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位—述位与英语语篇教学

2010-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主位段落语篇

马 援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主位—述位与英语语篇教学

马 援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语篇表达时,存在语篇扩展和语篇连贯的问题。应用语篇开展的有效手段提高语篇表达,功能语法学派研究的主位述位结构理论和主位推进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本文从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角度对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拟探讨一些有效方法。

主位;述位;语篇教学

日常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并非如想象的那样好,读完一篇文章后让用英语复述文章内容时,讲得支离破碎甚至连主要的意思也无法表达,很难将一个话题展开。这就是学习者在语篇表达方面存在语篇连贯和语篇扩展的问题。将主位—述位理论应用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可以改善英语学习者的这一状况。

人们说话时,总是按某些词语在交际中所要体现的功能来确定某些话先说,某些话后说。在一个句子里,则某些词语先说,某些词语后说。先说的是主位,Halliday把主位定义为“某个信息的发出点”。拿某个篇章来说,“小句(包括复合句)的主位结构显示和体现了这个篇章展开的方法,通过分析篇章中的一个个的小句,我们能深入了解篇章的篇章现象,并能了解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后说的是述位,是围绕主位逐步展开的实际内容。主位和述位的安排,即信息结构的部署,是说话人的选择。

一、主位—述位理论

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最早提出了主位、述位的概念: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往往是话语的核心内容。系统功能学派对主位述位这对术语进行重新界定,指出主位是信息交流的出发点,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通常由句首成分体现。在句中,除主位以外的成分都是述位,是用来描述主位的,是交际中的新信息或未知信息。韩礼德在其《功能语法导论》中区分了三种基本主位,即话题主位、人际主位和语篇主位。又按它们的出现情况,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的主位结构即“简式主位”(Simple Theme)、“多重主位”(Multiple Theme)和“句式主位”(Clausal Theme)。简式主位指句子中的主位成分只体现一种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中的一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功能单位。通常简式主位由一个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体现。多重主位是由多种功能成分构成的主位,它总是含有一个表示概念功能的成分,另外还可能含有表示语篇和人际功能的成分。如果这三种功能成分都出现在同一个主位中,其排列顺序为“语篇主位——人际关系主位——概念主位”。句式主位是指当一个句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呈并列关系或主从关系)时,首先出现的整个小句构成主位,因而称为句式主位。

一个语篇的结构,不仅体现在各个句子间语法和语义上的相互联系,还表现在从主位到述位的发展进程。主位的作用不仅是照应前面的句子,保持句子的连贯,而且还要充当后面句子的出发点,推动语篇的发展。句子和句子主述位间的这种照应、衔接和过渡关系构成“主位推进程序(thematic progression)”,捷克学者Danes提出三种最基本的主位推进模式:线性主位推进模式、连续主位推进模式和派生主位推进模式。在吸收国外语言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我国语言学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黄衍提出了七种主位推进模式,而徐盛桓把主位模式归为四大类。

二、主位序列在语篇组织中的衔接作用

主述位的反复衔接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住一篇具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的大意是相当困难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受思维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学习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将表面的知识转化为意义,因此,学习者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往往不知所云。功能语言学关于“主位—述位”的理论对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有关篇章结构的理论告诉我们,文章大多包含着一个中心主题,作者常常围绕着这个中心主题,分段落有层次地进行论述。在每一个论述的段落中往往又包含着一个段落主题句,这些段落主题句都是为文章的中心主题服务的,它们构成了文章的大意,是文章的要点所在。对于大多数篇章来说,段落主题句往往为段落的首句。由此,找出文章段落的首句,然后运用功能语言学“主位—述位”的理论排列出主位,文章的大意便可以清楚地自现了。

三、应用主位—述位理论在英语语篇教学中

Halliday曾作过一个比喻,说主位就像墙上的木钉,信息就如一串东西挂在这个木钉上。也就是说,主位是信息安排的纲,述位则是传达新信息的目。语篇生产中,作者无论以什么作纲,都要有序,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将传达同样命题意义的句子或信息单位堆砌起来。不同文章往往采取不同主位,语篇的主位结构的安排并非是随意的,而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作者的主位结构安排,不同文体不同的结构,并以此把握作者的目的、思路流程或序列,借助于主位框架结构快速准确地认识篇章信息结构,以最贴近作者发展思路的方式进行解读。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模式是交互作用(interactive)模式,主要特点是:阅读决不仅仅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过程,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交互作用、同时加工的过程,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又是读者已有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处理过程,“图式(scheme)”是阅读理解的奠基石。笔者认为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读者在处理语篇的主述位结构的同时也激活了读者已有的图式,因而他们能快速准确地领会语篇的信息结构,理解语篇的整体内容。

在英语语篇表达时,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语篇信息,主述结构是语篇的框架。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运用主述结构理论进行语篇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进行单项语篇能力训练,培养语篇组块能力。语篇是由段落组成的,提高学生的组块能力,就可以提高语篇组织能力。训练方法很多,比如排列段落顺序训练就是培养语篇组块能力的一种方法,给学生一个不连贯的语篇,让学生重新安排段落。对于一些典型的衔接连贯的篇章还可以让学生背诵,用以体会衔接手法在连贯表达中的组织作用。进行主位选择练习,提高学生在某一种语篇类型下选择合适的主位和述位的能力。主位是句子的出发点,述位是对主位的陈述和说明等。正确选择合理的主位和述位,将有利于语篇的组织和扩展。因此,可以从培养学生主述位的选择能力的思路出发,选择合理的练习形式。如词语归类,将词语按照其所在的不同集合归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语篇的组织和表达也很有帮助。再如,让学习者练习在某个语境中可能选的主位。主位的选择与语篇类型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的语篇,在主位选择上具有不同的倾向性,例如,说明性语篇一般以表达事物概念的名词作主位,叙述性语篇一般以表示动作的参与者或过程的概念作主位。

认识主位结构框架也是训练快速阅读的一种有效方法。快速阅读将是大学英语四级阅读今后要增加的题项;另外,快速阅读还能有利于我国大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快速地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因而此理论的运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比如进行快速阅读练习,可以在学生学完一篇语篇之后,将语篇中的主位和述位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利用主位述位理论有效地把握文章重点信息,提高阅读效率。语言理论运用于语言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其实用性,而不应从教师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更不应从理论到理论。

[1]胡壮麟.语言系统与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G642

A

1673-0046(2010)3-0142-02

猜你喜欢

主位段落语篇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主位述位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希拉里败选演讲稿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