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诚信教育之我见

2010-08-15吴发水姚春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高职生思想品德诚信

吴发水,姚春梅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8)

高职生诚信教育之我见

吴发水,姚春梅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8)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研究如何有效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是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诚信教育;方法欠缺;师德师风;课堂教学;课外教育

一、高职生诚信教育的欠缺与重塑

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优良的道德素质,良好的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道德素质当然就包括诚实信用,且诚信是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与信是为人之根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但有些人将市场经济理解为不择手段的竞争经济,作出种种不诚失信的行为来,危害社会,毒害良俗。

对诚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取得共识,但具体落实却有欠缺,主要表现在:(1)只打雷不下雨。说别人的多,自己做的少;强调的多,落实的少;口号多,方法少。(2)急功近利,视而不见。学校、学生将思想品德等素质课程看作“附科”,应付了事。有个别院系,甚至大砍大压道德思想课程和教育活动,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忽视素质拓展,有“利器”而无“厚德”。(3)空洞无物,僵化教条。诚信是一种信念,又是具体行为,贯穿于生活起居,表现于小事微观,应从孩童开始教化。但我们的教育概念化、教条化,抽象乏味,到了大学,继续说教,学生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排斥教导。(4)孤军奋战,顾此失彼。教育是系统工程,要由家、校、社会各个方面来综合培养,单单依靠一二门课的教育是难以奏效的。要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专门制定了诸多指导性文件,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从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意义、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意见措施等方面作出规定。同时,我国还将思想品德教育以立法的方式作出强制要求,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作为教育机构和工作者必须履行法定义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系统的完善,诚信教育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高等职业院校诚信教育有了制度和法律保障,重塑诚信,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高职生诚信教育的师德与师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是学生的上梁,要正不能歪。端正师德师风,是高职生诚信教育的关键。

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也存在师资短缺,或结构不合理,或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还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培养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问题:

1.强化认识,规范行为。无论如何,作为教育者必须自觉学习,提高修养,贯彻教书育人的方针,理解“研究无疆界,宣传有纪律”的要求。前不久,笔者听了一位教师介绍经验,他教的是“领导技能”课,其中一节是“领导策划”,该教师为了引起学生兴趣,布置的作业是“策划抢劫一家银行”,还要求准备工具,画出线路,成功逃脱,逃避侦察等。如此说来,抢劫成功是得优呢,还是危害社会?兴趣要服从正义,教书不能教唆。

2.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必须严于律己,以诚待人。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如下行为要不得:文章抄袭,论文做假;迟到早退,编造事由;照本宣科,指责学生;作业不改,任务不查;学生抄袭,发现不究;语言浮夸,自我吹嘘;轻易承诺,未能兑现。这些有违诚信的言行,对诚信教育有极大的危害性,教师不可不慎。

目前就业也存在竞争,于是老师提醒学生,在推销和表现自己时,可过度夸大自己的优点,极力缩小或抹杀自己的缺点。有些人则简历造假,成绩造假,未走向工作岗位,已失去诚信,如此开头,可见将来。教师在就业指导时,也不可忘却诚信教育,更不宜对学生的失信行为推波助澜。

3.贴近学生,真诚关爱。要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师生要互信,互信源于彼此了解,真心实意为对方着想,让对方解除戒备心,消除担忧。但随着扩招及大学城的建立,教师面对的是上百个学生,来去匆匆,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没有亲近感、亲切感。这种学校就失去了文化沉淀的厚重,不利于对学生的品格养成,诚信这种人格养成的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高职生诚信教育的课堂与课外

目前从课程设置和要求来看,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等三门课内。

诚信教育到底是知识教育还是观念教育?我们认为诚信教育是观念、信念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因而,诚信教育重在启发心灵的震动和内心的向往,诚信教育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较为适宜。如汉口公务员考试,有一女孩用假毕业文凭报名,考试成绩名列榜首,该不该录取她?学生讨论十分激烈,而后教师引导,从公务员之性质、法律规定、德与能关系、公众对公务员期待等方面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理解了诚信之重要性,提高了对具体问题的价值判断。

诚信教育作为观念、信念的教育,考试方式就不可拘泥于卷面答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如丢垃圾考试,教师将几包垃圾分别托付给不同的学生,要求必须于某时丢到某处,完成有奖励,这个奖励就是在指定的地方立个牌子,上写:“及格了,可免考”。该教师发现十个学生只有一位做到,但都对老师说完成。这样的实际考核,比卷面的考试对学生的触动要大得多,甚至会让学生铭心刻骨,难以忘怀。

课外诚信教育,包括课外活动、生活起居、实习实践等,处处可现诚信,时时可得启发,更体现出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如福州某职业技术学院要求门房保安均应承诺服务,学生外出必须在承诺的返校时间返校,重承诺者可加分,未履行诺言达两次者,要扣分,并视情节予以其他处罚,其目的就是从全方位来教育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

G718.5

A

1673-0046(2010)3-0139-02

猜你喜欢

高职生思想品德诚信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