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2010-08-15杨正贤

文教资料 2010年17期
关键词:陈刚后进生同学

杨正贤

(高淳县第三中学,江苏 高淳 211300)

教育类教科书中这样定义:“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在班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他们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中学时期的后进生最大的特点是观点和思维方式还未成型,很容易冲动。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班主任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真切体会到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即要遵循“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才能使后进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感化:与学生做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

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他们是淘气、调皮的聪明孩子。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教师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如果学生对老师抱有好感,也就是持有欢迎的取向和态度时,他就会非常乐意地听从老师的教诲,乐意去完成教师所交给的任务。哪怕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反之,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前者,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而后者则是体验到了抑郁、颓靡等否定性的情绪。由此可见,情感因素与后进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曾有一个学生王坤,他爸爸开长途车,长年不着家,妈妈在乡下镇上开店,依托奶奶照顾生活,作业拖拉,长得人高马大。初二时是全校有名的后进生,和科任老师发生过多次顶撞。我就想办法去接近他,发现他较喜欢打球、唱歌,他就多次去篮球场上陪他打球,累了就帮他买一瓶水,坐在球场上边饮水边聊天。先是聊一些篮球方面的事,慢慢成为他球场上的“球友”,次数多了他就把我当作生活上的朋友,开始聊一些学习和生活的事。

王坤说,他和老师顶撞只是想发泄一些不满,“我心里很烦时总要爆发出来吧?否则憋在心里会闷死的!”

我先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篮球打得那么棒,为何不想成为学校的‘姚明’呢?同样可以出名,而且还可受表扬呢!而顶撞老师却只能使自己臭名远扬。每人都有烦恼,有烦恼时就在球场上跑几圈或打一场球,或者找找老师同学谈心,这样烦恼将会大为减少啊!我非常愿意做你的知心朋友。好吗?”

在交谈中,我不仅指出了他的不对,而且教会了他如何去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交谈后来又进行了多次。当他感觉到老师确实是真心地爱他,并且爱得真、爱得深时,那颗冰冷的心开始变得温暖起来,他变得主动接近我,还参加了学校篮球队,积极组织参加了元旦联欢会,并被选举成了主持人。这就是成功“感化”的结果。在感化后进生的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感因素的巨大魅力。

二、转化:给学生希望,产生内驱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的确,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只要我们“雨”下得及时,“润物细无声”,就能改变班风、学风,就能转化后进生,使他们茁壮成长。“感化”后进生只是为我们转化后进生打下基础,“转化”后进生才是我们教育后进生的目的。对后进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老师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自己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一教育的真理。对于后进生来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超过或代替他们自身发展的力量,教育的真正内涵就在于发展并培养这种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名叫陈刚的后进生,在前面的感化阶段中,我动之以情,消除其戒备心理,尊重信任,唤起其自尊心,晓之以理,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转化阶段,我主要创设情境,锻炼其意志,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他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唤起他的集体归宿感,在多次的谈话中让他明白,他也是班里的一份子,也是班主任的一位学生,班里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遵守。同时请各科任老师和家长一起配合和督促,不定期地向陈刚的家长反映他近期的进步表现,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让陈刚在校和在家同样得到温暖。在前面的感化阶段我得知陈刚同学同样也喜欢一些体育运动,于是我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选举他为我班的足球队队长。他带领班足球队向全校的班级发起挑战。我班的足球队由此成了学校的冠军,陈刚也被评上了学校“优秀运动员”,成了学校足球场上的名将。我趁热打铁,让足球场上的成功的喜悦感直接影响到他对学习和老师的态度,培养起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此陈刚变得专心学习起来,成绩也大有进步,期末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团员”。

当陈刚稍有违纪的时候,我也决不姑息,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对他批评和教育。因为陈刚同学已对我产生好感和信赖,对我的批评教育他就能比较诚恳地接受。因此“浪子”回头,他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也就不奇怪了。

三、优化:树立自信,积极进取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实践证明,后进生先是被“感化”,后是得到“转化”,如果已“转化”的后进生得不到及时的“优化”,这样的转化就不会持久,也是不够牢固的。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反复,这是思想发展的规律。因为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了稳固已经转化的后进生的思想,就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是优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后进生的共性之一就是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对所学学科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要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上正确指导。

如有个名叫李勇的后进生,原先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都十分僵,经过我对他的“感化”、“转化”后,改善了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老师和同学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有点沾沾自喜了。我瞅准这个时机,及时对他进行“优化”教育。我利用周末带他去参观博物馆、名家画展,趁势引导他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学习信念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结合实际协助他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同时常给他介绍知识的重要作用,介绍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名人的事例,让他树立起学好的自信心,通过补课、讲座、组织“一帮一、手拉手”等活动使他的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当李勇同学一出现反复的苗头时,我就用温和而严厉的目光提醒他,有好几次都使他惭愧地低下了头。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家长、其他科任老师和同学们的严格督促和帮助下,他逐渐有了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有了可喜的进步。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的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也许今天后进生没有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但总有一天会收获成果的。转化后进生的成功经验,使我深切体会到,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力、智能,培养人才。遵循教育规律,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是后进生转优工作中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1]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班主任之友.湖北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陈刚后进生同学
Theoretical design of thermal spin molecular logic gates by using a combinational molecular junction
SU(3)spin–orbit coupled fermions in an optical lattice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三数”求解大揭秘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刘作抚就是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