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的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0-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旅行社导游人才

王 玉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工学结合的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王 玉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旅游院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与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专业技能狭隘性和市场需求综合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反映了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成熟和滞后性。工学结合的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承载了山西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的研究,从市场需求及山西旅游地方特色出发,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的培养模式,为旅游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导游人才。

工学结合;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发展

一、旅游职业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产业,全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导游职业。导游人员虽整体数量众多,但是导游从业人员的不稳定性以及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导游人员从业的短暂性和不稳定性,整体上呈现的旅游热难掩人才荒,这就势必影响导游服务的质量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导游人才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中、高级导游在导游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少之又少。山西省的旅游职业教育也在旅游事业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很多院校都在旅游市场的引导之下开设了导游专业,其中包括一些冷门专业经过改制或内部专业调整之后开设成导游专业,山西省现有50多所正规院校开设了导游专业,各自都在探索中进行导游人才的培养。这样就形成导游人才培养中资金和教学资源的重复投入和人才产出的重复性和单一性。

以山西省近年来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通过人员统计数据为例:

2006年上半年导游资格证考试是面向山西省各旅游院校的,共有51所旅游院校组织了报名,报名总人数为2063,共有365人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其中普通话341人,英语8人,日语1人,加试外语合格的为15人),合格率为17.50%。从中可以看出,参加外语导游资格考试通过人数为总通过人数的6.58%。

2006年下半年导游资格证考试是面向旅游行业和各个旅游院校的,此次考试报名总人数为6492人,共有1814人考试合格,其中普通话1728人,英语38人,日语6人,朝鲜语2人,德语1人;外语加试合格39人(英语34人,德语2人,法语2人,西班牙语1人),合格率为27.94%,其中外语导游资格考试通过人数为总通过人数的4.69%。

2007年下半年报名总人数为7400人,参加英语导游考试的达到400多人,比往年增加上百人。与此同时,日语、法语、德语、朝鲜语等小语种导游都比往年有所增加,西班牙语更是首次有4人报名考试。但这已远远不能满足我省逐年增多的境内境外游客高品质的需求。

2008年导游资格证考试报名呈现新特点,人数再创新高。全省报名总人数为7723人,较去年增长5.35%。其中普通话6964人,英语345人,小语种75人,外语加试339人。英语和小语种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为46.1%和51.28%。根据统计,合格共1707人,其中普通话1659人,英语31人,日语9人,法语6人,朝鲜语2人,及格率为23.12%;外语加试合格59人,其中英语51人,小语种8人,及格率为17.40%。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导游队伍的基本素质在逐步提高,语种结构在不断优化,导游人才的培养方向也开始转向外语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培养。

从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技能的范畴扩大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是单一的人才,旅游业不仅需要国语导游,而且需要有外语导游。仅仅有导游是不能支撑整个旅游业的发展的。职业技能范畴的扩大,需要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把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要一专多能,要熟练掌握技能,并能够把多种综合技能熟练应用,同时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战略,要在掌握技能的前提下,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广泛猎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受挫折的能力等等。

二、探究具有地方特色的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很多旅游院校都有着不同的探索模式和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趋同性,在导游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地方旅游业的特色培养导游人才的模式却异彩纷呈。

(5)固定贸易成本 (ln open)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的三元边际影响显著为正,表明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自由度越高,越有利于中国机械运输设备的出口。

山西省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这些旅游景区景点的最好的概括。人文旅游景观和自然旅游景观众多,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洪洞大槐树、恒山、绵山、历山……这样的旅游资源在全国都是非常独特的,表里山河的山西也被称为“文化的湖泊”。但是面对众多的包含众多文化内涵的上古神话、传说文化、石窟文化、古建文化、佛教文化、根祖文化、晋商文化等等文化系列的人文景观之时,不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我省的历史沿革和山西文化整体把握的导游,是不能胜任山西旅游景点的导游讲解的。参加导游考前培训班的短期速成的导游很难在山西的旅游市场长足持久地发展。所以,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培养适合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导游人才,探索工学结合的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工学结合的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八步骤

1.推出节假日导游——未雨绸缪

高职学生在入学之初,对于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从业心理准备是模糊和不确定性的。为了尽快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掌握基本职业技能,鼓励和组织学生利用五一、十一长假、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去旅行社、各著名景区景点顶岗实践进行导游服务。学生和旅游行业有了直接的接触,获得一些实践工作经验。学生返回校园之后,系部和实习处联合举办专题座谈会,充分地听取学生反馈的市场信息以及感悟。并且从这批有实战经验的学生中选拔出优秀者为新生做全程导游讲解,起到了专业引领示范作用,使全体学生强化了专业意识。

