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0-08-15吴华岳

文教资料 2010年17期
关键词:意识大学生教育

吴华岳

(丽水学院 人事处,浙江 丽水 323000)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吴华岳

(丽水学院 人事处,浙江 丽水 323000)

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一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又有学校、家庭与个人因素的影响。为此,学校应该明确感恩教育的目标,构建感恩文化氛围,并积极推进传统感恩教育模式的改革,以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感恩意识 调查 认知 情感

高校感恩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到教育观念落后、目标不明确、方式方法简单等问题的影响,高校感恩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从感恩的行为和感恩意识的关系上看,大学生感恩的行为常常是受到感恩意识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分析研究,对于做好高校感恩教育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那么,什么是感恩意识呢?任现品博士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1]本文倾向于感恩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已的恩惠得以正确认知,并真诚加以回报的一种情感状态。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调查

(一)样本抽取与问卷调查内容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文以浙江丽水学院、浙江丽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五所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丽水学院100人,浙江丽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人,浙江财经学院150人,浙江树人大学150人,杭州师范大学100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58份,有效回收率为94%。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女生294人,男生364人。学生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26岁,平均年龄19.96岁。

2.调查内容。

问卷从认知、情感两个方面对大学生感恩观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调查结果如下。

(1)关于感恩的认知方面

本问卷的第1、2、3、4、5、6、7、8题是调查学生对于感恩的认知情况。

从调查中发现,62.0%的学生认为 “生活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回报的”,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生活所给予我们的恩惠有所认知。69.5%的学生认为“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77.5%的学生认为“自杀是对生命不懂得感恩的表现”,说明很多学生懂得要珍惜生命,感恩生命。65.3%的学生认为“成功的人往往是懂得感恩的人”,说明大部分学生明白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但是调查也发现,38.5%的学生认为“社会没有给我提供足够优越的发展条件”;18.8%的学生认为“社会对我不公平”;9.0%的学生认为“人生如过眼云烟,过一天算一天”:14.0%的学生“不知人生有何意义”。从这几题的调查结果看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发展的问题归结于社会环境的不足,认为社会为自己提供的条件太少。还有一部分学生有着消极的人生观,甚至有悲观厌世的情绪。这些学生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2)关于感恩的情感方面

本问卷的第9、10、11、12、13、14是关于感恩的情感的调查。

通过分析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发现70.4%的学生表示“面对父母我常有一种歉疚感”,这说明很多学生明白父母对自己的付出。81.3%的学生表示“我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73.7%的学生觉得自己很幸福,表明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所有的恩惠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但也有27.5%的学生遇到挫折总是很沮丧,11.0%的学生认为 “活着对我来说是件痛苦的事”,26.5%的学生表示“我现在找不到学习的动力”,调查表明有一部分学生是从消极的方面看待自己的生活,缺少积极面对生活的动力,这部分学生亟需唤起感恩的心态,唤回生活、学习的动力。

(二)调查结论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对于大学生感恩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感恩现状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存在欠缺的地方。

1.大学生感恩现状的积极方面。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学生对生活怀有感恩的情怀,对别人所给予自己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

调查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社会和他人所给予自己的帮助,并有感恩意识,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社会和他人。这表明,在广大大学生当中,感恩意识的认知状况总体上是好的。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加上实际生活中的提倡与引导,使大学生培养起良好的人格品质,当然也包括感恩意识的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这也表明,之前一段时期我国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科学合理的地方,这是在今后改进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应该加以重视和继承的。

2.大学生感恩现状存在的欠缺。

当然,从另一方面看,很多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还很欠缺,对感恩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不仅表现在本次调查的数据上,而且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问题也揭示了这一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感恩认知有较高的水平,但是也不能忽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缺陷,不能正确认识到社会和他人为自己做出的帮助,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感激之心,缺乏健康向上的心态。虽然这部分人的比例很小,但是他们今后同样是走向社会、管理社会的重要力量,如果不能培养起良好的感恩认知,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社会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这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还存在不足。而且,问卷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答案。这样,事实上的感恩认知情况可能与问卷调查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偏差,即事实上的感恩认知情况可能并不如调查结论好。被调查者只是出于某种判断而选择了为社会所提倡的、高尚的答案。因此,这部分感恩认知情况不好的学生的意见就更应该给予重视。高校要通过分析他们在感恩认知上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而多元的文化社会环境之中,面对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差异,使大学生的思想上产生了冲突和碰撞,道德价值观受到影响。一方面,大学生在自我为中心和追逐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渐渐地遗忘了“社会”与“他人”,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尚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面对社会上仍存在的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尚缺乏抗诱惑力,形成不同程度的追求单纯物质利益的倾向,导致很多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上出现困惑和迷茫。

此外,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和加速发展,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确立,许多学生开始迷茫起来。虽然并未完全放弃传统伦理道德,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很难继续坚守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又不知道应该遵循何种新的规范,从而陷入迷惑,影响到感恩意识。

