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

2010-08-15张志超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学科人才专业

张志超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浅谈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

张志超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通过阐述复合型人才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国高校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指出了加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要达到的目标。提出了创新学科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对策,以此来加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一般来说,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跨一级学科复合型人才,跨二级学科复合型人才,和以一个专业为主、兼备多个专业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除了具备一般人才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1.综合素质高。复合型人才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三个层次的素质都比较好,智商、情商两者的综合指数也较高,尤其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基础知识扎实,知识结构良好。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具有多重整合的特点,这种整合不是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将知识有机结合,使其相互渗透,形成各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融合并发挥综合作用。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形式有:

1.双学位制。即在本科学习期间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辅修制。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另一专业,修满规定学分,取得辅修证书。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培养模式,在目前来说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3.连读制。一是专、本连读,即在校生在修完三年本专业课程后,进入另一学科专业学习一至两年,毕业后取得原专业专科学历和后专业本科学历和学位;二是本、硕连读,即通过三年或三年半本科学习,在本科第四年或最后一个学期跨学科修读硕士研究生课程,获学士学位后再用二年时间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取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4.选修课制。通过设置跨学院选修课,建立选课模块,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须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方可毕业。模块式选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由于选修课具有灵活、开放、自主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社会需要自由选课。因此选修课制是一种最灵活、最广泛普及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原则、目标及对策建议

(一)加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应该把握的原则

1.以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凸显学校定位特色。高校在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适应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由于各个高校存在差异,其定位和服务对象也就不同。因此,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自身实际出发,构建具有特色的、符合学校自身客观实际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以基础教育为根本,重视能力培养。不同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虽然不同,但是复合型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好能力教育、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高校应该以基础教育为根本,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根基。同时应重视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3.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学校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能使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二)明确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1.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将基础性课程或课程的基础理论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素质,才能使学生在当今社会应对知识更新和淘汰的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运用综合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专业的基本实验和研究技能、计算机操作、中外文应用等。

2.持续学习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爆炸和知识、技术的飞速更新,并且综合程度日益加深。这两个特点使得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应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应对高速的经济、社会发展。

3.较强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将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高尚品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尚“真、善、美”,勇于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底蕴的人文修养;具备自信、乐观、勇于面对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4.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尝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从而推动行业、科学乃至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创新精神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三)加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科建设,创新学科体系。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规模,必须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使之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相适应。在学科布局上,学校要加强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根据学科的内在联系和自身的学科基础,构建科学的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文理交叉渗透,突破依据学科设置专业方向的传统思维,强化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相互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主修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一定其它学科的知识。

打破原有学科间的界限,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融合,促进学科间的资源共享与重组,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这样既避免由于学科、专业划分过细所带来的管理层次过多和管理面太广的问题,又为学校在学科建设层面上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搭建了平台。

2.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师生通过交流,相互适应、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善于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抓住知识要点,拓展学生的思路,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在广大教师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将传统的填鸭式单向教学方式改变为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方式。还应在教学方法、途径、目的、内容上体现出多样性,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发现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通过在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时强调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理论掌握程度,达到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的目的,强化在进行考核过程中对能力的考核。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目前,复合型人才培养对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师资队伍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水平,会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着力于对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有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才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建有利条件。

只有普遍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1]马春玲.对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31-33.

[2]陈桂生.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南开大学经济、管理、法学跨专业人才培养试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9):55-57.

[3]张晓红.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8-120.

[4]许桢英,王匀,李萍萍.工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7):85-88.

[5]彭正霞.新型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与路径[J].兰州学刊,2005,(4):317-318.

责任编辑:张 旭 陈 岩

On Cultivation of Versatile Talent at Universities

ZHANG Zhi-chao
(Tianjin Commerci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134)

From explaining the concept and feature of versatile talent,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mode to cultivate the talent and points out the rules and aim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universities should innovate scientific system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enhance the qualities of teaching staff.

university; versatile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G64

A

1008-9055(2010)03-0064-02

2010-05-10

张志超(198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天津商业大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学科人才专业
【学科新书导览】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