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的发展

2010-08-15郭根秀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后殖民殖民主义现代性

郭根秀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浅述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的发展

郭根秀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后殖民批评是当下学术研究中最有影响力、发展最为迅速的理论之一,它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在引进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变化,文章将从后殖民批评是西方理论还是东方理论、后殖民批评是否适用于中国语境,以及由反本质主义、消解中心变为本质主义、建构新的中心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

后殖民批评;本质主义;中华性

所谓“后殖民”,简言之就是“文化殖民”。“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不再使用军事力量来征服原有的殖民地,而是通过文化渗透来影响和控制已经获得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后殖民理论则是对后殖民的揭露与批判。一般认为,后殖民理论萌芽于19世纪后半叶,1947年印度独立后开始出现,1978年赛义德的《东方学》的出版标志着后殖民理论的自觉与成熟。后殖民批评(postcolonial criticism)常与“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互换使用。后殖民批评是一种非常复杂且目前仍未明确界定的批评理论。乔纳森·哈特在《踪迹、抵制和矛盾:后殖民理论的加拿大以及国际性视角》中将其解释为:“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上、政治上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的差别(也包括种族之间的差别)的十分复杂的一种理论研究。”[1]后殖民批评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包括文化与帝国主义、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再现,以及种族、阶级关系等方面问题。

国内学界对后殖民批评的介绍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批评引入中国之后学者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并且还出现了某些新的特征,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后殖民批评是西方理论还是东方理论

后殖民批评之所以带有二重性性质,这与它们的作者的二重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赛义德等一批后殖民理论原创者大都来自于第三世界国家,不是纯正的西方理论家血统,但同时他们又都在西方国家接受高等教育,深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操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享受西方发达国家给予的丰厚薪金,因而他们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某种优越感。这种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的理论既有消解西方中心话语霸权的一面,与此同时为了争夺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话语主导权而不免“带有新殖民主义的特征”。[2]

后殖民批评的二重性所引发的相关话题便是后殖民批评究竟是西方理论还是东方理论,此问题至今仍在讨论中。少数学者认为后殖民批评家们“与东方和西方都有关联,但他们既不真正属于东方也不真正属于西方。有时他们在两个世界、两种文化之间穿梭交涉,挥洒自如;有时他们又在两种文化的撞击挤压下苦于应付”。[3]而大多数学者则赞成后殖民批评是一种西方理论。刘康、金衡山在论述东方主义时,就指出萨依德一再强调东方主义“与其说与东方有关,倒不如说与‘我们’的世界——西方——更为紧密相连。在他看来,东方主义完全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西方文化内部、知识体系内部的问题”。[4]

刘康、金衡山的观点较为合理,后殖民批评是以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为对象,是西方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自我反思,是西方文化内部的一次行为调整,因此这一观点较为贴近实际。

二、后殖民批评是否适用于中国语境

后殖民批评传入中国后,中国学界开始纷纷介绍学习该理论,出版了许多著作,包括王宁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思潮》(1994)、张京媛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1995)、以及盛宁的《人文困惑》(1997)等著作。国内学者在引用后殖民批评理论时,开始关注后殖民批评是否适用于中国语境这一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的观点大相径庭。一部分学者认为后殖民批评不适合中国语境,例如王宁从文化语境的差异论出发,认为“尽管后殖民理论确实也涉及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殖、反霸斗争,但实际上它与真正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所发起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并无多少直接的关系。这样看来,后殖民理论也就成了西方批评话语的一个产物,它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文化语境”。[5]从文化语境的某种相似性出发,王一川在《不说东西而谈世界》中则指出“中国不过一度只属半殖民地,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存在着一种文化殖民情形。从‘洋务运动’至今,西方文化在中国发生过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在相当长时间里,它对中国的影响属于殖民主义色彩的强制性征服”,现代社会“这种强制性征服则转变为后殖民主义式的魅力感染(可口可乐,MTV,给奖,出钱等)。魅力感染也不过是保持自身盟主地位的诗意手段”。既然历史上的中国存在着“文化殖民”的情形,且当代中国又深受西方“后殖民主义式的魅力感染”,那么就不能简单地说后殖民批评完全不适用于中国。

三、由反本质主义、消解中心变为本质主义、建构新的中心

受后结构主义等的影响,后殖民批评始终保持着反本质主义的特质,致力于解构诸如西方中心主义之类的神话。例如在《东方学》里,东方主义虚构了一个东方,西方用带有偏见的眼光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民族本质。东方主义把西方看成是理性、发达、人道、高级的,把东方则看成是离经叛道、不发达、低级的。在西方文化话语中,东方是西方的“他者”,西方人一再贬低这个“他者”,将非西方人群视为野蛮的种族,非西方文化视为卑微的文化,从而表现出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特征。再如,世界本身是丰富多样的,但西方发达国家却总是抱持一种本质主义立场,不允许除了西方现代性之外的任何其他国家的现代性,包括东亚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性,因为在它们看来只有一个现代性,那就是西方现代性。而后殖民批评的反本质主义恰好反对这种将文化差异固定化和绝对化的倾向。

