二胡表演艺术日趋成熟,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的表演艺术要求形神兼备、虚实相济、气韵相通,这一点与我国传统音乐的美学原则、审美标准的完美结合是一脉相承的。

二胡演奏;艺术审美;形神兼备;虚实相济;气韵相通

音乐表演艺术是一种审美思维,是以音响为实体,心中所产生的情感为虚体的审美联觉思维。这是因为音乐表演思维直接和人的感情心理相通融产生的结果。内心构思的声音形象使艺术声音的审美感知拓宽,丰富想象视野,让感情的表达更加真实生动。二胡演奏也是如此。对于一首乐曲,既透彻地表现出生动的情境,又没有丝毫矫揉做作、怪诞媚俗的成分,能够达到这种境的不但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对乐曲有全面的理解,再者就是要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闵惠芬老师在音乐会上演奏《月夜》,还没出弓发音就见她已经面带微笑,双目微闭,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听众之前进入到音乐境界当中,陶醉在月白风清、如诗如画的景色里。只见她的每一弓都如流水一般潺潺泻出,有舒有缓,委婉转折,细细听来,每处滑音、吟颤、揉弦、韵音、情绪变化都拿捏得相当细致精彩。乐曲结束时,只见她逐渐减力,缓缓推弓,让音慢慢地从有到无,虽然声音没了,可好像还是感觉余音绕梁,似乎那个音还在延续,再看她的表情,似乎依然陶醉在那月色怡人的池塘边。大师的演奏已经超越了二胡和音乐本身,这其中形神、虚实与气韵的统一体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

一、形神兼备,以情感人

《中庸》云:“为物不贰”、“生物不测”。孟子曰:“深造自得”、“左右逢源。”中国古代艺术家都把形神兼备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标准。形与神的关系是载体与被载体的关系,它们既矛盾又统一,实际上反映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作为艺术表现的客观对象则是形与神的统一,所以只有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形态和神采,才能如实地反映生活。形与神的统一还反映在艺术家的主观情趣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上。形神兼备不仅要求反映客观现实,还要求艺术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胡表演艺术是单旋律线条运动的艺术,尤其注重旋律线条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音色浓淡等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产生“神韵”的条件并丰富了旋律的内涵。形神兼备要求我们在演奏作品时不仅要正确地反映出作品所包含的感情,更要积极热情地投入到二度创作中,把“情”作为“传神”的第一要点。没有感情的作品是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的,是失败的。只有真正地用“情”来演奏,以情带音,以音传情,观众才能够充分体会出作品所包含的感情,引起心中的共鸣。形神兼备要求我们在演奏中,不但要把作品的文本信息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要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把作品、作曲家要表现的内容和情绪传达给观众。

二、虚实相济,以心御乐

老子就提出了“大音希声”。“大音”是指优秀的作品,“希声”指通过有限的声音表达无限的情感和艺术境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它又超越听觉感受。它通过“实”的声音唤起心中“虚”的意境,但这种意境又不是单靠“实”音就能感知的。对于二胡演奏者来说,作品便是“实”,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是“虚”,二度创作是虚实的对立统一。在实际演奏中,要求演奏者能做虚实结合、相互转化。首先,演奏者要能够把作品中固定的音符转化为内心的情思。这就要求我们对乐谱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然后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乐谱进行形象思维,将音符化为自己心中的旋律。演奏者的生活阅历、音乐修养、文化积淀等等都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演奏者要能够把对作品的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和对生活的体验用具体的音乐旋律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把无形的内心的情思通过演奏表现出来,化成可以被听众感知的声音。

此外,音乐表演的技法中也离不开“虚实”。在技法上处理“虚”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关于节奏上的“虚”,“是‘无声’式的,如休止符、结构中的间歇、气息、断腔等等”。这里的“无声”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没有声音,而是巧妙地运用“无声”这一手段,调动欣赏者的想象空间,使其具有特定的内涵。例如,《新婚别》整个第三段表现的是新婚的丈夫忍痛从军、妻子含泪送别时的情景,292和293小节是重复的音型,在处理时第一拍不要拉满,配合左手的压揉,让休止的时间长一些,但气息仍要连续切、不可断开,第293小节要强于前一小节,以此造成伤心欲绝、泣不成声的哽咽效果,形断而意连。第二,是关于音上的“虚”,“是‘有声’式的,即音头、音腹或音尾上的微观层次上的小音,人们通常叫它作‘韵’”。例如二胡演奏中经常出现的滑音、透音、垫指音等等,这些没有被乐谱记录的实音之外的音就是小音,也就是韵。当然,中国音乐中的韵必须与它所表现的音乐风格是一致的,是靠演奏者灵活运用和用心布局的。

三、气韵相通,以势谋局

“气”指一种连贯的状态,一种精神面貌,一种运动的活力;“韵”则始于语音和音乐,代表了一种统一和谐的形式美。“凡情无奇而自佳,景不丽而自妙者,韵使之也。”气与韵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从音乐表演的角度来看,“气”通常用于对作品整体的把握,表现演奏者演奏时的一种状态和音响的精神面貌,而“韵”则更多地表现在细节方面,这些细节往往是乐谱无法记载,要靠演奏者不断地体会、揣摩、练习才可以完成,气和韵是统一在音乐表演中的。“气以长虹之势贯穿整体,韵以细琢之功弥漫局部。”另外,气势贯通还表现在演奏者的演奏状态上,气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舞台演奏中就表现为一种充满自信的演奏状态,是从总体上的把握。只有平时认真练习准备充分,在舞台上又充满自信,不用担心任何技术问题,演奏时用心于整体布局之上而又有良好的控制能力,这样的音乐“气”才能“贯”。傅雷先生说过,“音乐家,光是做一个音乐家,就需要有对一个意念集中注意的力,需要特有的那种控制力与行动的铁腕:因为音乐是动的构造,所有的部分都得同时把握。清明的目光、紧张的意志、全部的精神都该超越在整个梦境之上。

[1]杜亚雄.中国传统乐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J6

A

1673-0046(2010)10-0173-02

猜你喜欢

形神气韵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形神之间 浅谈古代人物故事画的发展历程
意象、形神
思乡(二胡短曲)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形神是中医辨证要素的首要元素——中医辨证常用20个基本要素与形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