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学生心理特点为基础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2010-08-15张丽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系部心理健康学院

张丽君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以大学生心理特点为基础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张丽君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评价低、学习能力弱、就业压力大等主要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构建了心理健康三级网络,笔者在实践三级网络的教育过程中完成了对于三级网络的系统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实践研究

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具备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保障,因此,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然而要扩大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就需要采用三级网络为基础,构建教育、指导、咨询、预防、干预相结合的心理健康立体教育模式。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近几年对于三级网络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用以探讨三级网络的新结构、新保障和新功能。

一、以调查研究为依据,准确把握学院学生心理特点

笔者所在学院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来源多种多样,有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还有中专毕业生,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他们有着一般青年人的基本心理特点:热情、积极、充满活力、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等等,同时又有着高职院校学生自有的特点。通过近几年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1.客观、务实,自我评价有偏低倾向。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新生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有大约15%的新生都存在自卑心理。近年来,由于社会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使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处于劣势,不少学生都有一种“非正规”大学生的感觉。例如有不少学生称:看到课本封面上印着的高职高专教材的字样,心里就感觉特别自卑,当向别人说起自己在职业技术院校读书时,就觉得丢脸。2008年进行的一项“学生满意度调查”中显示,55%的学生对于就读于高职院校是很不满意的。

2.学习能力较弱、厌学是目前高职学生普遍的心理现象。有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学习“感到无趣”或“厌烦学习”的比例已达到60%,厌学情绪特别明显,不仅理论课不愿学习,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动的讲座课、实践课也失去兴趣。不少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进入学院学习后,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无法自主学习、考试挂红灯的现象,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3.就业压力大,自我规划能力有待提高。随着毕业的临近,许多学生从心理上甚至感到恐慌,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信心不足。就业办曾有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中有61%的人觉得就业比较困难。究其原因,许多学生对目前的市场调节、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尚未适应,加之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使本无优势可言的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道路上更是困难重重,倍感个人前途渺茫,信心丧失。

4.自主性较强,但自制力较弱。许多学生在上学初期都有种轻松感,这种轻松感主要来自于远离父母,万事可以由自己选择的满意感,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由于无人督促,学生自制力弱而导致他们沉迷网吧、恋爱而无法自拔,甚至最终毁了学业、断送自己的前途。

二、以学生心理特点及学院现状为基础,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

由于学生存在自卑、压力大、自制力弱这些特点,学院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但目前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一个万人规模的学院,仅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院要及时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以便更好更快地反馈学生信息,将学生的心理隐患干预于萌芽状态,实践证明:三级网络在做好学生心理预防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三个系统”——搭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新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由“三个系统”构成:

1.院级指导系统。院级指导系统由学院学工处直接领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依托,以专职心理健康工作者为骨干,主要负责全院心理教育与咨询服务、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心理健康活动月的组织、学生咨询员的培训等工作。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中为第一级。

2.系级延伸系统。系级延伸系统由各系辅导员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与引导;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院心理中心进行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采取相应措施。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中为第二级。

3.学生自助系统。学生自助系统由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朋辈咨询员组成,旨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反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在学生中开展自助、互助活动。笔者所在学院大学生心理协会(简称“心协”)成立于2003年,会员逐年增多,现有会员200多人,积极展开各种心理活动:曾与南京地区的九所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协会联谊;多次参加由南大组织的南京高校心协联盟定向越野大赛;每年在校内也会开展多种活动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其后,学院在各班级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定期汇报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班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中为第三级。

(二)落实“三项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新水平

1.专职心理咨询员培训。心理咨询是一项新兴的工作,其在理论与技巧上有很深的内涵,咨询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各种心理咨询的技巧,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笔者所在学院则划拨专项经费用于人员培训,中心也选派专职咨询员参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心理援助专员培训”、“认知行为治疗培训班”、“螺旋心理治疗培训”、“危机干预与心理创伤治疗”、“沙盘心理治疗”等一系列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培训,提高了专职咨询员的专业素养,为学院更好地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辅导员培训。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定期举办“学生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请心理学专家从不同侧面就“学生工作人员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巧”等做专题讲座,使每位辅导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简单的心理干预技巧。这些培训都不仅提升了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水平,也极大地提高辅导员自身的心理素质。

3.学生骨干培训。学生骨干是心理预防工作的主力军,其工作能力及水平与三级网络的有效发挥息息相关。学院可以通过选派优秀的心协骨干和优秀班级心理委员参加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的学生骨干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或者学院自行组织学生骨干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班,都能使学生有很大收获,提高班级心理委员的团队沟通意识与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三级网络的预警功效。

(三)做好“三项工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新功效

1.学生预警工作。学生预警工作主要由两项要素构成:第一,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心协每年通过出橱窗、放映心理影片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班级心理委员在班级通过心理沙龙、心理测验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第二,填写“班级心情报告”。班级心理委员每周填写“班级心情报告”,汇报班级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况,及时将需要咨询的学生邀请至心理中心。

2.系级拓展工作。系部拓展工作是指借助举办一系列学生参与的活动,拓展学生心理素质。在系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每年举办5月份“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心理剧大赛、心理知识大赛、素质拓展竞赛、心理征文、心理漫画竞赛等等,这些活动有的以系为单位进行比赛、也有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比赛,系部在动员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热情、拓展活动内容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3.院级干预工作。干预指提前发现问题学生,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主动干预。例如,笔者所在学院从2003年起每年10、11月份,用心理量表对全院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形成情况分析报告。对筛查出来的心理有明显疾患(中重度阳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保护好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主动与各系学生工作人员联系,引起他们关注,并主动约请学生访谈,建立个人特殊档案,长期跟踪观察,有效预防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以三级网络为依托,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朋辈咨询——学生自助系统新举措

为扩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工作的对象和范围,学院提出了朋辈咨询这一新举措。所谓朋辈咨询即学生与学生的沟通、咨询,因为有些学生不太愿意与老师交谈,同辈的学生却能让他们畅所欲言。朋辈咨询员是接受过一定心理咨询培训的学生,咨询时间设在晚上,地点设在学生宿舍区心理咨询室,其宗旨是:沟通心灵、倾听烦恼、共同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朋辈咨询能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朋辈咨询员们在这种互助活动中也受益匪浅,他们在帮助同学的同时自己心理上也得到了调节,压力也得到了舒缓,当看到学生满意离去时能产生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二)系部心理健康工作站——系级延伸系统新力量

笔者自2005年起尝试设立系部心理健康工作站,2008年起工作站由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纳入各系学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中,有效促进了系部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近几年,学院每年选派学生工作人员参加心理健康相关培训,提高各系学生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及心理辅导水平。现今,系部工作站通过团队训练、开设讲座等不同形式在系部开展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了很大的宣传和拓展作用。

(三)以生涯规划为主线的发展性心理教育——院级指导系统新思路

为帮助学生探索人生发展的意义和途径,我们应实施学业生涯、职业生涯、事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转变为社会人、职业人做准备,现在学院每年都会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激发学生的规划意识,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促进人生发展。院级指导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该将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来认真思考。

[1]周倩.解决人生难题心理咨询手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3.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成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网络建设刍议[J].新课程研究,2009,(5):118-119.

[4]郑翔.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4).

G64

A

1673-0046(2010)3-0096-02

猜你喜欢

系部心理健康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基于ISO思想系部层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思路探索
西行学院
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