“然而中国90年代的后殖民批评却在移植解构主义理论批评欧洲中心主义与西方现代性的同时,又悖论式地持有另一种本质主义的身份观念与族性观念,把中国的民族文化与所谓‘本土经验’实体化、绝对化,试图寻回一种本真的、绝对的、不变的‘中华性’(中国身份),并把它与西方‘现代性’对举,构成一种新的二元对立。”[6]张法、王一川和张颐武合著的论文《从现代性到中华性》就是持这一本质主义观点的代表性著作。该文把中国文化分为两大知识型:古典性和现代性。“古典性”指1840年这个不祥年份之前的中国尚处于“天朝大国”特有的自足与完满中,享受着世界之中心的古典性荣耀,在中华民族的内心中积淀了深厚的中心化情结。“现代性”是指鸦片战争的爆发,古典性图景的宁静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打破,中国人丧失世界中心地位后,被迫以西方现代性为参照系来重建中心,在重建中心的启蒙与救亡工程中,西方的“他性”就无意识地渗入“我性”之中,这样“中国现代变革的过程往往同时又显现为一种‘他者化’的过程”。[7]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市场化、审美泛俗化和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出现,中国文化开始由“现代性”向“中华性”转型。所谓“中华性”,就是指不放弃现代性中有价值的目标,是“对古典性和现代性的双重继承,同时又是对古典性和现代性的双重超越”。[8]张法等在解说“中华性”这一概念时经常使用“包容万有的胸怀”、“多中心中的一个中心”之类能够淡化中心主义色彩的词汇,但这些只不过是重建中心的手段而已。

后殖民批评的开拓者赛义德一直在强调自我或“他者”的身份绝对不是一件静物,而是一个包括历史、社会、知识、和政治诸方面,在所有社会由个人和机构参与竞争的不断往复的过程。即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性的、复合性的。张法等人在用“中华性”表达自己的文化认同诉求时,实质上是在确立一种新的东方/西方、中华性/现代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的二元对立,延续并强化了本质主义的文化观念。“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与后殖民理论在这里最后演变为另一种本质主义(华夏中心主义)。”[9]

后殖民批评在中国语境中出现如此的改变,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第一,民族主义作祟。中国自开关后一直受到列强的欺凌,因此近代中国无论政界、学术界都存在着浓厚的民族主义思想倾向,学术界对后殖民批评的接纳也正是以民族主义为其直接出发点。正因为如此,后殖民批评能够很快与中国民众的心灵达成共鸣,从而为国内学者所接受。赛义德本来在书中明确地说过没有兴趣——更没有能力揭示真正的东方和伊斯兰究竟是什么样的,并极力避免成为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但由于中国学界带着强烈的民族情绪来接受后殖民批评理论,“东方主义”还是以反抗西方文化霸权的面目被人们广泛讨论着,并被功利性地充当为民族主义的宣传品和重现被遮蔽了的东方的思想武器。

第二,对理论原著的理解不够成熟。赛义德的《东方学》出版于1999年,而另两位后殖民批评大家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作品则介绍得更晚,相关的评论也没有及时地与理论原著在中国的出版时间相呼应。对原著的不熟悉导致对后殖民批评概念、范畴的误解。

后殖民批评是继后现代主义之后流行全球的文化思潮,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其传入我国之后,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正确理解后殖民批评,发挥其理论的积极作用,并与我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使我国从文化上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进程,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1]陈厚诚,王 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510.

[2]王 宁.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兼论中国文化的“非殖民化”[J].文艺研究,1997,(2):7.

[3]张 宽.文化新殖民的可能[J].天涯,1996,(2):18.

[4]刘 康,金衡山.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J].文学评论,1998,(1):153.

[5]王 宁.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兼论中国文化的“非殖民化”[J].文艺研究,1997,(2):6.

[6][9]陶东风.“后”学与民族主义的融构[J].河北学刊,1999,(6): 41,42.

[7][8]张 法,等.从“现代性”到“中华性”[J].文艺争鸣,1994,(2):11,18.

(责任编辑:刘忠义)

G03

A

1671-752X(2010)02-0028-02

2010-02-24

郭根秀(1984-),女,山西大同人,兰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后殖民殖民主义现代性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后殖民视角下《水浒传》登译本的文化习语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