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估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评估

王 峥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形成性评估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王 峥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英语听力能力是影响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单一的听力终结性评估方式只能提供终结性的评价,无法全面、准确地描述学生的努力程度、能力发展、学习策略等,无法为切实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提供有效信息。形成性评估强调注重学习过程,教师通过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方法与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笔者分析听力能力特点,研究我国听力能力评估现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估,对听力形成性评估操作方法和模式进行探讨。

高职英语;听力;形成性评估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6)中都明确提出,大学英语和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英语听力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识到,而与此不协调的是,听力是中国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心理因素的影响、母语的干扰因素等等,但必须承认的是,作为传统高职英语评估主导手段的大学英语终结性评估方式是很大的影响因素。终结性评估过度关注学习结果,忽略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积累,不利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也不利于教师及时获取教学反馈、改进教学管理。

教学评估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在终结性评估外还要引入以过程性评价为特征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估。到目前为止,国内对形成性评估的实证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专门研究探讨高职英语听力形成性评估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估,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将就此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探讨实施英语听力形成性评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听力能力特点及听力评估现状

“听”是人类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弗斯(Rivers)和坦珀利(Temperly)1978年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里弗斯(Rivers)认为,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从这一点来说,“听”这一技能在英语学习和综合运用中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在语言学习中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然而,听力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听力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策略的培养必须依靠教师实施有效的听力课堂教学。

现有的高职英语听力能力评估基本上都是采用“呈现题目——听录音——做题——打分”的终结性评估模式。上述听力评估采用的题型也极其相似,都是常规的听对话、篇章,完成填空题或四选一的选择题。这种听力评估有几大弊端:第一,题型格式化。70%以上的题型都是选择题,有比较大的随机性,不管听懂没听懂,学生做每道题都有25%的机会碰到正确答案,测试的效度值得怀疑;第二,听力录音发音大多是标准美式、英式英语,没考虑到实际交际中听到多种口音的可能性;第三,忽略学生的学习背景与努力过程,只注重考试分数高低。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使很多学生尤其是听力基础薄弱的学生对听力课失去兴趣,甚至因为对听力提高感到绝望而对英语课产生畏惧、厌恶心理。综上所述,终结性的听力评估不能真实、充分地评估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教师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信息,学生也无法就此调整学习策略。

美国教育学家Douglas Brown指出:“教师的成功在极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经常性的平时评估,它反馈给学生目标的完成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学习内容。”要达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的能力,就应引入形成性评估方式,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听力教学评估体系。

二、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形成性评估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构建公正、客观的听力形成性评估体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听力教学的特点以及操作的可行性,笔者在所授课班级进行了实践。

首先,在开学初对新生听力进行一次小测验,测验形式是播放一段较慢的英语视频,共三遍,要求学生把听到的重点词句写下来。通过测验,考察学生辨音的技能、获取主要信息的技能、听词猜意的能力和笔录的能力。然后根据测试结果,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教学方案和形成性评估具体措施。接下来,向新生介绍本门课程的评估机制: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向学生介绍形成性评估的内容、特点、标准,采取有效方法更新学生观念,增强学生对形成性评估的认识,鼓励学生充分地参与。

其次,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开学初,要求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袋,用于收集供期末进行总评的各种资料。包括:学期初学生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参照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制定的学习计划、随堂进行的相当于作业的听力小测验、本学期进行的各种测验试卷及考试总结、反映学生本人个性化学习的相关资料。

再次,进行学生自评、互评,使每位学生确立自己的远期及近期追求目标。发给每个新生《高职学生听力能力自评互评表》。《自评互评表》共四栏:第一栏,把听力水平由低到高分为15个等级;第二栏,自评栏,学生在自己能够做到的等级旁边勾画;第三栏,互评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第四栏,追求目标栏,要求学生在这一栏里勾出15个等级中自己希望能达到的目标以及优先追求实现的目标。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共进行三次学生自评。Nunan(1996)在谈论自我评价的有效性时说到,当学生被鼓励去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时,他们的自主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自评时,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努力程度、进步情况和行为表现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是一个自我判断、自我提醒、自我教育的过程。每次自评完,学生在追求目标栏里勾画出下一阶段自己优先要实现的目标。除自评外,期中、期末进行小组成员互评,使成员之间相互督促、鼓励,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外听力任务。所有的自评互评表要求学生标上日期,装在档案袋里,作为学期进步、学习成效的参照。

最后,教师观察记录。教师观察是评估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方式。观察是收集有关学生语言技能发展的信息的有效的手段,而这些信息仅以传统的纸和笔的考试方式是不容易获得的。教师观察记录包括课内与课外两部分。课堂观察记录帮助老师记载下学生对听力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生学习态度、策略和行为的变化。课外观察记录主要来源于与学生面谈、核查学生课外听力任务的完成状况的评价记录。鉴于大多数听力课是大班授课,与每个学生进行面谈的难度比较大,笔者采用由点带面的方法,面谈对象主要侧重各小组长以及一些在听力课堂表现比较典型的学生。通过与小组长面谈,了解各小组成员近期的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对听力形成性评估的看法。教师通过持续观察学生平时课堂内外的表现,对他们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引导他们的学习。

两个学期的实践表明,在听力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既是评估手段,同时也是学习手段和教学手段。一方面,形成性评估的实施有助于树立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意识,训练自主学习能力,主动为提高听力应用能力进行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通过积极参与评估,学生学会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正确评估学习质量的高低,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形成性评估的应用促使教师更深入地研究教学要求、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习状况,设计科学实用的评估策略,并通过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形成性评估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施能有效弥补终结性评估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不足,实现听力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听力应用能力。

[1]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王宇.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英语,2008,(5).

G718.5

A

1673-0046(2010)10-0015-02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评估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