(二)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感恩教育。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受到太多的宠爱和溺爱,这种特殊地位使他们得到的亲情之爱比一般孩子多,而犯错误时受的处罚却比一般孩子少。父母的迁就久而久之形成他们的一种心理,认为无论父母对自己多好都是理所当然的,根本想不到报答父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往往会使孩子养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往往会骄横跋扈、很难与人相处,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感激的心态非常明显。目前,在许多家长的理解中,家庭教育主要就是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了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是使之学会做人。大多数家庭对子女的学习都了如指掌,但对孩子的兴趣、道德品质却不大清楚、不甚了解。家长往往把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自己孩子是否进步的唯一标准。孩子处于被溺爱的家庭环境中,以及只知智力重要的前提下,会形成受人恩惠不懂知恩图报,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愿意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的心理。有些家长甚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不注意感恩行动,不能给孩子树立感恩的榜样,不利于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

(三)学校教育的误区

现行的应试教育下,许多高校受“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仍以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衡量尺度,学生为了拿奖学金,争取少量的优秀名额,专攻学习。家长和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将关注的眼光聚焦在学生的成绩上,而淡化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感恩教育更是流于形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高校依然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教育模式。陈旧呆板的说教,单一的教育形式,落后的教育方法,结果只会换来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的反感。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被当成一门专业课去教,而且大多数教育者都采取简单的“说教”、“灌输”的方式,这样道德内容就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只要加以记忆就行,而不是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从而使道德的内容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道德成了与学生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样关注成绩、忽视德育,造成学生只知受恩,不会感恩。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除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外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

首先,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貌。但由于社会阅历不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判断力不强的现象,造成内心深处的矛盾。许多大学生对自我的价值和自我的认识发生分离,对自我价值认识偏高,自我评价偏高。许多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偏向自我,较多地以某种道德标准去判断他人,只追求自己人格内部的完善,却不注意外部的行为习惯,对他人的行为却会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认识的偏差,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公德认识和评价方面的失衡和欠缺。

其次,大学生缺少自我感恩教育。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较差。不少学生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他们认为父母、朋友和社会所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不需要回馈。遇到一点不顺,就满腹牢骚,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相反,他们很少反思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当然也就很难弄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由此也就难以培养起对于他人的感恩意识。

三、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策略

(一)明确感恩教育的目标

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在学校教育阶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的重要内容。要开展好感恩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感恩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的设定应该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促成他们的感恩行为。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作为检验感恩教育效果的标准,作为开展感恩教育指导方针。我认为,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以下几点作为主要目标。

首先要重视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根据心理学知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要受到其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的影响的,一个人如果不能知恩,便不可能做出感恩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所承受着他人的恩惠,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由此产生回报恩情的一种冲动。

其次要帮助大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感恩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仅仅培养起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而是通过实际的感恩行动表现出来。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另一个目标应该是在培育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首先,要更多地在实践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这样可以克服单纯的理论说教在教学效果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而且,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落实感恩意识的重要环节;其次,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其有机会向帮助过自己的人报恩,为大学生实施报恩活动提供便利。

(二)构建感恩文化氛围

构建感恩文化就是要培育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文化的感染作用提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效果。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营造家庭感恩文化氛围。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与受教育以及养成个人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首要和主要场所,家庭感恩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感恩的认知和行动。因此,家庭要注意培养感恩文化氛围,家长通过身体力行,以及邻里亲朋之间的比较与示范,给大学生营造出感恩是天经地义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感恩既是对父母亲朋的报答,也是社会所提倡的,知恩感恩受到人的尊重和赞赏,以此激励他们养成感恩意识,实施感恩行动。

2.营造学校感恩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初步适应社会,培养社会交往方式,以及养成社会交往行为模式的第一场所。学校是否具备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关系到家庭感恩教育效果是否能延续,关系到学生对社会和对感恩这一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因此,学校应该注意培育和营造感恩文化氛围,通过古今中外先进事迹的示范,通过讲解与对有关社会问题的讨论等营造知恩感恩的文化氛围。

3.营造社会感恩文化氛围。

社会既是与家庭、学校并列的学生的一个生活环境,又具有上位性,还影响到家庭与学校关于感恩理念的养成。可以说,社会感恩文化氛围是影响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和感恩行为实施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要培养社会感恩氛围,大众媒体就要进行宣传引导,挖掘我国传统的感恩文化和孝道文化,通过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广大社会成员养成感恩意识,培育起全社会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感恩教育和感恩意识的养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改进高校传统的感恩教育模式

1.加强感恩教育研究,转变感恩教育观念。

感恩教育不仅仅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作为一项教育活动,还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高校感恩教育的开展要注重感恩教育的科学研究,探索感恩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为感恩教育的有序、科学开展创造条件。

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切实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做好这一项工作。就目前而言,受社会功利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高校的教育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技能培养轻人文素质提高的现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即使开展了一些感恩教育,也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行动上的弱化而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高校必须认清人文素养对大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影响,明晰感恩教育的重要地位,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既重视智力开发,又重视道德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平、知恩感恩的社会公民。

2.完善感恩教育课程,充实感恩教育内容。

高校应该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组织专家学者编组教材,制定教学目标、计划,用以实际的教学过程。即使在没有条件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体系的情况下,也应该在进一步丰富现有“两课”教育中的有关内容,增加章节,并且根据感恩教育的特殊规律在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选择上与传统“两课”教育做到有所区别。

3.创新感恩教育方式。

感恩教育要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只有掌握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采用更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可,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感恩教育不只是知识传授或认知活动,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一种共鸣,因此感恩教育过程中要用真情实感去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并基于这种认同从心底培养感恩意识。感恩教育还要契合大学生的实际,选择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的活动,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实际行动影响他们的行为。

[1]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01):93-100.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09097)。

猜你喜欢

意识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