2.树立市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除旧布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旅游业是受市场导向影响非常强烈的行业,市场瞬息万变,风云变幻,行业的规范带来更加有序和高品质的竞争。要适应市场,就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地立于不败之地。

在导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健全上,根据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修订教学计划,制定实训课教学大纲,完善实训报告和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实训室特别是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调整充实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为客座教授,促进教学与旅游行业实际的结合。

旅游从业人员是文化和文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所以在实践中理解旅游文化,在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提高实践水平,是培养旅游人才的基本要求。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景点考察、线路组织、模拟训练、综合实训、工学结合等途径来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从思想意识上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一次职业教育模式的大改革。

3.了解旅行社仿真实训——条分缕析

高职导游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有旅游概论、旅行社经营管理、旅行社财务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导游实务等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学生了解了旅行社内部的管理结构和工作流程、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等内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工作。第一,在校内实训场所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不同岗位的全过程仿真模拟训练,使学生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业务流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第二,在实践教学中,以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我们请旅行社总经理和走上旅行社管理岗位并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优秀毕业生给学生做讲座。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来为学生展现旅行社管理的经验和对旅行社发展现状的审视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学生学习到很多前辈总结归纳的精华。第四,成立学生旅行社。与学院生产经营性的旅行社合作,利用实训场所,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经营,全过程独立完成,组织校内学生进行节假日旅游,严格按照旅行社的工作流程来进行。此时,走近旅行社不再是一种盲目的憧憬,而是以一种行家里手的目光来期待和学习。职场似曾相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4.校企合作强强联手——互利共嬴

围绕“做优、做强、做特”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与企业合作,由企业赞助并挂企业名举办导游技能大赛,如“商务国旅杯导游大赛”、“旅游之星大赛”等,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技能大赛反映的是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导游技能大赛,既是对导游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检验,也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导游技能大赛拉近了校企距离,老总现场选“千里马”。

赛后对导游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主要走向及其对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把课程教学的一些稳定、基本的内容和大赛的前沿要求与动态信息结合起来,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是找到能够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加快导游人才培养的进程,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

5.景区景点专业实践——初试锋芒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所占的比例约占教学环节的40%,这是示范专业评审和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所要求达到的硬性指标。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如场地问题、投资力度、重视程度等各种因素使目前的导游专业实践教学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2006年高教司16号文件又明确要求人才培养一定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做”为一体。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首先在理念上先突破,打破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导游实践教学从课堂搬到了景区景点现场模拟,将学生在校的每个学期从低段的懂导游,到中段的学导游,再到高段的做导游,安排学生去常家庄园、晋祠、平遥古城、五台山等著名景区景点进行讲解实践。导游技能实践教学采取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景点模拟讲解,现场考核,回校后撰写实践报告等措施,逐渐使学生从懵懂无知到乐趣横生,从不懂导游到乐意做导游,完成了质的飞跃。

6.学期变学段——尺短寸长

旅游市场有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政治、经济、自然灾害以及不可抗力因素对旅游市场的影响都比较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还按照传统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安排,不仅会造成教学过程的僵化和最佳教学实践时期的错期,同时还会造成旅游人才的浪费,并且无法遵循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和旅游市场的市场规律。我们经过研究,将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由学期教学变学段教学,长线教育转变为短线教育。高职学制为三年六个学期,我们在此基础上调整为六大段,以进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之路。

7.企业顶岗实习——小荷尖角

学生在经过工学结合的学习之后,不仅在专业素养方面得到了锻炼,而且在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提高。经过前期扎实的准备,在旅游旺季来临之前一个月与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旅行社联系,组织学生进行面试考核,挑选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通过这样一轮一轮的面试考核和挑选,学生基本上能找到自己在旅行社适合的岗位。在旅行社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之后,就能辅助工作人员进行旅游业务的操作和管理。学生通过旅行社顶岗锻炼,已经熟练掌握了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流程,开始崭露头角了。

8.进入真正的职场——凤凰涅槃

旅行社是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旅行社服务的无形性、不可见性、差异性、不可贮存性等特点,对服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学生由一个单纯的学习和接受教育者,转变成一个真正的职业人。我们一般推荐学生在出境部和计调部工作,这样为以后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中,如何把导游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安排到国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强学生管理,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联系、实习处和各旅行社的联系,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宏观管理,并且对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沟通以及反馈处理。对于学生来说,是火炼真金的过程,是凤凰涅槃的过程。

G718.5

A

1673-0046(2010)3-0041-03

猜你喜欢

旅行社导游人才
人才云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网约导游
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